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性灵:佛的五种智慧

 心活门 2016-10-29

▲ 息羽听雪  |   聆听天籁的日子




佛的五种智慧

圣者的明和空是不分的,明中有空,空中有明,明也是空,空也是明。喝茶的时候,进入空性状态,用那明去品尝茶味。别人发怒的时候,用那份明去体会他,去觉察他。空性的本体无摇无动,明则随缘应事。久久习之,便能打成一片,证得圣果,便会俱足佛的三身五智。

三身之说我们前面讲过,此处不赘,只安住在真心状态下,对五智进行不一定符合学者话语体系的诠释:

心如虚空,明白世上的一切事物均如梦如幻,没有自性。久久修习成就,你就可证得法界体性智。

法界体性智便是空性智慧。它属于本体,其他智慧属于妙用。安住于法界体性智中时,是不可动摇的。没有这一根本,一切就失去了意义,都成妄念了。有些凡夫也会有类似的觉受,但只有真正的圣者才能达到明空双运。这里的双运,是明空双运、乐空双运、定慧双运、悲智双运。安住于这种状态时,要生起警觉和妙用。

这时,你的心要像镜子一样,虽然如如不动,但能照出眼前的一切,久久修习,便能证得大圆镜智;你和世界平等无二,没有任何分别心,久久修习,可证得平等性智;你的心虽如明镜般无分别,又能洞悉眼前一切,久久修习,就能证得妙观察智。虽然这时你没有任何杂念,但没有忘记自己在做什么,你知道如何抵达目的地,如何取得成功,你的智慧会指导你达成诸多愿望,要是恒常修习,成就之后,你就能证得成所作智。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是我自己的一点体会,跟经典中的解释是有距离的。时代不同了,我们要活用经典,与时俱进,不要食古不化。

佛的五种智慧,融合了明空智慧,实现了明空双运。这时候,你就知道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修行,生起智慧生起妙用。这样长期而修,就会证得无分别智,你就能超越概念、仪轨,就能证得大手印,。

需要强调的是,时代在发展,人的心性已发生了变化,我们不能削足适履。一定要从传统的佛教智慧中,汲取能适合当代人根性的鲜活智慧。你别管是不是符合经典,你只管能不能让自己得到一点小小的启发。我们学经典的目的,不是为了故弄玄虚,镇住别人,而是为了学以致用。

我们以证得明空之心后的开车为喻:你手握方向盘,心融于空性,明白这个世界都是虚幻的,不要去执著它。明白它是没有自性的,是因缘聚合的,是瞬息万变的,这是法界体性智的妙用;你守住明空之心开车时,心如明镜,所有的景物都朗然映于心中,心却如如不动,这是大圆镜智的妙用;同时,你明白世界是平等的,没有你和我的区别,没有二元对立,这是平等性智的妙用;虽然不离明空,心无旁骛,但你仍然会成功地将车开到目的地,这便是成所作智的妙用;你的心时时警觉,时刻注意往来的车辆,避免发生车祸,这便是妙观察智的妙用。

但是,要明白,明空之心是坦然放松的,不要高度紧张。那警觉,仿佛照耀你心的光明;那放松,就像躺在野外,面朝虚空,无念无想,身体消失了一样。在这种状态下,你可以做任何事情,走路、吃饭、看书、写作,等等。在应对万事万物的时候,你都可以这样观察和体会。

什么是观察呢?就是看看自己的警觉是否如法,能不能应对外物而不为它牵引。体会则是让自己的生命融入这份觉悟,品味它,不要丢掉它。当然,刚开始的时候,你也许会丢,但因为有了警觉,你很快就会发现自己不在状态。这时,你就要重新提起正念,安住于随缘任运的安然之中。这便是不怕念起,唯恐觉迟”。只要你及时地警觉,你便能忆持那觉性,保任那觉性,终而融入那觉性。你要少说话,一直专注地品味和体会。

这样,久而久之,你就没有执著了。你吃了几十年饭,却没咬一粒米;你写了几百万字,却没有动一笔;你行了千万里路,却没有走一步;你经历了许多的红尘历练,心却从未离开那朗然空寂的光明。明白了这一点,你便自然明白了老子所说的“无为而无不为”。你就这样进入空寂和妙察,警觉,专注,体会,放松,让自己的行、住、坐、卧都融入这觉性光明,让一生都融入这觉性光明,你就离苦得乐了。

这便是金刚禅。



 ●

 

 




雪漠寄语



如何安住呢?

就是不管眼前有什么样的景象,都要告诉自己,一切都会很快过去,给自己选择一个所缘境,专注于它,让自己静下来。当心中的波澜平息下来,心变成了宁静的水面时,你就能看到真相了。

你便让那分别心当成智慧的妙用,而不要纠结于它,就会实现另一种意义上的转识成智。——《空空之外》



国学  |  人文  |  性灵  |  




雪漠文化网,智慧更清凉!

www.xuemo.cn

雪漠创意写作班-开启本有智慧,创造精彩人生!

Tel:13434375544



息羽听雪 ID: xiyutingxu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