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浪民风民俗,你知道多少?

 雪鹰精品书屋 2016-10-25





称 谓

父母称爹爹(爸爸)、妈妈;祖父母称爷爷、奶奶;曾祖父母称太爷、太太;高祖父母称祖太爷、祖太太;诸伯叔父母按排行称×爹、×妈;远房诸伯叔父母按排行称×爸、×婶;诸姑母及其丈夫冠姓称×姑爹、×姑妈;未出阁者只称姑妈或称娘娘;母之兄弟及妻称舅舅、舅母,也冠以排行称×舅舅、×舅母;母之姐妹及其丈夫也称姑爹、姑妈,如同父之姐妹。爷爷的姐妹及外公的姐妹统冠姓称×姑爷爷,×姑奶奶;奶奶的兄弟及妻子冠以排行称×舅爷爷、×舅奶奶;岳父母面称大大,大妈,背称外父、外母;岳父的兄弟及其妻子面称按排行为×爹、×妈,背称×外父、×外母;岳父岳母的姐妹及其丈夫统冠姓称×姑爹、×姑妈;父母及岳父母的姑表、姨表兄弟统冠姓称×爸、其妻称×婶;无特定称谓的长一辈亲戚,如哥弟的岳父母、姐妹的公婆,一律冠姓称×家大、×家大妈,大靖片及南部山区统称姨夫、姨娘;儿子的岳父母,女儿的公婆,侄儿的岳父母、侄女的公婆,以及其它侄辈的岳父母,侄女辈的公婆统统互称亲家;儿子、女儿的干爹、干妈,干儿干女的父母也称亲家;子女称后父为大大,后母为妈妈。

    妻子的兄弟面称哥、弟,统称舅佬;妻的姐妹面称姐姐、姑娘,背称大姨、小姨;妻的姐夫、妹夫面称姐夫、姑爷,背称“挑担”。 丈夫的父母面称爹爹、妈妈,背称公公、婆婆;丈夫的兄弟面称哥、弟,背称阿伯子、小叔子;哥的妻及同辈份年长者之妻一律称嫂子,兄弟的妻子背称弟妻;丈夫的姐妹面称姐姐、姑娘,背称大姑子、小姑子。 





婚 嫁


成婚最初由男方请媒人到女方家去说媒,也有女方请媒人的,但极为少见。定婚时男方到女方家,互相探看,并互赠礼物,叫“对相”。定婚时男方由媒人及亲友陪同到女方家,去时要带20个红心黄皮馒头,馒头要点上双点花;带一块背面染红的猪肉,叫“方子”;还要带礼金、衣料、衣服、首饰、手饰、烟酒等。回去时,女方则回赠米面,取意为男方“添米添面”,还要回赠两个发面团,取“发家致富”之意。

女子出嫁时,要贴红纸对联,宴请亲朋邻居,亲朋则具礼赴宴。姑娘出嫁要摆宴席招待亲朋,还要由女方的亲戚陪送到男方家,陪送客人叫“西客”。“西客”多少无定,古浪片最多两席,也就是16个人,全是女方至亲。大靖片西客可多至几十人。古浪片、山区片西客要晚上留宿,第二天招待后方可送客,大靖片、土门片西客必当日送回。

新娘到男方门口时,男方要举行迎接仪式,要摆礼桌,上面放米面升子各一,米上插花,面上插银器,还要摆上清水碗、酒具等。迎西客也要摆酒案,请喝“迎风酒”。西客里面若有姑娘、新婚男女或已婚未育女子,东家要送给红包。新娘的弟弟或侄子“压箱”,东家也要送红包。

婚礼由司仪主持,新婚夫妇站在红毯上,首先拜天地,拜完天地后便入洞房。接下去便是“铺床”、喝交杯酒等仪式,随后开始闹洞房。次日早晨,行“磕头”仪式。




丧 葬


亡人在咽气前先要穿好“老衣”,落气后将亡人抬到地下,体位仰卧,头外足里。亡人手足要用红棉线绊住。在亡人头前放个小桌,点上油灯,叫“小殓”。“小殓”之后,子女们便到门外点“黄昏纸”,以后每天早晚都要点一次纸。小殓之后,要献上满满一碗小米干饭,小桌前放一个盆子,用来奠酒、奠饭、烧纸,称“凉浆盆子”。

亲人去世,子女及晚辈亲属都要戴孝。子女、儿媳及孙子辈一般要穿孝服。丧服孝帽均用白布制做。在治丧期间要请阴阳念经,请师傅作祭文,对亡人进行祭奠。在超度亡灵的同时,要为亡人做一些“纸活”(纸幡、纸人、纸马、金银斗、金银山之类),可多可少无定数。一般道场由招亡、撒灯、跑桥、十献报恩、拜忏、放施、迁灵、掩棺、点主、启灵、发夯、绕棺等仪式组成。殡丧完毕要招待亲友邻居。




剪 纸


剪纸艺术在古浪流传较广,旧时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要在窗户上贴上用红纸剪的“窗花”,门上贴上“门花”,结婚时必须在陪嫁的物品上贴上“双喜”,在新房的床户上贴上“龙凤呈祥”等剪纸图案。




刺 绣


刺绣,是古浪民间流传已久的传统工艺,自古就有“十岁学针线,十三进绣房”的古训,作女儿的从小跟随母亲学习针线,学不好一手过硬的刺绣手艺,到了婆婆家必然会遭到叱责。刺绣在清代至20世纪中叶较为盛行,姑娘出嫁前首先要坐绣房,集中时间准备陪嫁品,那些陪嫁品中必须有精心制作的绣花鞋、绣花枕头、绣花笘单、绣花鞋垫以及绣花披肩等,出嫁后的第二天,将这些嫁妆摆于院内的八仙桌上,首先供宾客观看欣赏,以显示姑娘的刺绣技艺和针线水平,然后等磕完头,将这些刺绣品端给未来的公公婆婆和长辈。




岁时节庆


春 节 除夕下午便开始张贴春联、门神,为春节前奏。除夕晚饭一般准备得较为丰盛,叫“装仓”。 除夕之夜,先献盘祭祀,上香化表,放爆竹烟火。之后,晚辈要给长辈拜年,长辈则要给晚辈发压岁钱,压岁钱一般只给孩子。除夕夜,人们一边观看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一边“熬岁”,直至晚会结束。大年初一清晨,要早起接灶神。早饭一般吃饺子,早饭之后,农村人纷纷穿戴新衣服,牵骡马到野外“出行”,焚香化表,燃放鞭炮,祈求新的一年出行平安,风调雨顺。出行仪式结束后,同族人凑到一起轮流到各家拜年。初一日不串门,不干活;初二日开始走访亲友,互相拜年,直至元宵节结束。

 

    立 春 立春为春季的开始,这天农人大多将牛羊角和骡马屁股染红,意思是通知它们,春天已经到来。

 

    元宵节 正月十五日是上元天官圣诞,称上元节,又称元宵节。古浪人一般无吃元宵习惯,但闹元宵活动却进行地热闹非凡。社火队从正月十二便开始上街拜年,社火有舞龙、舞狮、高跷、芯子、腰鼓、秧歌等形式,至元宵节达高潮。人们从四面八方齐聚集镇或县城看热闹,把街道围得水泄不通。元宵节晚上,县城沿街挂起各式各样灯笼,不少机关单位、企业还要燃放烟花,五彩纷呈的烟花照亮夜空,行人纷纷驻足观看。有的村庄里习惯跳火堆,男女老少围在火堆四周谈论、嬉戏,据说这样能燎百病、消百灾。

 

    正月二十 相传正月二十日是女娲补天补地之日。这天家家都要烙油饼祭献女娲娘娘。 


    二月二 相传二月初二是土地正神圣诞,又是龙抬头之日。民谣说“二月二,炒一炒”,农家一般都要炒豆子、麦子吃,据说这样能爆开龙眼,让它抬起头来,睁开双眼,兴云作雨,滋润土地,好让农人春耕。

 

    清明节 清明是祭祀扫墓之日。这天习惯吃凉面、凉粉、酿皮等凉食。

 

    四月八 农历四月初八,相传是释迦牟尼圣诞,或称“浴佛节”。在古浪民间,这一天却为“娘娘会”。每年此日,到泗水镇双塔爷爷山朝山赶庙会者达两万多人。 


    端阳节 也叫“端午”,又叫“单五”。这天人们在门框上插杨柳条,吃米糕、韭菜包子,小孩子手脚上拴花绳子、胸前佩戴香草荷包。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日,相传为中元地官圣诞,也叫中元节。此日古浪人习惯吃葫芦包子和胡萝卜包子,上坟祭祖,也有些地方过庙会。[Page]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团圆节。这天晚上月亮升起时,家家要在院里摆设香案,呈献月饼、花馍、西瓜、水果等。然后全家人一起拜月、赏月,共食西瓜月饼。

 

    下元节 农历十月一日是下元节,为民岁腊之辰,届时家家蒸麻腐包子,上坟烧纸钱,祭奠先祖。

 

    冬 至 此日习惯吃“疙瘩子”、“蛋蛋面”、“栀子面”。蔬菜及调味品要切得很碎,据说吃了冬至饭要加岁数,食物亦“碎”。

 

    腊 八 农历腊月初八叫“腊八”,早晨要吃腊八粥,也叫腊八饭。

 

    腊月二十三日 又叫过“小年”,晚上家家都要送灶神,古浪人把送灶神叫“打发灶爷”。  




念 卷


  念卷在古浪农村广泛流传,是一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古老传统的文化活动,它集古典文学、敦煌音乐变体于一身,是一种流传久远的说唱艺术。 


   在冬闲的长夜里,尤其在过年的日子里,左邻右舍、当家户族的男女老少相聚在热炕头或火炉边,众星捧月般围坐在念卷人周围,倾听宝卷。念卷人一般是粗通文字之人,而且往往嗓音很好,善于歌唱,有时还有二胡三弦伴奏,时念时唱,每唱至末句,在场众人要合唱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称之为“喝佛”,气氛欢乐融洽。卷本中吟唱曲调较多,有“哭五更”、“降香调”、“过江调”等数十种,河西流传的卷本有《四姐卷》《红罗卷》《紫荆卷》《白马卷》《救劫卷》《牧羊卷》《白玉楼挂画》等四五十部,其中,反映解放前古浪遭遇大地震、大饥荒的大靖地区农民上中卫、宁夏逃难辛酸的《救劫卷》,为河西宝卷中本地作者的原创作品之一。 


   念卷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活动,所有卷本中,都贯穿了传统道德推崇的忠孝节义,卷本的主人公都是心地善良、忠贞不渝的正面人物,他们往往要经受诸多的苦难和折磨,直至最后得到善报。这种故事勉励人们忍辱负重,行善积德,尽忠尽孝,让人相信因果报应,对生活充满希望和信心。 


    念卷讲究颇多,念卷前要洗手、上香,借人家的卷本,要说“请宝卷”,宝卷不能随便乱扔,一般要用红布包起来,保存好。作为一种旧时代的文化活动,念卷不可避免地带有落后性,其中宣扬封建迷信、维护男尊女卑等思想即是糟粕。当然,它的主要思想是积极的,它给人们提供了大量的精神食粮,特别是通过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观念教化人们多做实事好事,对社会的安定和谐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随着现代文明在农村的迅速普及,念卷这种活动虽然越来越少,但这种风俗却一直在古浪农村保留了下来。 





社 火


春节闹社火,是我国民间流传较为广泛的一种文化活动。每当新岁复始、春风沐浴大地之时,满脸堆笑的庄户人精心装扮的社火队,便伴随着欢快的锣鼓声和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出现在四街八巷,观者如潮,热闹非凡,为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而又祥和的节日气氛。


      闹社火的风俗,由来已久。上可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的远古时代,那时,“社”与“火”都是保佑人们安康幸福,主宰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的神。古人类在祭神活动中,集体化妆、祈祷、祭拜,然后燃放烟火,挥舞利剑,驱散妖魔,那便是社火最原始的一种形式。到了宋代,社火已在许多地方流传开来,南宋周密的《武林旧事》中说,宋代北方有街坊杂耍演出,称为“社伙”,后来改为社火。演变到今日,社火已成为过年时必不可少的一种民俗文化活动。在古浪,几乎各地都有村民自发组建的“元宵会”,专门负责社火活动。每年正月十二正式演出,正月十五元宵节达到高潮。其地方特色之明显,群众参与兴趣之浓厚,非其它娱乐活动所能相比。


    流行于古浪的社火形式,主要有高跷、芯子、秧歌、腰鼓、舞龙、舞狮等,因其形式独特、阵容庞大、装扮古朴典雅而倍受广大群众喜爱。走在社火队最前面的,通常为锣鼓队,他们充当整个社火队的“领舞”,掌握社火行走的方向和快慢。两人抬一大鼓,1人司鼓,6—8人紧随其后打击腰鼓,另外3人各持钹、锣、铰子,锣鼓齐鸣,声震霄汉,气氛威严。锣鼓队中间,最显眼的当属秧歌手,他手中高旋一柄大伞,伴随着锣鼓紧密的鼓点节奏,不断引颈高唱一些具体生动,诙谐有趣,妙语连珠的秧歌,惹得围观者笑声如潮。秧歌歌词大都是恭贺新春、歌颂政策、祝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福寿安康的一些话语。秧歌一般由四句组成,两句为一节,相互押韵。唱完第一句,锣鼓轰然齐鸣,又嘎然而止,紧接着唱第二句,节与节中间稍停顿片刻,由锣鼓奏鸣(俗称砸家伙),然后一口气唱完第二节。鼓乐与歌声之间巧妙配合,形成波澜壮阔、声震霄汉的气势,为整个社火队增添了不少氛围。秧歌一般随编随唱,因地因人而异,如社火队到政府机关拜年, 秧歌手即唱: “你教我唱(来),我就给你唱,唱的是英明的党中央。一号文件暖人的心(呀),农民脸上就笑盈盈”,唱完一首秧歌,锣鼓队便急忙往前涌动。秧歌手忽然看到前面有人燃放鞭炮,喜迎社火,便停下脚步,即兴为他编唱了一首:“张老三(吗)你真大(的)方,点的鞭炮就丈二长。我怎么知道是丈二长,斗大的元宝就往屋里淌”等等。兴之所至,秧歌手也不时调侃一下挤得水泄不通的大姑娘、小媳妇:“正月十五(就)雪打灯,大人娃娃(嘛)游百病。大姑娘游得乐开了花,小伙儿夜里把床尿下”,惹得人们前俯后仰,捧腹大笑,那些姑娘媳妇们早已羞得满脸通红,溜得不见了踪影…… 


       锣鼓队之后紧跟着“春官”老爷的仪仗队,他们手持五色彩旗和写着“回避,肃静”、“普天同庆”、“国泰民安”字样的招牌,走得非常端庄自然。“春官”老爷则头戴乌纱,身穿蟒袍,手持羽扇,前后左右由装束精干的道锣、探马、报子、门子、差役前呼后拥,显得仪态万方,威风凛凛,神情自得。“春官”是整个社火队的带头人,他代表着“春神”行驶司春的职权,在社火队中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按照当地习俗,春官行进过程中,文官见了要落轿,武官见了要下马。当然,春官必须由当地德高望众者方可担任,社火队每天出发前,必先到春官家请老爷,下午歇身子前,先必须将春官送到家,谓“送老爷”,可见春官有多么尊贵!


     春官老爷之后才是整个社火队的核心和主体——“身子”。这些“身子”依照某一出戏的部分或全部角色进行化妆和穿戴,如《黄河阵》、《白蛇传》、《西游记》、《封神演义》、《回荆州》、《火焰驹》等,也有的社火身子是乱劈柴,将几个折子戏里的人物共同串起来,古浪将闹社火叫“出身子”。那么社火中为啥将这些角色叫“身子”呢?这里面还有一段不同寻常的来历:春秋战国时代,楚庄王外出打猎,返回途中,突遭敌军包围。为了安全突围,有臣子向他献了一计:以活享一品棒禄,死封庙祭灯官为筹码,雇请了一个与楚庄王面貌相似的放羊人作替身。羊倌穿王服,戴王冠,骑高头大马,前有探马报信,武士开道,后有男女歌舞班子随行,全似楚庄王銮驾在朦胧夜色中行走。楚庄王则扮作哑巴,脸上抹黑,翻穿放羊人的皮袄,旁边有武士暗中保护,混在逃难的百姓之中安全脱身。而替身则被敌人当成楚庄王,一路追杀。替身仓慌逃命,钻进了一家马棚里,爬在槽头上不敢动,纱帽也戴歪了。恰巧这家的主人来贴春联,误将“槽头兴旺”贴在纱帽上。后来,楚庄王当了七雄之霸,为纪念这段经历,每逢春节便组织大家装扮耍闹,形成今天的社火“身子”。 

编辑 / 安若轩

古浪最大的圈子——圈子古浪

吃喝丨玩乐丨生活丨文化丨资讯

小编微信:xzq0304

商务合作丨1509700447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