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纪念人物:“相声大师”侯耀文

 欲淡定从容 2016-10-28

  2007年的今天侯耀文先生英年早逝,这让许多人的心情都十分沉重。相声这门传统艺术在需要帮助的困难时期,又损失了一位大家。而侯先生一生为人们带来欢笑,却匆匆离去。这也是全国观众很难接受的现实。

  


  侯耀文先生生前奉献了很多脍炙人口的相声作品,他的语言丰富幽默,在表演上刻画人物极其生动。说、学、逗、唱无一不精。尤其是他继承了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很多优秀的相声传统,台风潇洒、动作传神,既高雅,又与观众有很好的交流。侯耀文先生的去世,不得不说是对于相声一个重大的打击。这门语言艺术仍然是在昏暗迷茫中行进,在振兴和死亡之间挣扎。


  相声作为一种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让人很难理解为何长时间处境尴尬。当然最直接的问题就是缺乏优秀的新作品和令观众喜爱的新演员。不管从创作还是表演的角度来说,过去相声的兴盛到现在相声的衰落,决定者还是在“人”。有没有优秀的相声人才,是决定相声生死存亡的关键。


  传统的相声中已有了“搞笑”和“讽刺”两大特点,但也有很多低级、黄色的糟粕,是不登大雅之堂的。解放后的一批相声演员,对于这门艺术作了很好的继承和发扬。尤其是把相声变得“文明化”,寓庄于谐,使这门艺术遍布城市农村。而其实这个时期的相声的兴盛,是当年的老艺人引领的。他们包括马三立、常连安、刘宝瑞、侯宝林、白全福、常宝华等。这些演员当年生活困苦,地位低下,要生存只能靠好的作品才能带来观众的捧场。常年的露天演出让他们既有扎实的基本功又有丰富的生活体验。在解放后演员的生存环境改善,他们自然能更好的绽放光芒。而改革开放以后到九十年代初,相声的影响力仍然很大,这时期的相声工作者主要是这些解放前老艺人的亲传弟子,功力也很扎实,主要有侯耀文、马季、李伯祥、高英培、苏文茂、师盛杰等。


  从而我们看到,一代好的相声演员,就能带来相声的繁荣。而这人数也不需要太多,几十个好演员足矣。但可悲的是,看当今,我们又能数出几个过去那样响当当的名字呢?只顾及经济利益的目光短浅的行为和优秀的“相声老师”的匮乏,让相声走进了死胡同。虽然各种相声大赛“冠军”、“新秀”“表演艺术家”还是很多,但是这个“艺术家”的名头既不能是自封的,也不能是什么单位给的,而必须是观众心里认定的。


  总希望国内还仅有的优秀相声演员能有老黄忠的精神再挺身而出,拉相声一把。他们也的确在努力,包括郭德纲等新秀的出现,也让我们看到一丝曙光。我作为一个相声爱好者也希望能拉住老艺术家离去的步伐,留住相声最后的希望。但侯耀文先生的去世,包括近年来郭全宝、马季、高英培等艺术家的去世,让相声的未来依旧迷茫。相声依旧在“挣扎”。


  侯耀文走了,带着亿万名喜爱他的观众的祝福走了,同时他也带着一些遗憾走了,因为他还没有彻底完成自己未了的心愿,比如说中国相声事业,比如有关他父亲侯宝林大师的名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