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文并茂丨专家教你如何鉴赏盆景?

 虚无的图书馆 2016-10-27

俗语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当然艺术修养的高低是相对而言的,要提高艺术修养,需要不断积累审美的经验,还要通过实践的训练。欣赏盆景实际上就是对盆景的审美。

盆景的鉴赏主要有三个要素:造型、神韵、意境。


百看不厌丨扬州国际盆景大会精品回顾(一)


一盆好的盆景大家都知道好看但是,如何去欣赏?盆景作为一种艺术品,如何欣赏,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需要欣赏者具有一定的思想水平、文化艺术修养和生活阅历。



银奖作品-远古森林


金奖作品-可惜没拍全,这棵树并未完全死。


作品名称:繁星点点


金奖作品。看似枯木,其实还未发芽!


作品名称:风(造型独特的获奖作品)


作品名称:蛟龙探海(银奖作品)


作品名称:金奖作品(树种:雀梅)



树种:金银花


树种:三角梅(注意四周都有监控,全是价值不菲的宝贝)


树种:九里香


树种:柏树(作品名称:风华正茂)银奖作品,价值不菲(以百万计)


这盆是正在发芽的九里香


银奖作品(注意树的白色部分是已经枯死的,褐色部分是活的——俗称生命线)






作品名称:相思(亮点自己找)


树种:山桔(铜奖作品)


延伸阅读:

《一次求精的盛会 ——扬州盆展回顾》


扬州世界盆景大会落幕了。作为一名参观者,尽管来去匆匆,在会场逗留的时间不是很长(更多时间投放到了山水园林中,我以为这是做好盆景必不可少的功课——胸有丘壑林泉,手下才会姿态万千),但由于这次展会布置的精良以及参展作品的高质量,给我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回想起来,有这样几点值得记录。

此次展览作品数量并不算多,仅200件,给人感觉却很厚重,在规格上,大、中、小、微俱全,题材上,树木、山水、树石悉备,表现手法上,既有枝繁叶茂、逼真写实的近树造型,亦有削尽繁冗、个性迥然的文人风骨……规模虽然略小,气象却颇宏大。尤其是,作品均来自盆景较发达的地区,选送作品也多为上乘之作,可以说,这次展览集中展示了中国当代盆景的发展成果,也代表了中国盆景的基本风貌,是一次求精的盛会。

由此便想,一个展会的成功与否,与作品数量并无必然关联,一千盆泛泛之作,远不如一百盆精品能给人带来丰富厚重的感受。当年史铁生发表散文《我与地坛》,韩少功撰文评述道:我以为1991年的文坛即使只有他这一篇《我与地坛》,也完全可说是丰年。品质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因而,以后在展会的组织举办上,是否可以考虑以扬州模式为样板,在全国推广施行呢?与其大而全,平庸空泛,不如少而精,给人冲击震撼。早在2004年,泉州第六届中国盆景评展会即已提出,中国盆景将由恢复普及阶段向求精创新转变,而此次扬州展览,即是求精的一次漂亮操练。如此做法的好处是,不仅大大降低和节省主办方及参展人的精力、物力,更重要的是,可进一步提高参展门槛,促使盆景创作向更高标准更深向度迈进。

作品是展会的灵魂和支柱。再精良的展台、显要的嘉宾、铺陈的排场,都无法取代作品本身的力量。综观整个展会,有这么几件作品使我营营于怀,尤为难忘。



庞燮庭先生的《人杰地灵》。此次展出的形态,与以往相较,更为雍容圆厚,深邃端庄,树石之间簇拥离合,顾盼掩映,分寸拿捏极为精准巧妙,既见大自然神采,亦显作者个性。唯右侧树丛枝叶的团块结构稍为凸显,约略影响了整体气韵的浑然与萧散,但瑕不掩瑜,此作仍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水旱盆景佳作。在作品前反复观赏揣摩,有如观看高水平体操、跳水比赛一般,以为作者卓越的驾驭能力,与其采用的“高难度系数”,有异曲同工之妙。



黄大金先生的九龙壁山水亦使人过目难忘。整体山势稳实厚重,内蓄磅礴,引而不发,且景象饱满,空间广大,绵延繁复中不失凝练舒张,雄浑壮阔中又见挺秀俊朗,无论整体形式构成,还是每一细节点微,都极耐琢磨推敲,堪称当代山水创作不可多得的精品。仅以此作论,可望蒋剑先生项背,若述及整体成就,还需再看。



韩学年先生在“素仁格”创作道路上痴心依旧,一以贯之,此次送展的水松,更其简素,造型元素减之又减,除了几片纤薄枝叶,仅留两根瘦硬直线,劲健挺拔,直冲云天,彰显了作者不同流俗、坚守个性的心境与信念,如此清拔的样态在整个展会中十分触目,我在作品前也颇受感染。只是将之收入相机待屏幕前品看时,又觉这两根线条的关系仍可进一步锤炼,尤其主树下部干身与中上端枝条不够直纵通贯,使作品劲拔的气韵稍减。



陆志伟先生那件名为《攀云》的文人木,奥曲古拙,颇具画意,枝梢造型一波三折,极尽跌宕扭曲,引人饶有兴味赏看的同时,也有因过分注重细节突出局部而破坏整体的担心,然稍一远观,发现如此遒曲的枝条与疏直树干倒也没有过分冲突,反与之相辅相融,形成了新的看点,拙涩古朴,风味别具,在同类形格的创作中独树一帜。缺点是根盘至第一出枝段略短,左下垂枝过于蜷曲;反复审度之下,感觉遒曲的枝条与树身约略不谐,细枝稍嫌琐碎(看来再精良的细节都要服从于整体)。尽管如此,此作仍以独特的个性、精雕细琢的作风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来自广东的一件悬崖刺柏作(作者不详),让人再一次让人想起高难度跳水动作,它爽朗瘦硬的线条有如跳水运动员灵健的身姿,腾跃而起,连续两个惊险刺激的旋转空翻后,以轻盈迅捷、近乎完美的姿态收官入水,水花微溅。整体动作一气呵成,准确流畅,给人以美的享受(美当然要以准为前提)。此作线条收放有度,跌宕自如,悬空处三处大的转折被处理得举重若轻,履险如夷,可谓树木造型的奇观。



同样来自广东的一件雀梅(作者郑杰强)也吸引了我的目光。它高不盈尺,却姿态优美,形小相大,将一棵盘根错节、苍茂劲健的参天古树在盆中表现出来,可视为“缩龙成寸”原则的良好诠释与践行。另外,盆面处理,石块、人物摆放也都较好烘托了《童年的回忆》这一主题,在小型树木创作中,亦为佳作。不足是此树过于“原生态”,树冠剪裁与艺术处理还有待进一步推敲、斟酌。




岭南盆景是中国盆景文化版图中最为抢眼,也极具民族特色的流派之一,很难想象缺少了“岭南”风味的中国盆景在世界盆景大家庭中的面貌(上述四件即来自岭南)。而吴成发先生此次携来的十余件作品,愈发为这次大会增添光彩与分量。就我目力所及,他所收藏(创作)的作品之富、之精、之准,在国内诸多藏家中格外突出,堪称业界收藏重镇。此番展出的作品各具特色,尤以一件风动三角梅最具视觉冲力,尽管坡脚配石较为粗疏、远山比例还待商榷,但就总体而言,此作神完韵足、动感强烈、大气磅礴,有横扫千军气吞山河的王者之概,因此,在“形质”与“神采”的权衡上,我取“神采”。另外那件《霓裳仙子下凡间》,古朴遒劲,温润秀雅,亦引人驻足。




在瘦西湖盆景博物馆第二展区,我遍寻赵庆泉先生海棠作品《烂漫》,因为此作正处于放养茂长阶段而面目全非,以致从盆边经过时并未发觉,后经询问才得辨知。俯身细察内部枝条,它那张曲有度,松弛中见精谨、精谨中亦露散漫的况味给我留下了极深印象,在今后道路上,当可提醒自己:切莫背离自然,走入过分讲求技法而致工艺化、程式化的歧途。

以上数件作品,既是此次展会的精华,亦可代表中国当代盆景的最高成就。窥斑知豹——展会之成功,于此可见。欣逢盛会,感慨系之,略借古人数语,抒写胸中意绪:

时值癸巳,适逢三月,地在扬州,登胜地寻古迹赏美景之余,看盆艺精品荟萃,观中外嘉宾云集,游目骋怀,广采博收,足以极视听之娱,济心中所需,信可乐也。身临其境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知吾言不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