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安在比利林恩中用的 120 帧新技术到底是什么鬼?

 新华书店好书榜 2016-10-27

话说李安的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Billy Lynn's Long Halftime Walk )》最近在纽约电影节上做了小范围的上映,从现在出来的评价看的话,也不知道好看不好看,各家的评分相差大的有点不着调了。


不过这部电影之前引起大家关注的原因一直都不是这个评分,而是李安决定在这部电影中第一次使用 120 帧的拍摄技术,同时这部电影还是 4K 画质 3D 体验。

1. 3D 体验


先挑个最简单的说,我们平常看到物体都是立体的,原因是左右眼间有距离,两只眼睛看到的是同一个场景的不同角度,这时候大脑就会将图像处理成 3D。 

当你在影院内摘下眼镜看银幕的时候,会发现荧幕上的画面其实是有重影的,而眼镜的作用就是将混在一起的画面分开,保证左眼看到左眼该看到的画面,右眼看到右眼该看到的画面,两幅画面总体相同只是角度不同,然后大脑会开始自动处理,你就会认为你看到了 3D 画面。


上图就是一般 3D 眼镜的工作原理,左边的镜片看到画面中物体的左边,右边的镜片看到画面中物体的右边,再经过大脑的运算,我们就看到了有立体感的 3D 电影。

2. 清晰度达到 4K

5.gif


4K 指的是分辨率达到 4000 像素级别,市面上主流的 4K 像素有两个, 4096  x  2160  这个称为真 4K , 3840  X  2160 这个一般称呼为 UHD(超高清电视),不过这样的解释稍微有点钻牛角尖,一般来说, UHD 和真 4K 的差别不大,就默认两个都算是 4K 了(上图中最外圈是真 4K,里面的一圈就是 UHD)。

分辨率的提高,有一个很明显的好处就是画面更清晰,像素点的增加代表着细节显示更为逼真,原本看不清楚的东西在 4K 里都可以被真切地看到。

从左到右:4K UHD 1080P 720P 480P

现在我们普通电影院的分辨率是 2K,而李安导演这次要用到的是 4K 分辨率,清晰度的提升可以粗暴地理解为翻了个番。


3. 达到 120 帧每秒


帧数这个词在非玩家中知道的可能不多,但玩家一定知道 fps 这个词意思是:每秒显示帧数(Frame per Second,FPS,帧率)。

由于人类眼睛的结构问题,10~20fps  就会被认为是连续的,但你可以看下第一张图,15fps 的移动在我们看来明显是有卡顿的,于是人类在发明电影的时候将帧数定在了 24 帧每秒,这样看起来就不会有明显的卡顿,会被眼睛认为是一个连续的画面。


但经常玩游戏的人一定知道,我们玩游戏的时候,如果画面只有 24fps 就会感觉卡得不能玩,原因在于上图中第二格和第三格的区别。

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的画面是由真实画面拍摄成的,因此快速的动作画面就会模糊,产生拖影。但在电脑生成的游戏画面中,每一帧都是清晰的图像,不会有拖影。但是低帧数下的清晰画面在我们的眼睛看来却会卡顿。上图中第二格是没模糊的 24fps 画面,第三格是已模糊的 24fps 画面,明显第三格更流畅。

《西部世界》电视剧中的一个画面截图。《西部世界》电视剧中的一个画面截图。


上面这张是美剧《西部世界》中的一帧,人物的快速动作和低速的摄像机使得角色的脸部被拖影拖成了油画涂花了的感觉。

这就是现在李安 120fps 电影出现的意义,他会让画面看起来更加的连贯更加的逼真,更像是将真实的世界呈现在荧幕上。

前面说的这些都是辅助剧情的工具,我们见过太多光有画面没有剧情的电影了,甚至有人把 MV 加长到了 120 分钟也就做成了一部电影。


李安在这部电影中将镜头对准了一个在伊拉克战场生还的 19 岁美军士兵,比利在伊拉克战争中因勇敢救援战友被誉为美国英雄,并与战友一起被召回国内进行巡回宣传,在参加一场感恩节橄榄球公开赛中场表演的过程中,比利经历了人生中“最荣耀又最糟糕的一天”。

一个 19 岁的少年刚刚在战场经历了枪林弹雨又要在回家之后被迫成为民族英雄,这个情感会是什么样的我也不知道,但我觉得能拍出《少年派》的李安这一次只会更加靠近人的内心,希望这部电影不会扑街吧…


想看李安新片的凯文:千万不要扑街啊啊啊啊啊不然我给他吹的牛逼都白吹了啊啊啊啊啊啊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