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跑马拉松是一场持久战 我的北京马拉松的三段式节奏

 滁州162 2016-10-26
已经跑过多个马拉松了,就多多少少有了点经验,知道马拉松应该怎么跑了。
  初跑者最大的毛病是前面容易快,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而不自知;而到了后程,就会跑颓,只能走,或连走的力气都没了,上收容车了。我好象挺明白,真做起来,也往往做不到位。毛病依然是容易偏快,想慢慢不下来。
  为备战这次的北马,我做了一些必要的准备。针对去年的抽筋,我总结为是跑步的量不够所致。今年的训练量较去年大了一些,也就多了一些保证。
  具体的备战是制定我的跑马配速,这是一个关键。北马赛前我已跑了两个半程,海口国庆半程1:43:36,东营半程1:30:28。以这两个成绩,哪怕保守地估计,我也应该在四小时内跑下全程。对于能否跑进3:45:00的波士顿马拉松的报名成绩,仍不太有把握。但我已调整了心态,跑不到没关系,还有下一次。这样,心理压力就没了;没压力才能跑得好,这是真经。
  我制定的跑马配速是每公里5分20秒,匀速跑下来,可达波士顿报名成绩。如果后程慢下来,也能进4小时。就这么定了。
  做一个计划容易,难在实施。最难的是前半程,能不能稳得住速度,控制好节奏。跑好前半程,后半程就好办多了。
  起跑后,每公里看表,速度就是5分20秒,不能超出。跑得很轻松,根本不累。我知道,这样持续得越久,成功的希望就越大。实际上,我还是跑快了那么一点点,不多。不要以为快得多一点才好,恰恰相反,快多了,是给自己下绊子,后程是要吃亏的。但诱惑无时不在。不断地有人超过我。20公里前,大把大把的人在超我。但我知道,这些超我的人,一部分是比我跑得快的人,出发时落在我的后面了,总是要逐步超过我的。超我时和我打招呼的有上海的四候,东营的兰启斌、王荣跃,也有我叫不出名字,但认出我来,招呼我一声便冲向前去的。另一部分人不一定是比我跑得快的人,他们狂超我,是他们不会跑,后程会跑颓的,还要被我反超的。
  20公里到30公里是相持阶段,超人和被超的现象还有,但少了。大致相同速度的人比较稳定地在身前身后跑着。我跟定了“大庆三十一中”的三个人,一个老师或教练,男的,两个身材修长的女孩子。那老师边跑,边念念有词:不许超过我,过30公里,你们随便跑。他也是在压速度。他念叨着,想压到5分30秒,可总压不下来,实际速度是5分15秒。我心中窃喜。这正是我的速度嘛!跟着跟着,就有点跟不住了,我的疲劳感出现了。但我仍努力跟着。他们喝水时,我不喝,我就跑到前面了,过一会,他们就又上来了。我们的速度基本一致。
  快到30公里时,后面有人喊我,一看是我的海南跑友吴杰(老隼)。我知道他比我快,就对他说,你能快就快走,我就这个速度了。但他并没超过我,而是并肩跑了大约两公里。
  最后的10公里是最叫劲的时候。有人说,马拉松的前30公里是垃圾时间,真正比的就是这最后10公里,是有道理的。我惦量着,我的体能够不够以这个速度跑到终点。自觉有难度,但顾不了那么多了,一松懈,就没速度了,成绩就会大幅度地掉下来。我必须保持我的配速。我保持住了。
  马拉松的寻常场面是,越到最后,走的人越多,路边跑颓的人越多。这时,能坚持跑的,就是胜者了。我还能跑,坚决不走,于是,我在这最后的10公里不知超了多少人,走着的人被我超了,跑得比我慢的人被我超了。这些都给了我极大的鼓励,我心中充满自信地跑着。
  到40公里时有一个立交桥的大坡,是走上去,还是跑上去?我有点犹豫,但最后我还是决定跑上去,哪怕慢一点。把步子放小,身体前倾一些,一小步一小步地跑到了桥的最高点。我知道,离终点不远了。我不留体能了,拿出全身的力气向奥体中心冲去。
  进入奥体中心后,我还在超人,不可抑制,那种快感难以言说。冲过终点,我还能习惯地慢颠着,而不似多数人立马停步。我环顾四周,没有熟人,我心中的快乐不知向谁释放。我向所有人微笑,因为我快乐极了。
  成绩3:42:03,达到了波士顿马拉松的报名成绩。我的目标实现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