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上这样“木头”脑子的孩子,家长生气发火,哭死的心都有,只认为是孩子脑子笨,根本没有想到今天收获的“果”,是昨天种下的“因”。 上周“头脑家教”大学生辅导了一个1年级的孩子,我随同做了现场观察和咨询访谈。在做脑力练习时,孩子的“划分”逻辑力很强,对“事物”做一分为二的划分练习,能一直做到第三层。
【范例】“人”的划分 第一层:人——熟悉的VS不熟悉的 第二层:熟悉的——亲戚VS朋友 不熟悉——好人VS坏人 第三层:亲戚——有1套房子的VS有多套房子的 坏人——大坏蛋VS小坏蛋
令我惊讶的是,孩子在划分过程没有出现一点错误,而且思路非常清晰,反应快捷。不过,在做词汇发散联想的时候,她的思考显得比较凝滞,无论是思维流畅性,还是思维跳跃性都比较差。
【范例】白云——?——? 白云——雨——伞——人——心脏——血管——血液——呕吐——药——盖子——牙齿——人体——家门——窗——门把
通过练习可以看出来,孩子说出的词与词之间距离都比较近,容易联想到,跳跃度小。这反应了孩子的想象力不够丰富,这种低频联想模式如果不矫正,那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将来的思路就会越来越窄,变得僵化呆板。
课后,针对孩子的思维品质优点和缺点,我做了相应的课程调整方案,要求“头脑家教”大学生下次上课,要强化优点,弥补缺点。具体操作就是“划分”要能够做到5层划分,通过优势强化训练,进一步拓展思维深度。针对思维灵活性差的方面,增加了强制联想的训练内容,教会孩子大胆想象,将任何不相关的两个事物,可以轻松地通过一步或两步联想串联起来。
我常对家长们说,“头脑家教”主要任务就是帮家长发现孩子的优势和“填坑”。发现优势,就可以节省时间,少训练一些。重点是把有限的时间用在“填坑”上,即发现孩子的思维缺点和问题是什么,然后制定相应的训练方案一一去弥补,把短板拉长。比如:孩子在学习中反映出思维灵活性差的特征,这不是朝夕之间形成的漏洞,也不是一时半刻能够弥补的缺点。所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当问题暴露出来以后,以前花多少时间养出的病,事后就得花双倍的时间去治疗解决。 由于许多家长缺乏对智育的专业知识了解,以及一些教学技巧,因此往往很难发现自己孩子头脑深处存在的问题,结果就在不知不觉中,放任孩子自然养成了许多不良的思维习惯。等到了高年级,学习压力突然增大时,孩子的大脑就像一个漏洞百出的水桶,不管上了多少辅导班,效果还是不明显。当然也有效果显著的补习,但那是漏洞比较少,而且投入了更多的时间、金钱、教育资源,让输入远远大于流失的结果。而一些问题比较严重的孩子,尽管有些家长不差钱,但孩子的学习时间是定量有限的,年龄越大再补课所花费的时间成本就越高,甚至有一些是智力缺陷是根本补不回来的,孩子只能在激烈的头脑竞争中一步步被淘汰。 课后,和大学生家教聊起来,谈到现在青岛的体育私教一个小时的收入在100-600元,我开玩笑地说:“以后头脑家教得涨价,咱们教智力的怎么能比教体力的更便宜呢?” 她笑着道:“袁老师,您应当开中考或高考辅导班,那样最挣钱。人只有到了得病住院的时候,才最舍得花钱。家长们也只有到了中考高考时,才最舍得花钱。像您这样,防患于未然,家长们自然舍不得掏钱了。岂不闻扁鹊三兄弟,医术最差的弟弟反而名利双收啊。” 我听罢默然……
附:扁鹊三兄弟 魏文侯曾问扁鹊说:“你们三兄弟中谁最善于当医生?” 扁鹊回答说:“长兄医术最好,中兄次之,自己最差。” 文侯说:“可以说出来听一听吗?” 扁鹊说:“长兄治病,是治于病情未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是治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乡里。而我是治于病情严重之时,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所以都以为我的医术最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天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