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贴片的规格与颜色
参展的贴片的规格是230mm×290mm,比一般的A4纸要宽一点,厚度要能承载其上面摆放的邮品而不变形,纸太薄了不挺括,过厚则不好打印。贴片可购买成品,也可以自制,国内自制贴片者居多。自制贴片的优点是选择的余地大且较经济,通常可到纸品店购150克/M2至180克/M2的白卡纸、图画纸或铜版纸,并用纸品公司的裁纸机切成所需规格。为了避免复杂的色彩对邮品产生副作用,贴片的颜色不能喧宾夺主,不要带网格,不能衬有底图,所以最好使用单色、浅色贴片,如白色或乳黄色、浅粉色的贴片。白色比较醒目,乳黄色可以遮旧,浅粉色显得亲近,用哪种颜色由作者自己确定。制作成功的贴片,留在贴片上的除了邮品和给邮品加的边框外,只有错落有致的解说文字。邮品和文字合理的布局范围一般在200mm×250mm之内。二、纲要(前言)页的处理
纲要页是评审员看到的展品中第一张贴片,是“展品的处理和集邮重要性”的文字表述所在,它会产生一种持续性的效果,被看作是作者的'名片',因此用心作好纲要页是编组好邮集的重要一环。纲要页必须给出题目、简明的导言(序)和纲要(计划),可以配上一幅插图(集邮素材或非集邮素材),也可以不配。这一页有两个特点,一是邮集展品中唯一可以展示非邮品的贴片,二是邮集展品中唯一允许全部用文字来构筑的贴片。纲要页可以在邮集中占到两个贴片,并且应将其置于邮集的开头。许多组集者都认识到纲要页的作用,为了吸引观众和评审员,多一点“印象”分,不遗余力地把纲要页制作得好上加好。纲要页的制作包含“题目”书写、“前言(序)”文字编写和邮品的安排三个方面。他们之间的关系是,题目必须与展品内容一致,构思须在前言中阐明,邮品安排——提纲的编码系统应该由章节组成,贯穿着题目叙事的主线,犹如一本书的目录。并必须选用一种正式语言(国内邮展用中文,国际邮展用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俄语五种语言中的一种)书写。
“题目”书写要醒目得体,位置适中,字体美观大方、字号要讲究,与邮集内容相吻合,可以使用动感或变形字体修饰,如广东一框邮展金奖邮集《钓鱼》其题目加用倒影就很好,使人联想到钓鱼是水上活动。
“前言(序)”常用叙事的方式来写,但叙事不是讲故事,要简洁明了,简练隽永、画龙点睛,点出中心思想就可以了。当然,有文采的前言会吸引评审员的眼球,而冗长的前言会让人不耐烦。书写要得体,字体、字号也很讲究。目录的字体不小于36pt,前言的字体不小于16pt,“前言”二字与内容可选用不同的的字体,纲要的字体可与前言的字体大小相同,分级的标题字体应有区别。“纲要”的书写应能区分一级标题(章)、二级标题(节)、三级标题(小节),章的字号较节的字号大一号,或字号相同但章用加粗字号;“纲要”的书写规范最重要的是要有正确的编码系统,编码系统通常用阿拉伯数字顺序排列标注,如第一章第一节第一小节用1.1.1.表示,第一章第二节第三小节用1.2.3.表示,不要用汉字(如一.二.三.)标注。在编码时以有一、二级两级标题为宜,较为简洁,最多不应超过三级标题。更多的使用四级、五级甚至六级标题——如1.2.4.3.1.5.3,只会让人揣度,捉摸不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