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献血到底会不会伤身体?

 孟溪ProbeT连山 2016-10-26

指导专家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输血科 李宁副教授

我鲜活的血液正在欢快地流动
像耀眼的花 像燃烧的火

裹着跳动的心 带着我的体温
奔向另一个躯体
我的生命即将延续另一个生命



 献血 
 本期关键词 


  DID YOU KNOW?
 “血荒国度”

血液是生命之源。从二十世纪30年代开始,国际红十字会就已经向世界各国发出了无偿献血的号召。无偿献血制度的推进,不仅保证了受血者和献血者的健康,还使临床用血的安全也得到保障。

然而,卫计委2015年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人口献血率只有9.5‰,低于世界高收入国家的45.4‰和中等收入国家的10.1‰,离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10‰也还有一定的差距。

在中国的各大医院内,“缺血”情况频频发生,用血量较大的手术甚至需要“亲友互助献血”

而纵观各地血站,常年滚动播出的“血情提示”,有时也会出现A型、B型和AB型等常见血型红细胞需要“紧急献血”的告示…

“血荒”为献血蒙上了一层阴霾,究竟献血对身体有没有害处?许多献血者反映献血后出现头晕或瘀血,难道真的是失血过多吗?献血是不是会造成血管破裂?湘雅输血科小课堂为您一一解密献血那些事儿。




  DID YOU KNOW?
 献血有益健康

很多人担心献血会影响身体健康。其实,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体内有约20%的血并没有参与血液循环,而按照献血标准,每次献血的血量仅占总血量的4%~10%(即200~400ml血液),标准范围内适量的献血,并不会影响健康。并且,此时血管中失去的血液,将会在1~2小时内从储备脏器如肝、脾等器官中得到迅速补充。

有的人在献血之后会感到头晕,这是因为血液丢失的原因,当血液补充后此症状会很快得到缓解。而过于紧张、空腹献血又或者个体的应激能力较差,也可能导致头晕的发生。只有当失血量达到25%左右血压才会下降,引起大脑缺氧,从而产生头晕。因此,献血后的头晕并不是因为失血过多引起的
还有人担心献血会减少血液细胞数量,影响血液功能。实际上,献一次血损失的血液细胞很少,且机体献血后造血功能活跃,每秒钟能生成230万个新的红细胞,红细胞计数很快可以恢复;而血小板、白细胞则在两天左右也能够回到原来的水平,献血也不会导致白血病或者贫血的发生

对大部分人来说,献血不仅没有害处,还有好处。献血后的造血功能是平常的4~5倍,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

此外,已有文献表明,如果坚持长期适量的献血,不仅可使血黏稠度明显降低,加快血液流速,提高脑血流量,还对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积极作用




  DID YOU KNOW?
 献血安全双保险

献血者常常因按压不当出现穿刺部位皮下出血,这是献血后常见而又容易忽略的问题之一。

通常在献血时会使用16号针头作为采血针头。静脉穿刺后对血管的机械损伤,经护理是可以很快修复的,不会出现血管破裂的情况。不过,如果献血者在拔针后按压时间过短,或只对穿刺部位的皮肤穿刺点进行按压,对隐藏在皮下的静脉穿刺点未按压或按压不全时,将会导致血液从血管针眼溢出至皮下,引起皮下出血(即瘀血)的情况。

出现瘀血也不必过分紧张,几天后便会被身体生理性地吸收消散哦。

也有一部分人对献血心存怀疑:参加献血是否会得传染病?采血车上的设备是否干净?

其实,经过正规渠道的献血是有安全保障的。如今,采供血机构现常用的都是一次性采血器械,一般为双层包装,并经过严格消毒。采血的工作人员每年要参加体检,带有经血液传播传染病的携带者不得从事采供血相关的工作。另外,在献血前献血者的皮肤也会经过碘酒和酒精的两次消毒,最大程度地保证了献血者的安全。




  DID YOU KNOW?
供血者健康自检

年龄
18~55周岁;


体重
男性不低于50kg,
女性不低于45kg;

血压
收缩压90~140mmHg,
舒张压60~90mmHg,
脉压差大于30mmHg;

脉搏
60~100次/分钟;
体温 
36.5~37.2℃
皮肤
无黄染、无创面感染、
无大面积皮肤病,
浅表淋巴结无明显肿大;
五官
无严重疾病,
巩膜无黄染,
甲状腺不肿大;
四肢
无严重残疾,
无严重功能性障碍,
关节无红肿;
胸部
心肺正常;
腹部
平软,无肿块,
无压痛,肝脾不肿大。
数据来源:《供血者健康检查标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