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秋战国时代

 liuhuirong 2016-10-29

《春秋战国时代》(节选)作者:秦望山若耶水


                                                      齐桓公称霸
  
  好了,我们还是回到齐桓公。上文所言,就是宋国发生的政治危机。当齐桓公知道了此事后,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他在诸侯中树立政治地位的好时机。所以他派出使者到诸侯国去,要他们参加北杏盟会。我们不知道,齐桓公向多少诸侯国发出了邀请,但实际参加盟会的,有宋、陈、蔡、邾,然后加上齐,也就是说,只有五国诸侯参加了北杏盟会。但不管有多少诸侯参加,只要盟会的仪式启动了,只要诸侯国参加了,只要他齐桓公的意志能够一步一步地在实现了,他齐桓公就是在向着成功的殿堂的阶梯攀登。
  
  在北杏盟会上,五国达成了协议。而这个协议宋国也认可了,我们现在看不到盟约的具体内容,但可以肯定,就是齐桓公等四国承认了宋桓公的君位,而宋桓公也要作出什么承诺来。
  
  但不知为什么,宋国到了这一年的冬季,却不遵守盟约,弃盟背约,也就是不遵守盟会上的承诺。这在齐桓公又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因为可以借此机会,再次将自己的意志传达给诸侯国,以试探他在诸侯国中究竟有多大的政治能量。
  
  鲁庄公十四年(前680年)的春天,齐国联合陈国和曹国讨伐宋国,理由就是宋弃盟背约。但我们看到,此次出兵,北杏之盟中的蔡、邾没有参加,而并没有参加北杏之盟的曹国却参加了。我们不好妄猜为什么会这样,但其产生的结果是,似乎盟约对诸侯的约束确实不是那么严厉,这也是宋国敢于背盟的原因吧。虽然,盟约上一般都讲,如果背盟会遭到明神殛之这样的后果,但是人们是现实中,真的看到了这种情况的出现吗?如果真的会有明神来鉴定盟约的践行,在现在宋国背盟时,就会有神来惩办宋国,就不需要齐桓公出兵讨伐了。而事实恰恰相反。
  
  齐桓公不但与陈、曹一同讨伐宋,而且派出使者到成周,向周天王汇报,并请求周王派军队来,请周王来指挥讨伐宋国。齐桓公真的是军力不足吗?不会,如果是军力问题,他完全可以要求参加过北杏之盟的蔡国和邾国出兵。这就是齐桓公人所不及之处,他要屈己而尊周王,他在遵循着礼的准则来处理政务。什么是礼?礼就是卑己尊人。何况是对周天王呢?而最要紧的是,当时的天下,终究还是周天王的天下,周天王还是天下的共主。齐桓公这样做,完全符合当时人们的思维模式,所以诸侯们当然会追随齐桓公。
  
  这使我们想起了郑庄公。我们比较齐桓公和郑庄公后发现,郑庄公或许就没有明白,可以充分地利用他当周王卿士的地位,来成就他的伟大事业。但是郑庄公没有这样做,而且他还与周王顶着干。这就是差别,有差别的,就不会产生同一的结果,这也许就是郑庄公不能称霸主的原因之一吧。
  
  周王派出周的大夫单伯,来参加讨伐宋,算是接受了齐桓公的礼遇。这在周王当然是一种心情上欣慰。当人人都不再记得他周天王时,他周天王已沦落到差不多如二三等的小诸侯国一样时,齐国这样一个当时算是大的诸侯国,却向自己致敬,表示尊崇自己本应有的天王的地位,这怎能不让周王感动。人是需要被理解的,我们不敢说齐桓公理解了周王的处境,所以才这样做。但齐桓公尊周王的结果确实是在抚慰他周天王已伤痛了很久的心。人在饥饿了的时候,再差的饭菜都是香甜的;人在寒风中,再破的衣裳也是温暖的。同样,人在最落魄的时候,一点点的关怀,都如天一般大的恩情。周天王,这时是周僖王,不会忘记齐桓公的情意的。
  
  所以,到了这一年的冬季,周王再次派出大夫单伯,参加了齐桓公召集的盟会。这一次参加的有周王派出的单伯、宋桓公、卫惠公、郑厉公,还有就是齐桓公。盟会的地点是卫国鄄这个地方。这次盟会,宋桓公表示了绝对服从齐桓公。看来齐桓公这次是真的达到了他目的,解决了宋国的政治危机。由于宋国问题的解决,由于周天王的使者的到会,由于先后有宋、陈、蔡、邾、曹、卫、郑以及周天王,顺从了齐桓公的意志,所以齐桓公其实已在诸侯国中确立了他的应有的政治地位。
  
  到了第二年,齐桓公再次在鄄盟会,参加的诸侯有宋、陈、卫、郑加上齐共五国。这次盟会《左传》的记载是“十五年春,复会焉,齐始霸也。”
  
  那么我们就分析一下,这里的霸究竟是什么含义。我们看到,北杏之盟、伐宋、二次鄄之盟,这样四次诸侯的行动,都是由齐桓公组织实施的,也就是说领袖人物就是齐桓公。那么也就是可以这样推断,诸侯中的领袖就是霸主。各诸侯国虽然爵位不同,但并不说,你爵位高的诸侯国,就可以领导爵位低的诸侯国。何况如果说爵位高,那还得说人家宋国是公爵呢。当然公与侯是一个档次,伯子男是一个档次。既然不是爵位的问题,那么是否是周王委任了呢?也不是。我们至齐桓公始霸的这一年,还没有见到周天王,有委任齐桓公为霸主的命令。那么就有可能,是当时的诸侯国们,或是后来的左丘明认为,齐桓公是霸主了。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因为齐桓公确实在领导着诸侯国们。
  
  这就是我们上面说过的,齐桓公如果做了什么事,他会做下去的,只要做下去了,就有可能会成功。你的意志,要别人去执行,一次可以,二次三次四次,人家会执行吗?如果中间人家不再执行了,你的意志强加不到人家的意识里了,那么你就不可能再领导别人了。而齐桓公的四次意志,全部都实现了。所以他就完全可以凭着他的意志来行事了。而这就是领导人的本质。他齐桓公是诸侯国的领导人,也就是霸主。
  
  如果要验证齐桓公是否是霸主,就看他的意志能否继续被诸侯国执行。第二年的冬季,公元前678年,齐桓公在幽盟会。这次有九国诸侯的国君参加。鲁、宋、陈、卫、郑、许、滑、滕,还有齐。我们看到,鲁国、许国、滕国、滑国是第一次参加齐桓公召集的盟会。这次盟会,主要是解决宋郑之间的矛盾。齐桓公站在了宋一边,所以在这次盟会之前,也就是这一年的夏季,齐与宋卫三国曾讨伐郑国。而幽之盟会的召开,是齐桓公完全征服了郑国的结果。幽之盟会,也说明了齐桓公已是当之无愧地确立了他的霸主地位了。但并不是说,有了霸主了,天下就太平了。这个时代已是躁动的时代,人们不安于往日的平静的生活了。否者,就不会出现霸主,否者他齐桓公只要召开一次盟会,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但不是这样的,所以齐桓公必须要时常地盟会、时常地讨伐,以使诸侯们的躁动的脉搏平静下来。
  
  
                                         鲁庄公想娶齐国的公女
  
  齐桓公的伟大的霸主事业的形式,就是不断地会盟和讨伐。齐桓公十一年(前675年)冬,齐、宋、陈三国联军伐鲁。理由有两条,一是幽之盟会,鲁庄公不亲自参加;二是鄄之盟会,鲁庄公不但自己不参加,还让那个送公女出嫁的公子结来代替。
  
  幽之盟会我们上面已说过了。鄄之盟会,是齐、宋两国国君在鄄会面。当时鲁国的公子结送公女到卫国去,鲁国的公女与卫国的公女一同嫁给陈国国君,当然鲁国的公女这次只是去给陈国做妾,而卫国的公女是夫人。当时的礼节是,妾先送到夫人那儿,然后与夫人一同嫁到夫君家。既然是送公女出嫁,就把这事办好吧。但当公子结走到卫国的鄄地时,知道齐宋两国国君在鄄会面,所以临时改变计划,让别人送公女到卫国,再到陈国,他自己则参加了齐宋的盟会。在公子结想着,是做件好事儿,加强与齐国宋国的友好关系。但你一个大夫,与人家国君盟会,明摆着不是压低了齐宋两国国君的地位吗?而陈国娶夫人,虽然鲁国的公女是妾,但也得你大夫送去才是,你反倒让一个没有身份的人送去,不是也明摆着看低人家陈国吗?如此地不明白事故,也怪不得齐、宋、陈三国要讨伐鲁国了。
  
  鲁庄公也觉察到了自己的无礼,怎样来解除这个误会呢?已在位二十年的鲁庄公,此时还没有立夫人。所以他想到了,就到齐国去娶一位夫人吧。但当他定下此事后,母亲文姜在鲁庄公二十一年七月去世,到了第二年的正月才下葬。如果真要为母亲守孝,鲁庄公在三年时间内,就不能娶夫人。但三年时间,齐鲁关系的好坏,实在对鲁国关系重大。所以鲁庄公也管不了这些了。到了七月,鲁庄公先是屈驾与齐国的卿高傒会盟,这样可以与公子结和齐桓公的盟会扯平,算是给了齐桓公面子。到了年底,鲁庄公亲自来到齐国纳幣,算是正式向齐国提婚。
  
  纳幣也就是《仪礼》〈士昏礼〉上说的纳徴。一般地说,在经过了纳采,也就是男方向女家表达了娶女家女儿的意思后,再经过问名、纳吉的程序后,纳幣就是说明昏事已定下了。那么幣是指什么呢?是指向女家送的财礼。一般是用丝织成的帛,颜色用玄和纁,用五两,一两是四十尺,五两就是二百尺了。另外还要再加上两张鹿皮。而鲁庄公这样的诸侯,还要再加上一个大璋。看来,那时娶媳妇,没有经济实力,还真娶不起。
  
  但是,这在鲁庄公倒是反做了两件无礼的事儿,一是母亲才去世就纳幣娶妻;一是纳幣当由卿大夫去送,鲁庄公本人不该去。但是如果从齐鲁关系考虑,礼可能还是要服从国家利益吧。还有可能是鲁庄公确实想对齐国表示自己的诚意,所以也就顾不上这些了,而这恰是礼的精义所在,就是屈己尊人。所以也可以说,鲁庄公这样做,并没有违背礼的精神。
  
  到了第二年的春季,鲁庄公才从齐国回来,算来在齐国也有一、二个月的时间。之后,在这一年里,鲁庄公又先后三次与齐桓公会面。先是夏季到齐国观社,然后再与齐桓公在谷会面,再与齐桓公在扈结盟。我们看到,在经过了这么多的事情后,齐鲁两国的国君,才第一次正式结盟。应该讲,齐鲁两国之间的关系,已是战略伙伴的档次了。这当然是由于鲁庄公的努力的结果。
  
                                             鲁庄公对孟任和哀姜的情义
  
  鲁庄公二十四年(前670年)的夏季,鲁庄公来到齐国,亲自来迎娶夫人。鲁庄公在齐国一直过了整个夏季,到了秋季才与夫人回到鲁国。这位夫人就是哀姜。但是鲁庄公与哀姜并不是同时回到鲁国的,鲁庄公先回来,夫人哀姜嫁到鲁国的时间,是这一年的八月二日,她是后于鲁庄公来到鲁国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呢?据说,这是哀姜要挟鲁庄公的缘故。原因是鲁庄公早有一位心爱的女人了。我们可以算出来,此时的鲁庄公已是三十六岁的中年人了,他即位二十多年后才决定娶夫人,当然有他的原因。
  
  鲁庄公是一位非常喜欢搞基建的国君。他在位的三十二年里,有关筑城邑、筑台的记载很多,说明他确实喜欢搞这些。就是哀姜要嫁过来了,鲁庄公也没忘记,把哀姜要去朝见的他的父亲的桓庙给装修一番。将桓庙的柱楹子涂上红色的漆,将桓庙的椽子刻上漂亮的图案。这真是人的天生的本性吧。当然,为此他还受到了鲁国大夫御孙的批评,说鲁庄公不够节俭,大概是过于奢侈了。批评就批评吧,鲁庄公为了齐鲁之间的友好关系,以此来讨好哀姜,以此来讨好齐桓公,也就不听他御孙的话了。
  
  在鲁庄公年轻时,这一年,他在鲁国大夫党氏家的旁边建造台。什么是台呢?就是可以了望远处的高高的土坛。而这样的高台,在公宫中,在大夫的家中,都有建造。除了子望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避难,我们在后面会看到那些避难的人,首先就是先逃到台上去。鲁庄公造了很多这样的台。这一天,鲁庄公大概是来检查工程的进展或质量情况时,遇见了一个女孩,这就是孟任,党氏家的女儿。孟任是任性的大夫党氏的女儿,而党氏是鲁国的异姓大夫。这是很重要一点,因为当时的现状是同姓大夫比异姓大夫要多。而同姓是不能结婚的。所以在娶亲时一定要搞清楚,女孩子的姓。
  
  鲁庄公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个女孩子孟任,追赶着孟任,要她嫁给自己。这在鲁庄公是绝对的一见钟情。但人家孟任却不愿意。逃回家,把门关上,不让鲁庄公进来。看了吗,世上也有这样的女子,对你国君并不在乎。而人世上,得不到的,就一定是好的,所以孟任不答应嫁给鲁庄公,鲁庄公就越想得到她。为此,他对孟任说,愿意娶她做夫人。这在鲁庄公或许是最能打动孟任的条件了。这倒让孟任心动了。人只要心动了,就可能会考虑人家提出的条件。人只要一考虑,进行了分析判断推理,就会决定他以为比较好的选择。所以孟任将关着的门打开,答应嫁给鲁庄公。
  
  但你鲁君不能这样说了句话,我就相信你了。所以孟任要求二人歃血为盟。鲁庄公此时还有什么不会答应的?所以孟任将自己的手臂割破,滴下来的血,二人吮了,算是歃血,盟誓没有记载,想来就是鲁庄公答应立孟任为夫人,否则就要怎样怎样吧。嫁给鲁庄公的孟任,我理解最后并没有立为夫人。但她给鲁庄公生育了一个儿子,这就是子般。从后来,鲁庄公希望子般能立为太子,即位为国君看,以及鲁庄公娶哀姜之前始终不娶夫人看,鲁庄公确实是喜欢孟任和她的儿子子般的。当然他不立孟任为夫人,也一定有他的苦衷吧。而现在他为了国家的利益,娶哀姜为夫人,也是迫不得已吧。所以正因为鲁庄公有了这样一位女人孟任,哀姜才不和鲁庄公一同回到鲁国,而以此来要挟鲁庄公。但好像鲁庄公并没对哀姜承诺什么有关孟任的解决办法,所以也只好由着哀姜后一步来到鲁国了。想来哀姜没有要挟成功?
  
  鲁庄公为了挽回不能承诺哀姜,对哀姜造成的心情上的不愉快,在接待哀姜的礼节上采取了很高的规格,可以说又违反了当时礼的规定。怎么回事呢?
  
  依照当时的礼节,哀姜嫁到鲁国后,要接受同姓大夫的夫人们的朝见。在大夫的夫人朝见哀姜时,鲁庄公故意地提高了当时的礼节的规格。原来在当时,人们相见都要手里捧着贽,作为见面的礼物。而所捧的贽,因为地位的不同而不同。国君应当是捧玉或帛,卿是捧着羔,下大夫是捧着雁,士是捧着雉。除了第一次朝见本国国君时的贽,不用还给来宾外,其它的情况,不论是士与士相见,还是士见大夫,大夫之间相见,贽都是要还回给来宾的。
  
  而女人们相见所捧的贽,也是有规定的。她们不能捧着玉、帛、羔、雁、雉,她们只能捧着榛、栗、枣、脩。因此,这些同姓大夫的夫人们,应该捧着这些榛栗枣脩,来见哀姜。而哀姜是小君,这些大夫的夫人是第一次来见哀姜,所以这些贽礼就不还给这些大夫的夫人了。依照正规的礼节是这样的。
  
  但鲁庄公,不这样,他命这些大夫的夫人,要捧着玉帛来见哀姜。而玉帛是国君们用于见面的贽。当哀姜收下这些玉帛后,或许会原谅他鲁庄公以前的过错?而实际上他鲁庄公之前有什么错呢?但不管怎么说,齐鲁两国的关系确实好了。从鲁庄公二十四年,娶回哀姜后,到鲁庄公三十二年去世这一年,齐鲁两国国君,几乎每年都要相见,还经常地会盟、讨伐他国。而鲁庄公可能不会想到的,是他的夫人哀姜是被齐桓公处死的。
  
                                                   叔牙之死
  
  鲁庄公三十二年(前662年)八月五日,鲁庄公去世,享年四十四岁。这位国君,是我们最清楚他的出生和死去时间的一位。我们知道,鲁庄公出生在鲁桓公六年九月丁卯,也就是九月二十四日,公元前706年。因为他是春秋时期,鲁国十二国君中唯一的嫡长子,所以《春秋》上记载了他的出生日期。
  
  但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春秋》所以记载鲁庄公的生日,就是为了消除人们对鲁庄公的父亲是谁的疑问。鲁庄公的父亲是鲁桓公,这是想当然的。但是他的母亲文姜,由于与其亲哥哥齐襄公有牵扯,而据说鲁桓公知道文姜与齐襄公的关系后,很生气地对文姜说过,子同,也就是鲁庄公是齐襄公的儿子。那么《春秋》记载鲁庄公的出生日,就是告知天下,子同是鲁桓公的儿子。为什么呢?子同出生在鲁桓公六年,而文姜是在鲁桓公三年嫁到鲁国的,在鲁桓公四年,特别是在五年和六年,并没有记载文姜到齐国,或齐襄公到鲁国。那么,鲁庄公就不可能是齐襄公的儿子了。这也是记载鲁庄公出生日期的一种说法吧。好了,我们还是回到鲁庄公去世的这个时候。其实,在鲁庄公去世前,鲁国已出现了政治动乱。
  
  在鲁庄公病重,并感觉到自己有可能不久于人世时,鲁庄公召见了弟弟季友。问他,如果自己死了,可以立谁为国君。由此,可以推知,到鲁庄公病重的时候,鲁庄公还没有立太子,否者就不会出现现在这样的事情。季友说,臣愿意以死来保证,侍奉子般。也就是说,季友希望由鲁庄公的儿子子般即位,子般就是孟任的儿子。但鲁庄公对季友说,我已问过叔牙,他向我推荐庆父,说庆父有治国的才能,也就是希望由庆父即位。庆父是鲁庄公的庶长兄,叔牙是鲁庄公的庶弟。而季友是文姜的儿子,也就是说,是鲁庄公的同母弟弟。那么叔牙敢于在鲁庄公面前,提出由庆父即位,则也是由于鲁庄公未立太子的缘故吧。
  
  我们现在不知道,是由鲁庄公授意后,还是季友自己的主张,季友决定叔牙必须死。如果,我们上面对这四兄弟的关系的判定是符合史实的话,季友要叔牙死,就是理所当然的事了。你说,鲁庄公如果没有儿子,你可以提出由鲁庄公的兄弟来即位。现在鲁庄公不但有儿子,还不只一个儿子,你竟然要鲁庄公不传位给儿子,而传位给兄弟,你不是犯了人家的大忌了吗?
  
  季友派出使者去见叔牙,传达了鲁庄公的命令,要叔牙先到鲁国大夫鍼巫氏家,等待下一次的命令。然后,再给鍼巫氏下令,要他给叔牙喝下去毒酒。那时用得最普遍的毒酒,是鸩酒,也就是用一种毒鸟鸩的羽毛化于酒中,这酒就有毒了,喝下去的人就会死。鍼巫氏给叔牙喝的就是鸩酒。季友叫鍼巫氏传给叔牙的话是,喝了此酒,你的后人就能在鲁国生活下去;否者,你不但要死,你的后人也难说。那时的人说话都很讲究修辞,实际上说白了,就是说,你叔牙喝了鸩酒死了,你的后人就可以做鲁国的大夫,那么你就有子孙祭祀你了,所以你在鲁国就有后了。如果不饮鸩酒死,也会要你死的,也就是说你敢反抗,你是不会胜的,那么你不还是死?而这样你反抗而死,你的子孙的待遇就与你饮鸩酒的结果不同了。
  
  叔牙只能喝下去鸩酒,这是他唯一的、而且是最正确的选择。但叔牙喝完鸩酒后,并没有马上死,他是在回家的途中,死于逵泉这个地方的。叔牙是死于鲁庄公三十二年七月四日。季友立即兑现了他的承诺,立叔牙的后人为叔孙氏。这样叔孙氏就是鲁国的有实权的世袭大夫家族了。我们从叔牙的后人为叔孙氏,再来验证一下,古人姓氏的不同的问题。
  
  
                                       春秋时代的姓氏
  
  我们知道,叔牙是鲁桓公的儿子,那么他就是公子,也就是说,可以称叔牙为公子牙,牙是他的名,叔是他的字。也可称他为子牙。现在叔牙死了,他的儿子们就是公孙,如叔牙的嫡子是公孙兹。而公孙的儿子们,也就是曾孙,就可以用叔孙这个氏了,如公孙兹的儿子是叔孙得臣,他的氏就是叔孙。这个氏的来历,是因为叔牙的字是叔,古人可以用祖辈的字来用作氏。
  
  那么叔孙氏,他们的氏是叔孙,他们的姓是姬。因为鲁国国君的祖先就是周文王,而周文王是姬姓。但叔孙氏家的男人,一般永远不大会提他们的姓的,除非他们叔孙氏家的女儿,如果要嫁人,姬姓是一定要提的。
  
  我们再看,鲁庄公的氏什么呢?就是鲁。所以完全可以称他为鲁同。《春秋》上有一条经文,就是鲁庄公九年“齐小白入于齐。”因为齐桓公在进入齐国前还不是齐国的国君,不能写成“齐侯入于齐”。但经文把公子给省略了。你可理解为,齐是指齐国,但其实也是小白的氏,所以齐小白的齐,也就是小白的氏。那么由此可以推断,国君的公子、公孙的氏,就是他这个诸侯的国号。比如,叔牙的氏,就是鲁。可以称他为鲁公子牙,或者是鲁牙。
  
  另外,用一条后面的材料来佐证。在晋文公主持的践土之盟的盟词上,是这样记载各位国君的。“王若曰,晋重、鲁申、卫武、蔡甲午、郑捷、齐潘、宋王臣、莒期。”这里,重是晋文公的名,申是鲁僖公的名,武是卫叔武的名,甲午是蔡庄侯的名,捷是郑文公的名,潘是齐昭公的名,王臣是宋成公的名,期是莒兹丕公的名。在这里,很明显,国君的氏,就是国号。而其中,卫成公的弟弟叔武,并不是国君,只是公子,所以他的氏,也是卫,称他为卫武。所以氏可以和名连读,但姓不能和名连读。你不能这样称呼,姜小白、姬重耳、姬同、姬牙、子王臣。这样称呼是不合当时的习惯的。
  
  再加上一条佐证的材料。《国语》《周语》说,夏禹这个人,将天下赐给他,赐他姒姓,氏是有夏。也就是说,夏禹的姓是姒,国号是夏,氏是夏。《国语》又说,四岳这个人,命他为侯伯,赐姓为姜,氏是吕。也就是说四岳的姓是姜,国号是吕,氏也是吕。我们知道,齐国的开国之君是吕尚,他就是四岳的后人,吕尚是姜姓,吕氏。但是齐国的国君,是姜姓。除吕尚外,不能称吕氏,而是齐氏。
  
  关于姓的来源,依照《左传》中鲁国大夫众仲的说法,就是“因生以赐姓”譬如,商宋的子姓,是由于商的祖先契的母亲吃了燕子的卵,也就是子,而生下契,所以为子姓。周王的祖先弃的母亲姜原,因为踩了巨人的足迹而生下弃,所以为姬姓。还有齐的姜姓,是因为其祖先生活在姜水边,而为姜姓。陈的妫姓,也是因为其祖先生活在妫水边,所以为妫姓。不管姓是怎么来的,姓是百世不变的。但氏不一样。同姓的人可以是不同的氏。
  
  那么我们归纳一下春秋这个时期的姓氏关系。姓是大于氏的。姓是百世不变的。姓是因为祖先的出生而得来的。男人在称呼时不用姓的。女人在称呼时要用姓的,这是为了避免同姓结婚。氏是小于姓的。氏是可以诸侯赐给的。氏是可以用曾祖父的字或谥的。氏也可以用官号的。氏也可以用封地的号的。同姓未必同氏。这个时代,姓氏是只有贵族才有的。特别是氏,一定是只有贵族的男子才有的。女子是没有氏的。
  
                                             庆父弑杀了子般和鲁闵公
  
  好了,我们还是回到鲁庄公去世的这件事情上来。季友将叔牙毒死后,却并没有对庆父采取行动。到了八月五日,鲁庄公去世。公子般即位。这个即位,是指即丧位,因为他要到第二年的元月才可以即国君位。看来季友似乎已掌控了鲁国的整个政局。但问题没有这么简单。子般即位后,来到了他的外婆家党氏小住时,被圉人荦弑杀。时间是鲁庄公三十二年十月二日。而指使圉人荦行剌的,正是庆父。
  
  原来,在这之前,公子般到鲁国大夫梁氏家演习雩的礼仪。雩是祀天的,主要是祈祷老天降雨一种礼仪,在夏天举行。子般的妹妹也一同来观看。这时圉人荦,从墙外看见了子般的妹妹,就与她说笑,不时还说些不敬重的调情的话来。这些话,被子般听见了。他当然不愿意自己的妹妹被人这样戏弄,所以叫人把圉人荦用鞭子抽打了一顿。在子般想来,不过是教训一下圉人荦,让他知道尊重一下我们贵族,特别是要敬重女公子。
  
  圉人,就是管养马的一个下人。但这个圉人荦,却很出名,连鲁庄公都知道他。当子般回到宫里,对父亲鲁庄公说起抽打圉人荦一事后,鲁庄公说,这个圉人荦力气很大,动作也非常地敏捷。他可以从地上,翻身跃上南城门稷门。这样的人,应该杀死,不该用鞭子抽打。鲁庄公的意思是说,你抽打了他,他会怨恨你的,怨恨了,他就有可能会报复。鲁庄公不愧为优秀的政治家,他可以敏锐地感觉到一个人的心理,并判断出他可能采取的行动。但圉人荦,只有报复的心理和动机,并不一定就必然会采取行动。
  
  但有了报复的心理,就有采取行动的可能。所以,这一点被庆父利用上了。庆父令圉人荦,在党氏家剌杀了子般。而以为自己已掌控了政局的季友,只好离开鲁国,出奔到了陈国。我们看到了,子般还没有正式成为国君,就被剌杀了。但第二年即国君位子的却是子般的庶弟公子启方。这一年公子启方不会超过八岁,这就是鲁闵公。他是哀姜的女弟叔姜的儿子。因为哀姜自己没有生育,如果有的话,也不会立子般了。我们觉得很奇怪,庆父杀子般就是为了立公子启方为国君吗?但从目前的情景看,确实如此。
  
  由公子启方即位,这也是庆父无能为力来改变的事实,因为齐国坚决支持公子启方即位。齐国比鲁国强大,齐桓公又是此时的霸主。而对齐国来讲,由齐国的外甥,来做鲁国国君,是最大的利益。就如鲁庄公是齐国的外甥一样。鲁庄公当然还有其它的儿子,但齐国有意向的人选了,鲁国就得顺从。
  
  庆父没有办法,季友也没有办法。季友在陈国,他不可能左右鲁国的局势。在鲁闵公即位后,鲁闵公与齐桓公在齐国的落姑会面,这是鲁闵公元年的八月,鲁闵公向齐桓公提出要求,请季友回国。在齐国的斡旋下,季友回到了鲁国。此时季友还能怎样呢?只能承认现实,顺从齐国,或者说是顺从庆父的意志?
  
  但是,这在庆父确实是件痛苦的事情。因为他真的想当这个鲁国国君。公子牙在鲁庄公面前推荐庆父,未必是他庆父的指使,但绝对是他的意愿。在他弑杀了子般后,国内的各种政治势力并不全都支持庆父即位,所以他也只好,随着季友离开鲁国后,也离开了鲁国,跑到了齐国去。在季友回到鲁国后,庆父也回到了鲁国。
  
  但是庆父绝不甘心于这样的政治状况。在鲁闵公二年,庆父又剌杀了鲁闵公。
  
  原来,鲁闵公不过是个八岁左右的孩子,但他也知道敬爱自己的师傅。怎么回事呢?鲁闵公的师傅,抢夺了鲁国大夫卜齮的土地。应该讲这是他师傅的错,但鲁闵公护着师傅,不维护卜齮的正当权利。这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鲁闵公是个孩子,但他又是国君。当臣民们有了矛盾时,最终的裁判者,当然是鲁闵公,何况这事儿还涉及到他的师傅。而鲁闵公也当然会维护他的师傅的利益的。不要说鲁闵公是个孩子,就是一个成人,他在做出裁决时,考虑更多的可能还是情感,而不是所谓的理性。而你在用情感决定这件事时,别人也一样地会用情感来做另一件事。
  
  卜齮想在鲁闵公的主持下得到公正是不可能了,所以他对鲁闵公的情感就是仇恨。而庆父又出场了,他指使卜齮弑杀了鲁闵公,时间是鲁闵公二年(前660年)八月二十四日。地点就是鲁闵公的寝宫的武闱旁。杀一个八岁的孩子当然不会太费力,但要是剌杀一个国君,不论这个国君是个成人,还是孩子,在剌杀者,必定有着沉重的心理压力。而恰是因剌杀者有着比这压力更大的利益,或者有着比这压力更大的仇恨,才会做出剌杀国君的行为。同样理性也告诉卜齮弑杀鲁闵公是错的,但情感告诉他,必须杀死鲁闵公。鲁闵公可以凭情感做事,卜齮也一样可以凭情感做事。
  
                                             庆父死了,哀姜也死了
  
  我们看到庆父真会利用别人的情感,特别是仇恨的情感,去达到他个人的目的。他主谋弑杀了子般和鲁闵公,但他利用的是圉人荦和卜齮的情感。他其实还在利用着另一个人的情感,这个人就是哀姜。庆父在鲁庄公去世之后,与哀姜好上了。他真的爱哀姜吗?我们不能做出判断。但他与哀姜好,可能还是在利用人家的情感。因为自从哀姜与庆父好上后,哀姜就主张立庆父为国君了。但鲁国已有国君了,那就只能消灭这个国君。所以哀姜是预谋了庆父剌杀鲁闵公的行动的。
  
  但非常奇怪的是,庆父剌杀鲁闵公后,先是哀姜离开鲁国,跑到邾国去,时间是鲁闵公二年的九月。之后,庆父在季友带着公子申先离开鲁国到了邾国后,也离开了鲁国,独自跑到了莒国。从庆父弑杀鲁闵公的目的看,他就是想自己当国君。但为什么在剌杀成功后,哀姜和庆父都离开了鲁国呢?而且之前是季友先离开鲁国的。如果说季友与庆父是政治对手的话,季友离开鲁国是可以理解的,但庆父和哀姜离开鲁国,就难以让人理解。这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个迷,因为,左丘明在记叙时,没有做说明。
  
  在庆父离开鲁国后,季友回到了鲁国,他立公子申为国君,这就是鲁僖公。
  
  这次季友,不会放过庆父了。他让人给莒国送去了财赂,要求莒国将庆父送回鲁国。莒国只能照办。庆父也只好回到鲁国。在走到密这个地方时,庆父让公子鱼先回到鲁国,向季友请求,能否不要庆父的命。季友能答应吗?不能!庆父弑杀了两位国君,虽然子般没有正式即位,他的罪行难道还不够他去死吗?正是当年,在季友得知庆父有自立为国君的念头时,没有对庆父采取行动,才使庆父弑杀了子般,又一次弑杀了鲁闵公。这个教训季友是不会忘记的。但季友并没有想着治庆父的罪。因为,如果庆父有罪了,他的子孙,就不能在鲁国立足下去了。但庆父必须死。庆父最好的结果是自杀。公子鱼在请求不允的情况下,回到密,他是哭着来见庆父的。当庆父听到公子鱼的哭声后,庆父明白了,自己只能死。所以他用丝带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但同样,季友却保证了庆父的子孙,能够在鲁国世世代代地掌权。庆父的后代,就是孟孙氏。再加上季友的后代的季孙氏,这样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就成为鲁国的世袭大夫。这就是三桓。因为这三兄弟都是鲁桓公的儿子。有时候,你不能不相信命。鲁隐公这样的好人,子孙却没有得到什么,而鲁桓公这样的人,他的子孙却得到了他们想得到的一切。
  
  而到了第二年,鲁僖公元年七月二十七日(前659年),哀姜被齐桓公派人杀死。在鲁僖公的请求下,到了十二月,哀姜的尸体从齐国被送回到了鲁国,并下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