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补脾方子大汇总,帮你实现宝贝脾胃健康的小目标!

 为什么73 2016-10-28

补脾方子大汇总,帮你实现宝贝脾胃健康的小目标!

原创 2016-10-28 罗大伦 大伦育儿说

脾阴虚食疗方(6岁孩子为例)

配方:

怀山药、莲子肉、薏苡仁、麦冬、沙参、生地。以六岁的小朋友为例,这个方子的分量是:怀山药、莲子肉、薏苡仁各 9克,麦冬、沙参、生地各6克,冰糖一块。

做法:

把这些药放入锅里,加入四杯水,用大火煎煮,开锅后用小火煎半个小时。大约剩下两杯左右的药汁,把药汁滤出,放入一块冰糖,放凉。

叮嘱:

1.这道汤喝起来甜甜的,孩子很喜欢,可以像饮料一样随时服用。一天服用一帖即可,连续服用一至两个星期。感冒后滋补脾阴的话,五帖就够了。

2.大人脾阴不足,口干舌燥、舌头红、眼睛干、手心热,喝这个饮料也挺好的。

滋脾阳的八珍糕(适合≥6岁孩子)

配方:

太子参、白术、炒白扁豆、芡实各3克,茯苓、怀山药、莲子肉、薏苡仁各9克。

做法:

1.把这些材料按照比例多买几份,研磨为细粉,搅匀后加入大米粉、糯米粉适量,蒸糕即可。但是蒸糕的方法比较麻烦,所以我推荐下面的方法。

2.如果觉得太复杂,将原配料一份加水,小火煮40分钟以上,煮开锅,然后稍微放入一点白糖。一天两次,每次一小杯。这个分量适合六岁以上的孩子,按这个比例,吃一周即可。

叮嘱:

具体服用的时候,可以找附近的中医帮忙参考一下。因为这道方子只是一个补脾的思路,而中医补脾的方法还有很多,当地的中医可以据此加减分量,开出最适合您孩子的方子来。再有就是千万不要长期给孩子吃八珍糕,这只是在孩子脾阳不足的时候吃的。

消积食食疗方

配方:

就是用焦三仙(注:焦三仙是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这三味药,正规药店都能买到)、炒鸡内金各6克。

这个方子是3岁以上的小朋友都可以用的,实际上7、8岁的孩子可以用到9克,但为了量平稳一点,就用6克,3岁以下的孩子各用3克就行。

做法:

放入两杯水,开锅后小火煮20分钟即可,煮水给孩子喝。

服用:

可以每天可以饭后喝,一般一天喝三次,够孩子一天喝的就行了。

叮嘱:

1、记住,煮药的器具要用砂锅,不要用金属的。

2、第一次服用后,余下的可以放冰箱里,下次喝的时候药再煮开一下。可以同时再配一点其他的补脾胃食物,比如山药、薏米之类的。

3、如果确实知道积食已经导致孩子的脾胃虚弱了,可以在焦三仙和鸡内金的基础上,加上怀山药6克、薏苡仁6克,用来滋补脾胃。

补脾小方子

配方:

怀山药15克、炒鸡内金3克。

做法:

熬水,每天喝两小杯,连用三天即可。


调理脾胃推拿方

补脾经

定位:

脾经在拇指桡侧的赤白肉际处。

手法:

循拇指桡侧边缘,沿指尖向关节处推为补。力度要轻,不宜太重,特别是补法,越轻越好。因为孩子的皮肤比较娇嫩,太重的话孩子会疼、会难受,不让推。家长可以先在自己身上试做一下,有轻抚感即可。速度要快慢适中。

时间:

因为是日常保健,一般是三五分钟,具体还要看孩子的年龄。几个月大的孩子,做两三分钟就可以了,两三岁的孩子做五分钟,三岁以上的孩子可以做十分钟。

其实还有一个补脾经的方法,就是按住孩子大拇指的指肚,顺时针揉,这个与上面的方法是同等效果的,力度也是要轻。

功效:

健脾胃、补气血。


摩腹

定位:

腹穴在整个腹部。

手法:

以腹部为圆心,先逆时针按摩,再顺时针按摩。力度也是轻抚即可。

次数:

逆时针按摩圈数与顺时针按摩圈数一定要相同。比如,逆时针按摩49圈,那么顺时针再转回来49圈。圈数并没有特定意义,36圈、81圈、108圈都行,重要的是逆时针、顺时针按摩的圈数一定要相同。

功效:

健脾益气、消食和胃。


捏脊

定位:

脊柱穴在背部正中。

手法:

从长强捏到大椎,以把皮肉捏起来一小条为宜。一般孩子两个月以后,可以趴着、可以抬头了,就可以给他捏脊,通常都是从孩子三个月的时候开始捏脊。

次数:

作为保健的话,做五六次就可以了。但是有的孩子特别喜欢捏脊,捏完五次了,他会说:“妈妈再给我捏一会儿。”所以一般不限制次数,以孩子舒适为宜。

功效:

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振奋阳气。

叮嘱:

1.因为每个孩子的体质都不一样,有的孩子火旺,要是睡前给他捏脊的话,他会兴奋得不睡觉。我们一般这么处理,如果孩子晚上捏脊后睡不着觉的话,下次我们就从大椎捏到长强,也就是从上往下捏。因为捏脊是可以振奋阳气的,心肝火旺的孩子本来就比较兴奋,难入睡,你要给他注一下阳气,他就更不睡了。反过来捏脊,相当于安抚他一下,让他的阳气收回来,反倒是对他的火旺做一个调整。

2.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复杂的个体,虽然相对成人来讲比较简单,但也有可能在脾虚的同时,有肝火旺、心火旺等情况。所以还是建议家长在给孩子调理之前,先去找一个中医大夫看一下,综合判断一下这个孩子的体质,到底有哪些方面需要去调理,该怎么样去调理,然后自己再在家里做一些有针对性的工作。不要听说这个好、那个好,就都给自己的孩子也试一试。


揉足三里

定位:

足三里穴位置在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手法:

用拇指指端按揉。按揉足三里的力度可以稍微重一点,腿上的穴位,尤其是孩子下肢的穴位灵敏程度要差一点。轻重以孩子不疼,但是能感觉到在点按为准。

时间:

三五分钟即可。

叮嘱

以上四个动作并不一定每次都要做全,可以根据孩子当时的具体情况来选取即可,比如孩子是仰卧的,家长就可以给他补脾土、摩腹、揉足三里,或者孩子比较不耐烦,家长就选择其中一两种给他揉一揉。作为保健,也不建议家长天天都做,一周给孩子做上两三回就可以了。家长在给孩子推拿前,一定要先搓搓手掌,让自己的手心微微发热,千万不能用冰凉的手去按揉孩子的穴位。按摩腹部的动作一定要在吃饭前,或吃饭一小时后进行。


文|罗大伦

编辑|浅梦

图片|来自网络

大伦育儿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