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欧洲人的贴面礼,我在风中凌乱了

 紫憂angle 2016-10-29


原标题:那些关于贴面礼的糗事    来源:豆瓣  

作者:我瞎了眼  曾经的法国留学狗,然后北京海龟,现在上海海带,动物进化到植物。


贴面礼太难了。但这才只是社交的起步。


第一次尴尬是第一次参加法国同学的party。手拿10欧(后来发现已经很贵了)的红酒在楼下等开门,谁知被路过的行人交头接耳的嘲笑了。当然他们还是很有礼貌的回应了我无辜的眼神,表示无恶意嘲笑我这种拿红酒上门的外籍土鳖行为,我也腼腆一笑,表示自己真的是外国土鳖嘛!第一次参加乔迁宴你告诉我应该带神马!!


主人领进门,修行看个人。推开门我就傻眼了。一屋子人排排坐了一圈,主人很礼貌客气的介绍了我,全场唯一的中国朋友!我迅速用目光扫视了一圈,不求和每个人对上眼但求和每个人对到眼然后相视一笑,作为我腼腆优雅礼貌式的开场。然而现实总是太残酷——冷场!除了冷场还是冷场!


主人介绍完我,我看着每个人,每个人看着我。你们在等我发言么?你们快继续各聊各的啊!在被一圈各色眼睛注视,一根针掉地上都可以听见的那30秒里我小声嘀咕了一句,或者也许只是唇语了一句,晚上好。大家没有任何反应……我默默坐下,用整理外套,整理包,找镜子,掏手机等等小动作安抚整理自己。


这时,新进门一个客人救了场。在被介绍之后,她驾轻就熟的脱下外套放在一边,大方地走到每个人面前一个挨一个的贴面亲吻,两个陌生人第一次贴面会互相说出自己名字,这就是一个简短的自我介绍的过程了。于是她不遗余力的顺着一圈人一个一个的亲了过去。亲到一半时又进来几个客人,他们挨个儿“轮座相亲”似的一个一个贴完一个一个的面。


我心里才默默明白,原来这才是这里的规矩和礼貌。然后暗下决心,今后party一定要更早到,这样就不用一个一个的亲过去了!后来又多参加了几次party才明白没用的,早到了不用主动贴但还是会被晚到的贴,总之这个房间里两两都贴过面是躲不过的事实了。其实贴面礼倒是可以加入排列组合数学题的题材库啊,不要再总是选手两两乒乓球比赛了好吗。

原来下午上课是不用贴面礼的?


第一次见面贴?可是有时候是握手呢。每天见面贴?为什么我今天下午跟他贴面,他惊讶的接受然后说“我们早上见过了。”


其实贴面礼难的不是贴的动作本身。毕竟这已经是一个脱光就可以爆红的年代,跟爸妈们那一代比,面部肌肤的接触没有那么的难以承受。难的却是什么时候贴这个问题。


原来每天只是第一次见面时候贴。走的时候不贴。为什么今天要走他又要贴?原来因为要连放的三天假,这贴面礼算是个小小离别仪式。


刚开始贴面的时候不知道嘴巴要同时发出亲吻的声音,后来知道了又还是总忘记。每次耳边听到对方发出亲吻的声音,心里总是拍一下大腿咆哮说,哎呀,这次又错过了!不过这种简单条件反射型问题倒是比较好训练培养,慢慢声音和动作就同步了。


可惜除去上面所有技术性问题,还有思维习惯性问题,从小到大没有养成这个意识,直到现在我的大脑都很少能做到想打招呼的时候指派脸把自己伸出去,而只会伸手或者只能勉强对于贴面礼做好反应,即如果看到对方有任何伸脸的行为就积极主动的去迎合,即便这样,也时常因为意识不到位做的不好而显得不够礼貌得体。

贴面礼可是他们从开始有交际能力的年龄起就一直一直进行着的事啊……


同事多米尼克在修个人大假前一天带了儿子到公司整理文件。七八岁的小男生,金黄的头发,十分腼腆可爱。老爸繁忙的接着各种公务电话,跟同事对话,间隙还指挥着儿子把哪一叠文件抱到哪张桌子上。儿子开心欢乐的当着免费劳动力,父子协作,其乐融融。


半小时,终于收拾好了一切,儿子跟着爸爸往出走,爸爸跟同事一一道别。走到我桌边跟我贴面礼还不忘调侃我几句,等我回味过来法语句子,反应上来这是一个玩笑的时候他已经移动到另一张桌子了。然而他儿子却不走继续站在我的桌边。并且看着我,眼睛直勾勾的盯着我。不掺杂任何不舍的感情,看不出任何目的性,什么面部表情分析啊读心术啊此时都得失效。


原来贴面礼没有年龄的上下限,即使只是七八岁的儿童,有了脸有了行走能力就需要开始接受这交际第一课的实践练习了。

可是亲,到底亲几次呢?一个意大利同学马上要回国了,临走前我帮了她一个大忙,她在最后一次见我时为表达对我的感激要求贴面亲吻。贴之前问我“嘿,你们家乡贴面礼一般贴几下?我知道法国这边是两下,但是我们意大利我的家乡是三下!”,我苦笑道“我们家乡没有贴面礼这回事儿啊”,她惊讶,我摊手,紧接着我们按照她的家乡习俗,左右左的贴了三下。这还没什么,后来又遇到一个法国南部的大爷,告诉我说贴面礼应该是左右左右四下,为了让我习惯不要漏掉,一边亲一边大声的数着“1个!2个!3个!好嘞,最后一个!”我当时只是想,南部人开party,会很累吧。


后来工作实习了,各种场合的社交礼仪一直是我心里的结。在别人安静的做着自己的工作的时候,强行走上前去打断对方只是为了完成礼节性的贴面礼对我来说一直是很大的心理障碍。障碍在成为主动的一方,障碍在打断,障碍在心里的各种没底气,总之这些法国人练习了20来年的司空见惯如同我拿筷子吃饭的事情,对我来说却是在各种心理冲击之下恶补社交常识,而在这种情况下,脸皮厚就更显重要了。


到新的国家,新的文化下生活。需要学习的何止是当地法律,当地语言。文化这个词包含的东西太多太广。打破约定俗成的思维是困难的事情。礼貌这种在一定环境下的“社会规矩”也要重新认识。在中国淑女们绝对不好意思在公共场合大声擤鼻涕,法国人却觉得这是很正常的行为没什么好尴尬不好意思。而打嗝对他们来说却是十分粗鄙没礼貌的行为不可原谅。


我差点就要脱口而出问他是不是想吃糖,突然看见他先按耐不住伸了脸过来,我才恍然大悟原来他一直在等我贴面礼,我才恍然大悟。


有一次我用筷子搅拌了一种冲剂,被旁边的9岁法国小姑娘“教育”了:“用小勺子吧!小勺子就是专门用来搅拌的!”,是啊,小勺子是专门用来搅拌的,面包要用刀子切,这些很基本的“礼仪”对我这个外国成年人来说却都是新鲜的规矩。


其实西方文化在亚洲的输出已经很成功了,中国人对欧洲的了解肯定比欧洲人对中国的了解多太多,但是国外的生活却依然能让我“惊喜”不断,好奇在中国的外国人都是怎么每天被冲击的。



可能看完了,大家还是有各种疑问,卓雅君来回答。我们先请刘德华同学和意大利女神莫妮卡贝鲁奇来示范下标准姿势:



问:在什么情况下,要亲别人脸呢?


卓雅君答:许久不见的朋友可以亲,上班看见同事可以亲,到朋友家做客也可以亲。

问:亲谁呢?

桌雅君答:当然是关系好、亲近的人,家人、朋友、同事都可以亲。但千万别主动亲你的上司,除非上司主动邀吻。通常发生于男-女、女-女之间,且女-女之间更频繁。绝大多数发生在熟人之间,而且男-女之间越来越被握手替代。


问:男人互亲会被当做“好基友”吗?

卓雅君答:在欧洲和中东,无论同性还是异性都是可以的。但在美国,男士之间是不行贴面礼的。

问:怎么亲呢?

卓雅君答:可别一上来就热吻。表示问候的亲吻只能是“隔空吻”,即用自己的脸颊触碰对方的脸颊。当然,视亲密情况,还可以做进一步的接近。




问:亲几下?

卓雅君答:不同城市,亲的次数可不一样。巴黎两次,在蒙彼利埃和里昂你得亲3次,在奥尔良和波尔多则最辛苦,得来回亲个4次。至于先从哪边脸颊亲?那就见机行事吧。


问:意大利和法国有区别吗?


卓雅君答:通常法国是先右后左,而意大利是先左后右。

 

卓雅礼仪学苑(ID:jiahui-zy)分享卓越并精致的国际礼仪和形象管理技能,成就更优雅的您!置顶“卓雅礼仪学苑”微信公众号,期望更优雅的您就不会错过精彩内容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