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的阴阳五行理论是怎么来的?

 geoallan 2016-10-28

中医的阴阳五行理论是怎么来的?

中医的阴阳五行理论是怎么来的?要想搞清楚这个问题,就必须了解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易经。

古人把天地当做一个大的系统来看待和认识。这个大系统是三维的,由天、地,以及天地间人生存的空间所构成。

但我们知道,其实人间还有时间这样一种变量存在。三维空间加上时间纵走向的这个变量,就构成了我们人所存在的完整的四维空间。

为了认识这个四维空间的状态,古人发明了一套阴阳五行的理论,来进行具体的度量和描述。这种探讨的方式因为符合自然规律,从而真实地揭示了天道运行的规律及对人世间生命和万物的影响。

而中医则是承袭了易经的这一认识四维空间的思路和理论,把人体看做一个小宇宙,把易经中阴阳五行的理论对应人体世界来做度量和描述,从而揭示了人体世界里的奥秘和规律,并针对来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生命系统的保健和维护。

那么,这个阴阳五行理论是怎么产生的呢?

中医的阴阳五行理论是怎么来的?

前面说过,古人是把天地当做一个大的坐标系统来看待的。古人将天分为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用十个字来分别代表,这十个字是:

甲、乙、丙、丁、戊(读音:wu)、己、庚、辛、壬(读音:ren)、癸(读音:gui)。也被称为十天干。

地用另外的十二个字来代表,分别代表地的五个方位——东、南、西、北、中。这十二个字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也被称为十二地支。

古人在给天地做了这样一种界定之后,人在地上的任何一个点都可以用这个坐标系的具体方位来描述。这和我们今天所用的用经纬度来确定具体的方位差不多。

古人在做完这件事之后,又做了第二件事,就是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五种物质,来描述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的属性,以区分这些方位相互之间的差别。

那么,古人选了哪五种物质来代表天上和地上的各五个方位,又是依据什么来确定这五种物质的呢?而这五种物质是否同这五个方位的属性比较贴近呢?

中医的阴阳五行理论是怎么来的?

古人发现,东方,太阳升起的地方,表现出一种朝气和生命力,有一种向上的力量,那么,在我们人类的生活中,树木的木,具有这样一种类似的属性。于是古人就用木来代表东方。

西方,太阳落山的地方,肃杀,萧条,有一点凄凉,古人觉得金属的金同这种属性很相近,所以就用金来代表西方。

南方夏季时间长,赤日炎炎,热,就用火来描述。

北方冬季长,长年冰天雪地,冷,就用水来描述。

中原一带,属性比较中性,特性不太突出,古人就用比较中性的物质----土来描述。

金、木、水、火、土这五种物质,被称为'五行'。

在把天、地的各五个方位用五行代表之后,就出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金、木、水、火、土这五种物质,它们之间存在着互相依存而又互相对立的关系, 也就是相生相克的关系。

中医的阴阳五行理论是怎么来的?

相生的关系是: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这里的生,可以理解为滋养、辅助。

相克的关系是:

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这里的克,可以理解为克制、制约。

由于古人所选用的金、木、水、火、土这五种物质,同东西南北中这五个方位的属性其实是很相近的,这种相近指的是五个方位受太阳影响所产生的能量上的差异,而事实上在这五个方位上所产生出的生命,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这五种物质的属性。

比如说,东方出生的人,个子比较细长,同树木的木有些相似。

南方出生的人,不怕热。

北方出生的人,不怕冷。

西方出生的人,性情比较豪放,性子比较刚烈。

而中原一带出生的人,性情比较憨厚。

古人在把金、木、水、火、土这五行代入天地的各五个方位之后,其实是把五种不同的能量带进来了。金、木、水、火、土这五行已经变成能量的显示了。

换句话说,现在人在地球上的任何一个点出生,已经不仅仅可以用具体的方位来描述,而是可以用这个方位金木水火土五行所带有的能量强弱来描述了。

中医的阴阳五行理论是怎么来的?

古人发现,这个带有能量的三维空间,它只是一种静态的表象,由于缺少时间这个变量,并不能完整地体现出生命的历程,以及各种事物的发生、发展、演进的历史。

于是,古人做了一件极为重要的事,这件事做完之后,就使得易经预测变成了一种实际的可能。这就是,把时间加入到这个带有五行能量的三维空间中。

当时间加入之后,古人所面对的,其实已经是四维的空间状态了。也就是说它在天地间存在,有过去,有现在,也有未来。它是由一条看不见开始,也无法看到结束的,一条长长的纵走向的线索联接起来的了。

这个时候,古人遇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原来已经建立起来的三维空间体系中,所有的方位都已经具有了五行的属性,当时间加进来之后,如果时间不具备五行的属性,就无法使时间所表现的历程同原来三维空间的状态相呼应。也就是说无法用五行的属性来体现和描述各种生命和事物发生发展的历程。

那么,应该怎样给时间加入五行的信息,才能使之能够成为体现它作为度量世间生命和万物的尺度呢?

古人采取了给天地方位用五行描述同样的做法,来寻找时间历程中与之相匹配的五行物质。

中医的阴阳五行理论是怎么来的?古人发现,早晨,太阳升起的时候,大地一片生机,有一种生命力,有一种向上的力量。而五行之中,木的属性同早晨的状态很相似,于是早晨的这一时段就用木来描述。

中午是最热的时候,烈日炎炎。于是古人就用五行的火来描述这个时段。

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凄凉,肃杀。于是古人就用金来代表。

深夜,寒意袭人,是一天十二个时辰里最冷的时分,这一属性就用水来描述。

事实上,影响一天里温差变化的是来自太阳的能量,所以,这个带有能量的四维空间的一切,其实同太阳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这样安排好了之后,只是描述了一天里的时间所具有的五行属性,并没有完整的描述出时间的整体状态。

因为时间不仅仅是由每一天向另一天过渡构成的。时间还有春夏秋冬季节的走向和显示,而春夏秋冬所表现的天气状态是有着巨大差异的。

所以古人也设法把一年的不同时段,用五行的物质来代表。

古人发现四季的属性分别同五行中的金木水火有相似之处。

春天有木的属性,春机盎然,生命复苏,所以春天就用木来描述。

夏天热,赤日炎炎,那就用火来描述。

秋天,开始肃杀、萧条了,很像日落黄昏那样一种凄凉的感觉,就用金来描述。

冬天很显然就是冷了,那就用水来描述。

春夏秋冬在交替变化过程中,前一个属性已经开始消失,后一个属性还没有完成形成的时候,就用土来描述。

这个事情做完了之后,就出现一个问题,一个人的生命状态,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也是会带来变化的。那么这种变化能不能用人所在方位中的五行能量,和人生命进程中所遇到的时间的五行能量度量出来呢?

我们曾经在讨论易经的文章里打过这样一个比方,录在这里。

中医的阴阳五行理论是怎么来的?

比如现在在一个很大的房间里,你中间放了一块冰,很大的一块冰。如果你这个房间的温度一直是保持零度以下的时候,这个冰是不化的,始终就是一块冰。

这个时候,假如我们围绕这块冰设置了一个环形的轨道,在这上面架了一台轨道车,这个车上放了一盏非常炽热的灯。

那么这个灯在它的位置上对着这块冰照射的时候,被照射部位的冰块就会就开始融化。

当这个屋子里的温度整体受炽热的灯光影响的时候,这块冰的整体也开始溶解。很显然,灯光的能量对这个冰是有影响的。

假如说这个冰还是在原来的位置上,这个灯是在轨道车上,围绕冰块在不停的运行,那么它运行到哪个位置上,哪个位置上的冰受光照的影响,就开始改变,溶解或者是开始变形。

也就是说这个灯光这种能量,对于一个静态的冰的物质的影响是决定性的。

这种情况我们如果把它换一个角度来看,人在天地间就象这块冰一样,太阳的不断运行,不断变换位置的时候,其实就是对这个生命的光照的不同,能量的不同,必然会给这个生命带来种种不同的影响。

这个冰在屋子里被灼烤的过程中,它的融化的速度或者是改变的情况,我们可不可以用一种方法计算出来呢?

完全可以。因为我们知道这个光照的温度,知道轨道车的运行速度,就可以计算出冰块的融解状态。

至此,易经预测的可能性开始出现了。

中医的阴阳五行理论是怎么来的?

中医根据阴阳五行理论认知体系和能量转换关系,把人体看成是一个小宇宙,用五行能量转换关系来判断和描述人的五腑、六腑状态,度量人体血脉和经络的变化和强弱,以做出健康或者是疾病的判断和治疗安排。

以下内容为中医阴阳五行理论所涉及到的具体内容,录在这里,供朋友们参考,以洞见中医阴阳理论的指导依据和救治方略。

五行学说将人体的五脏六腑分别归属于五行。从五脏的资生来看,肾水之精以养肝木,肝木藏血以济心火,心火之热以温脾土,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金,肺金清肃下降以助肾水。这说明了五脏之间的相生关系。

从五脏之间的相互制约来看,肺气清肃下降,可以抑制肝阳上亢,即金克木;肝气条达,可以疏泄脾土的郁滞,即木克土;脾的运化,可以避免肾水的泛滥,即土克水;肾水的滋润,能够防止心火的亢烈,即水克火;而心火的阳热,可以制约肺金清肃的太过,即火克金。中医学还用五行学说来说明人体与自然环境及气候、饮食等的关系。

人体在病理情况下的改变,也是可以用五行学说来说明的。由于脏腑分属五行,脏腑之间的相互影响,也是依据五行学说的规律的。如肝病传脾,即木乘土;而脾病及肝,即土侮木;而肝脾之间的相互病理影响,则为木郁土虚或土雍木郁。肝病影响到心,为母病及子;影响肺,即木侮金;影响肾,即子病及母。

依靠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方法所获得的信息均有其五行归属,据此,可以综合判断患者的疾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