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话春秋】之六十八:爱鹤失众,弘演纳肝

 自然自觉自在 2020-10-14

公元前660年,鲁闵公二年,鸡年(辛酉年)。今年(2017年)是丁酉年,也是鸡年。这一年,是非常血腥残酷的一年,鲁庄公夫人哀姜想让情人公子庆父当国君,所以两人密谋杀了妹妹叔姜的儿子、刚即位一年多的鲁闵公姬启,从而引来了鲁国政坛又一次大波动,最后哀姜和公子庆父把自己也玩死了。更不幸的是卫国,对北边日益强大的狄人根本就没有防备,“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于顶,卫懿公照样领导着他的鹤大夫们优哉游哉地过日子,最终“爱鹤失众”,强敌入侵,身死国灭,教训残痛。卫懿公被狄人所杀,据说他身上的肉被狄人分食,只剩下肝脏。当时卫国有个名叫弘演的大夫,正在出使外国,他闻变回国后,来到懿公尸骨旁,痛哭了一场,然后说:“请让臣来做你的衣服。”就割开自己的肚子,把自己的器官都掏出来,再把懿公的肝放到里面,以此方式表达忠心,自杀而死,这就是“弘演纳肝”。如果真有忠心,何不生前死谏?!既免国君身死,又防国家败亡。看着历史上这些荒淫无道的国君和愚忠痴死的臣子,心里跟吃了苍蝇一样恶心,真为天下苍生进贡纳赋豢养这些所谓的“贵族”而感到悲哀和不值。

        “二年,春,王正月,齐人迁阳。夏五月乙酉,吉禘于庄公。秋八月辛丑,公薨。九月,夫人姜氏孙于邾。公子庆父出奔莒。冬,齐高子来盟。十有二月,狄入卫。郑弃其师。”

        孔子老先生用60字记载今年8件事,最重要的事情是鲁闵公被弑杀了,公子庆父死了,鲁难已了,卫国被狄人灭了。

         (一)

        “二年,春,王正月,齐人迁阳。”

        鲁闵公二年,春季,周王朝历法的正月, 齐国人将阳国的老百姓迁走了。

        春秋时期,是诸侯国大兼并、大融合的时期,大国强国想灭小国弱国,总是会找到一千条一万条理由,而真正起推动作用的那个“欲”字,人类社会才在万古长夜中蜿蜒前行,当然,有的欲是共同的愿望,有的欲则是一已之私。一般来说,大国强国通过三种方式达到鲸吞弱小的目的。一是直接灭掉。如前面说过的齐国灭“谭”、灭“遂”,我强你强,挑明了就是要灭你,当然临战会找个小理由掩盖一下那份迫切的心情;二是把人迁走。迁其民”即而“取其地,像“齐师迁纪郱、鄑、郚宋人迁宿,古代地方人稀,人才是第一生产力,人去城空地无用,相当于把这片地也并过来了。三是变成附庸。鼓动当地统治者加入宗主国,如“郕降齐师”、“纪季以酅(xī)入于齐”等等。

        《春秋左氏传》还记载了春天发生在周王室的一件事。二年春季,虢公丑在渭水入河的地方打败犬戎<商周时期称鬼方、昆夷,战国以后称胡、匈奴>。舟之侨说:“没有德行受到宠禄,这是灾祸。灾祸将要来到了。”就逃亡到晋国。(“春,虢公败犬戎于渭汭<渭水入黄河处,位于今陕西渭南市的华阴市东北>。舟之侨曰:无德而禄,殃也。殃将至矣。遂奔晋。”)

        舟之侨是虢国大夫,也就是虢公丑的臣子,因此,他突然批评虢公丑,似乎很唐突。这里交代一下其背景。周惠王时期,虢公丑很活跃,许多事情做得还是挺合乎情理的,比如决定和郑厉公一起拥戴周惠王复位。如此之人,在舟之侨总说领导的坏话:无德而禄,殃也。殃将至矣。,然后逃到晋国去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战国策》说,晋献公想讨伐虢国,但忌惮舟之侨的智慧,晋献公的重臣荀息就出了个主意,给虢公丑送了一堆美女,虢公于是不理朝政,舟之侨劝谏无效,愤而离开。估计这才是舟之侨批评自己的老板,并决定离开的真正的原因。《逸周书》中有句话,“美男破老,美女破舌”,意思是帅哥击败老臣,美女破坏忠谏。人性使然,有几位国君能破此咒?能破此咒语的,都成了千古名君。

          (二)

            “夏五月乙酉,吉禘()于庄公。

        鲁闵公二年,夏季,五月初六,穿上吉服大举祭礼鲁庄公。

        这个不难理解,举个便子大家就明白了。2017年(丁酉年)的清明刚过,前几天神州大地上,各地的大小政府官员穿上“吉服”,大举祭祀各路有点名气的祖先,黄帝、炎帝、舜帝是共祖,自然是祭祀的重点。对于年幼的小国君来说,一切应该由那位号称“忠贤”的季子叔叔作主,但叔侄的这一做法,却遭到了“春秋三传”一致的否定。

        《春秋左氏传》说,太快了!(“夏,吉禘于庄公,速也。”)

        春秋公羊传》:这里为什么说换上吉服?说换上吉服,就是还不能穿吉服。为什么还不能换穿吉服呢?因为庄公去世还不满三年。已经有三个年头了。为什么说还不满三年呢?因为三年的丧期,实际上要满二十五个月才算。这里说“于庄公”是什么意思?因为庄公庙还不能称为宫庙。为什么还不能称为宫庙呢?因为还在三年丧期之内。鲁国人换上吉服在庄公庙举行大祭,为什么要记载呢?为了谴责。谴责什么?谴责从闵公开始不遵守三年的丧期了。(“其言吉何?言吉者,未可以吉也。曷为未可以吉?未三年也。三年矣,曷为谓之未三年?三年之丧,实以二十五月。其言于庄公何?未可以称宫庙也。曷为未可以称宫庙?在三年之中矣。吉禘于庄公何以书?讥。何讥尔?讥始不三年也。)

        《春秋穀梁传》说,吉利的大祭,却不吉利,是因为丧事没完就举行大祭,所以非难这做法。(“吉谛者,不吉者也。丧事未毕而举吉祭,故非之。”)

         好吧,作为21世纪的现代人,我们就不要挑礼儿了,看这一大段,可以掌握古代人的丧葬礼制,有利于理解我们中华民族走过的每一步历程。

          (三)

          “秋八月辛丑,公薨。”

        鲁闵公二年,秋季,八月二十四,鲁闵公死了。

        这又是一条爆炸性“新闻”!年幼的国君,尚未开放的花骨朵儿,生命力是最旺盛的时候,为什么突然就殒落了呢?且看“春秋三传”。

        《春秋公羊传》说,鲁闵公死了为什么不记载地点?为了怜悯他。为什么要怜悯他?因为鲁闵公是被人弑杀的。是谁弑杀了鲁闵公呢?是公子庆父。老四公子友(即因忠贤而鲁人爱之的季友)杀老三公子牙,公子牙当时“将要”弑杀国君鲁庄公,公子友就绝决地杀了公子牙。现在公子庆父连续弑杀了两个国君(子般和鲁闵公启),为什么老四公子友又不杀老二公子庆父了呢?不饶恕将要弑杀国君的人是为了制止作恶,现在国君已经被弑,即使杀了公子庆公,结局已经也不可挽回。不急于追究这件事,让逆贼逃亡,这就是公子友爱自己哥哥的方法。季友对两个哥哥的爱真的不同啊!(“公薨何以不地?隐之也。何隐尔?就也。孰狱之?庆父也。杀公子牙,今将尔,季子不免。庆父就二君,何以不诛?将而不免,遏恶也。既而不可及,缓追逸贼,亲亲之道也。”)

        《春秋穀梁传》说,不记闵公死的地点,是有缘故的。不记载安葬,因为不能一边声讨母亲,一边安葬儿子(“不地,故也。其不书葬,不以讨母葬子也。”)。这里说的“专讨母亲”,是指鲁庄公夫人哀姜与小叔子庆父通奸,并密谋杀害妹妹叔姜的儿子、鲁闵公启之事。

        好吧,看完上面“两传”的记述,是不是有点明白,又有点不明白呢?所有的不解之处,让善于讲故事的《春秋左氏》替您解答。

        《春秋左氏传》说,当初,鲁闵公的老师慎不害夺取鲁国大夫卜齮的田地,鲁闵公不加禁止。要让一个9岁的幼童明辨是非,节制老师之言行,似乎有点过于苛责了。秋季,八月二十四日,共仲(即公子庆父,死后谥号为共仲,所以有此称呼)指使卜齮在武闱(宫中小门叫闱)杀害闵公。成季带着鲁僖公跑到邾国去了。鲁僖公是鲁庄公的妾成风的儿子,名叫姬申。这个成季,逃跑是其惯用的手段,特别注意保存实力。后来,共仲也在鲁国待不住了,逃亡到了莒国,季友和鲁僖公就回到鲁国,拥立鲁僖公为国君。一切稳定之后,就用财货到莒国换取共仲,莒国人“纳财送人”。共仲到达密地(今山东临沂市沂南西北),让公子鱼(即奚斯)去请求赦免他。鲁僖公或季友没有同意庆父的请求,公子鱼就哭着回去。共仲说:“这是公子鱼的哭声啊!”于是上吊死了。(“初,公傅夺卜齮<yǐ>田,公不禁。秋八月辛丑,共仲使卜齮贼公于武闱。成季以僖公适邾。共仲奔莒,乃入,立之。以赂求共仲于莒,莒人归之。及密,使公子鱼请,不许。哭而往,共仲曰:‘奚斯之声也。’乃缢<yì>。”)

        一部《春秋经》,几多人性恶。鲁国走到今天这个地点,追根溯源,有几个主要原因。首当其冲的当然是桀骜不驯、狂妄自大的庆父,其极度自私的心,已经注定了鲁国的悲剧。还记得鲁庄公二年,“公子庆父帅师伐于余丘”否?那时《春秋》就说预示着其以后要弑君(详见【闲话春秋】之三十五)。其次是哀姜入鲁,庆父如虎填翼,哀姜是齐国桓公的妹妹,有恃无恐,与两个小叔子有染尚且不论,单就欲让庆父做国君,为此与庆父密谋三年弑两君,特别是弑杀自己妹妹叔姜的儿子、已经即位一年多的鲁闵公姬启,可以看出其为祸鲁国之重。其次是那位让鲁国人念念不忘的忠贤之士老四公子友,滥用国人的尊重,操控国内的政治力量,面对老三公子牙力挺二哥公子庆父的局面,不是恰当合理稳妥地处理兄弟子侄亲情关系,而是大开杀戒,激化了国内矛盾,其实是置鲁国于不安、不利、不义。这种以好人的面孔干坏事的人,孔子后来把他们叫做乡愿,破坏性极大又极隐蔽。当然,最后,也是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鲁庄公自己。在君位之争中,几个虎狼兄弟他能不知?平时没有制度和体系加以约束;“割膊盟誓”之约他能忘记?却并没有把孟妊立为夫人,而是跑到齐国乞求一个哀姜做夫人;国内连年灾害不赈恤,却不断地劳民耗财去修城筑台,让怨恨把自己埋没、推向死亡,但直到最后,他都没有好好地解决一下嗣子之事,最终导致“鲁难未已”。后来者,史为鉴吧! 

          (四)

          “九月,夫人姜氏孙于邾。”

       鲁闵公二年,秋季,九月,鲁庄公夫人哀姜逃到邾国。

    《春秋穀梁传》说,孙就是逊的意思,忌讳用奔字(“孙之为言逊也,讳奔也。”)。鲁庄公夫人哀姜为什么要逃跑呢?《春秋左氏传》可以给我们答疑释惑。鲁闵公姬启是哀姜的妹妹叔姜的儿子,所以齐国人是同意立他为国君的。共仲(公子庆父)和哀姜私通,哀姜存了点私心,想让共仲当国君,所以与共仲密谋杀害了妹妹的儿子、现任国君鲁闵公。鲁闵公的被害,哀姜事先是知晓内情的,但杀之前,这两位估计没有考虑明白,鲁国会有什么反应?齐国会有什么反应?凡正先杀了再说。但杀完之后,发现情况不对!而且极为不对!鲁闵公可是哥哥齐桓公的外甥、妹妹叔姜的儿子、鲁国的国君,以前没想过这人是动不得的!现在已经把事做绝了,于是,就只能逃了,去哪里呢?没地方去,先到邾国(今山东省邹县东南)再说吧。麻烦旋踵(zhǒng)而至,首先难的是齐人而不是鲁人。齐人向邾人索取哀姜,在夷地(今山东省即墨县西)杀了她,把她的尸首带回去,鲁僖公请求归还尸首安葬(“闵公,哀姜之娣叔姜之子也,故齐人立之。共仲通于哀姜,哀姜欲立之。闵公之死也,哀姜与知之,故孙于邾。齐人取而杀之于夷,以其尸归,僖公请而葬之。”)

        这件事,齐国人做得挺仗义、及时、果断。鲁僖公尽管刚即位,也表现出足够的智慧,及时“请而葬之”。哀姜之罪已重,而僖公请求齐人发还其尸而安葬她,“外欲固齐以居厚,内存母子不绝之义”,这是为国家之大计。从这件事上看来,鲁僖公在位33年,是《春秋》记载的鲁国12君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也是有一定合理性的。

          (五)

          “公子庆父出奔莒。”

        鲁闵公二年,公子庆父逃到莒国。

        哀姜和公子庆父应该是同时逃跑的,但逃跑的路线不同。一个去邾国,一个去莒国。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了各自飞。这对露水夫妻,正应了这句话。弑杀完鲁闵公,也来不及坐在国君和夫人位置上享受一下,就赶紧收拾收拾东西跑路了!《春秋穀梁传》分析说,说出奔,是永绝之义,表示他再不能回国了(“其曰出,绝之也,庆父不复见矣。”)

        《春秋左氏传》又开始讲故事造神!成季将要出生的时候,鲁桓公让掌卜官楚丘的父亲占卜。他说:“是男孩子。他名叫友,象您的右手一样;周社和亳社之闲,朝廷执政之臣所在,是公室的辅助。季氏灭亡,鲁国不能盛昌。”又占筮,得到《大有》卦变成《乾》卦,说:“尊贵如同父亲,敬重如同国君。”等到生下来,在手掌心有个“友”字,就以友命名。还说鲁僖公的母亲成风听到季友的卦相命运,就刻意地结交他,把僖公托付给他,所以现在的拥立僖公之事。

        伤天害理,“逃”不是办法,“死”才是解决之道。前边已经说过,对手太强大了,庆父逃无可逃,最后只得自缢而死。庆父死后,其子公孙敖在庆父幼弟季友的协助下,继其父之位,得以保此姬姓之嗣位,这就是以后鲁国“三桓”之一孟孙氏的起源。要记住这个家族,只需要记住一件事即可,这就是,到战国后期,这个家族出了一位与孔子齐名的人物——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我们常说的“孔孟之道”即指这两人学说思想,核心是“以仁为本”。

          (六)

          “冬,齐高子来盟。”

        鲁闵公二年,冬季,齐国大夫高子来结盟。

    这个高子,就是高傒,鲁庄公二十二年,及齐高傒盟于防(详见【闲话春秋】之五十五,就是这位。去年仲孙湫劝齐桓公,让保持鲁国的安定(“宁鲁难”)。今年,高子来鲁国,这是齐桓公派来平定鲁国动乱的。根据当时的情况判断,齐桓公派出高傒的时候,庆父还没有逃跑,鲁僖公还没有即位。等高傒到了鲁国时,正赶值僖公新立,于是就势便与鲁国结盟了。这种随机应变的处理是恰当合理的,尽管齐桓公没有让高傒与鲁国结盟,但派他来的目的是保持鲁国的安定,新国君既立,遂结盟以安抚,也足够让齐桓公称心如意了,这样看来,结盟就不是高傒擅自专权了。鲁国已经动乱很三年了,不能自安,高傒通过结盟以安定鲁国,鲁国非常尊敬他,所以,不书其名,以子相称。“子”是对男子的美称,所以就尊称他为“高子”。《春秋穀梁传》说,“其曰‘来’,喜之也;其曰‘高子’,贵之也,盟立僖公也。”

        《春秋公羊传》好象有更具体的细节可看。高子是什么人?是齐国的大夫。为什么不说派遣呢?因为这时鲁国没有国君。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不称他的名字呢?因为喜欢他。为什么喜欢他?因为他使鲁国恢复了正常秩序。他怎样使鲁国恢复了正常秩序?鲁庄公死了,子般被弑杀,闵公又被弑杀,三个国君接连死去,就像空了多年没有国君一样。假如当年齐国真的要夺取鲁国,不必动用军队,只要凭借语言的力量就行了。齐桓公派高子率领南阳的军队,拥立了鲁僖公,并且修建了鲁国都城。有人说:“从鹿门到争门这一段,就是当年修建的。”又有人说:“从争门到吏门这一段,也是那年修建的。”鲁国人至今还把这件事作为美谈,人们都说:“还希望高子来呀!”

              (七)

          “十有二月,狄入卫。”

       鲁闵公二年,十二月,狄人入侵卫国。

       狄人看来势力开始强大,前年底去年初入侵邢国,老大齐桓公还去救过小兄弟一把。今年卷土重来,目标是卫国。“狄”即赤狄,原为鬼方分支。春秋时期分布在今陕西和山西北部、河北西北部、内蒙古及其以北地区。战国时,除鲜虞族建立中山国以外,其余大部分为华夏族及其诸侯国兼并。一部分则迁至大漠南山,与当地部落结合,形成后来的匈奴和东胡族。

        《春秋左氏传》用很大的篇幅,给我们讲了一个长长的故事。冬季,十二月强捍的狄人入侵卫国。卫国国君卫懿公有个最大爱好是鹤,他赐给鹤官位和俸禄,鹤享受大夫级待遇,有专供鹤乘坐的车马,卫懿公之荒淫奢侈可见一斑。现在,强乱来犯,大战将至,受甲国人(就是有资格穿上甲胄的国人)都说:“让鹤去!鹤实有禄位,我们哪里能打仗!”这是人民怨良的声音。前面说过,国人是指在城邑里面居住,城邑之外居住的叫野人,当时只有国人才有资格在太庙前接受甲胄和武器,国人撂挑子了,卫国靠谁保家卫国呢?

        卫懿公这时候才表现出了一点点持国之君的气概,可惜有点晚了。他把玦(jué,俗称“扳指”,古代常用以内外交困人表示决绝)给了大夫石祁子(石碏què之后),又把箭给了大夫甯(níng,宁)庄子(名速),让他们保卫国家,说:“用这个来襄助国家,选择有利的去做吧。”又把绣衣交给夫人,说:“听他们二人(指石祁子和甯庄子)的!”于是,渠孔为卫懿公驾御战车,子伯作为车右,黄夷打冲锋,孔婴齐指挥后军,把能凑的人都凑和到一起勉强成军,和狄人在荧泽(黄河北,今河南鹤壁市淇县东北与浚县之间)打了一仗,卫师毫无悬念地“败绩”,卫国被赤狄所灭。直到战争的最后时刻,卫懿公都舍不得去掉作为卫国公族象征的旗帜,终于兵败被杀,可见这小子还是有血性的,在亡国的关键时刻醒悟了,可惜醒悟得太晚了!

        史官要随时记录国君的言行以及作战情况,所以卫国的史官华龙滑和礼孔也在战场上。战争中,狄人俘虏并囚禁了他们,继续去追赶卫人。这两个人对狄人说:“我们是大史,执掌祭祀。如果不先回去,你们是不能得到国都的。”不知是狄人不懂还是器重祭祀,凡正狄人就放他们先回去了。他们到国都后,告诉守卫国都的人说:不可抵御了,再待下去卫国人就要被全部杀死了,要赶紧撤退保存力量(“不可待也”)。于是,当天晚上,两位史官与卫国人一起撤出国都。狄人进入卫国国都,发现是空城,知道上当了,就一路向南追赶而来。卫国国都朝歌在黄河北,国人向南溃退,一直被追到黄河边,再一次被打败。

        好了,狄人灭卫,也就这么多故事了。周公平定“三监之乱”(周朝初期,周公旦的兄管叔、弟蔡叔和霍叔三监会同纣王的儿子武庚叛周)后将朝歌分封给卫康公,进入春秋时期后,从卫州吁开始折腾,经卫宣公、卫惠公、卫懿公三代,60来年后终于玩完了。虽然后来齐桓公另辟城邑复立卫国,但再也没有能够回到“龙兴之地”朝歌。

    卫懿公之后卫国的国君是他的“同母异父”弟弟公子申,即卫戴公。卫戴公还没来得及改年号,当年就死了,于是另一个“同母异父”弟弟卫文公燬(huǐ)。卫国国君之间的关系有点小意思也有点小复杂。

 卫懿公爷爷(卫惠公的老爹)卫宣公,就是上与庶母通奸,下变儿媳为媳妇的那位奇葩,在准备给儿子急(,伋)娶妻的时候,发现齐僖公的女儿宣姜貌美,于是就把准儿媳变成了自己的媳妇。宣姜与卫宣公生了寿及朔,朔就是卫惠公,卫懿公的老爹。卫宣公在位只有19年,所以卫惠公即位时还很小,他的外公齐僖公尚在位。齐人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凡正是让卫宣公的另一个儿子,即公子伋的亲弟弟昭伯与宣姜私通,这把国家意志也加于儿女私情了。昭伯即公子顽,估计一是怕道德谴责,二是也没看好宣姜,表示不同意,跟后妈谈恋爱可不是一般人都能干得了的,但受强齐所迫,被逼无耐,于是宣姜还是如愿以偿地得到了“小鲜肉”。一人嫁给了父子二人,造化弄人啊!本来宣姜就是到卫国来做儿媳妇的,没想成了婆婆,现在又恢复成了儿媳妇。尽管年龄上有差距,但公子顽和宣姜的婚姻还是很美满的,宣姜以将近40岁的高龄为公子顽生了齐子(早年夭折)、卫戴公(名申)、卫文公(名燬huǐ)、宋桓夫人(宋襄公之母)、许穆夫人三儿两女,没有夫妻恩爱是不会结出如此硕果的。公子燬看到卫懿公好鹤在瘾、淫乐奢侈,卫国矛盾重重,多灾患难,他也无能为力,就先去了齐国。

       现在卫国被狄人灭国,宋桓公(公元前681年-公元前651年在位)在黄河对岸接待卫国难民(《春秋左氏传》认为是前来迎接卫文公的,但卫文公从齐国前来无需渡黄河)。狄人追兵迫近,卫国遗民为求生存,只能夜间横渡黄河,黑夜渡河在当时是相当危险的,宋桓公接到卫国遗民共计只有七百三十人(卫国几近灭族)。后来齐国复立卫国时,将共(卫邑,在今河南新乡市的辉县市)、滕(téng,卫邑,位置不详)两地民众迁移补充,勉强达到五千人,立戴公申为国君,暂寄居于曹(今河南安阳市滑县,黄河南岸)。

        卫戴公是此年十二月即位为君的,但很快就故去了,史料上是当年改元,可能与他很快逝世有关,这样能留下年号。所以这一年既是卫懿公九年,也是卫戴公元年。戴公死后,其弟卫文公继立,许穆夫人为卫国几乎亡国作赋,名《载驰》,齐桓公派遣公子无亏(姜姓,名无亏,一名无诡,谥武,又被称为武孟,是齐桓公的庶长子,母为长卫姬,是齐桓公的六位如夫人之一)帅战车三百辆、甲士三千人守卫卫国的临时国都曹邑。齐桓公赠给卫君乘马(驾车之马),五套祭服,牛、羊、猪、鸡、狗各三百只,还有盖房子的木材;赠送给夫人鱼轩(古时妇人坐的车,用鱼皮做装饰,故名),上等的绸缎三十两(匹,古代布帛每匹四丈,分为两端,两两合卷,称之为两或匹)。

        尽管篇幅已经很长了,但还是要说一下许穆夫人。许穆夫人(公元前690年-公元前656年),姬姓,卫公子顽和宣姜的女儿。于公元前690年出生在卫国都城朝歌定昌,长大后嫁给许国许穆公(公元前697年-公元前659年在位),故称许穆夫人。许穆夫人堪称第一位名著于史册的女诗人。据宋代大儒朱熹说,许穆夫人闻卫之亡,不顾许穆公所派大夫的劝阻,驰驱而归,将以唁(yàn)卫侯于漕(即上文中的曹)邑,并向大邦(可能是齐国)求援,写下了著名的《载驰》。

        《国风·鄘风·载驰》

        载驰载驱,归唁卫侯。驱马悠悠,言至于漕。大夫跋涉,我心则忧。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视而不臧,我思不远。既不我嘉,不能旋济。视而不臧,我思不閟()。

        陟(zhì)彼阿丘,言采其蝱(méng)。女子善怀,亦各有行。许人尤之,众樨(xī)且狂。我行其野,芃(péng)芃其麦。控于大邦,谁因谁极?大夫君子,无我有尤。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

        译文如下:

        驾起轻车快驰骋,回去吊唁悼卫侯。挥鞭赶马路遥远,到达漕邑时未久。许国大夫跋涉来,阻我行程令我愁。竟然不肯赞同我,哪能返身回许地。比起你们心不善,我怀宗国思难弃。竟然没有赞同我,无法渡河归故里。比起你们心不善,我恋宗国情不已。

        登高来到那山冈,采摘贝母治忧郁。女子心柔善怀恋,各有道理有头绪。许国众人责难我,实在狂妄又稚愚。我在田野缓缓行,垄上麦子密密遍。欲赴大国去陈诉,谁能依靠谁来援?许国大夫君子们,不要对我生尤怨。你们考虑上百次,不如我亲自跑一遍。

          (八)

          “郑弃其师。”

        鲁闵公二年,郑国背弃了他的军队。

       一般来说,军队是国之重器,怎么可能背弃呢?但郑国就是这么大胆有创意,可以因讨厌一人而“弃其师”。当时,郑国的国君是郑文公,姬生,郑氏,名踕,父亲是“郑伯效尤,其亦有咎”中那位大名定鼎鼎的郑厉公(详见【闲话春秋】之五十四)。郑文公是春秋时期郑国国君中在位时间较长的一位,执掌郑国政权45年(公元前673年-公元前628年)。郑文公在位时郑国已经失去郑庄公时代地区小霸的威风,沦落为二流诸侯,因此郑国常受到像楚、晋这样强国的欺凌。好在郑文公一是能忍,并善于察言观色;二是常常出席大国主持的盟会,寻求“保护伞”,在夹缝中求生存,郑国也因此躲过了一次次灭国危机。

       郑文公讨厌大夫高克,就派他带领军队到黄河边上驻守,以防御北边的强狄入侵。这一任命只有下达的日期,却没有招回的时间,高克率军,孤宣于外,被狄人击败,士兵们逃回国来,而高克有国不能回,有家无法归,只好逃到陈国去了。郑国人为他做赋一首,名叫《清人》,收在《诗经·国风·郑风》之中,感兴趣可以去读读。

        郑文公讨厌大夫高克,连带着不让其所统帅的军队换防,孤守无援,坐以待毙,这是背弃自己的军队。这些军士都是郑国的子民,如此残忍的做法,从一个侧面体现了郑文公的水平、策略、器量和胸怀。“弃其师”,对国君来说,严重程度等同于“背其民”,是要亡国的节奏啊!看来,郑国即使不亡,也只配做二流诸侯国,难怪《春秋》记载此事予以谴责呢。

读点春秋,知点礼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