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芥子园走出来的大师们,只有郭沫若最感遗憾

 解连环 2016-10-25

成书于清代的《芥子园画传》,自面世以来已历三百余载,育人无数,培养出一代代名家圣手。尽管大师们的成就并不能全部归功于芥子园画谱,但启蒙的作用,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一代代大师们的起点,也是迷茫时回溯的原点。

在出入《芥子园画传》的大师中,黄宾虹无疑是最有见解的一位,他不但对本书研习颇深,且对许多观点都有灼见,不难想见,芥子园对他的影响何其深远,能入能出,方不失为大师。

从芥子园走出来的大师们,只有郭沫若最感遗憾

黄宾虹 黄山图

从芥子园走出来的大师们,只有郭沫若最感遗憾

黄宾虹山水

画坛巨匠齐白石,幼年家贫好学,以木活为生,偶然见到一部乾隆年间翻刻的《芥子园画谱》,如获至宝,求借回来照着勾线,足足画了16本之多,耗时半年之久,此后开启了一代大师的国画之旅。

从芥子园走出来的大师们,只有郭沫若最感遗憾

山水手卷设色布本1897年(局部)

从芥子园走出来的大师们,只有郭沫若最感遗憾

齐白石 临沈周 碧山吟社图

潘天寿少年时到县城求学,从书店买到一部《芥子园画谱》,这成了他学习国画的第一位老师。在无人指导的情况下,他自己照着画谱临摹,沉醉其间,终成一代巨匠。

从芥子园走出来的大师们,只有郭沫若最感遗憾潘天寿 黄山松

从芥子园走出来的大师们,只有郭沫若最感遗憾潘天寿山水作品

陆俨少自幼喜欢画画,但苦于无师。少年时到南翔公学求学时,偶然间得到一本《芥子园画谱》,从此不再旁顾,终生以绘画为事。

从芥子园走出来的大师们,只有郭沫若最感遗憾

陆俨少 杜陵诗意:秋水

从芥子园走出来的大师们,只有郭沫若最感遗憾

陆俨少 杜甫诗意:江满

郭沫若一生博学多才,并不是一位画家,不过他同古代许多文人一样,也能画国画,尤其喜欢画兰花。究其根源,却是因为少年时代在家塾里经常描摹《芥子园画谱》。他曾为其弟郭开运画《葵菊图》并题诗道:“不因能傲霜,秋葵亦可仰。我非陶渊明,安能作欣赏。幼时亦能画,至今手犹庠。愿得芥子园,恢复吾伎俩。”

从芥子园走出来的大师们,只有郭沫若最感遗憾

郭沫若 兰石图 立轴

郭老一生潇洒,这首诗里关于芥子园的记叙,可谓情深意厚,喜爱之情溢于言表。“愿得芥子园,恢复吾伎俩。”无意间点出了学画的方法,才高八斗的郭老,在谈到绘画时,所能凭借的,竟然是少年时代的一本启蒙书。希望对朋友们有所启发。

上一篇文章里我曾经提到,清代文人何镛谈《芥子园画传》“足以名世,足以寿世。”,这个评价,我认为确实恰当,只是我们通常只把这本书当成绘画入门的教材,确实有些看轻了这本书的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