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山东等地冷媒泄漏引发火灾爆炸,使用新冷媒应该注意什么?

 璀璨星河地 2016-10-26


素材制冷换热器技术

近来由于冷媒泄漏引发的爆炸、起火等安全事故频发。


108日,北京朝阳区十里河一冷库发生大火;

926日,山东栖霞镇一冷库引发大火爆炸;

97日,漯河市临颍县一冷库发生火灾;


       虽说引发火灾的根本原因不都是制冷剂泄漏,但冷媒的使用再一次成为关注点。

 

       迫于环保压力,国家2013年开始限制使用R22,计划2015年削减10%2020年削减35%2025年削减67.5%2030年完全淘汰但保留2.5%的维修量。伴随R22冷媒的退出,R407CR410AR134a R290R32等新冷媒开始逐步进入市场,但新冷媒的使用也引发了一些新的问题,新冷媒R290R32的易燃、可燃性更受关注。

 




   我们可以先来对比分析下这些新冷媒的特性  


R32基本特性


中文名称:二氟甲烷。分子式:CH2F2

物理性质:为无色、无味、轻微燃烧(A2级别)。冷媒R410A是无毒,不可燃( A1级别)。

不爆炸、无毒、可燃,但仍然是安全的制冷剂。

R32的热力学性能与R410A相近。

R22GWP675

 

R290基本热性


中文名称:丙烷。分子式:C3H8

外观与性状:无色气体,纯品无臭。

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醚、乙醇。

闪点()-104

爆炸上限%(V/V)9.5

爆炸下限%(V/V)2.1

相对密度(空气=1)1.56

燃烧热(kJ/mol)2217.8

引燃温度()450~470


注:闪点:可燃性液体表面上的蒸汽和空气的混合物与火接触而初次发生闪光时的温度。


ODP(臭氧破坏因子):指示值是与R11作为1比较的相对值。

GWP(地球温暖因子):指示值是与C02作为1比较的相对值。

温度条件:50℃。

温度条件:0/50℃。

沸点条件: 在大气压(1 atm)下,R407C与R410A的沸点温度。

 

这些专业术语你不懂没关系,来看下这张安全等级划分的表格图。


      红色字号为R290R32的安全等级和常规的冷媒有着明显区别,这也意味着R290R32新冷媒的对安全使用是有很高的要求的,如果使用不当便有可能引发火灾或者其他问题。

 




   那么如何安全使用R290R32呢?  





R290空调安装维修专用工具


R290属于碳氢类制冷剂,根据它具有可燃可爆的特性,我们在安装维修的过程中需使用到一些专用的工具。






R290空调安装及维修注意事项


1、作业人员的培训与上岗
作业人员应通过碳氢制冷剂产品操作、使用安全等相关专门培训,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并在所在单位进行登记备案,每年需要定期复审。


2、作业环境的安全
因R290制冷剂具有可燃的特性,在安装维修之前应对工作场所进行相关的安全检查,以远离危险源。


安装维修过程中应保持工作区域:
2米范围内无火源、热源;

切断插座的电源;
禁止吸烟;

非工作人员禁止进入;

配备灭火器;

保持通风。




冷媒罐的存放

在安装与维修过程中,时常会遇到一些机组需要充注制冷剂,这就会用到冷媒罐。冷媒罐作为存储一定压力冷媒的容器,若存放使用不当就会发生危险。


冷媒罐存放要求
1、禁止阳光暴晒
2、瓶体应立放
3、冷媒罐应放在通风处
4、罐体附近禁止明火和热源
5、定期检查阀门是否有泄漏
6、一次性冷媒罐严禁反复充装使用

个人防护要求
佩戴护目镜和手套,防止冷媒冻伤。

佩戴可燃气体探测器,监测环境可燃气体浓度。

关闭手机等无线电设备。




安装细节请参考R32空调。


储运要求 

对产品运输、装卸时严禁碰撞、跌落;禁止将机组储存在密闭空间及有火源的空间内。 


故障诊断、排查流程 

1.器件系统堵、漏排查:与普通机型一致   2.电气密封性的检查 

 因点火源器件均采用防爆器件或符合密封要求,因此无需检查。 


故障维修方案 (当出现系统问题时,要求统一返厂处理) 

1、与电子元器件有关的问题维修方案 

主板在密封盒组件里,若要维修需整个组件更换。


维修要求及操作规范 

 1、维修场所及人员要求 

在维修场所内的所有维修人员以及其他人员应该知道所从事作业的性质。应避免在密闭的空间内维修,保持维修场所通风(打开门窗)。维修区域应适当隔离,通过控制可燃材料以确保维修区域内的工作条件的安全。   

2、检查制冷剂是否存在 

 维修前和维修过程中应当使用适当的制冷剂监测仪在区域内进行监测,确保维修人员意识到存在潜在泄漏冷媒气体。   

3、灭火器的放置 

 对制冷系统或相关部件进行热加工作业时,应将适用的灭火器置于就近处。制冷剂注入区域应配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

4、禁止火源 (绝对禁止)

对维修场所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没有明火和潜在点火源(包括吸烟在内)并控制隔离可燃材料。   

5.电气装置的检查 

电气元件的维修和维护应包括初始的安全检查和元件检查步骤。如果存在危及安全的缺陷,则要将器具电源断电,直到缺陷得到妥善的处置。如果最后不能完全消除缺陷,而且又必须继续操作,那么就应当采取适当的临时解决办法。将此情况报告给空调器的所有者,并且对所有相关人员提出警告。 


 初始的安全检查应当包括: 

  电容放电:应以安全的方式进行,以避免产生电火花;建议采用专用放电电阻,或者灯泡、电烙铁等负载进行放电,不得直接用螺丝刀放电; 

  在充注、回收和清洗系统的过程中没有裸露在外的电气元件和配线;  

  接地的连续性。


密封元件的维修 

维修封闭元件控制器主板时,应先断开设备的供电电源,应整个控制器盒组件替换,应确保替换的控制器盒组件的密封性及配套线端子的正确性。 

对电气元件的下述维修中应特别注意不要发生影响外壳防护等级的维修方式。不当的维修方式可能导致:线缆受损,过量连接,端子未按原来的规定安装,密封受损,密封盒安装错误等危险。 确保设备的安装安全可靠。确保密封或密封材料不会由于老化而丧失防止泄漏冷媒气体进入的作用,替代部件应当符合制造商的规范要求。 

   

线缆检查 

检查线缆是否会受到磨损、腐蚀、过压、震动、锋利边缘或其他不利环境的影响。该检查也应考虑老化或压缩机、风扇的持续震动对线缆造成的影响。    


R290制冷剂的检查 

检查制冷剂的泄漏应当在没有潜在点火源的环境中进行。不应使用卤素探头(或其他任何使用明火的探测器)进行检测。 

如果怀疑有泄漏,则应将所有的明火从现场移走或将火熄灭。 

如果发生泄漏的位置需要进行焊接,则应回收所有的制冷剂,或者将制冷剂全部隔离在远离泄漏点的部位(使用截止阀门)。在进行焊接之前以及在焊接的过程中,要使用无氧氮(OFN)对整个系统进行净化。 


维修、报废与回收机组时冷媒清除注意事项 

维修、报废、回收机组时需清除系统中的制冷剂,在空旷的通风区域进行冷媒排放,在排空冷媒后应使用真空泵进行抽真空(尤其是吸气管端),彻底排干净残存的冷媒。


R32新冷媒的使用注意事项也可参考以上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