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方黑木耳生态化栽培技术

 天道酬勤猴 2016-10-27


实用技术

南方生态化袋栽黑木耳应注意是通常接种后的菌种或菌棒发菌正常致发满菌丝时出现黄水让人防不胜防防,或好端端的耳棒在野外排场一段时间,先是耳棒现白水珠又逐渐转为黄水,之后转变为绿色木霉,并导致减产或无收的,耳农称之为烂棒,又称“红水病”,笔者称之为“黑木耳综合症”。该“毛病”在其他菌菇类是不曾有过的,有时让耳农非常头痛;其次是接种成活率,田间出耳管理。现作如下分析:

一、关于“黑木耳综合症”

1、剧烈温差是最罪魁祸首;黑木耳在发菌过程白天温度较高夜晚较低导致的温差变化太大,或长期处于较低温突然升至高位,有上述气温因素加之人为处理不当者,或耳棒排刚场就处于阴天至阵雨连绵形成的“缺氧天气”的易出现“黑木耳综合症”。

2、料水比不当,灭菌不够彻底。培养料水分偏重,发菌慢,推迟了发菌期,耽误出耳时间。耳棒含水量大,空隙少,排场后,却极易怕烈日,不利于养菌出耳,碳氮源偏低、水分稍偏干则耳棒抗性强。

3、黑木耳菌种菌龄较长,或带黄水的菌种接入后亦引起杂菌感染,菌种抗逆能力弱或培养室阴潮。

4、发菌阶段中、晚期木耳菌丝新陈代谢加快所产生的温室效应,使培养室温度逐然增高。如没有及时散堆通风降温,导致黑木耳菌丝缺氧部分基内自溶,活力降弱,影响产耳或烂棒。

5、老栽培场所(发菌室)连续多年,或未采取及时杀菌消毒防虫治虫,堆放棉子壳、麦麸等陈旧霉变不新鲜辅料引起螨虫传播场地,殃及黑木耳菌筒,该虫以蛀食菌丝为生,繁殖极快,切不可调以轻心。

6、出耳期间温度、湿度、水分等管理不善。耳棒排场时正值气温高、白天烈日直晒,耳筒菌丝受到伤害,料袋脱壁,影响出耳产量;耳筒排场前期喷水太多,滋生霉菌,导致的烂棒。

7、选择耐高温、抗逆能力强的品种是栽培者获得稳产高效的前提,目前本公司的916-2、早优一号品种深受种植户普遍欢迎。

8、适当安排栽培季节。黑木耳生态化栽培各地时间略有差别,根据海拔高低,因地制宜,灵活掌握。制袋接种时间为夏秋之交,排场出耳为深秋时节。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差异大,栽培时间各有不同,现略作如下安排;据几年来的实践证明,许多地方均适应秋冬栽黑木耳,制袋接种正值8-9月份的夏、秋时节,这段时间低海拔地区的气温高达3036oC,应在夜间、中午11点半前接种为宜。

9、用料新鲜,注意料水比,不用陈旧霉变的麦麸、米糠、棉籽壳,以防滋生杂菌及虫害危及环境。如发现有螨虫之类的,应高度重视,用杀螨剂等高效农药,并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培养料的料、水比的多少,与接种成活率、发菌快、慢,产量高、低有直接的关系。生态黑木耳栽培水分不宜太湿,也不宜过干,一般情况下,稍略干为好,耳农们通常的简单方法是掌握在以53×15的筒袋装料后,称其重2.8--3市斤为标准。这样的湿度比较利于灭菌彻底。又利于养菌管理。

二、提高接种成活率,加强发菌阶段管理

菌筒接种成活率是生态化黑木耳栽培关键一环,优良品种,优质菌种是首选,品种来路不明,盲目引种。菌种菌龄过长,发菌过程或运输环节出现问题,及人为造成烧菌,导致温度高于34oC/8小时以上的,均属于不合格菌种,不应选用。接种箱、室应严格使用药品消毒,灭菌灯等杀菌处理,按灭菌程序规范,避免28oC以上温度接种,接种动作要求熟练、操作灵活,以最快时间完成。接种后的筒料搬至已消毒好的培养室,此时应掌握好发菌温度、空气、湿度非常重要,菌丝培养阶段,在2820oC温度菌筒需要4055天发透。按严格要求木耳菌筒培养阶段分为三个发菌期。①萌发期:接种后10天温度保持在2628oC ,使菌丝尽快定植吃料,成为优势,10天后注意通风换气。②健壮期:温控制在23oC左右,增加房间通风次数。③成熟期:40天后菌丝进入成熟阶段,袋温有所下降,调节至20oC左右,此时还应注意气温上升,以防烧袋,及时通风、散堆。发菌阶段还应注意病虫害,其中老栽培户尤为常见的是菌螨。该虫与糠螨,菇螨相似,专门蛀食黑木耳菌丝为生,繁殖极快,一旦侵入后果严重,防治菌螨可用杀螨剂、灭扫利、速灭杀丁等高效低毒农药,兑水500倍对场地,房间及可疑之处进行轮翻喷杀。

三、排场出耳阶段进行科学管理

    木耳菌筒发透后经均匀刺孔,用4毫米铁钉,每袋扎孔200个左右,经7天左右的就可喷水催耳,耳孔见到黑点耳芽,称之为耳棒,排场后的耳棒应注意避免30oC以上烈日直晒,特别是秋栽黑木耳,虽然已时至深秋,但气温还偶尔升至30多度,故此在耳场早上傍晚洒点细水降温,避免烈日伤及耳棒菌丝。调节好出耳初期阶段的水份、湿度、温度、空气是生态化黑木耳产量高、低的先决条件,耳棒刚排场的头5天需要养菌不喷水,5天后掌握好“少吃多餐”的喷水规律,即早晚之时喷小水,每喷水10分钟停30分钟,温度在25oC以下,空气相对湿度85%左右,待耳基稍大时,可增加耳棒湿度细水直接喷至耳棒,早晚各喷半小时,视耳片增大而增加喷水时间,至89分成熟后停止喷水,略干后即可采摘。头潮耳采收后养菌5天,尔后依次加强管理以干干湿湿,不断交替,促使耳芽最次形成。南方黑木耳生态化栽培主要疑虑是霉菌感染;这是因为其菌丝较脆弱,耳筒缺少像香菇菌筒的菌皮层,黑木耳菌丝纤细,缺乏像香菇菌丝的强壮及抗逆能力,又因黑木耳是胶质菌,在出耳芽以及出耳阶段,如果温度湿度管理不善,通风不良,容易招致病害。因此,采用不搭建阴棚,不用薄膜覆盖的露地栽培法,是解决通风、降温的有效措施,又可避免杂菌及虫害的滋生机会。适当安排出耳时间:在晚秋至早春气温、湿度、空气等都为黑木耳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先决条件,使耳筒生态化栽培优质高产得到了保证,用科学方法扎出耳孔,使菌筒受刺激而不受损伤,出耳均匀而整齐,采摘木耳不带杂质。早春雨水调匀,出耳早,转潮快;无病虫害,不须喷洒农药。栽培户应掌握好适应黑木耳生长的自然习性,人为调节、温度、水份;采大留小,使耳棒后进强足,取得丰产高效。是得木耳朵形好,色深肉厚,与段木木耳相媲美,60%达到外留出口标准。从排场出耳到采收结束只需120天,生态化袋栽黑木耳成本费比袋栽香菇略低,袋产干耳75克以上,按市场平均收购价60/千克计算,每袋收入46元,甚至更好,其产品好销,市场前景广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