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80后知识青年,我来自农村,确切的说来自一个小山村。山里面封闭的信息来源和静谧的环境因素,与现在处于大城市中的孩子是完全不同的。
那个年代,父母的文化水平也很低,父母中间有的只认识几个字,甚至有一些文盲。而我的父母,妈妈小学没毕业,爸爸初中毕业。虽然说,只是在这个家庭中匮乏,但我从小的学习动力也并未受到多大影响。分析原因,倒是有几点可以借鉴之处。
说来惭愧,那个时候我们村还没有幼儿园,上一年级前有个学前班,还记得,我们上小学的黄泥房子是父母小时候就读学校,到了四年级,鉴定为危房,我们在辗转中完成了小学生涯。
当时我就想,我们条件这么辛苦,老师也跟着我们一起受苦。为了上个学,我们经常在简陋的屋子里朗朗读书,而外面是倾盆大雨的夏天,里面则是盆盆罐罐放满。有时候泥房顶上的瓦片虫掉下来,掉到老师的脖子里,学生的脸上,那种痛,比咬牙读书苦多了。
这是因为有了艰苦的学习体验,我们才更珍惜学习时间。老师也严加管教,因为知道生活的不易,知道知识对我们这帮小屁孩人生的意义。记得我的小学林老师每天一早骑着自行车从十里外赶来,陪我们一起,苦口婆心的教导我们学习。
我们这个班的孩子虽然长在农村,学习条件差,但大多数都考上了大学。我想林老师也该感到欣慰了。
这个世界,很多时候,你越拥有的东西你越不珍惜。比如现在城里的孩子大把的时间和优越的学习条件。当然只是一部分孩子。家长若是有心,给孩子讲讲我们那个年代艰苦的求学故事,那么管教对于孩子来说,没有不忍心只有不愿意。
想想当年的岁月,因为条件艰苦,老师的管教严厉些,促使我们学习用心些,当初所有的恐惧和怨恨到现在都变成了满满的感动和感谢。越是穷人家的孩子,越要破釜沉舟,化压力为动力,努力学习。现在越是觉得辛苦,越要让孩子们学习我们当年的吃苦精神,等到他们学业有成,自会明白什么是真正充实的人生。
我们家孩子学兴趣班,我非逼着他坚持下去,一年两年后,再问他是否喜欢。不坚持怎么知道学钢琴原来可以这么美妙,不坚持怎么知道阅读对陶冶情操的重要,不坚持怎么知道原来吉他会越练越好。
要教会孩子的是,吃得起苦,坚持下去,学习的动力自然就会降临。 阳光学习网关注孩子的成长,欢迎点击登录,在线一对一辅导,就找阳光学习网 |
|
来自: 恩典01u0ffcfps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