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拜”论“拜”

 绿叶发于春枝 2016-10-27



,《唐韵》:博怪切。《集韵》、《韵会》、《正韵》:布怪切。并摆去声。今读作bai,四声。
  《说文》:拜,首至地也。从手(本字打不出来,像繁体去掉草字头),音忽。拜,杨雄说,拜从两手下也。段注改为首至手也。《周礼》有九拜的说法,古代礼拜的形式多样,是跪拜,还是立拜作揖,还是什么样的拜法,各家存在意见不统一的。部件“□”许书释:音忽,疾也,也难说清首至地也的形义来源。
    
我们看金文字的形状,吴大徵《字说》:古拜字从手从华,当训从手折华。引《诗·甘棠》:勿翦勿拜,《广韵》引作勿扒,郑笺:拜之言拔也。郭沫若解释为以手连根拔起草卉之意,解为拔之初字,正适拜手至地有类拔草然,故引申为拜。
    
从甲骨文“□”字看,像植物花枝根茇茂盛,繁华之形。华(华)通葩(芭),即代表花枝、舞茇(芭)、花杆的巫师法杖(先民每事必问巫),也象征男性(男根)的雄健挺拔,所以拜字的形义来源可以从两手拜葩的原始生殖崇拜去理解,后省作一手一葩,许慎《说文》讹误的小篆说法,我不得其解。
    
卜辞关于燎于岳?拜燎于岳,雨?的句例相同。大量文例以释拜为近,若以前辈大师们均释读,觉得都欠顺畅。在文例中除作地名的名词外,作动词为礼拜的卜辞也很多,如拜祖乙今癸拜岁王其拜舟于河亡灾?王其拜二方伯禽至羌,王于门拜等,其它拜告拜裸拜奏拜祷拜禾等等的词例,数以百计。
    
所以得出结论:民俗中诸多祭,当源于农业的拜祷丰收过程。膜拜的稽首,用双手和头触地表示拜谢大地母亲的恩情。最原始的是两手拜葩的对生殖器官的崇拜。
    
近闻一地方官去拜见其主管官员,出手10万元人民币为见面礼。可见今天的不需要你双手和头触地了,只是将你的丰收拿出部分孝敬就可以了。看来这个和造字的本义是越来越远了。如果再仔细想想前文,虽然主管官员获得10万元收入,既然没有被双手和头触地的拜,那么至少应该是那个被崇拜的生殖器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