〇、引言在工作生活中,很多人都会出现拖延的问题,并且很多人将其称为拖延症。拖延问题根据其不同的原因有很多解决方案(战拖会的高地清风老师就是专业解决这类问题的),我们不详细说明各种拖延的问题,市面上有很多关于解决拖延问题的书籍。今天就聊一下关于任务太复杂,不知道该怎么办而导致拖延的解决方案。 一、问题描述我们经常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比如说:
不知道这些问题您是否也有遇到过,它们都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不能一次性完成(关于任务的种类,请移步查看《所谓的任务大约有哪几种》),不仅不能一次性完成,有的甚至要耗费大量心力、时间、精力资源才能有所推进,还有一个伴随出现的问题是:“我从来没有做过这个事情,没有经验,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在复杂任务、高资源消耗、没有经验等多座大山的压力之下,导致自己被困在原地,无法前行。我有很多朋友都向我提出这样的疑惑:
在我这几年帮助大家提高执行力的实践中,慢慢发现其实关键的问题在于:乱糟糟,也就是没有解决困境的思路,因为没有思路导致自己以往的资源没有办法有效地整合发挥作用,有很多朋友甚至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其实,“乱糟糟”的问题,主要是面对这类问题的时候没有一套完整、稳定的思路。下面看看我自己常用的复杂任务推进方案。 二、复杂任务推进方案有一个很有趣的比喻,把一个人的情感比喻成大象,把理性比喻成骑象人,平时骑象人确实可以控制着大象,但是大象如果不听话的时候,骑象人只能顺从。在这个比喻中,其实很容易了解这样一句话:“先让你的大象跑起来”的意义,在心理学中这个概念其实就是动机,必须要明确自己做一件事情的动机,动机越清晰,前行的能量就越大。心理学教材上经常会有类似的循环:
大象其实就是一种内在动机,如果没有明确动机,大象就不太愿意跑。此外,有句话说得好:让一个人开始做事是需要感性冲动的,但是如果把这件事情持续做下去,就需要理性和方法。(看看很多人喜欢开始一件事情,但是没有办法把事情做下去,就说明缺少后续的理性和方法)。所以,说到这里,其实就能明白,如果把一件复杂任务往前推进,需要以下三个层次的思考:
(一)清晰动机首先要明确的就是这项复杂任务到底要不要做,要弄清自己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所以,可以尝试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通常,当我们弄清楚一个任务的真正目的,就可以明白是否真的是需要去推进执行,目的清晰、目标明确可以有效地帮助大象迈开腿跑动起来。 (二)任务分解和资源支撑当目的和目标都说明之后,就要考虑推进的问题了。为了达成目标,需要分解任务,并未任务考虑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相应的资源支撑,这个部分如果前期没有思考清楚,很有可能导致推进过程中卡住:比如说任务分解地太粗糙,自己的能力跟不上;比如说需要耗费超预期的资源(知识、精力、时间),造成了特别强烈的挫败感,并且因为一些过分概括化让自己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比如说自己原来想地很简单,但是实际做出来却差别太大等等问题。为了让任务更好推进,请尝试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这样,就可以把目标分解成任务、任务的资源支撑、资源的渠道找寻、可能出现的问题、灵感、方法论等相关内容思考全面,至少可以确保大象在奔跑时候遇到的情况能够提前想到,不至于让大象在过程中受太大伤。 (三)明确其他项目管理的要素在这里我提出了项目管理的概念,其实,以上的思考都是项目管理中常见的思考方式和纬度,为了能够确保推进复杂任务,还有一些其他因素要思考清楚。这个层次基本上已经很接地气了,如果前面没有想清楚,这个层次就不要着急深入,在没有整体框架的情况下深挖,可能会让初学者浪费大量的时间,并且也会不知不觉地跑偏。在这个层面的内容就比较简单,主要有以下几点:
上述一共有12个问题,能够把这12个问题回答清楚,一切都变得简单了!为了帮助大家更简单地使用,我将其做成了脑图格式,便于大家下载使用。 点击图片下载脑图源文件格式 三、一些建议在我日常使用中,我也有很多经验和教训,这里整理一些简单的经验: (一)慢就是快很多人告诉我说,想这个东西太复杂了、太耽误时间了,然后自己就不去做这个事情。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工,看似投入了时间,但是这是为了后续高效推进而做的投资!既然投资,就不要用传统的消费的观念去看待它,投资的目的是为了带来回报,试试看,思考一遍问题的答案,就会体会到好处!千万不要着急,觉得自己会了,就不去回答这些问题,这是很愚蠢的认知! (二)整理属于自己的方法论我们遇到了全新的任务通常是不太懂得如何去推进的,但是每一次做,都要认真整理过程中的方法论体系,尽可能把重复的过程流程化。前几天听到一个朋友的成长经历,他今年29岁,已经是一个18000人大集团的人力资源总监,他说他每一年半就要换一次工作,第一年认真熟悉工作,把凡是可能出现的重复过程都整理下来,等第二年再用的时候稍微优化流程,把工作的油水都揩走,就换下一份工作。我想,这个案例中一定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内容,我想,流程化就是一个关键。 (三)不适合我怎么办?这仅仅是我自己用的思维框架,建议新手采用的方法是:先抄后超,先抄我是怎么做的,然后再慢慢提升,根据自己的工作特点更改框架、细化每个部分的内容,打造属于自己的思维框架,只有这样,我的这篇博文才真的有意义。 (四)有这个框架是不是就无敌了?当然不是了!这个框架是一个思考模型,主要目的是帮助使用者把原来的灵感给理清并配置自己的各种资源,但是想清楚并不代表能够做清楚,在思考完成之后需要整理实施方案(尤其对于大型项目,为期2个周以上的都需要)并分解至具体的推进保障体系(如甘特图)中去落地执行,根据反馈来对原有的方案进行修改,这才能确保自己持续提升。选对了比赛只是开始,那也仅仅是个必要不充分条件! 四、结尾本文只是提供了方法论,还没有提供具体实践的案例,如果你学会了这个方法,能否将您尝试的过程记录和截图下来,并发给我(ceo@runwith.cc),我会把优秀的内容整理并发布到文章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