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WA | 孟建民| 本原设计观(转载)| 本原设计:孟建民

 碧野田间牛得草 2016-10-25

本原设计观(转载)

A Humanistic Design Philosophy (Reproduction)


孟建民/MENG Jianmin

原文刊载于《建筑学报》,2015(03)/Originally published in Architectural Journal, 2015(03)


摘要:针对建筑创作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面临的严峻问题,通过阐述分析建筑乱象及其背后的原因,提出建筑创作应倡导以“健康、高效、人文”为三要素的“本原设计”思想,强调以“全方位人文关怀”为核心观念,最终实现“建筑服务于人”。


关键词:本原设计,健康,高效,人文,建筑服务于人,全方位人文关怀


近30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城市发展水平。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统计,1978-2013年,中国城镇常住人口从1.7亿人增加到7.3亿人,城镇化率从17.9%提升到53.7%;城市数量从193个增加到658个;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82-2013年期间,全社会房屋施工面积由约10.95亿m2增长至约133.63亿m2。城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马路变得更宽、广场变得更大、楼房变得更高、夜景变得更绚烂,但城市拥堵的交通、浑暗的河水、污浊的空气却让我们不堪重负。我们一面追求着人居环境的改善,一面又在实际上破坏着人居环境。面对上述种种矛盾状况,作为建筑师,从反思的角度不妨先考察一下近些年来我国建筑创作的种种失衡现象与问题。


1 当今中国建筑创作面临的问题


1.1 在“形而上”与“形而下”之间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1)所谓释道者,即阐明理念、思想的过程。当今我国建筑师在阐述设计方案时,如果不在创作理念上有所发挥,会给人以创意缺乏高度、设计成果不完善的印象。于是“理念的表达”成为建筑师八股式的必修课。在这种追求“理念”和“形而上”的氛围中,建筑师绞尽脑汁“探”理念之源,于是牵强附会、投其所好、故弄玄虚者风靡一时。于是乎有了肤浅滑稽的象征(球、花、山、河、树……)、不着边际的寓意(胜利、发展、合作……)、神秘隐晦的数码、说文解字的释形等,几乎到了泛滥的地步。


我们常会看到一种怪相:理念认同最为重要,只要认可了设计理念,真正关乎建筑品质、关于人的直接感受的“形而下”问题,如功能合理性、建筑造价、建筑技术、材料的适宜性、交通的可行性、室内空气的质量、防噪隔音等都似乎退居其次。然而,恰恰正是这些“形而下”的问题更值得踏踏实实地去关注和解决。肤浅的思考和盲目的追风挤压了建筑师对“形而下”问题的探求空间。


1.2 在“形式”与“功能”之间


“形式与功能”是建筑学永恒的话题,无论“形式追随什么”,解决形式与功能之间的平衡问题是建筑设计的重要法则。当今的建筑创作,重形象而轻功用或因形式而牺牲功能的状况比比皆是。例如,到处可见的“标志性建筑”——主要是指视觉上的标志性建筑,它们按某些决策者的意志建设,还要力争“五十年不落后”!这种“审美决定论”导致建筑一味追求外观,而内在品质,如空间构成、声、光、热、气等都成了次要问题。由此出现了重形式轻功能、重外表轻内在、重宏大轻细节、重造型轻尺度四大失衡现象,这已成为我国建筑创作中偏离设计本原的普遍问题。


1.3 在“建造”与“运营”之间


建筑创作需考虑的因素繁多,但建筑师对其取舍则各有偏好。据观察,当今建筑师更重视建筑的建造方面,例如材料、构造、色彩、肌理、通风、采光、结构、电机等;而建筑的运营使用,如物业管理模式、建筑使用方式,保安、保洁人员工作的安全,机电设备的检修与更换等方面或多或少被忽略。建筑师对运营成本问题、方便性问题缺乏深入细致的考虑,结果在建筑投入使用时发现诸多问题,不得不再进行补救。


建筑是为人使用而设计的,可建筑师往往理想化地将其视为一种静态的结果,建造完成后总希望使用者永远保持建筑物的原状。然而使用者可能从一入驻就打起了更改的主意。为此,建筑师多会在建成之初抢先抓拍留影。建筑的功用性与商业性越强,投入使用的时间越长,被更改的可能性就越大。建筑师应理性地接受这一事实,建构可操作的改造机制,确保设计品质的保持与延续。


建筑经济是设计的重要因素,可建筑师更关注建造成本而轻视运营成本。运营成本恰恰对建筑的维护和使用发生着持续的影响作用。建筑师特别重视建造完成后的验收工作,这种验收多以安全性、技术性、规范性为依据,而验收后建筑的适用性特别是耐用性则常被忽视。配套用品的损坏、维修、更换以及维护运营的便捷性与经济性更是设计思考的盲区。


1.4 在“为人”与“为物”之间


建筑创作是围绕怎样设计好建筑而展开的,因此焦点必然集中在建筑“物”上,其中包含了建筑的结构、材料、质感、色彩、构造、设备、装饰等。由于要解决好这些“物化”的技术问题,导致因“物”忘“人”的状况常有发生。例如有些项目为了降低造价、节省投资,采用廉价的、以次充好的材料,人为造成损害人体健康的建筑环境。再如,近些年强调绿色节能建筑规范,大量建筑物采用的外墙保温技术由于构造与造价方面存在矛盾,导致保温层的使用耐久性与安全性方面存在很大隐患。在设计决策上,是 “物”的节约更重要,还是 “人”的安全更重要?现实中人们给出的答案往往是本末倒置的结果。


建筑师对形式美的追求是其职业天性,无可争辩,然而因“唯美”而牺牲建筑的功用却得不偿失。真正的建筑师一定会将建筑物的形式美与功能的合理性巧妙结合在一起。然而很多建筑师却忘掉、或不屑于遵守这一基本原则, “重形轻用、因物忘人”,随意发挥,成为其一种职业陋习。


上述种种“为建筑而建筑”的偏离现象, 使“建筑服务于人”的本原思想被丢弃,“健康”“高效”与“人文关怀”似乎都变得无关紧要,在 “形而上”与“形而下”之间,在“形式”与“功能”之间,在“建造”与“运营”之间,在“为物”与“为人”之间,失去了方向,跌入偏执、片面、舍本求末的歧途之中。


2 建筑乱象的背后原因


2.1 高速发展中的“路径依赖” 2)


建筑业的高速发展给建筑师创造了巨量的创作空间。任务量过分饱和,设计周期不断压缩,建筑师们始终处于“赶工”状态,“建筑创作”变异为“建筑生产”,再而又简化为“重复劳动”,快节奏的机械式重复,使建筑师失去了思想喘息的机会—没有时间总结、没有时间反思、没有时间追问。长期以来建筑师处于“路径依赖”与“习惯性无助”3)的状态。在追逐设计产量、比拼出图速度的大时代中,建筑多成为政绩及盈利的工具。为了提高“设计生产”的效率与速度,建筑设计中的“拿来主义”、抄袭模仿、粗制滥造、重复犯错等现象层出不穷。物欲的渴望挤占了人性关怀,价值观的混乱导致建筑创作方向的迷失与背离。


2.2 决策机制中的专业淡化


建筑创作离不开建筑方案比选与决策定案的过程。建筑师时常陷入层层比选与反复修改的痛苦之中。“有什么样的业主就有什么样的建筑”,决策者发挥着决定性作用。我们不妨将建筑的审美价值取向分为3种类型:即“权力审美”“世俗审美”和“专业审美”。近十多年我国建筑审美所形成的格局是:“权力审美”强势主导,“世俗审美”从众呼应,“专业审美”孤芳自赏。社会缺乏健康的建筑品评氛围,如有评论性文章也多为温言温语或偏执绝对,有思想深度、有追问意识、有反省思辨的专业评论稀缺难见。对大众审美的正向引导、对价值观的建构审视、对设计目标的终极探究都严重缺失。专业审美对权力与世俗审美的引导应视为建筑师的社会责任,建筑学者应影响决策者并向大众普及审美教育,以此作为提升全社会审美整体水平的必要手段。加强审美及决策机制的科学性与民主性,避免乾纲独断、低级恶俗、脱离设计本原,这是30年建筑发展留给我们的重要警示。


2.3 文化建构中的盲从追风


中国当代建筑师的教育背景来自西方,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影响可谓根深蒂固。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建筑教育基本以西方建筑为范本。由此,中国建筑学界一波接一波地追赶着西方建筑的思潮和动向:从开始的现代主义补课,到后现代主义的盛行,再到批判性地域主义觉醒,形形色色流派思潮掺揉进逐年增量的建筑创作的实践之中,这期间我们经历了中国文脉的沿承、西方“欧陆风”的吹袭、高技派的尝试、绿色建筑的倡导、地域性的反思、非线性的流行等。中国建筑师主动或被动地被不同时期的时尚思潮裹挟着,留给他们思考与判断的空间少之又少。近10年,随着中国建筑师的实践累积与反思,中国建筑从仿学西方转而追求本土原创,新的观念逐渐萌发。“本土建筑”思想的产生就是摆脱流行思潮的一种抗力。回归理性、回归思辩、回归本原,正成为中国建筑引领者们的自我期许与行动。


2.4 设计依据中的教条主义


建筑师无论承接什么设计项目,都要受到设计任务书、城市规划要点、各种技术规范的规定和制约。当前建筑创作存在的问题往往发生在工作前端,即对建筑任务与条件的习惯性依从,没有人去追问任务书的合理性,或规划条件的根据性。可以说:不明确任务与条件的背后原因,那么设计的出发点可能就是错误的4)。有责任心的建筑师在解读设计条件后,往往会与业主及城市主管部门主动沟通,对不合理的部分做出建设性建议,因为使建筑创作从正确的起点出发,是避免病态或亚健康建筑的关键一步。


另外,建筑师对建筑规范的无奈与依赖也是导致上述现象的原因所在,建筑师常将规范作为设计依据,但又有多少人对规范的依据问过“为什么”?惯性思维将建筑师们拖入“为建筑而建筑”的误区之中,而“回归设计本原”则是唤醒建筑师反思与追问的醒神剂。


3 回归设计本原之意义


3.1“本原设计”的探索与构建


按照中国传统哲学观,世间万象分为“道、法、术”3个层面,前面列举的现象和原因属于“术”和“法”的层面,而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先在“道”的层面上回答万物由生的本原问题。那么,建筑设计的“原点”是什么?建筑设计的“原点”在哪里?下面我就从自身、历史、人类3个维度来回答这一根本问题与阐述“本原设计”的形成过程。


首先从我本人的建筑实践谈起。10多年前我带领团队开始研究并设计现代型医院,在实践中逐渐意识到,一定要扩展关注面,不能只局限于病人与医护工作者,还应做到对包括参观培训人员、探视人员、陪护人员、后勤管理人员等人群的全方位关怀。在后续实践中,我们把这种理念从医疗建筑拓展到所有公共建筑类型。如何做到从关注“物”到关注“人”?从特殊人群到普通个体的全方位人性化设计?这是建筑创作中必须直面的问题,它自然而然地把我们引向对建筑史和经典作品的反思与再研究。解读建筑史有很多种方式,如果我们抛开主义、风格、流派等常用的分类法,尝试从“人”的角度出发,就可以从建筑与人的交互关系中重新发现一部关于“人”的建筑史。


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体系通过“和谐的数和秩序”把人与建筑统一在一起,“当建筑的和谐与人体的和谐相契合时,建筑就是美的”。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继承了古希腊思想,以“人”为思考的起点,提出“坚固、实用、美观”,完成了经典著作《建筑十书》。他提出,对人类本身的关注和研究是设计的前提。在漫长的中世纪时期,基督教势力逐渐占据统治地位,社会结构发生巨变,主流意识形态逐渐从“人本”转为“神本”,城市和建筑转而“为神服务”,催生了以神为中心的哥特建筑与城市。到了文艺复兴时期,阿尔伯蒂《建筑论》以“人的美学”为基础,提出“实用、坚固、美观”,使历史的钟摆重新回到“为人”的方向。然而文艺复兴开创的建筑道路很快变成模仿和复制,形式日益繁复,巴洛克、洛可可等潮流此起彼伏,城市结构、建筑形态、空间尺度、材料运用等都被导向另一个极端,偏离了“人”的坐标。


18世纪工业革命推动农业社会转型进入工业社会,人口剧增、资源快速流通、城市密度加大等变化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启蒙主义者将历史拉回正途,他们对历史、自然、信仰及人类自身做出科学、理性的评估,建筑设计也因此发生改变。结构更加轻盈,建造逻辑得到重视。结构理性主义和古典复兴代表建筑师对人类的创造力和历史经验的重新审视,而到20世纪,工业技术与历史形式之间的鸿沟已不可调和,战争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危机,社会生产与城市文明亟待修复。机器美学、功能主义学说、现代主义建筑伴随着材料科学和生产技术的革命性进步应运而生。建筑师首先要解决最紧迫的“量”的问题,满足“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同时,如何把现代时代独特的时空观念转变为适宜的建筑形式,是现代主义建筑师们的历史使命。勒·柯布西耶和吉迪翁等人发起的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就是致力于寻找现代建筑与城市设计语言、为现代人居环境确立导则的国际组织。二战之后,“十次小组”(Team X)等先锋团体更是使现代建筑的信条朝人性化的方向进行修正。纵观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历程,“人”一直是建筑学科的中心,围绕着“人”展开社会学、自然科学、人体工程学、空间功能学等多方向的研究。建筑史的发展尽管一波三折,但其实从未真正偏离对“人”的关注,“人”始终是各种建筑思潮和设计方法的原点。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发现几千年的中国古代建筑史也深受中国传统哲学观的影响:对于围城、修屋、造园来说,白贲艺术5)、营造法式、风水理论等一直崇尚“绚烂又复归于平淡”,强调“人”与建筑和自然的和谐关系。反观中国的近现代建筑史,经历了模仿、学习、代工、批判4个阶段。从1950年代按苏联模式的城市规划建设、学美国模式的城市化扩张、仿抄欧洲古典主义的建筑风格到20世纪末吴良镛先生提出“广义建筑学”自上而下的倡导,再到21世纪初建筑媒体提出的“走向公民建筑”自下而上的呼吁,中国建筑学有了显著进步。但面对膨胀式发展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目前的建筑学知识体系和解决策略还远远不够。


建筑作为深刻影响生活的“人造物”,一直是建筑学的核心和本体,而“人”的因素往往容易被“建筑”遮蔽。所以,为了精准定位建筑设计的“本原”问题,我们应该从人类学知识体系出发,以“人的需求”为设计的“原点”,对建筑学的“原始本义”展开新的探索。


3.2“本原设计”的理念思想


“本原设计”不仅是一种设计方法,更是一种设计理念。在“本原设计”探索与构建的论述中,我们认识到人本思想长期、持续的深远影响。如果用精简严谨的表述来解释“本原设计”,则可定义为:以“全方位人文关怀”为核心观念,实现“建筑服务于人”的设计思想。


参照古罗马时期维特鲁威提出的“坚固、实用、美观”建筑三原则,本原设计以倡导“健康、高效、人文”三大要素为基石,延承维特鲁威以“人”为基点的人本思想,并且更为直接地表述设计的目标指向,强调“建筑服务于人”的终极理念。


新中国确立的建筑方针“实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长期以来一直影响我国的建筑创作,其积极的历史意义不言而喻。但是,伴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国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状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有必要在延承的基础上探索、补充、发展、完善建筑创作的指导方针,应时而变,以适应全新的社会需求。“本原设计”思想的提出即是对我国建筑方针进一步深化发展的有益尝试。


1999年,在北京世界建筑师大会上通过的《北京宪章》成为影响我国建筑发展的纲领性文献。广义建筑学“人居环境”思想得到广泛认同,它在强调生态观、经济观、科技观、社会观、文化观基础上,还特别强调将“时间、空间、人间”三位汇于一体,其中对“人间”的重视正是“本原设计”所依据的核心内容。因此,如果说广义建筑学是建筑理论层面上的宏大建构,那么“本原设计”则是在响应其思想体系下对其观念的具体延伸与微观落实。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建筑理论思想层面上的发展需要不断地深化与丰富,只有这样,其理想价值才是鲜活和有生命力的。


除了在理论体系的继承与发展方面和历史上的建筑理论与思想体系相关联,“本原设计”同时也是对当今建筑创作中屡见不鲜的“偏离本原”现象的一种反思与梳理。通过向本原回归,建筑师的成长会经历以“体道”(以过去的经验与理论为指导从事的建筑实践、“悟道”(在创作实践中体会、总结、感悟再到“得道”(实践与理论相结合,通过实践提升建筑理论认识,产生新的与时代地域条件相符的观念突破与思想升华这一成长过程。“体道”“悟道”与“得道”是一种循环发展与提升的过程,是建筑创作与现代建筑知识体系的必然规律,“本原设计”思想即是针对这一规律的归纳总结,还需进一步丰富与完善,使之更加符合建筑创作的现实发展需求。


3.3“本原设计”三要素


“本原设计”的核心思想是对人的关怀与服务。它不能仅仅停留在空洞的口号上。既然核心是“人”,人类学自然成为思考的重要起点。人类学包括生物、社会和文化3个层面,对应于此,我们提出“本原设计”三要素,即:健康、高效与人文(图1-3)。



1 “本原设计”中“健康”内容



2 “本原设计”中“高效”内容



3 “本原设计”中“人文”内容(1-3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健康”是评判建筑优劣的基本要素,它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理解,是指建筑营造的室内外环境对人的生理与心理方面健康的影响以及提供健康的条件。广义的理解,是综合判断建筑的健康状况:除了狭义的健康要求外,还包括建筑设计在整体与系统上的合理性。“亚健康建筑”就是在广义层面上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在当下,健康是很容易被忽略的设计要素,同时又是现代人最为关注和追求的目标。它包含物理健康、生理健康、心理健康3大方面。通过系统化梳理,可以从各层面再细分需求,不断延伸、拓展。密斯说过“上帝存在于细节当中”,只有关注更多被忽视的细节,建筑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人,才能克服建筑的亚健康状态。


“高效”是评价建筑性能的关键要素,主要表现于建造、使用、运行3个层面,涉及到建筑技术、经济、功能、流线、材料、构造、节能、运营、性价比等诸多方面。效率是建筑的重要评估指标。效率有高低之分,我们采用“高效”一词具有正面导向意义。效率是任何建筑师都回避不了的重要课题,“高效”表现在功能布局合理、交通流线顺畅、建筑材料适宜、建筑构造精巧、节能措施得当、施工工艺便捷、维护运营节省等诸多方面。它针对的是建筑建造与使用过程中发生关联的全部人群,无论是对业主、建筑师、建筑商还是管理者、使用者都有所关照。“高效”的意义在于提高性价比,平衡要素权重,提升系统与整体运行效率,实现多赢结果。


 “人文”是建筑在精神层面上的升华要素,包含文化、精神、价值三大方面。比对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心理学金字塔,人文是人类需求的最高层面。人文不仅是一种精神追求,更是一种“接地气”的设计态度。“人文”思想在设计中应渗透到宏观、中观、微观各个层面,落实到每个细节之中,一切从“人”的角度出发,处处体现对人的全方位关怀。


建筑师和业主最容易忽略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与安排,如建筑中的保安、保洁等后勤人员,在很多建筑中,他们的工作、生活、休息条件,很不理想。没有休息办公场所,工作间歇时在楼梯间等边角空间休息。建筑师如果对这种现象都“视而不见”,又何谈建筑的健康、高效与人文呢?法国启蒙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孟德斯鸠曾说:对一个人的不公,就是对整个社会的不公。对建筑而言,也是如此。


4 践行“本原设计”之路径


4.1 观念的反思与力量


根据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思“路径依赖”理论,思维的惯性会使人的行为习惯不断自我强化,无论结果是好是坏,常常难以走出惯常路径。人类原初的建筑都是以功用为起始的,随着历史演进,不断地添进越来越多的附加功能与意义(包括精神层面),在此过程中受各种因素影响,建筑逐渐偏离了“以人为本”之初衷,开始变得“舍本求末”,甚至“本末倒置”,背离了“建筑服务于人”的原始本义。


要回归本原,就必须反思建筑之本义,要有拨开表象探求本质的自省与自觉,对设计立意与依据应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累积回归本原的力量,实现“全方位人文关怀”,将是长期曲折的过程,践行“本原设计”有多少关节要细化、落实,都必先从观念更新做起。


4.2 文化的回归与觉醒


现代建筑学生发于西方,现代建筑师常有西方建筑学基因也不足为奇。尽管如此,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建筑、传统的人文思想与现代主义建筑并非彼此排斥,相反,传统建筑观念对生活方式、自然环境和地域适应性的关注与重视都是对当代建筑思想的丰富与补足。传统建筑思想倡导“天人合一”:“天”即“天道”,自然规律,“人”即人间生活,顺应自然规律。布置营造符合人之需求的建筑,师法自然,因地制宜,随形就势,在环境定位上尊重“风水”,在建筑营造上就地取材,在建筑尺度上适合人体习惯,在与环境关系上协调相容。这些特征与法式都是围绕着“人”展开的。在我们今天所倡导的“本原设计”观念中,以中国传统人文思想为“体”,以西方现代科技思想为“用”,以“人”为核心,包容中西,有容乃大。在现代建筑人文思想与科学技术交融的基础上,汲取中国传统建筑之精髓,建构中国建筑的文化自信与自觉,不分中西理念,“一切为服务于人,关怀于人”,这势将促成今后的建筑创作道路上中国建筑文化真正的回归与觉醒。


4.3 技术的建构与实践


30多年的创作实践使我认识到,要实现好的设计应在3个层面上做到位:即周全、周到与周详。周全,指建筑设计考虑的因素要全面,不可疏漏;周到,指在考虑周全的基础上要有落实,要执行到位,先有心到,再有手到;周详,指在落实周全与周到的过程中,注重细节,全面又详细,细节决定成败。鉴于此,我提出践行“本原设计”的“全方位思考,全过程统合,全专业协同”的技术方法与路径。


“全方位思考”源自对“全方位人文关怀”理念之延伸,建筑对人的服务要周全,在设计内容、形式与技术手段上要周全。为了实现周全的设计必须做到 “全过程结合”。所谓全过程是指从建筑策划、立项、计划、规划、方案、初设、施工图、建造、运营以及景观、室内标识等设计环节的全过程结合。避免多头管理、负责不清,项目总建筑师统筹全过程,贯穿每一环节,消除边界扯皮。全过程统合可实现责任到人,职责清晰,提升工作效率与设计品质。在此过程中,还要落实“全专业协同”。以往我国的建筑设计在各专业的协同方面做得比较薄弱,各专业间的互动停留在低层次上,使得各专业设计图纸之间容易存在“错漏空缺”。虽然当今BIM技术的应用大大改善与促进了专业的协同,但各专业之间积极互动、主动介入的意识与习惯尚未形成,倡导全专业协同的工作还任重道远。


4.4 “本原设计”的扩延与格局


“本原设计”不是以狭义的技术层面来界定建筑师的思想空间的,而是以开放的态度,在各个层面与领域探求“建筑服务于人”及追求建筑“全方位人文关怀”的本原问题。反思我们惯常的设计内容、方式与流程,各层面都有很大提升空间,许多盲区需要填补。在通常的设计流程中,极少有建筑师在解读设计条件后,会向业主与管理者提出建设性建议,积极参与建筑的策划环节之中。“题目出错了,解题就失去了意义”4),再如惯常建筑创作更多关心的是建筑的建成结果,但却很少关心建筑的使用结果,而崔愷院士“建筑使用说明书”的倡导与研究改变了建筑师传统的思维模式,将建筑成果与使用效率紧密连接起来。上述种种充分表明当代建筑师的反思与自觉的人文关怀。由此我们生发出倡导“无障碍设计认证”的思考,将建构发展建筑的无障碍设计认证作为未来的工作目标与社会责任,真正发扬“本原设计”的人文精神,为社会与建筑环境的公平、正义尽一份建筑师的责任。


“建筑服务于人”不是流行的时尚口号,而是建筑师永恒探求的本原课题,在建筑理论与创作实践的发展道路上,偏离本原与回归本原作为两种矛盾的力量不断抗争,人类在试错与教训中汲取更多的智慧经验,历史终将证明:“回归本原设计”是建筑师共同的价值取向,也是支撑建筑核心价值的基本原点。




注释

1)出自《易经》。形而上的东西就是指道,既是指哲学方法,又是指思维活动;形而下则是指具体的、可以捉摸到的东西或器物。形而上的抽象,形而下的具体。

2)路径依赖(path-dependence),又译为路径依赖性,它的特定含义是指人类社会中的技术演进或制度变迁均有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即一旦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好”还是“坏”)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一旦人们做了某种选择,就好比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并让你轻易走不出去。

3)“习惯性无助”,又称“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马丁 · 塞利格曼(Martin E. P. Seligman) 1967年研究动物行为时,用狗做的一项心理实验。研究得出:有机体经历了某种学习后,在情感、认知和行为上表现出消极的特殊心理状态,即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造成的听任摆布的行为。

4)引自庄惟敏教授2014年11月25日中国建筑学会年会的发言《模糊决策理论背景下的建筑策划方案》。

5)贲者饰也,用线条勾勒出突出的形象。“白贲”是易经的一个卦相而引发出来的美学命题,所蕴涵的美学理念有“质地美”“本色美”“自然美”等,代表了中国古典主义美学的精髓。其所推崇的朴素美、本体美、简约美,一直以来为中国文人所致力追求的最高审美境界。



作者简介: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