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是中医之本,是中医之魂。虽然我中西医结合主治医师证考过多年,但我深知中医仍是我的软肋。我热爱中医,喜欢学习,也想静下心来好好学习中医,特别是经方。买的有关学习经方的书一大摞,可是始终不得要领,深入不进去。 前年年末参加几个国医大师的讲座时买了几本书,其中有一本《黄煌经方医案》。去年夏天八月初,祝林辉经理和宋江飞来我门诊的时候向我提起四知堂制药将举办黄煌经方讲座,欢迎我参加。当时我刚刚开始看《黄煌经方医案》,尚未找到感觉。一听此消息立刻就兴奋起来,马上从微信上购买了黄煌老师的几本代表作:《张仲景50味药证》、《中医十大类方》、《经方的魅力》、《药证与经方》、《经方使用手册》等。我先看了《中医十大类方》,一看便入迷了,有种如饥似渴之感,对先生的经方著作兴趣油然而生。《伤寒杂病论》原文中辨证内容较为简略,常为不完全性表述,实为冰山一角。而《中医十大类方》一书采用以药类方、类方聚验的手法,归纳了仲景的桂枝类方、麻黄类方、柴胡类方、大黄类方、黄芪类方、石膏类方、黄连类方、半夏类方等。内容贴近临床,浅显易懂,丰富了仲景的方证内容,扩展了经方的临床使用,对我启发很大。 先生的另一力作《张仲景50味药证》,详细阐明了仲景常用药的临床指征,让读者一看就懂,一用就验,被业界认为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临床价值和规范价值,非常值得一看。药证是单味药物使用的指征和证据,要理解经方和经方方证就必须掌握张仲景药证。方证是用方的依据。对经方派中医来说,方证相应永远是临床追求的最高境界。 黄煌先生门诊语摘也很精彩,摘录几段供大家欣赏: 1.皮肤与情绪有关,梅雨季节过后即好转。 2.小建中汤体质者常会有易饥易饱且喜欢甜食的表现。 3.当医生,不仅仅是要懂得方药的用法,更应懂得病人的心理需求。在诊所里,面对病人的时候,你会感到医学又是一种艺术,一种与人相处的艺术,一种驾驭患者心理的艺术。 4.舌苔不必过于在意,在杂病中,舌质比舌苔重要,体型体貌比脉象重要,精神状态比主诉重要……枚不胜举。 自从学了黄煌老师的经方以后,我边学边用,诊疗水平大有长进,有如神助。好多以前不能看的病或疗效不好的病现在能看了,如更年期失眠、精神异常类疾病、顽固性咳嗽、慢性胃病、慢性盆腔炎、慢性肾炎,等等。 例:王某,女,68岁,因受风寒而流清涕咳嗽恶寒不发热,在其他诊所输液十二天不效,来诊。患者消瘦,神疲乏力、气短仍流清涕咳嗽,咳少量白色黏痰,晨起夜间加重,恶寒明显,不发热,手冰凉,舌质淡水滑苔,咽不红不疼,食欲不振,肺部听诊无异常,双脉沉细缓。遂果断给予小青龙汤合玉屏风加味,七副大轻,十四副而愈。患者诉全身轻快了,比没病时还有劲。处方:白芍15克、干姜10克、五味子10克、炙麻黄6克、炙甘草10克、细辛9克、水半夏9克、桂枝15克、炮附子9克(先煎半小时)、党参15克、黄芪20克、白术15克、防风10克、荆芥10克,大枣五个作引,痹通药酒5毫升,一天三次。 黄煌先生说,学中医好比旅游,有一张正确的导游图是必要的,但还是要亲临实地,不惜劳苦,才能看到真正的风景,才会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如果说仲景是一盏灯,那么黄煌先生就是举灯者,是四知堂建立了可供全国广大医生交流学习的平台,请进了黄煌这样的经方大师,为在黑暗中摸索的中医人指明了道路,不再迷茫。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黄煌先生的书都这么精彩,那么能听两天先生的课,该是多么的幸运!感恩四知堂,感谢周总经理,及所有为我们辛勤付出的四知堂工作人员! (河南洛阳 何丽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