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献血,究竟对身体有益还是有害?

 NGC1952 2019-06-14

说到献血,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但也有很多人对其抱有恐惧心理,认为献血是有害身体的,会造成气血两空,其实科学证明适当献血在一定程度反而有利于身体健康。听到这里可能您就有疑问了,为什么献血不仅不会损害身体反而会对身体有益呢?

今天是6月14日世界献血者日,我们就给大家讲讲献血那些事,听完之后您没准儿就不会再抱有恐惧心理了。

陈旭升

北京华信医院(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输血技师

什么是无偿献血?

首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无偿献血。

世界卫生组织将无偿献血定义为“献血者自愿捐献全血、血浆或血液成份,而不收取任何报酬”。

我国把无偿献血定义为“参加献血后,在采血单位和本人工作单位均不领取营养费,各种补贴和其他报酬。公民完全基于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是献血的最高层次,是检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道德水准的重要标志”。

献血会不会影响健康?

对于一个健康人的来说,其体内的总血量约占体重的7%-8%,一个正常体重的成年人的总血量约为4000-5000毫升 ,一次献血200-400毫升,占全部血量的5%-10%,科学测定,健康人一次失血15%以上时才可能会发生急性低血容量反应。

而从血液循环上看:人体大约有20%左右的血液存储于肝、脾等器官,当失血时,这部分血液会迅速的补充到循环血管中,使循环血液可以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并不会影响到人体的正常血液循环和血压。献血时流失的水分和无机物等,基本都会在1-2个小时内补全。

从新陈代谢上来说:血液中有形成分主要是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其中红细胞的存活期是120天左右,人体每天都会有1/120的红细胞衰老、死亡,即便不献血每天也会大约有30-50毫升血液被更新,而在献血后,机体促发骨髓造血功能活跃,加速新的血细胞生成,大概7-10天就可以恢复到献血前水平。

所以说一个健康的人,符合标准的献血,是不会对身体有明显影响的。


献血有什么好处?

1.首先,是用血优惠政策,对于献血者而言,献血者本人自献血之日起十年内免费使用献血量5倍的血液,十年后免费使用献血量2倍的血液;累计献血超过1000毫升的献血者终身无限量免费用血对于献血者的配偶及直系亲属而言,自献血之日起十年内其可免费使用献血量等量的血液。

2.其次,献血后,由于体内血细胞数量暂时性减少,可以刺激骨髓造血干细胞增殖活跃,产生更多的新生血细胞和免疫球蛋白,提高人体的抵抗力。

3.更有研究表明:定期献血,可减少体内一部分粘稠的血液,使血液自然稀释,血脂黏稠度下降,有利于改善心、脑、肝、肾等重要器官的供血供氧状态,改善微循环,维护正常的生理功能,延缓衰老。

什么样的人可以献血?

1.我国《献血法》规定年龄在18-55周岁,男性体重≥50公斤,女性体重≥45公斤,身体健康的公民都可以参加献血。

2.但患有传染性肝炎、结核、梅毒、艾滋病、心脏病及精神病等疾病的患者,禁止献血。

3.此外,对于血液安全存在高危险行为的人群(如多个性伴侣、男男性行为、吸食毒品等),也不宜献血。

献血前注意什么?

如果您是初次献血者,首次献血可能会有些紧张,我们建议您:

  • 可以阅读一些献血的相关知识,消除紧张心理,以减少献血过程中不必要的反应,如晕血、晕针、紧张等。

  • 献血前建议您不要过饱饮食,前两餐尽量不要吃高脂或高蛋白食品,不要饮酒以及避免吸烟。

  • 除此之外献血前一天还应尽量保证充足的睡眠,把手臂特别是肘部采血部位清洗干净。

  • 献血的当天早晨可以清淡饮食,可以选择稀饭、馒头或面包等。

  • 如献血前一周内出现感冒、发烧或咳嗽等状况,应主动延期献血,待身体痊愈一周后方可献血。


献血后注意什么?

1.当您献血完毕后,不要急于马上起身,建议您在原位多坐几分钟,同时用棉球压迫针眼处5-10分钟,避免血液渗出;

2.为防止出血,献血后2小时内,献血侧手臂不宜提拿重物或过度用力;

3.若针眼周围出现青紫等现象,无需紧张,热敷几次,几天内便可逐渐消退;

4.献血后1-2天内需注意针眼处清洁卫生,尽量不要着水,如洗澡以淋浴为好,可以选择用保鲜膜裹住针眼处,避免脏水污染伤口,以防感染;

5.献血后保持心情愉悦,不要剧烈运动,适当补充营养,切忌暴饮暴食,以免影响胃肠功能;

6.请妥善保管献血证,献血有相应的福利。

北京有几十个采血点,如果路过,希望您能勇敢一点,贡献自己的爱心。【北京市献血地图】

最后,由衷的感谢您

贡献自己的血液,

您的行为

可能会挽救无数人的生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