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耕”论“耘”

 绿叶发于春枝 2016-10-27


,《唐韵》:古怪切。《韵会》:古庚切。《正韵》:古衡切并音更。今读作geng,阴平。
“
,《广韵》、《集韵》:王分切。《韵会》、《正韵》:王分切。并音云。今读作yun,阳平。
“
,《唐书·王勃传》:新织而衣,笔耕而食。把勤奋读书、教书叫做目耕舌耕,写字画画或者著作文章叫做笔耕,都源于对智力劳动需要像农民耕作那样辛勤的认识,以及凭学问自食其力的自豪感。

《说文》释:耕,犁也。从耒井声。一曰古者井田。提出了形会意的两种说法,如果突破仓颉从六书造字的框框,农民造耕字,本来就表示用犁具(耒)耕耘丘井(井田),既是言符,又是声符,是一个会意兼声符。《说文》作者许慎提供了(参见本系列《说》,字形像方田上的田埂和行径的的考究线索。

甲骨文中有没有字?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有可能尚在用手爪,用锄具操作的锄耕阶段,尚未犁耕阶段的相关字形。也可能有更原始的耕作字形,尚未认知或缺乏书证。
“
,《说文》:除田间秽也,本作(左耒右员),今文作耘。《博雅》:除也。《诗·小雅》:今适南亩或耘或耔。《传》:耘,除草也。甲骨文目前还没有考证出这个字,也不知道将来会不会考出字,我期待更多同好参与这项枯燥的工作。

可见就是除去田间的草了。
“
”“愿意当然就是耕种除草的意思了。
“
”“本是农民以农业生产为素材而创造的字,其内涵在今天已经扩大和升华了许多。《杨子法言》:耕道得道,猎德得德。连道德修养、下工夫都可以用作动词,不知今天的的文坛是否将也作个动词,能不能一下?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pt;color:black'>“双手和头触地了,只是将你的丰收拿出部分孝敬就可以了。看来这个和造字的本义是越来越远了。如果再仔细想想前文,虽然主管官员获得10万元收入,既然没有被双手和头触地的拜,那么至少应该是那个被崇拜的生殖器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