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是一首享誉世界的战地情歌——世界大战中这首歌出尽了风头!

 红豆居士 2016-10-29
悠悠岁月  唯老歌能唤起记忆的声音
交流加微信:gjl268


《莉莉玛莲》写于一次大战中的1915年,是世界著名的战地情歌,这首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交战双方喜爱,甚至出现了战壕里协约国和同盟国的士兵同时哼唱此歌的场景。


电影《莉莉玛莲》插曲Lale Anderson版本

Lale Anderson(1905-1971),是这首歌的原唱,最初录制的版本并不走红。到了1941年,德国占领地贝尔格莱德一家德国电台开始向所有德军士兵广播Lale Anderson唱的《莉莉·玛莲》。

这首歌的内容却唤起了士兵们的厌战情绪,唤起了战争带走的一切美好回忆。很快,这首德语歌曲冲破了同盟国和轴心国的界限,传遍了整个二战战场。从突尼斯的沙漠到阿登的森林,每到晚上9点55分,战壕中的双方士兵,都会把收音机调到贝尔格莱德电台,去倾听那首哀伤缠绵的《莉莉·玛莲》。

不久,盖世太保以扰乱军心及间谍嫌疑为由取缔了电台,女歌手及相关人员也被赶进了集中营。但是《莉莉·玛莲》并没有就此消失,反而越唱越响,纳粹德国也走向了命中注定的灭亡。

曾经在雄伟的兵营的大门旁,

我和她双双站在一个天窗边.

当时我们腼腆地互相说再见,

现在却已只剩那个天窗依旧.

最爱的,莉莉玛莲,

最爱的,莉莉玛莲.

各处都能看见我们俩的身影,

我们俩的歌声似乎依旧飘荡.

但何时所有的人才会再看见,

我们又能相会在那个天窗边?

最爱的,莉莉玛莲,

最爱的,莉莉玛莲!

在门外岗哨边你吹起了口哨,

我跑到三天不见你的天窗边.

虽然我们只能互相挥手再见,

可我坚信和你的爱将会永远.

只和你,莉莉玛莲,

只和你,莉莉玛莲.

你那熟悉而轻柔的步履声声,

我几乎白天晚上都渴望听到.

现在我却偶然知道要上前线,

上帝才知能否再站在天窗边.

只和你,莉莉玛莲,

只和你,莉莉玛莲.

无论在地球上哪个寂静角落,

我都希望梦中拥有你爱的唇.

当雾色早已将一切淡淡笼罩,

我依旧还静静站立在天窗边……

只和你,莉莉玛莲,

只和你,莉莉玛莲!



《莉莉玛莲》Marlene Dietrich版本


Marlene Dietrich(1901-1992)是德国著名影星和歌手。她大胆的中性扮相,穿裤装抽香烟,歌声低沉性感而冷酷,风靡了二战前的柏林。纳粹上台后,她毅然离开祖国,加入美国国籍,坚决反战。而观众最爱的还是她唱的Lili Marleen,这既是控诉战争控诉法西斯的有力武器,也是一份再也无法释怀的乡愁。

1937年希特勒开出优厚条件请她回国,遭到拒绝。她从此与德国划清界限,一生中再也不曾踏上故乡的土地。在美国,她在电影节和舞台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1992年,她在巴黎去世。最终,她的尸骨重回柏林,德国人还在用她的名字命名了柏林的一个广场。


莉莉·玛莲是对战争残酷的无言控诉,也是千万人心中逝去的幸福之象征,得不到的幸福之象征。在炮弹肆虐、血流成河的战争中,《莉莉·玛莲》之所以能够超越国界、经久流传,正是因为它传达了人们渴望和平、温柔和安宁的心声。


从那以后,这首歌曲唱遍了全世界,各色语言无数版本,成为和平的象征,成为对幸福的哀悼。和它纠结不清的一个时代、两个女子都已经逝去,只有歌声还久久传唱,各中滋味,不同的人自有不同体会。


负责人:天马行空

编辑:柠檬的裴

关注我们聆听经典,点歌送祝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