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许俊祥经方医案》2:肿瘤发热治验案

 zy_mwt 2016-10-26
《经方》杂志

第20161026期


肿瘤发热治验案

作者/许俊祥 主治中医师 福建省顺昌县


病案诊治过程


患者为中年女性,在福建某三甲医院诊断为胃癌,肿瘤外科行手术并做病理,诊断为胃癌晚期并有腹腔广泛转移,行化疗后返回本地修养,一周后突然发烧,腋下体温在38到39摄氏度之间波动,未见明显流涕和喷嚏,根据肿瘤手术并化疗后,多见正气虚,给予小柴胡颗粒(每包10克),三包冲成200毫升,每隔一小时服一次,三次后,发烧豁然而愈。

    两月后,患者情况恶化,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均远低于正常值,再次前往省某三甲医院就诊,给予输血等支持治疗,治疗过程中再次出现发热,体温仍在38到39摄氏度之间波动,医院按退烧对症处理,但发烧不退,患者家属再次联系笔者,患者疲乏感明显,面色及唇色均偏白,面目虚浮,腰酸痛,未见明显怕风冷、鼻塞、流鼻涕等情况,舌淡胖而有齿痕,舌苔水滑,脉弦滑重按无力,正气虚兼有水饮,与柴苓汤。

处方:柴胡30克,半夏10克,党参30克,黄芩10克,红枣20可,干姜10克,茯苓15克,桂枝10克,泽泻15克,白术15克,猪苓10克。3贴,上药给水1200毫升,煮至600毫升,每隔一小时服200毫升,服后烧仍不退,继续服第二剂,若烧退则改正常服法。

三贴服后烧退,患者此次血象仍低,并检出大便潜血阳性,西医给予某止血药,笔者处黄土汤(灶心土缺)、黄师经验方生血汤交替服用,服5贴,大便潜血消失,血象开始回升......期间又发热一次,仍以柴苓汤,改党参30克为红参10克,服一贴烧即退,数日后患者出现胸水,腹水,腿脚肿,省三甲医院和患者家属沟通后,决定放弃治疗,家属联系笔者,再次给予柴胡12克,半夏10克,红参10克,黄芩10克,红枣20克,干姜10克,茯苓15克,桂枝10克,泽泻15克,白术15克,猪苓10克,葶苈子20克,车前子20克,未及服药,患者返家即出现行走困难,昏睡状,改处炮姜30克,干姜30克,甘草60克,制附片30克(先煎),肉桂15克,山茱萸30克,淮山药60克,五味子15克,煅牡蛎60克。未及服药,患者死亡。

案例分析

     按:《伤寒论》第97条:“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小柴胡汤主之。”此条即点出了小柴胡汤所治发热乃是正气虚,正邪相争而出现的发热,而《伤寒论》第71条:“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此条文亦有点出发热一证。查《第二版黄煌经方使用手册》p133小柴胡汤“加减与合方”条下有“尿量减少、浮肿、口渴、肿瘤放化疗后、肾炎、急性胃肠炎、伤暑患者,合五苓散”,而该患者肿瘤术后放化疗,正气虚自不必言,舌淡苔水滑,脉弦滑重按无力,当是水饮为患,故此时使用柴苓汤甚为妥帖,而后患者病情恶化出现全身水肿,也说明了合用五苓散的必要性,黄煌老师将柴苓汤作为调理肿瘤患者体质的一张常用处方是深有其理的。虽然该患者最后死亡,但不可否认的是,中药在其生命最后的历程中改善了其生存质量,尤其是屡次缓解其发热一证,功不可没。

《许俊祥经方医案》1,点击下面蓝体字即可:

许俊祥 “小议厥阴病-乌梅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