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文解字:中华千年古瓦房

 天童老僧 2016-10-29

瓦房,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体现一种素雅、厚朴、宁静之美,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其中一种载体。而如今,越来越多的老建筑消失了,曾经的文化与美好,只能在照片中追寻雪泥鸿爪了。

说文解字:中华千年古瓦房

中国瓦房放瓦的方法,是弧形瓦凹部向上,凸部向下,层层相压,在两瓦交界处,再以泥封实。屋顶用瓦覆盖的房屋,多为砖墙。

说文解字:中华千年古瓦房

而中国又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瓦房的呢?

说文解字:中华千年古瓦房

其实瓦房的历史和中华民族文明差不多同步,春秋末期,起脊草房逐渐演变成瓦房;秦汉时期,宫廷、官署的屋面,大体已全部用青瓦覆盖,墙体多用青砖垒砌。所谓秦砖汉瓦即对这一状况的概括。

说文解字:中华千年古瓦房

明清时期,除皇宫官衙、寺庙庵观外,冀东地区的官宦之家、书香门第多建瓦屋四合院,商贾店铺多建临街瓦房为门面,农村小康之家也建起瓦房。

说文解字:中华千年古瓦房

瓦房屋面覆瓦室内糊棚或吊顶,冬暖夏凉,冬不扫雪,夏不漏雨,优点多但造价较高。瓦房的地基、墙体与平房基本一样,屋架、房顶与平房有较大差异,建造比平房复杂。

说文解字:中华千年古瓦房

而我们今天最主要学习“瓦”字,“瓦”是汉字的一个部首,瓦字旁。本义:已烧成土器的总称

瓦,土器已烧之总名。——《说文》

说文解字:中华千年古瓦房

中国瓦的生产比砖早。从甲骨文字型中,知道瓦是一片弯曲的陶土压着另一块弯曲的陶土,有可能3000多年前的屋脊有高耸的装饰或结构构件,但尚未有实物陶瓦的发掘发现。故可知此种构件可能是木制——已腐烂,或铜制——尚未被今人识别,但没有覆盖烧制的陶瓦。

说文解字:中华千年古瓦房

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前期发明以及使用瓦,在陕西岐山凤雏村西周早期遗址中发现遗存,数量较少,判断当时仅用于屋脊、天沟和屋脊部分。到西周中晚期从陕西扶风召陈遗址中发现的瓦的数量就比较多,有的屋顶以全部铺瓦,瓦的质量也有所提高,并且出现了半瓦当。

说文解字:中华千年古瓦房

东周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瓦被普遍使用,从山西侯马晋故都、河南洛阳东周故城、陕西凤翔秦雍城、湖北江陵楚郢都等地的春秋时期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板瓦、筒瓦以及一部分半瓦当和全瓦当。表面多刻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可知屋面也开始覆瓦。

说文解字:中华千年古瓦房

到了秦汉形成了独立的制陶业,并在工艺上作了许多改进,如改用瓦榫头使瓦间相接更为吻合,取代瓦钉和瓦鼻。西汉时期工艺上又取得明显的进步,使带有圆形瓦当的筒瓦,由三道工序简化成一道工序,瓦的质量也有较大提高,因称“秦砖汉瓦”。

说文解字:中华千年古瓦房

早在公元前640年在希腊奥林匹亚兴建的赫拉神庙,是有屋瓦的建筑物中最古老的,瓦用黏土烧成。烧瓦技术很快传遍欧亚。罗马人率先使用砂岩和石灰岩混合制瓦,12世纪才普遍使用黏板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