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葛仙米(Nostoc sphaeroids Kutz),是一种淡水野生藻类植物,为湖北省鹤峰县的著名特产。俗称天仙米、天仙菜、天仙珠。
中科院水生物研究所著名藻类专家黎尚豪院士,曾经在鹤峰进行实地考察后指出,湖北省鹤峰产量及品质,均属世界罕见,经他化验分析认为是高蛋白天然植物,可作为高档保健品开发。
葛仙米的营养价值颇高,恰如水中燕窝。据考证,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葛仙米就含有七种,干物质总蛋白高达 56% 左右,粗脂肪 8.11% ,碳水化合物 123.69% ,灰分 10.88% ,叶绿素 30.98mg/g ,抗坏血酸 5.50mg/g ,维生素 C 含量接近鲜枣,比山楂高 5 倍多,比柑桔高 15 倍;维生素 B1 、 B2 高于一般菌藻类。还含有钙、钾、铁、锶等人体必需的矿物元素。
葛仙米还具有极高的食疗和药用价值,葛仙米性味甘、淡、寒,有清热明目作用,能治目赤红肿、夜盲症、烫伤。据《药性考》:(葛仙米)消神解热,痰火能疗,且久服延年。《全国中草药汇编》记载:葛仙米性寒、味淡,可以清热、由敛、益气、明目和治疗夜盲症、脱肛以及外用可治疗烧伤、烫伤等疾病。
葛仙米的烹调方法,蒸、煮、炒、熘、做汤、凉拌不拘,口感清脆、爽口,芳香悠长,因性淡而调味宜浓。在诸如史料中都记载有葛仙米的烹制方法,《孔府名俱》中就记载有“鸡汁葛仙米”的高级宴席菜肴,清代饮食专著《调鼎集》和《素食说略》等古食书,亦有关于葛仙米的食法纪录。而对葛仙米的具体烹调制法,清代烹饪学家和美食家袁枚在他所撰的《随园食单》中记载说:将米细捡淘净,煮半烂,用鸡汤、火腿汤煨。上桌时,要只见米,不见鸡肉、火腿搀和才佳。葛仙米与任何食材相搭配都是可以的。关键是烹制时的口味掌握好即可。葛仙米做成炖品相比较来说是最佳选择,譬如与乌鸡同炖。也有厨师将葛仙米与花胶同炖,花胶有美容养颜、养胃等功效,而葛仙米又可消除脂肪,二者搭配可谓经典。一碗炖汤集美容养颜、健胃、减肥等功效于一身,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