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进崇尚信仰的国度(二)

 李崇一 2016-10-27

第三天(5.2周一):佩特拉-玫瑰古城走完了佩特拉全程,内心的震撼与感染是这一生前所未有的,是所有的旅游无法替代的。公元前6世纪前后,有“玫瑰之城”之称的佩特拉是一座建于“岩石中建造的城市”。由这里的游牧民族那纳巴泰人建造。建筑大部分是从岩石上雕刻和开凿出来的,既有东方传统,又不失希腊风格,7世纪被阿拉伯军队征服,成了一座废弃的空城。

追溯历史,佩特拉的建造者纳巴泰人在今人的眼中,始终是一个迷。他们好像在一夜之间控制了阿拉伯半岛到地中海间的重要商路,于一夜之间建立起了佩特拉。鼎盛时期,纳巴泰王国的疆域从大马士革一 直延伸到红海地区,却始终将自己的都城定在群山环绕、易守难攻的佩特拉。然后,一夜之间他们又消失在历史的迷雾中,以至不知所终,直到1812年,被瑞士人J.L.伯尔克哈特重新发现。从这里开启进城之路

从进踏进古城到登顶黛尔修道院,单程直线是8公里,而登顶的碎石沙路弯弯曲曲,我们一来一回至少走了30公里,从烈日当头一直走到星光闪烁,整整走了8个时辰。漫长的行程,走走歇歇分三段,每一段都留下不一样的惊叹号。

蛇道口,当年留下的,现已干枯的水渠,城里的水由此引入

蛇道,令人惊叹!两千年是什么好运让纳巴泰人找到这么一条山间驿道。蛇道(塞格小道sig),是一条长约1.5公里,穿越于岩石裂缝间沙石之道。走在其中,令人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两侧的岩石虽高达百米,石壁下留有开凿水槽的痕迹,有的地方还残留着水管,水是沙漠城市不可或缺的珍宝,能想到它,说明纳巴泰人智慧过人。蛇道,崎岖蜿蜒,曾是阿拉伯国家、埃及和叙利亚到腓尼基之间重要的交通枢纽,更是佩特拉的门户,可以想象那里曾经热闹非凡。3世纪起,红海海上贸易的兴起代替了路上商道,它也随之一起没落。行走在两千年前的商道上,时而窄如小巷,只能缝里看天,时而宽如平台,马车可以打转,两边的山石变幻出各种造型,让你时有心跳感。

蛇道上的水渠

岩壁上的神龛

两千年前的石雕

1.5公里的蛇道走了一个多小时了,正感到纳闷,什么是尽头?只见眼前一亮,高耸的崖缝间,忽然露出了一溜玫瑰红,像是宫殿,呵,那就是阿里巴巴藏宝的地方。

卡兹尼神殿,叹为观止!两千年前的建筑,至今保存得如此完好。除了有一个遮风挡雨的选址,可以幸免强烈的风华剥蚀,建筑自身的结构上也有惊人之处。纳巴泰人将山外的摩西泉水通过水槽引入卡兹尼神殿上的储水池里,可贮存2500立方米,供佩特拉城中居民饮用。那构想、那工程,敬佩,这个民族真是伟大。

走出蛇道,就是古城的核心,卡兹尼神殿广场。广场正面就是宏伟的卡兹尼宫殿(Al Khazna)。这座高一百四十英尺,宽九十英尺的壮丽建筑,有着浓郁的希腊风味的卡兹尼,意为“金库”,它是国王藏珠纳宝的地方,是家喻户晓的《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故事的原型,念几声咒语“芝麻开门”便可以进入的宝库。宫室凿在陡峭的岩壁上,分上下两层,高约40米、宽约30米,造型雄伟,有6根罗马式门柱,撑起宇顶。柱与柱间是神龛,供奉圣母、带翅武士等神像,虽多处有残缺,仍不失本来神韵。那是佩特拉的地标,是世界游人必到之地。

经过卡兹尼向右侧前行,峡谷变得开阔起来,道两边的墓室鳞次栉比,看来纳巴泰人一样视“事死如事生”,甚至比今天的骑在驼背上的阿拉伯人更为讲究。再一路向前,就是古罗马剧场的遗迹。令人佩服的是在不具音响设备的两千年前,如此庞大的剧场,已解决了音效的传递问题,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剧场过后又是一处开阔地,古罗马的风格的城市房屋依山而建,还有教堂、寺院、宫殿和住宅等,从那些留下的风流遗迹上,不仅例证了这里曾经的繁荣与辉煌,也印证纳巴泰人的智慧与勤劳。

音乐广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