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京味,京韵解乡愁(32)( 北京往事孟掌柜专辑)

 老北京的记忆 2016-10-29
目录                                                                         北京往事孟掌柜专辑

(2)老北京的清明习俗--北京往事孟掌柜

(3)老北京门钉



北京记忆-西四新华书店

北京记忆-西四新华书店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柳节”、“三月节”和“寒食节”,老北京在清明前后不仅仅是扫墓,还有踏青春游、插柳射柳、赏玉兰花、放风筝、荡秋千、城隍庙求愿等习俗。

    阳春三月,春回大地、草木蕤苏,人们在度过一个寒冬收敛之季后,此时也想顺应自然生机,伸展腰肢,走出户外到阳光明媚、绿草如茵的公园或郊外去踏青寻春,或步行、爬山、涉水,或赏花斗草游乐,既是春游又是健身活动。

    老北京时的踏青由于那时交通不便,一般百姓或穷学子多赴西直门外高梁河畔、陶然亭和东直门外就近踏春。高梁河又名长河,是旧京西北郊的一条美丽河流。《帝京景物略》中云:“荇尾靡波,鱼头接流,夹岸高柳,丝丝到水。绿树绀宇,酒旗亭台,广亩小池,荫爽交匝。岁清明,桃柳当候,岸草遍矣。”那时两岸杨柳葱青,桃花傍着长河流水,岸两侧还有不少庙宇和高粱,景色佳妙非常吸引游人来这里游春踏青,当年曾有“天坛游松,长河游柳”的美誉。也有一些富家子弟、文人墨客乘马(轿)车、或骑车结伴去远郊的八大处、香山、潭柘寺、戒台寺等地赏景观花探春,那时就有“潭柘听泉,戒台观松”的俗谚。

    另外,清明前后正值春暖花开之时,早开的玉兰花素有“玉树琼花”的佳称,其亭亭玉立、莹洁清丽的花质自古受人们喜爱,老北京时人们纷纷前往颐和园、潭柘寺、大觉寺去观赏难得一见的几棵明清时栽种的玉兰古树,那洁白如玉、清香四溢的玉兰花挂满枝头,花香扑鼻,给游人莫大享乐。解放后公园均种植大量花卉,如植物园内的桃花、长安街上栽种的玉兰花,每当盛开时均会吸引百姓们去观赏。

柳是春的使者,我国古代有许多与柳有关的民俗,老北京时有插柳、戴柳、射柳的清明节习俗。

    插柳之俗盛行于唐宋明清时代,原意为“顺阳气”,在民间则用以悼念介子推母子,与“寒食节”相关。相传春秋时晋文公重耳为射避晋献公的杀害,带着近臣介子推离晋流亡,十九年后在秦穆公帮助下回晋被立为晋文公。复国后大封有功之臣时,唯独不见其流亡食不果腹时曾割股啖君的介子推。介坚决不求利禄,与其母隐入绵山不出,重耳则放火焚山以迫使介出山相见,烧山后子推仍坚不出,搜山后发现介与其母相拥被焚于山中大柳树根旁,其用衣襟留下血书:“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做谏君。倘君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愿政清明复清明。”文公厚葬介子推母子于绵山,修寺立庙,改绵山为介山,并下令介子推烧死之日,禁动烟火,只许吃冷食,这就是寒食节由来的渊源。

    寒食在东汉时定为三天,正与清明节气相连接,当时寒食节与冬至、元正一起并列为国家的三大法定节日,届时除人们不动火外,还要用面粉制成飞燕,用柳枝串起来插在门窗上,称为“子推燕”,以示对介子推的敬佩与怀念。后来,老北京人在春游时还常在途中折些柳枝盘成个圆圈形戴在头顶上,农村的少女、孩童们也都有此习俗。戴柳有避邪除灾、平安保健之说,也有寓意珍惜青春生机勃发之意,故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之俗说。射柳也是一项在清明节时老北京人的习俗。一些文人墨客、学子们常在柳树上挂个有鹁鸠的葫芦,百步之外用弓箭或弹弓射之,善射者矢中葫芦,鹁鸠受惊飞出,以鹁鸠飞出的高低决定胜负。明代蒋一蔡的《咏春》诗曰:“莺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晓月明。明月晓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莺。”此诗正是一幅描述旧京踏春的风情图。

老北京清明节时的另一习俗,是在这一天要去城隍庙烧香叩拜求签还愿问卜,在明清民国时老北京有七八座城隍庙,香火亦以那时最盛。城隍庙里供奉的“城隍爷”,是那时百姓信奉灶王爷、财神爷外最信奉的神佛。这个“爷”其实就是一个城、一个县的“不管部”部长,城隍庙在每年的鬼节——清明节开放时,人们纷纷前往求愿,为天旱求雨(多雨时求晴),出门求平安、有病企求康复,为死者祈祷冥福等诸事焚香拜神,那时庙会内外异常热闹,庙内有戏台演戏,庙外商品货什杂陈。据家中老人回忆在民国初时还有“城隍爷”出巡之举,人们用八抬大轿抬着用藤制的“城隍爷”在城内巡走,各种香会相随,分别在“城隍爷”后赛演秧歌、高跷、五虎棍等,边走边演,所经街市观者如潮。有一首杂咏:“神庙还分内外城,春来赛会盼清明,更兼秋始冬初候,男女烧香问死生。”即说的清明节这一习俗。

    另外,清明时节还有放风筝、荡秋千等习俗,这是健身活动,亦是那时的游乐活动,白居易在《春游》一诗中就说过:“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风筝最早在春秋战国时就已用于军事,用放飞风筝传信息,明清后转为宫廷娱乐并为平民游乐玩具,因古时在风筝上装置响笛或洋皮小鼓等风吹发出似筝之声而称“风筝”之名,老北京时风筝制作更为精巧,那时有被称为“曹氏风筝”、“风筝金”、“风筝哈”、“风筝马”等流派的风筝,曹雪芹对风筝颇有研究,还曾写过一本《南鹤北鸢考工志》的书呢,书中记录了他放飞制作风筝的经验与体会。风筝可在庙会集市上购买,也有自家制作的,如儿童自制的称为“屁股帘”的简易风筝。阳春三月在郊外山野或四合院内外广阔之地放风筝,沐浴着阳光,吸着清新空气,或拉线奔跑或昂首仰视从而心旷神怡,人体气血畅通。这项活动至今仍受广大百姓喜爱,常见在天安门广场和城内外广阔地区有各式各样的风筝在蓝天白云中翱翔。至于荡秋千曾是宫廷内和贵族家园林中的设施是妇女孩子们流行的一项游乐活动,如今早已成为百姓的健身活动项目。

(3)老北京门钉的讲究

在清朝之前的古建筑里,门钉只在板门上使用。有的专家认为:门钉源自墨子所说的“涿弋”,长二寸,见一寸,即钉入门板一寸左右。当初用来提防敌人用火攻城,所以在涿弋上涂满了泥,起防火作用。门钉一般是铜制的。

门钉的数量和排列,在清朝以前未有规定,到了清朝则对门钉的使用有一定之规。门钉数量的决定则来自于我国古代《阴阳说》及封建的恩封制度。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门钉上的讲究:

老北京门钉的讲究,你了解么?

皇家建筑:

皇城的每扇门的门钉是横九路、竖九路,一共是九九八十一个门钉。九是阳数之极,是阳数里最大的,象征帝王最高的地位。因为帝王庙是供奉历代帝王的,所以也用九路门钉。

紫禁城午门、神武门、西华门三门都设九路门钉,即九行九列,共八十一颗门钉,唯独东东华门的门钉是八行九列,共七十二颗门钉,为何此处用偶数阴数门钉而是与其他城门相同的奇数阳数门钉?至今无从详考。

有说东华门是“鬼门”,所以用阴数门钉。理由是,先皇帝的殡宫停放景山寿皇殿时,棺椁要从东华门走,其卤簿仪杖及百官排班也在东华门。据考,清顺治、嘉庆帝的灵柩是先后出东华门进景山的道光帝崩后,灵柩移圆明园正大光明殿时,也是出东华门。又说,皇后神牌也由东华门迎入奉先殿,神牌属阴。

然而,皇帝外出巡幸走的也是东华门,皇帝的画像、玉牒也由东华门请入。故“鬼门”一说,似有牵强,其实这是皇家的习惯,东华既办丧也做他用。关于门钉使用的数量,明代以前,无明文规定,到了清代,才把门钉数量和等级制度联系起来。《大清会典》载:“宫殿门庑皆崇基,上覆黄硫璃,门设金钉。”“坛庙圆丘外内垣门四,皆朱扉金钉,纵横各九。”

王公贵族:

对于亲王、郡王、公侯等府第使用门钉数量也是有明确规定的:

清制所谓“显爵”有五,即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公。“公爵”有镇国公和辅国公之分,辅国公则又分八分公者或不入八分公者之别。“八分”就是有权享有八样权利的装饰标示。即朱轮、紫缰、宝石顶、双眼花翎、牛角灯、茶搭子、马坐褥和金灯(鎏金门钉)。由此可证,未入八分公的辅国公是不得在大门上使用金锭的,公侯及三品以上官员可以使用铁定。

亲王府的府门每扇金钉数为纵七横九,共六十三颗。

郡王府的府门每扇金钉数为纵七横七,共四十九颗。

往下贝勒、贝子、镇国公及入八分公的辅国公的府门,每扇金钉数同郡王府的府门。

公侯至三品以上官员之府、邸,每扇府门的门钉不可用铜钉,只能用铁钉。数量为横七纵七,共四十九颗。

府门的建造要严格遵从对应的规模与形制,不得逾制,否则要收到惩处。轻则罚银、停奉,重则奇爵。

普通百姓:

普通百姓家的大门上是绝对不允许使用门钉装饰门庭的。

(4)冬季紫禁城如何取暖?_北京往事孟掌柜

老北京流傳多年的冬季歌謠:《九九歌》。冬季紫禁城如何取暖?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開,八九雁來。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現在北京人,每年從1115日開始,到第二年的315日為止,要得到一種必需的服務,暖氣供暖。

    明朝、清朝,皇宮裡邊也有供暖,以前北京有“阜景文化一條街”的時候,提到了“惜薪司胡同”,“惜薪司”,就是為皇宮供暖提供燃料柴炭的機構。

   燒火炕,是北方農村民居傳統的冬季取暖方式。以前,有一句形容農村幸福生活的話,叫作“三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其實從元朝,到明朝,到清朝,又到民國時期,北京城裡的胡同民居,也有火炕。明朝有一部講述北京風情的書,說是冬季,婦女除了幹活、做飯,整天都坐在火炕上邊,或是做針線活,或是看孩 子。臨街的房子,人坐在炕上,推開窗戶,就可以找小販買東西。

   宮,則是將火炕建在整座宮殿的地下,稱為“地炕”。在北京的故宮裡,凡是過去曾供人居住的宮殿,大都建有地炕。

    故宮裡的宮殿,都是建造在用青磚或白石砌築的基座上。建造地炕的方式,是在基座的內部,預留“盤腸式”或“蜈蚣式”的火道,蜿蜒貫通於地下各處。火道底 部和兩側砌磚,頂部覆蓋數層青磚,表面再鋪設“金磚”,即宮殿地面專用的地板磚。火道的入口是火膛,火膛或開在宮殿前簷的窗臺下,或開在後簷的牆根下。火 膛深約2米,用磚石砌成方井狀,停火季節,井口用厚木板封蓋。

    冬季燒地炕的時候,預先將木炭引燃燒紅,然後用鐵車推至地炕入口, 傾入火膛。這樣木炭燃燒產生的熱氣,就會順著火道在地下流動,逐漸將室內的地板磚烤熱,從而使室溫升高。地炕的優點,在於火膛設在室外,室內即無明火,又 無煙氣,也不佔據空間,同時負責添火加炭的太監在室外即可操作,不致干擾室內主人的活動。

    明代宮廷史《酌中志》說,“乾清宮……右向東曰懋勤殿,先帝(指天啟皇帝)創造地炕於此,恒臨禦之”。又說天啟皇帝幼時的保姆客氏,“天啟元年後,改住咸安宮……夏則大涼棚貯冰無算也,冬則大地炕貯炭無量也”。可見,故宮在明代就有地炕。

   《明史·職官志》記載,明代在太監機構十二監、四司、八局中,設有“惜薪司”,“掌所用薪炭之事”。今北京西安門大街惜薪司胡同,即為明代惜薪司舊址。 宮廷使用的木炭,多產於薊縣、涿縣、易縣等地。品質最好的木炭,直徑約3寸,長度約1尺,要經過刮皮、水磨等工序,裝入刷成紅色的小籮筐,稱為“紅籮 炭”,這種木炭火力強勁耐燃,燃盡後仍保持原形狀不散,專供御用。今北京西城區大紅羅廠街,即是明代貯存“紅籮炭”的場所。

    清代 宮廷的柴炭供應,由內務府營造司掌管。清《國朝宮史·官制》記載,清宮內設有“燒炕處”,由兩名八品首領太監負責,“專司宮內燒炕”。由於地炕升溫緩慢, 所以一經點燃就不能間斷,整個冬季都要連續燃燒,因此地炕的耗炭量是驚人的。《國朝宮史·日用》記載乾隆時期皇太后宮中每日供炭量定額:“紅籮炭夏二十 斤,冬四十斤。黑炭夏四十斤,冬八十斤。”這裡所說的夏季用炭,是供小廚房做飯及燒熱水使用,冬季加倍部分,則是供燒地炕使用。

    清宮不住人的宮殿,如舉辦大典的太和殿等處,均不建地炕,冬季遇有活動時,用炭火盆取暖。這種炭火盆,裝有防止火星外濺的銅罩,稱為“熏爐”。《國朝宮 史·訓諭》載,因為要在太和殿舉辦考試,“雍正元年(1723年)十月二十二日上諭:本月二十七日太和殿廷試日期,天氣寒冷,著總管將大火盆多為預備,俾 得稱意寫作,免致筆硯凝凍”。

     在清道光皇帝的《養正書屋全集》中,還收有一首詠地炕的詩:

                  花磚細布擅奇工,暗熱松枝地底烘。

                  靜坐只疑春煦育,閑眠常覺體沖融。

                  形參鳥道層層接,理悟羊腸面面通。

                  薦以文茵饒雅趣,一堂暖氣著簾櫳。

    詩中所說“鳥道”和“羊腸”指地磚下麵的火道,“文茵”指有花紋的地毯。在宮廷裡,木炭燃盡產生的炭灰,還被收集起來,用於馬桶、便盆中的襯墊物。

    故宮地炕的出氣孔,或開設在宮殿基座的側面,用石材雕鑿成“金錢眼”狀;或暗藏在宮殿近旁的磚牆裡,只在牆頭上露出琉璃瓦砌成的小煙囪,其位置均隱秘難尋, 不經知情人指點,是不易發現的。至於地炕的火膛井口,則比比皆是,雖然現在多數已用磚石封閉,但如細心觀察,往往在宮殿基座的窗臺下,還能見到用條石圍砌 的長方形邊框,那就是火膛井口的痕跡。


(5)京绣

京繡

   黑為玄,黃為權,紅為喜,藍為貴

京繡又稱宮繡,是以北京為中心的刺繡產品的總稱。明清時期開始大為興盛,多用於宮廷裝飾、服飾,用料講究、技術精湛、格調風雅,民間高檔的宮繡大都與皇宮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京繡屬手工刺繡,所以在今天機繡發達的時候,為區別於機繡又名“手繡”。

京繡在解放後,逐漸形成了自己鮮明的藝術特點與風格,其選料精當貴重,針工巧妙得體,色彩絢麗豪華,格調高雅。其中最好為針工中的“平金打籽”繡。這種繡,是以真金撚線盤成圖案,或結籽於其上,十分精緻,華貴。京繡作為“燕京八絕”之一,曾和現在“四大名繡”中的“蘇、湘、顧”並稱為“四大繡”,可見其當時的輝煌。現在人們只知“蘇、粵、湘、顧”而不知“京”。

京繡的最大特點是繡線配色鮮豔,其色彩與瓷器中的粉彩、琺瑯色相近. 京繡以雅潔、精細、圖案秀麗、針法靈活、繡工精巧、形象逼真為主要特徵。京繡的用料非常考究,其選料精當貴重,豪華富麗,不惜工本。京繡以在絲綢上織繡為其獨到之處。代表性的京繡作品中,一針一線都滲透出帝王親貴的傾天權勢。

"京繡"以材質華貴而著稱,一般選用最好的綢緞為面料,而繡線除了以蠶絲所製成的絨線外,還以黃金、白銀錘箔,撚成金、銀線大量使用於服飾繡品中。其手法先用金銀線盤成花紋,然後用色線秀固在紡織平面上,這種用金銀線繡出的龍、鳳等圖案又叫"盤金",在中國繡品中獨一無二,盡顯皇族氣派,充分體現了富貴精美的宮廷審美藝術。

"京繡"嚴格遵循圖必有意、紋必吉祥的宗旨。據記載,這一宗旨最早見於西元前21世紀的舜禹時代,也就是《尚書·虞書》所說的關於舜命禹製作典章服的故事,確立了天子服飾十二章,歷代沿承直至清末。這十二章是由十二種圖案組成,每種圖案以象徵的手法表現著對理想的肯定,如日、月、星辰(胸臨)、山(鎮定)、龍(變化)、華蟲(文彩)、虎尊與獸尊(忠孝)、水藻(潔淨)、火(光明)、粉米(養民)等,都是對生活中各種事物的概括、寄託著設計者希冀抽象概念得以準確表現的願望。

"宮廷繡"圖案的寓意不僅是祈福納祥,同時也是穿用者身份、社會地位的標識。特別是在清代,《大清會典》對帝、後、皇子、貝勒、大臣穿著使用的服裝圖案紋樣、用色都有明確具體的規範。

"五爪金龍"是皇室專用,其他大臣在服裝、飾品上則不可使用,只可穿著四爪龍形的吉服、蟒袍,其他輔助紋樣與龍袍相比也簡化遜色多了。而文武官員們的品級要以補服上胸前、後背兩片刺繡圖案來區分。王爺、貝勒為圓補,文武官員為方補。文官的圖案是各種飛禽,代表文采,武官以圖案為不同的走獸,象徵威猛、強悍。

“圖必有意,紋必吉祥”京繡瀕臨失傳。

(6)老北京吃秋有爆肚儿_北京往事孟掌柜


                  老北京吃秋有爆肚兒

      老北京四九城裡有句俗語:“要吃秋,有爆肚。”說的是老北京人除了吃秋貼秋膘要吃大肉大魚嘗秋鮮兒外,還特喜愛吃爆肚兒。“爆肚兒”是北京風味小吃中的名吃,最早在清乾隆年間就已有了,而最盛行於清末民國時期,舊京時街市中的飯館小吃店及設攤出售爆肚的很多,如在天橋有爆肚石,東安市場有爆肚王,東四有爆肚滿,什刹海有爆肚張都很著名,僅東安市場裡就曾有六七家呢!那著名的老字型大小爆肚馮最早曾在清光緒年間就開設過名為“金牛隆”的百年老店,人稱“爆肚馮”,素以爆肚脆嫩,作料爽口為人稱道,其水爆羊肚堪稱京城一絕。

  爆肚是入水微爆牛羊肚兒的總稱,其中爆牛肚有肚仁、厚頭、百葉、百葉尖四種;爆羊肚有肚仁、散丹、肚領、蘑菇頭、肚絲、肚板、食信、蘑菇、葫蘆九種。據說這是由於清末時吃爆肚的“貝勒爺”們喜嗜肚的不同部位而逐漸形成的十三種不同品種的爆肚的,如今由於食者多貨源有限您想吃全這十三種爆肚兒恐怕很難滿足啦!吃爆肚兒有很多講究呢!爆肚分蕪爆、油爆和水爆三種,如今人們喜吃的多為水爆肚兒。爆肚的肚首先必須新鮮,製作爆肚一般分為選料、洗、擇、分割、切、水爆、裝盤兒等幾個工序,而洗和爆是最關鍵的,即洗肚子要用清水反復清洗徹底乾淨,爆肚時火力要旺,當水滾開後肚料入湯僅幾秒鐘即可熟,時間稍長肚兒就老了根本嚼不爛了。吃爆的肚兒還講究“先吃香後吃脆”,即先吃難嚼的肚仁咀嚼其香氣,後吃那脆百葉之類的各部位,所以舊京專賣爆肚的店攤肚兒上桌都講究有先有後。那食爆肚所蘸的調料講究以清爽鮮香為佳,調料裡一般包括醬油、醋、芝麻醬、香油、豆腐乳、蝦油、辣椒油、香菜末、蔥化、蒜汁等。吃爆肚最最關鍵的是水爆出的肚兒吃起來一定要脆嫩,嚼在嘴裡要有咯吱咯吱聲並有清香的口感。“入湯頃刻便微溫,作料齊全酒一樽,齒純未能都嚼爛,囫圇下嚥果生吞。”正像《燕京小食品雜詠》中詩詠那樣,肚爆的時間一定要恰到火候,否則就很難獲得美食的享受。老北京時很多社會名流與戲曲界名伶人士如魯迅、巴金、丁玲、張中行、梅蘭芳、馬連良、李萬春、小白玉霜、小蘑菇、梁實秋等都愛吃這又脆又鮮香不油不膩的風味小吃爆肚兒,相傳那馬連良吃爆肚只願吃用醋與麻醬兩樣調配的自創調料。梁實秋先生不但好吃爆肚等小吃,還曾寫有《雅舍談吃》一書詳細論述了爆肚等北京傳統小食品的吃法。

  咱老北京民間曾流行有“缺什麼補什麼”和“吃哪兒補哪兒”的說法,因而每逢入秋後盛行用吃爆肚來補脾胃,舊京時不少老少爺們會來上二兩二鍋頭和剛出爐的芝麻燒餅,就著兩盤爆肚兒和一碗羊雜碎湯,嘿,別提要多爽有多美啦!


(7)兔爷_北京往事孟掌柜

兔爺


        兔爺形象來源於月中的玉兔卻又不同,有這麼一個傳說:一年,北京城裡忽然起了瘟疫,幾乎每家都有人得了,就治不好。嫦娥看到此情景,心裡十分難過,就派身邊的玉兔去為百姓們治病。玉兔變成了一個少女,她挨家挨戶地走,治好了很多人。人們為了感謝玉兔,紛紛送東西給她;可玉兔什麼也不要,只是向別人借衣服穿,每到一處就換一身裝扮,有時候打扮得像個賣油的,有時候又像個算命的……一會兒是男人裝束,一會兒又是女人打扮。為了能給更多的人治病,玉兔就騎上馬、鹿或獅子、老虎,走遍了京城內外。消除了京城的瘟疫之後,玉兔就回到月宮中去了。於是,人們用泥塑造了玉兔的形象,有騎鹿的,有乘鳳的,有披掛著鎧甲的,也有身著各種做工人的衣服的,千姿百態,非常可愛。每到農曆八月十五那一天,家家都要供奉她,給她擺上好吃的瓜果菜豆,用來酬謝她給人間帶來的吉祥和幸福,還親切地稱她為“兔兒爺”、“兔奶奶”。

       兔爺兒在北京可謂是家喻戶曉,因此也就派生出了許多與兔爺兒有關的俗語和歇後語,比如“兔兒爺的旗子——單挑 ”,這是因為兔爺兒的靠旗只有一邊;還有“隔年的兔爺兒——老陳人兒”,因為兔兒爺是泥制的,很少能保存到第二年,所以,如果見到去年做的兔爺兒,那可就屬於老兔兒爺了。


(8)字影壁_北京往事孟掌櫃


               “福”字影壁   

        在影壁上書“福”字的習俗,從北到南,從東到西,幾乎遍布我國所有的漢人居住區。最典型的是北京。解放前,北京四城到處是四合院,而四合院大都有影壁,凡影壁又大都書有或刻有“福”字(有的雖不寫“福”字,也畫有寓意“福”的吉祥圖)。解放後,隨著北京城市建設的飛速發展,一幢幢高樓大廈拔地而起,四合院已越拆越少,因而福字影壁也漸難尋覓。

 

    人們在影壁上寫刻“福”字,其風俗傳說是從明初開始的。相傳朱元璋當上明朝皇帝後,有一年春天,一個叫朱升的忠臣為了頌揚明朝的太平盛世,在自己的大門內砌了塊照壁。在照壁上貼了自己寫的墨字“光天化日”。過路的行人,見這字寫得蒼勁有力,又是頌揚當朝的,便紛紛模仿起來,一時朱升的字傳遍城鄉。有一天,大奸臣胡惟庸出外閑轉,看到有個村子,家家戶戶的照壁上都寫有“光天化日”的墨字,且字下還有“敬臨朱升書”的字樣,心裏很是不快。因為他的官位比朱高,而百姓卻敬仰朱升,自己反倒沒名氣,於是他便起了陷害朱升之心。胡惟庸回家後,便暗地裏向朱元璋上了一本奏折,言說朱升對當朝不滿,書寫“光天化日”誣罵當朝。又將墨書傳於百姓,陰謀煽動人民造反。朱元璋看了奏章,叫來胡惟庸問,僅憑四個字何以斷言朱升煽動百姓造反?胡惟庸便說萬歲曾在少林寺當過和尚,朱升所書“光天”是說萬歲頭亮得發光,可映青天;這“化日”則是指萬歲當年當過叫化子的日子,這不是在揭萬歲的老底嗎!朱元璋聽了,很是生氣,便下旨讓禦林軍在三日之內清抄朱升一家及所有親友,按律斬殺。禦史中承兼太史令劉基(伯溫)得知此事後,立即冒死上殿保奏。他引經據典向朱元璋說明“光天化日”是歌頌太平世道,決不是“誣君犯聖”,以事實證明胡惟庸是誣陷忠臣,欺君哄聖,並參其陰謀擾亂朝綱等事。朱元璋聽了劉伯溫之言覺得確實有理,且有事實依據,便傳旨將胡惟庸滿門抄斬。老百姓以為朱升全家及親友幸免一死,是老天爺降的福,故將影壁上的“光天化日”改為“福”字。從此這一風俗便流傳了下來。

 

  在全國各地的“福”字影壁中,有一些是具有較高文物價值和藝術價值的。由於篇幅有限,在此僅介紹北京的兩座。

 

  位於北京市沙灘後街59號京師大學堂遺址內的“福”字影壁,其“福”字為清高宗弘曆禦筆。據現住在該遺址院內的居民介紹,“文革”期間,“福”字被當作“四舊”鏟除;“文革”後,居民們中的一位書法愛好者按照遺留下來的字痕將其恢複。京師大學堂創辦於清光緒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是我國近代成立的第一座最高學府,其校址原為乾隆帝第四女和嘉公主府。民國成立後,京師大學堂改為北京大學。現建築保留有原屬於和嘉公主府的正殿、公主院等清式建築和民國年間建成的數學系樓及“西齋”十四排中式平房,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北京市燈市口西街豐富胡同19號,是一個比較小的四合院,因院中種有一棵紅柿樹,因而它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丹柿小院”。別看這個四合院不大卻很有名,因為它是“人民藝術家”老舍的故居。院子坐西朝東,兩扇黑色木門,進門處有一座灰色磚影壁。小小的二門朝南,迎面有一座現在北京已很少見的五彩木影壁,中間也貼著一個“福”字,是老舍夫人胡絜青的親筆。1999年2月,故居改建成老舍紀念館並向公眾開放。


(9)老北京过年的蜜供

老北京過年的蜜供

       《清稗類鈔》中寫:所謂蜜供者,專以祀神,以油、面做夾,砌作浮圖式,中空玲瓏,高二三尺,五具一堂,元日神前必用之。清代北京崇文門外藥王廟設蜜供局,專供皇室。正明齋的蜜供很是出名。由長三厘米,寬一厘米的小點心條碼砌而成,可作塔形。

       老北京過年時,孩童們最喜歡吃的不是那餃子和年菜兒,他們最想吃最愛吃的,是那擺在佛堂裏奉神祖的蜜供和那色彩鮮豔各種味道的雜拌兒

        蜜供也叫蜜供尖,是敬奉佛祖的佛堂裏,碼得似小塔式的、下方上尖祭祀專用的面食品。舊京時的民俗,如過年時沒有蜜供來祭神祭佛祭祖先就顯得寒酸,是對神佛祖先最大的不敬。即使窮苦人家的佛龕前,也少不了這種供品,只是蜜供尖大小、多少有不同而已。

        蜜供老北京時是由餑餑鋪(糕點鋪)或食品作坊來制作出售的,制作蜜供最著名的有德豐齋、正明齋、聚慶齋等好幾家。坐落在鑼鼓巷的德豐齋王家所制作的蜜供質料優良,香甜酥脆,吃時不粘牙,曾在舊京時享有蜜供王家的盛名。各糕點鋪的蜜供,是用和了油的半發面、夾上少許紅色餡、灑上桂花汁後擀平,切成一寸來長鉛筆粗細的小面條,油炸後蘸蜜糖大小不一,每個高矮不等,不論斤,而是論賣。大小由買主決定,一般每是五個,小型的有每堂三個的。這種蜜供尖是四方(中間空)形的寶塔形狀,頂端像個小金字塔狀,塔尖上插有祿帶花的字簽子。聽糕點鋪的學徒講過,制作這寶塔狀的蜜供,因壘時工藝較難,還要找手藝高超的瓦匠來指教幫忙,才能將一條條壘粘在一起,鱗次櫛比高高聳立而不易塌碎呢!

        在每年一進臘月,各糕點鋪都會早早寫個本店專門定做蜜供的招牌,掛在門口,一般人家是現錢訂貨,窮人家則可以打供,即想定制什麼樣、大小、重量,在年初時就說好,按價每月分期交預付款,即每月交零錢到年底湊成蜜供價的整數,到時候拿回蜜供回家過年。當時用此法,解決了窮人家不能一次性花費很多錢買蜜供的難題。而四合院住戶定做的數蜜供,在臘月的中下旬時,由糕點鋪專人挑著四尺來高的兩個大圓籠,上面蓋著兩塊黃布,圓籠周圍寫有糕點鋪的店鋪名字,負責送到購買者家的佛堂裏。這種送蜜供的挑子,老北京時在大街胡同常可看到,成為舊京一景。記得每在過年前,家裏都要在花市大街著名老字號糕點鋪定做很多寶塔樣的蜜供尖,大的兩三尺高,小的一尺左右,每年在佛堂的天地桌神像、佛像、財神爺像、祖先像前,都擺上一堂五個的,灶王爺前擺一堂三個的蜜供寶塔。這些蜜供的下面都要用一個大的月餅做托,蜜供一直要到正月十八落影日時,才撤下分給大家吃。此時的蜜供早已蒙上一層煙灰和塵土啦。蜜供每必是五個或三個,是因有神三鬼四燒香上供的規矩,供品絕不能出現四個的。另外,舊時糕點鋪還出售一種叫蜜供坨的蜜供糕點,這些蜜供坨就是搭壘蜜供塔時剩下的碎蜜供條條粘到一起,很便宜地出售給平民百姓,當時很受少兒和老者的喜愛。

        還有個藥王廟的蜜供傳說,也頗有趣兒。據說老北京的哈德門(崇文門)外曾有個藥王廟,廟裏有一群道士,不僅道法通天,而且為生計還自辦經營了個小型制作糕點的作坊,能做一手好點心。而該廟自制的蜜供尖兒,因用好蜂蜜,好麥芽糖,做出的蜜供塔形狀味道都很有名。那蜜供塔大的像浮屠,小的像寶匣,吃起來又甜又香又酥脆,掰開還拉黏兒。那些制作好的蜜供,碼起來見棱見角,上下一條線,真夠絕啦!傳說有一年清道光皇帝知道了,微服私訪來到藥王廟上香,看見作坊裏滿屋子的蜜供直誇做得好,道士奉上蜜供,道光帝吃後胃口大開,更贊不絕口,回宮後立即傳禦旨:“藥王廟為禦膳房的蜜供局。從此,藥王廟就給皇宮每年制作蜜供尖啦,而且藥王廟的香客也更多了。


(10)蜜供和杂拌儿_北京往事孟掌柜

蜜供和杂拌儿

     老北京过年时,孩童们最喜欢吃的不是那饺子和年菜儿,他们最想吃最爱吃的,是那摆在佛堂里奉神祖的“蜜供”和那色彩鲜艳各种味道的“杂拌儿”。

     蜜供,它是解放前老北京过大年时敬神、佛、祖先上供的供品之一,因它是蘸了蜜糖的一种糕点,故称“蜜供”。

    蜜供亦叫“蜜供尖”,是敬奉佛祖的佛堂里,码得似小塔式的、下方上尖祭祀专用的面食品。旧京时的民俗,如过年时没有蜜供来祭神祭佛祭祖先就显得寒酸,是对神佛祖先最大的不敬。即使穷苦的人家的佛龛前,也少不了这种供品,只是蜜供尖大小、多少有不同而已。

    蜜供老北京时是由饽饽铺(糕点铺)或食品作坊来制作出售的,制作蜜供最著名的有德丰斋、正明斋、聚庆斋等好几家。坐落在锣鼓巷的德丰斋王家所制作的蜜供质料优良,香甜酥脆,吃时不粘牙,曾在旧京时享有“蜜供王家”的盛名。各糕点铺的蜜供,是用和了油的半发面、夹上少许红色馅、洒上桂花汁后擀平,切成一寸来长铅笔粗细的小面条,油炸后蘸蜜糖即成。

    蜜供尖即是用蜜供条叠垒成似小塔状的蜜供塔,大小不一,每个高矮不等,不论斤,而是论“堂”卖。大小由买主决定,一般每“堂”是五个,小型的有每堂三个的。这种蜜供尖是四方(中间空)形的宝塔形状,顶端像个小金字塔状,塔尖上插有“福”、“寿”、“禄”、“喜”、“财”带花的字签子。听糕点铺的学徒讲过,制作这宝塔状的蜜供,因垒时工艺较难,还要找手艺高超的瓦匠来指教帮忙,才能将一条条垒粘在一起,鳞次栉比高高耸立而不易塌碎呢!

 在每年一进腊月,各糕点铺都会早早写个“本店专门定做蜜供”的招牌,挂在门口,一般人家是现钱订货,穷人家则可以“打供”,即想定制什么样、大小、重量,在年初时就说好,按价每月分期交预付款,即每月交零钱到年底凑成蜜供价的整数,到时候拿回蜜供回家过年。当时用此法,解决了穷人家不能一次性花费很多钱买蜜供的难题。而四合院住户定做的数“堂”蜜供,在腊月的中下旬时,由糕点铺专人挑着四尺来高的两个大圆笼,上面盖着两块黄布,圆笼周围写有糕点铺的店铺名字,负责送到购买者家的佛堂里。这种送蜜供的挑子,解放前老北京时在大街胡同常可看到,成为旧京一景。记得每在过年前,家里都要在花市大街著名老字号糕点铺定做很多“堂”宝塔样的蜜供尖,大的两三尺高,小的一尺左右,每年在佛堂的天地桌神像、佛像、财神爷像、祖先像前,都摆上一堂五个的,灶王爷前摆一堂三个的蜜供宝塔。这些蜜供的下面都要用一个大的月饼做托,蜜供一直要到正月十八“落影日”时,才撤下分给大家吃。此时的蜜供早已蒙上一层烟灰和尘土啦。蜜供每“堂”必是五个或三个,是因有“神三鬼四”烧香上供的规矩,供品绝不能出现四个的。另外,旧时糕点铺还出售一种叫“蜜供坨”的蜜供糕点,这些蜜供坨就是搭垒蜜供塔时剩下的碎蜜供条条粘到一起,很便宜地出售给平民百姓,当时很受少儿和老者的喜爱。

    还有个药王庙的蜜供传说,也颇有趣儿。据说老北京的哈德门(崇文门)外曾有个药王庙,庙里有一群道士,不仅道法通天,而且为生计还自办经营了个小型制作糕点的作坊,能做一手好点心。而该庙自制的蜜供尖儿,因用好蜂蜜,好麦芽糖,做出的蜜供塔形状味道都很有名。那蜜供塔大的像浮屠,小的像宝匣,吃起来又甜又香又酥脆,掰开还拉黏儿。那些制作好的蜜供,码起来见棱见角,上下一条线,真够绝啦!传说有一年清道光皇帝知道了,微服私访来到药王庙上香,看见作坊里满屋子的蜜供直夸做得好,道士奉上蜜供,道光帝吃后胃口大开,更赞不绝口,回宫后立即传御旨:“药王庙为御膳房的蜜供局。”从此,药王庙就给皇宫每年制作蜜供尖啦,而且药王庙的香客也更多了。

     提到“杂拌儿”,是老北京过大年时,家家户户守岁时必吃的小食品。一提“杂拌儿”年轻人不明白是什么样的食品,街市上没见过有卖的呀?旧京时的“杂拌儿”,其实是由多种干鲜果品掺在一起拌和而成,宋代时已有内装细果的“果子盒”。明人刘若愚的《酌中志》书中说:北京正月新年有内盛“柿饼、荔枝、桂圆、栗子、熟枣”的“百事大吉盒儿”。清代时,将一些干果用蜜汁加工,成为色味俱佳的蜜饯食品,传说慈禧太后吃时很高兴,随口给起了个“杂拌儿”的名字,从宫内传到民间,成了北京一种独特风味的食品,杂拌儿流传了近千年,也曾流向国内外,颇受人们的喜爱。

    杂拌儿一般分为三种,高档的细杂拌儿,是将鲜杏儿、蜜桃、大枣、桂圆、荔枝、山楂、藕片等,经过糖蜜渍汁加工成蜜饯杂拌儿。旧时皇宫贵族王府大宅门四合院里人常食用,也常用以馈赠亲友。在解放前后,东安市场、百货大楼等干果店常出售这种盒装的北京特产“蜜饯果脯”,包装精美,美味可口,成为外地来京旅客常购买的北京特产。中档的杂拌儿也叫粗杂拌儿,其中有梨干儿、苹果干儿、柿饼条、山楂条、脆枣、榛子仁、花生仁什么的。最次的,旧京时叫“杂抓”,里面都是最贱的瓜子、花生、嘣酥豆什么的,它比粗杂拌儿还粗。

    细粗杂拌儿旧京时各大干果店均有出售,“杂抓”则常有小商贩推着小排子车或挑担走街串胡同叫卖,一声吆喝吸引来众多买主儿,有首民谣唱道:“过大年好喜欢,吃了杂抓能抓钱,不挣钱的学生抓识字,大姑娘抓针线……”就唱的买杂拌的事儿。

    卖“杂抓”的小贩也不用秤约,用一手抓往用旧画报折卷成的三角形纸包,一放就成了,因而才有了“杂抓”之名儿。


老北京过年习俗·初一

大年初一重在拜年

老北京新春的禁忌从初一开始,有不少的理儿,不能扫地,不能拨水,怕把一年的运气扫、拨出去。不能动刀剪、不能蒸炒,取不能争吵的诣音。不能剪头,不能说不吉利的话,不能打破各种东西,还有腊不定正不娶的习俗。

初一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要开始拜年,北京的庙会也都在这一天开始。按照老北京的习俗,初一这一天,女婿要先看岳父岳母,现在一般都是初二的时候,女儿女婿才回娘家拜年。老北京人对拜年非常重视。接待的人家要准备食盒,里面放着各式干果,称为“吉利果”。不论来多少拨人拜年,食盒里面一定要满,以表示对客人的尊重和祝福。



老北京过年习俗·初二

拜财神借元宝

初二早上,天没有亮的时候就要起床,煮馄饨吃,因为馄饨长得象元宝。

初二这一天,是老北京人拜财神的日子。商家一般拜武财神——关公。百姓家拜比干。因为百姓认为比干没有心了,一定没有私心,办事一定能公正。

过去,初二一大早,京城的百姓无论富的穷的,都会赶往广安门外的五显财神庙。有的开汽车,有的赶着马车,有的坐着人力车,非常热闹,老北京人到庙里面借“元宝”,以求新的一年万事顺利。

到庙里借元宝,还有一个讲究,就是借的元宝明年要还回来,还得比借得多。京城的商家在这一天要在店里面办酬财神的活动,一般是唱一场会堂。



老北京过年习俗·初三

老鼠娶亲的日子

老北京有这么一个说法,但不是特别的流行,一般是以南方搬到北方,还有就是从乡下搬到城里的家庭有这种习俗。

据说,初三晚上是老鼠娶亲的日子,所有北京人早早的上床休息,把灯熄了,还要把鞋藏好了,以防老鼠给叼走了。有的在炕洞,顶棚等地放一些米。如果这一天,住平房的小孩听到顶棚上有老鼠跑来跑去,老奶奶就会说是老鼠要娶亲了。



老北京过年习俗·初四

逛庙会走亲戚

逛庙会从初一就开始逛,老北京人给亲戚拜完年都会到庙会逛逛。

过去北京的庙会很多,现在比较正宗的有白云观、东岳庙。骑驴到白云观、打金钱眼、摸猴儿。到东岳庙走福路、挂福牌、绕福树。庙会是老北京人娱乐的场所。



老北京过年习俗·初五

伙计就怕老板夹包子

初五这一天被称为破五,也就是破除禁忌,初一说的那些禁忌可以破除。

店铺里面的伙计最害怕这一天的晚饭,因为这一天的晚饭,如果老板给伙计夹了一个包子,那就意味着这个伙计吃完这顿饭就要卷铺盖卷儿回家了。



老北京过年习俗·初六

买灯碗儿等待“顺星”

商家在初六开始制作一种泥质的小灯碗儿,因为初八传说是众星下界的日子,每个人都有一个能够保佑自己的星星,老百姓会买小灯碗儿回家,在初八晚上要举行“顺星”仪式,祈求新年一切顺利。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具、影壁中。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经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除夕


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除是除旧布新。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苏轼有《守岁》:“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关于除夕的由来有一种传说:是古时候有个凶恶的怪兽叫夕,我们的祖先曾遭受这种最凶猛的野兽的威胁,它每到岁末便出来害人,后来,人们发现,夕怕三种东西,红颜色、火光、响声。于是在冬天人们在自家门上挂上红颜色的桃木板,门口烧火堆,夜里通宵不睡,敲敲打打。这天夜里,“夕”闯进村庄,见到家家有红色和火光,听见震天的响声,吓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来。夜过去了,人们互相祝贺道喜,大家张灯结彩,饮酒摆宴,庆祝胜利。于是以后的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贴红春联,燃放爆竹,来驱除夕兽。以求新的一年安宁,这种习俗从此流传下来,年三十晚上便称为除夕了。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各个地方还不一样:在云南农村有这样的传说:年三十时小孩子、大人不能睡觉的也就是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不同的是说为什么不能睡觉呢?大人通常就和小孩子说:要是你睡着了第二年自己田地的地梗就会倒。倒了就让睡觉的人去修理吧!好像说大家一个也没睡觉的话地梗就不会倒的!(云南风俗)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吃年糕和包饺子


在古代的农业社会里,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因为腌制腊味所需的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尽早准备,我国许多省份都有腌腊味的习俗,其中又以广东省的腊味最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内蒙古等地,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有的还包上豆沙、枣泥等馅,山东人则用黄米、红枣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例如苏州及宁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细,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再用皮包上馅,馅的内容是五花八门,各种肉、蛋、海鲜、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正统的饺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捞起后以调有醋、蒜末、香油的酱油为佐料沾着吃。也有炸饺子、烙饺子(锅贴)等吃法。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


开门炮仗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拜年


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汉族拜年之风,汉代已有。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必亲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贺。东汉时称为“刺”,故名片又称“名刺”。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叫“门簿”。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民间互访拜年的形式,根据彼此的社会关系,大体可分4类:


一是走亲戚。初一必须到岳父、须带礼物。进门后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辈们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饭、玩耍。


二是礼节性的拜访。如给同事、朋友拜年,一进屋门,仅向佛像三叩首,如与主人系平辈则只须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连说免礼表示谦恭。这种情况一般不宜久坐,寒暄两句客套话就要告辞。主人受拜后,应择日回拜。


三是感谢性的拜访。凡一年来对人家欠情的(如律师、医生等)就要买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谢枕。


四是串门式的拜访。对于左邻右舍的街坊,素日没有多大来往,但见面 都能说得来,到了年禧,只是到院里,见面彼此一抱拳说:“恭禧发财”、 “一顺百顺”,在屋里坐一会儿而已,无甚过多礼节。


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是平辈相互道贺。现在,有些机关、团休、企业、学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之为“团拜”。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古时,倘或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承放飞帖之用。此俗始于宋朝上层社会。清人《燕台月令》形容北京年节:“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成为时尚。大户人家特设“门簿”,以记客人的往来和飞片,门簿的首页多虚拟“亲到者”四人:一曰寿百龄老太爷,住百岁坊巷;一曰富有余老爷,住元宝街;一曰贵无极大人,住大学士牌楼;一曰福照临老爷,住五福楼。以图吉利讨口彩。至今的春节赠送贺年片、贺年卡,便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


上层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明朝杰出画家、诗人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谒”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贺年卡用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候,既方便又实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大约从清朝时候起,拜年又添“团拜”的形式,清人艺兰主在《侧帽余谭》中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但从正月初一至初五,多数家庭均不接待妇女,谓之“忌门”。仅限于男子外出拜年,妇女则须等到正月初六以后才能外出走访。拜年活动要延长很长时间,到正月十五灯节左右。傍晚时分到人家拜年叫“拜夜节”,初十以后叫“拜灯节”,所以有“有心拜年,寒食未迟”的笑话。


如果因故未及循例行礼,日后补行的,谓之 “拜晚年”。


占岁


旧时民间以进入新正初几日的天气阴晴来占本年年成。其说始于汉东方朔的《岁占》,谓岁后八日,一日为鸡日,二日为犬,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伟人,八日为谷。如果当日晴朗,则所主之物繁育,当日阴,所主之日不昌。后代沿其习,认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气清朗,无风无雪为吉。后代由占岁发展成一系列的祭祀、庆祝活动。有初一不杀鸡,初二不杀狗,初三不杀猪……初七不行刑的风俗。


贴画鸡 朱仙镇木板年画


古时春节在门窗上画鸡来驱鬼怪邪气。晋朝人著的《玄中记》里讲到了前面说到的度朔山上的这只天鸡,说是当太是刚刚升起,第一道阳光照到这株大树上时,天鸡就啼鸣了。它一啼,天下的鸡就跟着叫起来了。所以春节所剪的鸡,其实就是象征着天鸡。然而古代神话中还有鸡是重明鸟变形的说法。据说尧帝时,过方的友邦上贡一种能辟邪的重明鸟,大家都欢迎重明鸟的到来,可是贡使不是年年都来,人们就刻一个木头的重明鸟,或用铜铸重明鸟放在门户,或者在门窗上画重明鸟,吓退妖魔鬼怪,使之不敢再来。因重明鸟样类似鸡,以后就逐步改为画鸡或者剪窗花贴在门窗上,也即成为后世剪纸艺术的源头。我国古代特别重视鸡,称它为“五德之禽”。《韩诗外传》说,它头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敌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类,是仁德;守夜不失时,天明报晓,是信德。所以人们不但在过年时剪鸡,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为鸡日。


聚财


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祭财神


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财神。民间传说,财神即五路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


清代顾禄《清嘉录》云:“正月初五日,为路头神诞辰。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争先为利市,必早起迎之,谓之接路头。”又说:“今之路头,是五祀中之行神。所谓五路,当是东西南北中耳。” 上海旧历年有抢路头的习俗。正月初四子夜,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等物,并鸣锣击鼓焚香礼拜,虔诚恭恭敬财神。初五日俗传是财神诞辰,为争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抢路头”,又称“接财神”。


五祀即祭户神、灶神、土神、门神、行神,所谓“路头”,即五祀中之得神。凡接财神须供羊头与鲤鱼,供羊头有“吉祥”之意,供鲤鱼是图“鱼”与“余”谐音,诗个吉利。人们深信只要能够得到财神显灵,便可发财致富。


因此,每到过年,人们都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接过财神,大家还要吃路头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满怀发财的希望,但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


送穷


正月初五“送穷”,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这一天各家用纸造妇人,称为“扫晴娘”,“五穷妇”,“五穷娘”,身背纸袋,将屋内秽土扫到袋内,送门外燃炮炸之。这一习俗又称为“送穷土”,“送穷媳妇出门”。陕西韩城一带,破五这一天忌出门,而且要将鲜肉放在锅中炙烤,还要爆炒麻豆,令其崩裂发声,认为这样可以崩除穷气,求得财运。此外旧时除夕或正月初五要吃得特别饱,俗称“填穷坑”。民间广泛流行的送穷习俗,反映了我国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开市


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关门,而在正月初五开市。俗以正月初五为财神圣日,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

(12)老北京早期的-钱庄_北京往事孟掌柜


老北京早期的-錢莊

         《都門竹枝詞》裏有這樣一段描述

                                   鋪保連環兌換銀, 

                                     作成局面慣坑人, 

                                     票存累萬仍關閉, 

                                     王法寬容暗有神。  

 

    據《道鹹以來朝野雜記》載:“當年京師錢莊,首稱四恒號,始於乾、嘉之際。 

       四恒號當時亦稱四大恒,即恒利、恒和、恒興、恒源,四家聯號。開設於東四牌樓,是北京的銀號以及銀行出現之前,經營銀錢業務的主要金融機構,操縱著北京當時的銀錢市場。 

       據《朝野雜記》說:“四恒號的創辦人以及內部人員皆浙東商人寧紹人居多。主要業務為買賣金、銀、制錢,辦理存款、放款,並兼出銀票、錢票,還代辦捐官事項,當時稱為捐櫃。 

        清代主管錢鋪是清政府步軍統領衙門,凡擬出錢票、銀票者,需向步軍統領衙門繳納紋銀五百兩,領得錢幌子高懸於門外,方為合法。當時的四恒號,專交京師各大官富室,存放款項大部分是內務府及各旗籍官員,買賣金銀、制錢,也以內務府為主。另一放款對象即北京的當商。正因為那些九城富戶、顯宦人家,被四大恒倚為泰山之靠,因此營業穩固又有厚利,形成一個基本上為官方衙門及大當商服務的金融機構。 

        清代官場中,賣官鬻爵是其中的表現之一。只要出得一筆高昂代價,即可把官買到手。據有關史料記載:捐一七品官,需銀三百兩,捐一九品官,需銀一百五十兩。一方面清政府可以利用捐櫃搜刮民財;另一方面四恒號利用這個得天獨厚的機會,撈得一筆代辦費用,並可得重金酬謝。 

        這四大錢鋪由於資本雄厚,並有官方後臺,因此,壟斷了整個北京的銀錢業務。早年買賣制錢,由各行業或地區商號自行組織,一般都是在清晨於茶攤酒肆自由交易。到了光緒年間,由四恒號發起籌資在前門外珠寶市創立了錢市,主要業務是買賣制錢、銅元等。各家錢鋪均設有經紀人”(錢牙”),交易作成,錢牙從中獲得傭錢。當時錢市設有用磚砌成的案子多處,每個經紀人占據一個案子,稱為張家案子李家案子。各家錢鋪派赴錢市的人員,都以鴿子作為向本櫃傳遞行情的工具。 

        由於四恒號當時是北京金融界的巨頭,因此,錢市也為其四家所把持。每天必須等它的經濟人到來,方能開市。 

        北京早期的錢鋪甚多,除四恒號外,還有和它實力相當的泰源錢鋪。這家錢鋪鋪底蔭實,其特點是,每出一兌條”(銀票”),票面銀多少,必儲藏起現銀多少,因此,信用著著。他們所存之銀兩多系當時內務府與宮內流動之款,多數有至萬金者,其它錢鋪望塵莫及,故有四恒不如一泰源之說。 

        庚子事變後,市面恐惶,金融混亂,北京的四大恒突遭巨變,當時的清政府雖曾從內帑撥款八十萬兩加以接濟,但無濟於事,四恒號先後歇業。泰源錢鋪當時因遭到八國聯軍的搶劫,亦於1937年停業。 

        另外,北京還有一些小錢鋪,業務範圍大致也是存款、放款、買賣現銀及銅錢等;有的還兼售蠟燭、煤油等雜貨,稱為錢蠟鋪,良莠不齊,經常被排濟倒閉,有的業主倒閉後,負債累累,全家逃跑,至使一些存錢戶受害,告到官府,也置若罔聞,不予受理。


(13)老北京人做寿_北京往事孟掌柜

老北京人做壽


        北京人對五十歲以上的老人過生日稱為做壽。一般逢十稱為大壽,像五十大壽、六十大壽、七十大壽,但實際上往往是在虛歲五十九歲時做六十大壽,其餘類推。 

  富貴人家做大壽是十分隆重的,事先要向親朋好友發請柬,一般要提前三天。做壽的時間是一天,有的在家裏辦,有的在飯莊辦。在家裏辦的,要在院中搭棚(夏天搭涼棚,冬天搭暖棚),棚內掛上八扇屏,上邊有三國水滸等故事的圖案,棚上的玻璃窗上還要貼上大紅的壽字、彩色的壽桃和大紅框。給老太太做壽,要貼五福捧壽的圖案,中間是一個圓形的壽字,四周圍繞著五只彩色的蝙蝠。棚外還要搭起紅、黃兩色的喜慶牌坊或者是紅、黃兩色的彩球,棚內擺放茶桌。 

 親朋好友在接到請柬後要准備壽禮。壽禮大多是壽桃、壽面、帶壽字的糕點和壽帳。壽桃是一種桃形的大饅頭,頂部有一個尖,染成紅色,可以在饅頭鋪裏訂做,自己家裏也可以做。壽面是一種機器軋的細長切面,盤成塔形,頂部成桃形,上邊插著壽星供花,外邊罩上紅色的剪紙。壽面也可以在切面鋪定做。 

 

   壽堂安排在正房正廳,是拜壽行禮的場所。正面牆上掛著刺繡或繪制的壽星像,或者是壽字中堂或壽簾,兩旁配有寫有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的壽聯。也有供上福、祿、壽三星像的,案上擺放著蠟扡、上插壽燭,還有一對插花用的花筒,還要擺放香爐。如果是給老太太做壽,壽堂正中要懸掛紅緞繡的金色五蝠捧壽圖案,案前供放一尊麻姑獻壽像。案上的蠟扡、香爐蓋上有仙鶴叼蓮花、靈芝的造形,案上還要擺放鮮桃(或蘋果)、面鮮、點心各五碗,上邊插著金壽字的供花。在蠟扡下邊還壓著黃錢、紙元寶、千張,案前放著一塊紅墊子,供跪拜者跪下叩頭。鋪在案上的桌圍子是紅底,上邊繡上圓形的壽字或者是鶴、鹿、青松等圖案。 

平民小戶人家的壽堂是在堂屋的八仙桌上擺上壽桃、壽面,點上一對大雙包的紅蠟燭,壓上一份敬神錢糧,到香蠟鋪請一份木刻水色印刷的本命延年壽星君的神碼夾在神紙夾上。 

 

   壽星老兒身穿帶有福壽圖案的袍褂坐在太師椅上,接受家人和親友的叩拜。晚輩一般都是磕頭、跪拜時說一些吉利話,平輩人叩頭時壽星老兒要站起來做出用手攙的動作,表示請對方免禮。如果是長輩,只需拱手,受賀人還要主動讓長輩坐在自己受賀的座位上,給對方磕頭。 

 

  受賀者的晚輩家人站在壽堂兩側,對前來拜壽的親友一一還禮。親友的賀禮有壽幛,紅底金色,上邊繡著仁者有壽貴壽無極華封三祝(男)、蓬島春靄婺宿騰輝壽域開祥(女)等祝詞。壽幛一般都掛在棚內。也有送壽聯的,像九如天作保,五福壽為先之類。還有送一些字畫,上邊畫有松樹、仙鶴、野鹿、麻姑、壽星、八仙以及百壽圖。一般都懸掛在壽堂的牆壁上。另外還有送綢緞、玉器、古玩、筆墨紙硯的。還有的幹脆送紅包,用紅封套裝上現金,上寫賀敬×。 

 

   做壽當日的中午、晚上,主人要擺下壽宴招待親友,從高檔的燕翅席、海參席到普通的酒席都可以,但主食必須是面條,稱之為長壽面。平民小戶不准備酒席,只准備幾樣炒菜,煮好面條,拌上豬肉、雞蛋、木耳、黃花、蘑菇打的鹵。 

 

   有錢人家做壽,還要請藝人唱堂會,表演的品種有京劇、各種 地方戲、各種曲藝、雜耍、皮影戲等。堂會結束後,壽星佬和眾親友齊集在壽堂內祭祀福祿壽三星及麻姑,將燈盤上放著的用彩色燈花紙撚成的燈花兒蘸上香油點燃,燈花的數目比做壽者的歲數多兩個,一個是本命年,一個是增壽年,晚上由壽星老兒上香後點燃,然後由他的子女和親友每人托一個燈盤,列隊到大門外與神碼、敬神錢一同焚化,叫做送燈花。 

 

   民間除了長輩做大壽時比較隆重外,一般小輩人過生日就不舉行慶祝活動了。過生日無非是家人聚在一起吃一頓打鹵面而已。除了正常的做壽禮儀外,還有一些特殊的過生日的禮俗,像有的老人要請和尚、居士念壽經。給神佛送疏,用壽席招待來賀親友。有的佛教信徒要在生日這天放生。由其子女從鳥販子那裏買來一些麻雀之類的小鳥,由壽星老兒親手打開籠門,任鳥飛走,或者是買下一些活魚,再放回水中,眾親友這時就會在旁邊向壽星老兒請安,說一些功德無量多福多壽的吉利話。


(14)老北京捏面人来历的传说_北京往事孟掌柜


老北京捏面人來曆的傳說

         捏面人這種手藝流傳到如今總有二三百年了。傳說它和劉墉還有點兒關系呢。

  劉墉在北京當官,但並不是老北京人,他的老家是山東省,自從他父親做官後才在北京安了家,因此家裏的管家、差人大多數是從山東老家帶來的。單說在廚房裏有個大師付,也姓劉。這一年從老家來了個親戚,姓王,有四十多歲了,大家都叫他老王,是山東荷澤縣人,因為家鄉年景不好,想到京城的劉師付,於是就來投奔了。劉師付孤身一人,住在劉府的下房裏,老王投奔他,也住在了下房,幫助幹些雜活。

  有一回,老王幫助揉饅頭,幹著幹著來了興致,他照著山東人過年節的習慣,把饅頭揉成了各種形狀。要說老王的手可真夠巧的,一疙瘩面在手裏揉揉捏捏,有的就成了仙桃,有的成了朵花。他又用一個小木梳在揉好的面團上一壓一挑,一會兒做成一條小魚,一會兒又做好一只蝴蝶,上鍋一蒸形狀一點兒不變,往飯桌上一端,引得劉府的家眷們拿在手裏仔細地瞧,反複地看,競舍不得吃了。劉墉也覺得挺有意思,就問這是誰做的,當然也免不了稱贊幾句。

  劉師付回去對老王一五一十地說了,老王聽說劉大人誇他,更來了精神,就想再露一手。他找了些江米面、精米面和好蒸熟,捏成了大丫頭、小小子、雞、狗等模樣,又找來了胭脂和染料,給這些小玩意兒上了一點色,這麼一來可又中看多了,老王托劉師付把小玩意兒分送給劉府的內眷們,這更引起了大家的誇贊,可巧劉墉又看到了,他的興趣也來了,就讓劉師付去傳喚老王,要跟他聊聊。老王聽了別提多高興了,跟著劉師付來到上房。劉墉問他怎麼學的這點技藝,老王回答說:俺們家鄉窮,過年節時家家要互相走動走動,總得帶點禮物啊!可是哪買得起點心呢,就把面捏成各種玩意兒,蒸熟了當禮物。那是哄孩子玩的,我也是跟別人學的。劉墉問他:為什麼用江米面做呢?老王回答說,老大人,您老可知道,這江米面不愛壞,給小孩子做的玩意兒總得讓他能玩些日子才好啊!劉墉點頭說:好,想得倒挺周到的,你還會捏別的嗎?老王回答:“ 還能湊合捏一些花樣,不知老大人喜歡什麼樣的?劉墉指指牆上掛的八仙上壽的畫說:這上面的人物你能捏嗎?老王認真地看了看畫上的人物,點點頭說:可以試巴試巴。

  老王辭別劉墉回到下房,用心地捏了兩三夭,還真把八個人物捏出來了。劉塘一看,嘿!蠻有精氣神兒,十分高興地說:老王啊,你不是想找個營生嗎?我看你就下心鼓搗這玩意吧。做好了,拿到大街上,廟會上去賣,也能賺錢啊!老王驚訝地問:這也能賣錢?劉墉點頭說:可以試試嘛,不過我給你出點兒主意,把面人捏得更精致些。他告訴老王,為了能保存長久,可以在面裏加上蜂蜜。他還讓老王用沖的各種顏料的水來和面,再分別蒸熟,這樣面本身就帶色,比捏好了再上色可能要好看得多。

  這一番話把老王說得心竅大開,高興得直給劉墉打躬作揖。老王回到下房,就按劉墉教的辦法去做,狠下了陣子功夫琢磨怎麼把人物捏得更像。他又試著做了幾件工具,像用竹子做的圓撥子、扁撥子,用鐵片砸成的各種小剪子等等。有了可手的工具,幹起活來就方便多了。不到一個月的功夫,老王的技藝大長,他捏了一套帶色的八仙人,用盤子托著送給劉墉看。這回可和上次捏的八仙人大不一樣了,八個人物面目清晰,神態各異,又加上配上的各種顏色,更顯得活靈活現。江米面蒸熟後本身就發亮,再加上蜂蜜,簡直是半透明了,八個仙人賽過那牙雕玉刻。 

  劉墉拿起面人端詳了好久,連連誇道:好,好,太妙了!猛然他想起一件事,不久皇上的壽辰又到了,往年皇上慶壽,大臣們都紛紛獻壽禮,一花就是成千上萬兩的銀子,劉墉為這事可傷透了腦筋。他想,這回我何不就用面人作壽禮,既好看又省錢,於是,他對老王說:我想把你的手藝派個用場,你能不能再把這八仙人捏大一些?”“老大人,您說要多大的?老王問。劉塘用手比劃著:有尺把高就行。”“好,我試試。老王又回去捏。三天以後,真給捏出來了,而且又別出新裁捏了個老壽星。好嘛,九個面人整擺滿了一張大桌子,看上去真是漂亮極了。劉墉很是高興,告訴老王讓他等好消息,日後准讓他出名。

  乾隆皇上壽辰這一天,劉墉命人准備了一個朱漆描金的大抬盒,把九個面人一個個擺放在裏面,上邊蓋一塊大紅綢子,由兩個家人抬著直奔皇宮而來。

  皇宮裏這時已經是鼓樂喧天,熱鬧非常。乾隆高登禦座,接受王親貴族,文武大臣們的叩拜獻禮,壽堂上排滿了禮物。

  大家看見劉墉遠遠地走上殿來,在他身後,兩名家人抬著個大抬盒。在場人部在想;往年劉墉送的壽禮頂邪門兒了,今年不知他又出什麼花點了,可得好好瞧瞧。 

  劉墉來到乾隆面前,行大禮拜壽。乾隆問:你給我帶什麼禮物了?。劉墉笑嘻嘻地回答:今年臣的壽禮與過去大不相同,萬歲請看——他回身命家人把大抬盒放到大案旁,然後一件件取出放在桌上。在場的人都驚呆了,九個仙人光彩奪目,壓倒了所有的禮品,人們不由得奇怪起來:劉墉哪來的錢購置這麼貴重的東西?

  乾隆忍不住問:劉愛卿,你這些東西用了多少銀子買的了劉墉笑笑,伸出一個巴掌,乾隆說:噢,五千兩!劉墉搖搖頭。是五萬兩?劉墉又搖搖頭。那到底用了多少啊?劉墉一字一字地說道:白-銀-五-兩。

  “ 啊?大家又呆住了,都搖頭不信,乾隆也不相信,問道:可是真的?你可不能欺騙聯。”“當然不假。臣豈敢與萬歲爺作耍?乾隆說:你送這壽禮是玉的還是牙雕的?劉墉搖頭說:都不是,這是用面捏的。人們更不信了。劉墉把手一伸說:不信,請到跟前仔細看看。

  乾隆好奇地打量一番,果真不像玉雕也不像牙雕。忍不住伸手拿起一個,嘿,還挺輕,而且很柔軟,確實是面捏的。他轉過臉對劉墉說:這是誰做的?手藝真高啊!劉墉答道;是臣的一個姓王的鄉親。乾隆笑了說:你們山東府可真出能人啊!” 劉墉施禮說道:謝萬歲爺誇獎。乾隆又說:五兩銀子買這麼多禮物,你真有辦法。不能讓你破費,聯加倍賜還給你吧!說罷哈哈笑了。大禮已經參拜完畢,乾隆回後宮去了。

  等乾隆一走,王親貴戚、眾大臣一窩蜂地圍上來,對著面人一通相面,紛紛贊歎。有個駙馬想給老娘送壽禮。要出大價買一套八仙人。

  劉墉回府後,叫過老王說:你可以說是小喇叭隔著牆吹——名聲在外了。現在有人出價買你捏的八仙人了。我把剛才從萬歲爺那兒得的十兩銀子交給你,你到外面租處房子,大膽地做買賣吧。

  老王喜出望外,趕快給劉墉磕頭道謝,打這兒以後,他還真的幹起來了。官府,大宅門接長不短地找他,讓他給捏面人。 

  人們都說這老王是喝了磨刀水——內秀。他除了捏八仙人之外,又琢磨著捏出了許許多多人物,什麼孫猴、豬八戒、關公、張飛……   

 

     花樣越捏越多,手藝也越幹越精。有人來訂貨,他就在家裏捏,空閑時候,他就准備一個小木箱、小方凳到大街上去捏他不貪財,給點錢就賣,有賺頭就知足。日子長了,手頭上也多少積蓄了倆錢,就把老家的老婆,孩子接到北京住下。一來二去,老王年紀大了人也老了,為了不讓手藝絕了,給孩子留下個飯碗,就把手藝傳給了兒子,還收了幾個從老家來的窮鄉親的孩子做徒弟。捏面人這門手藝也就一代一代地在北京傳了下來。

 

(15)老北京的冬日

老北京的冬日

老北京人都有“猫冬”的习惯。吃完晚饭,一家人围着火炉拉家常,胡同深处传来有气无力的叫卖声:“半-空-儿-多-给-”。 
        “半空儿”是落花生尚未成熟的果子,壳很薄,种仁皱皱巴巴的,很细小,不饱满,不能榨油使用,筛选出来炒熟食用,口感很香,不腻人。旧时老北京人很好这一口,用以消磨时光。它的价钱十分便宜,按现在说几毛钱就可以买一堆。那玩意很轻,一脸盆也就是一斤多点。“半空儿多给”是老一代人经常听到的叫卖声。听老辈人说,民国后,原来以奉银、禄米为生的旗人没有了生活来源,有些人又没有谋生的技能,又没有把子力气,只能做一点小买卖,于是,卖花生仁的、卖“豆儿纸”的、卖臭豆腐的,很多都是旗人。旗人和其他“宫里人”说起话来“儿音”特别重,老舍的作品对辛亥革命后的旗人有详细的描写。
 
        北京冬季常见到各式各样的小商贩,当然这些倒不一定都是旗人了。
 
        卖“豆儿纸”的一般白天出来,背一个大包袱,“豆儿-纸-”吆喝声也是有气无力的样子。
        “豆儿纸”是老北京人的如厕纸,在白纸坊一带的作坊用收集来的烂纸打浆制作。制作方法十分简陋,纸抄好后贴在墙上晾干,颜色呈灰白色,上面还残存有原料纸上的字,根本谈不上卫生。还有一种黄色的草纸,可以如厕。这种草纸又称“火枚纸”,是抽水烟的人的必备品,卷一个铅笔粗细的纸卷,一端点着,用嘴一吹,就冒出明火.
 
        “臭豆腐—酱豆腐,王致和的臭豆腐”——小贩通常是担一个担子,后来也有推一辆自行车的。几个瓦坛里分别放着臭豆腐、酱豆腐和糟豆腐。有人还顺便带上一些腌雪里蕻卖。卖东西的家伙什是两双长筷子,两个长把铜勺,买东西的人一般自带一两个小碗。“真是王致和的吗?一毛钱来五块。唉,您多给点汤儿。”北京的平常人家蒸一锅热窝头,几块臭豆腐,就是一家子的一顿饭,吃得那个香!
 
           “萝卜——赛梨,辣了——管换。”这是卖“心里美”萝卜的。他们多是推着一辆双轮“排子车”,商贩一般为朝阳、通州、大兴一带的菜农。
        北京的心里美萝卜甜脆可口,是老北京人秋冬季节的“水果”。卖萝卜的小贩削起萝卜来却游刃有余。不一会儿,萝卜就变成了一朵花,绿色的皮为花托,中间紫红色的心成为一厘米见方的长条,吃起来非常方便,吃完后的“花托”还可以用来做菜。偶尔也会来一个天津人:“你老有'卫青’吗?”“有!不辣管换。”天津品种的“卫青”萝卜通体碧绿,却辣得厉害,可天津人就爱吃辣的,还是连皮吃。
 
        “喝了蜜的柿子——冻酸梨”,这是卖大磨盘柿子的,这些人大都来自门头沟和房山一带。冬天的柿子变得稀软,只有冻硬才好运输。酸梨一般来自京北山区,也有人说来自东北,这种梨刚摘下来时往往又硬,又涩,又酸,只有过了冬至,冻成个冰疙瘩,皮变成黑色才出来卖。搞一盆凉水,把冰“拔出来”,揭去黑皮,里面咖啡色的梨肉又软,酸中带着甜。
 
        “辣菜——刚发好的辣菜”。这种食品已经多年不见了,它们一般出自大杂院里的巧手家庭妇女,只有冬天才有。卖辣菜的人用一根扁担挑着两个坛子,坛子刷洗得非常干净,木质的盖子包着一层蓝布。打开盖子,一股辣气冲得睁不开眼,鼻子发酸。盛到碗里,不过是清水里泡着白色的萝卜片儿或是芥菜疙瘩。这种菜没有咸味,却有像今天的青芥辣一样的冲鼻子的辣味。我至今不知道辣菜是怎么做的,反正吃起来别有风味。
 
        “硬面——饽饽”,卖硬面饽饽的人挎一个细柳条筐,上面盖着一块白布。“饽饽”似乎是满族人的叫法,管饺子叫“煮饽饽”,管黄米豆包叫“粘饽饽”,硬面饽饽顾名思义是用硬发面烙的饼子,上面点一个红点。和面时加一点糖精,里面是红糖馅,冬天放一个月也不会坏。
 
        小活虾米,实在记不清商贩是如何吆喝了。这也是冬天的一种食品,夏天没有办法保存,几个小时就臭了。而在冬天,即使没有水,甚至冻上冰碴,这些小河虾也能活上一两天,买回家里,打开水龙头,嘿,个个活!据说齐白石画虾,就是不断观察鱼缸里的小虾,才把虾画活的。几十年前,老北京四周是沟渠纵横,坑、塘、淀、洼密布,比如位于南苑的南海子,曾经有上万亩水面,初冬就有不少人破冰捞虾,而价钱只有一两毛钱一斤。常常买上一毛钱的小活虾,裹上面糊炸来吃。
 
        “驴肉——就——烧酒。”经常见到提一个椭圆形食盒的驴肉贩子在大声叫卖。他们多数来自河北固安或者河间县,手里拎的食盒一般分四层,上面一层放着驴肝、驴心、驴肠等等杂碎,下面就是五香驴肉。食盒的上盖是一块椭圆形砧板,可以用于切肉。
 
        “卤——鸡。”卖卤鸡的也是提一个圆形的四层食盒,河北保定人居多。鸡肝、鸡胗用竹扦穿成串,鸡头、鸡爪、翅膀是卖给那些“酒腻子”的。当时人们大都不富裕,很少有人买整只鸡,买半只或者一条鸡腿 就很“奢侈”了 。
 
 
        “五香烂蚕豆——热乎的。”卖烂蚕豆的商贩在冬天是担一个带小煤炉的担子,煤炉非常小,只能放十几个煤球,或者几块木炭,目的为保持放在蒸笼内蚕豆的温度。据说煮烂蚕豆要加好几种调料,煮好的成品要绵软可口,但又不能烂成泥。老北京人吃这种食品是连皮吃的,有人用作下酒菜。 一般卖烂蚕豆的商贩同时还卖热的煮芸豆,用旧报纸卷一个斗,装上热腾腾的煮芸豆后再撒一点花椒盐,也有人把熟芸豆捣烂压入一个月饼模子里,做成芸豆饼卖。
 
 北京的冬天
      
        “玉米花——铁蚕豆。”商贩上街往往要背三个口袋,玉米花和炒米花是在家“嘣”好的,都要加一点糖精,出售时用一个洋瓷茶缸或者罐头盒作为量具。铁蚕豆虽然炒得很酥脆,但也得是牙口好的年轻人吃。刘宝瑞先生的单口相声《化蜡扦》里,就说一个不孝之子给没牙的老娘吃铁蚕豆。
 
        “葫芦——冰糖。”冰糖葫芦上百年没有什么变化,是北京乃至全国各地都有的冬令食品,但老北京人独特的叫卖声和出售方式在外地是少见的。商贩一边吆喝一边摇一个竹子的签筒,买糖葫芦的人交一毛钱后先要抽签。运气不好的人只能拿一个五六个果的小葫芦,运气好的可以抽到一根一尺多长的,或者夹豆沙馅的,给人带来很多乐趣。
 
        临近腊月二十三,街头提筐卖关东糖和糖瓜的商贩就逐渐多起来,解放后虽然不兴祭灶了,但人们也总要买一点,图个喜庆。这东西也不是北京独有,北方人不管城市还是乡下,都有吃糖瓜的习惯。扁圆的叫糖瓜,长条的叫关东糖,主要来自东北,用麦芽糖制成,在冬季掰开很脆,但吃到嘴里却很粘牙。在闹市区卖糖瓜不用吆喝,蹲在街边就可以了,但走街串巷的也要喊几嗓子:“卖糖瓜喽!”
 
        腊月二十四是公认的扫房日,人们要干干净净地过年了,卖鸡毛掸子的多了起来。鸡毛掸子大都是自己绑的,北京人叫“铇掸子”。卖鸡毛掸子的还顺便卖一些小孩玩的毽子,老北京人也管做毽子叫“铇毽子”。这类商贩不吆喝,只是见人就问:“老太太,您要掸子吗?当年的活鸡毛铇的。”你如果停下脚,他马上撸开纸套,迎风一抖,让您看货。
        另外,老北京冬季的商贩还有卖烤白薯的,直到今天没有什么变化;卖耳挖勺的,抱一个草把子,上面插满耳挖勺、牙签;有的还卖毛衣针,兔皮做的护耳等等;卖沙锅、“支炉”、“支瓦”的。到现在产自河北获鹿县的沙锅至今依然保持着当年的风格,用于在煤球炉子上烙饼和烤白薯的“支炉”和“支瓦”,却与煤球炉子一起消失了。
 
      卖“夜壶”的,这是老年男子夜间的一种便溺工具,用陶瓷制成;卖摔炮的,这是一种极为危险而被禁止的游戏,卖者用一个破书包挂在脖子上,抱在胸前,用手护着,怕人碰炸了,见到一群小孩就向地面摔一个,清脆的响声比任何吆喝都管用……
 
        老北京的冬季寒冷而漫长,胡同深处的叫卖声给儿时的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随着岁月的流逝和北京人生活方式的变化,上述商品有些进了商场,有些则留在了逐渐远去的记忆中。 

(16)北京景观与数字_北京往事孟掌柜

(以下數字只是建國後報紙、刊物所載,整理後供大家茶餘飯後小讀而已。如有錯誤之處敬請大 家諒解!)

  

 

 

       前門樓子是九丈九嗎?過去老北京人常說前門樓子九丈九,其實是對正陽門高度的泛稱。因九為陽數,又是數字之極,於是用九丈九來說明前門樓子特別高大。經測算,正陽門的城樓高度為40.94米。

 

  故宮房屋是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嗎?民間有故宮房屋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的傳說,其實不然。經古建築專家的實地調查統計,故宮現有大小宮殿、堂、樓、齋、閣等共計8707間。

 

  故宮的雲龍階石有多重?據史籍記載,雲龍階石在毛坯時重約300噸,粗雕後為239噸,精雕後為200噸,是我國目前保存最大的巨型石刻。

 

  故宮的門釘為何有陰陽數之分?故宮有四座城門,每扇門上都有凸出的門釘,但數量卻不同。午門、神武門和西華門均為縱橫各九顆,九九八十一顆,為陽數,惟有東華門為九路八顆,八九七十二顆,為陰數。按清代規定,皇家宮苑的宮門朱扉金釘,縱橫各九,因九為陽數,又是數字之極,最能體現帝王的尊貴,所以南北西三個門均為九九八十一顆,而東華門是出靈柩之門,俗稱鬼門,故將門釘減為陰數。

 

  太和殿的龍多得沒法數嗎?故宮太和殿的龍飾之多,確實難以數清,於是民間便有太和殿的龍———沒法數的說法,並非如此。據統計,太和殿的上上下下、裏裏外外及殿內陳設上造型各異的行龍、圍龍、蟠龍等共有13844條龍。

 

  故宮裏有多少銅缸?據史料記載,故宮裏最多的時候有308口,其中鎏金銅缸22口,分別陳設在太和殿(4口)、保和殿(4口)和乾清門(10口)的兩側以及乾清宮的庭院裏(4口)。

 

  頤和園的長廊有多長?從最東面的邀月門到最西面的石丈亭,全長為728米,共273間,各種繪畫14600多幅。

 

  頤和園的銅亭有重量嗎?據史料記載,1755年鑄造這座銅亭時,共用銅414000斤,約合207噸。

 

  盧溝橋的獅子真的數不清嗎?民間有盧溝橋的獅子———數不清的歇後語,其實早在清代就對盧溝橋上的獅子進行過統計,為368個,1964年國家文物局的統計是485個,1983年豐臺區文物所的統計為498個。1990年夏季的一個劈雷,又使數量減到497個,這是目前盧溝橋石獅子的最准確數字。

 

  北海九龍壁上只有九條龍嗎?到過北海的人會說,不是,正面9條,背面9條,一共18條。其實也不對,除了壁的

 

  前後兩面有18條龍外,壁的正脊、垂脊、筒瓦、隴垂等處都有龍的蹤跡,總計達635條龍。

 

  香山臥佛寺的銅佛有多重?據史料記載,元至治元年(1321年)冶銅50萬斤鑄成,據推測,銅佛的實重在54噸左右。

 

  大鐘寺的銅鐘上刻有多少文字?經有關部門的反複統計,大銅鐘的內外共鑄有佛教經咒108種,總計230184個字。

 

  曆代帝王廟裏供奉多少君臣?在曆代帝王廟的景德崇聖大殿裏,供奉著三皇五帝和曆代開國、守業帝王188人,東西配殿供奉著曆代文臣武將79人,並在關帝廟裏單獨供奉關羽。總計供有君臣268人。

 

  雲居寺裏的石刻有准數嗎?從隋朝到明朝的千餘年間,共刻石15088塊,約50995200字。其中大碑共4196塊,計33568000多字。小碑10892塊,計17427200多字。共刻經362部,1196卷。

 

  通州燃燈塔上的銅鈴是三千個嗎?民間有通州塔上銅鈴三千,留名三千的說法,並非如此。經文物部門統計,高達56米的燃燈佛牙塔上,共懸掛銅鈴2248枚,而且每個銅鈴上均鑄有捐獻人的姓名和籍貫。

 

  天壇祈年殿柱子的數量有什麼講究?共有28根楠木大柱環繞排列於祈年殿的四周,當中4根被稱為龍井柱,代表春夏秋冬四季;中層的12根被稱為金柱,代表一年的12個月;外層的12根象征一天中的12個時辰,中層和外層相加在一起是24根,代表24節氣,再加上4龍井柱,象征周天的28星宿,如果再加上頂柱的8根童柱,象征著36天罡。

 

  碧雲寺羅漢堂裏只有508尊羅漢嗎?實際上只有羅漢500尊,另供有三世佛”3尊,護法神、地藏王菩薩、接引佛、瘋僧(寒山)和濟公癲僧5尊及四大天王4尊),總計有神佛512尊。

 

  孔廟碑林留有多少進士的功名?位於國子監東面的孔廟,矗立著198塊碑刻,記錄著元、明、清三個朝代600年來51624名進士的姓名、籍貫和錄取名次。

 

  明十三陵只埋葬著十三位皇帝嗎?除了葬有13位皇帝外,還埋葬著皇後23人、嬪妃16人、王子2人、太監1人及殉葬妃子16人,總共86人。

 

  北京的最高峰有多高?位於門頭溝區西部(北京市與河北省交界處)靈山風景區的東靈山海拔2303米,為北京第一高峰。

 

  世紀壇上的數字寓意著什麼?圓形廣場的面積是960平方米,用960塊花崗岩鋪就,正好是中國960萬平方公裏國土面積的千分之一的比例。廣場周邊有兩道水幕,象征長江、黃河。噴泉56個,寓意著中國的56個民族。



(17)北京的-- “北冰洋”_北京往事孟掌柜

 北冰洋又要從新上市了,雖然還不知如今的北冰洋是不是以前的味道,但是北冰洋給北京人帶來了許多美好記憶。

    北京市北冰洋食品公司的前身可以一直追溯到1936年,那時還叫北平制冰廠,是北京市第一家人工制冰企業。盧溝橋事變後,被充作日軍專用倉庫。後制冰廠恢複運轉,但是經營慘淡,於1948年前後倒閉。1949年,制冰廠收歸國有,改叫北京新建制冰廠,並招聘了10多名原來廠子裏的老工人。1950年6月,制冰廠正式注冊風靡了半個世紀的北冰洋商標以及雪山白熊的商標圖案。當年就出產了自己的第一批產品——果味冰棍。第二年又增添了雪糕、冰激淩等品種,並在這一年改名為北京市食品廠。1954年,經過當時市政府批准,北冰洋正式在安樂林路安家。1956年,在周恩來總理的親自過問下,上海的屈臣氏遷入京城同北京市食品廠合作。屈臣氏從上海向北冰洋帶來了數條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一體化灌裝流水線。雖然設備年頭有些久遠了,但是在當時的北京,那可是第一家用現代化的作業生產汽水的。也就是從那時候起,北京的市民在抱怨炎炎夏日的同時,還能夠得到北冰洋汽水送來的涼爽。同時,上海方面還派遣了一批有著豐富經驗的專家、技工來到北京協助生產。

  五六十年代,當時國內的經濟剛剛開始複蘇,大家的生活質量都在逐步地提高,很多人已經不再僅僅滿足於簡單的溫飽了。但是同時,消費市場還處於起步階段,商品供應的缺失實際上並不能滿足老百姓的生活需要。北冰洋食品公司的一系列產品恰好滿足了北京市民對於冷飲方面的新的要求,特別是北冰洋汽水,一上市就受到了北京市民的喜愛。一毛錢的汽水,對於一個月收入可能只有二十幾元的家庭來說,也算是不大不小的奢侈品了。但是每到夏日,一瓶冰鎮的北冰洋汽水,不但對於孩子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就是對成年人也是一種擋不住的誘惑。

     1985年,北京市食品廠重新改制成立了北京市北冰洋食品公司。也就是在這個階段,'北冰洋迎來了它的輝煌階段。1985年至1988年,北冰洋公司產值超過了一億元,利潤達到1300多萬元。可以說,在改革開放前,北冰洋冷食、北冰洋汽水曾在北京市場占據有統治地位。 

    據曾經在北冰洋食品公司工作的一位老師傅說:最火的時候,在北冰洋食品公司等貨排隊的汽車從永定門外安樂林的廠子裏開始,一直能排到沙子口外,算下來足有兩三百米。這樣浩浩蕩蕩的壯觀景象幾乎是每天都可以看到。一般車都是直接到生產線上去等貨,出來一箱拉走一箱。工廠裏的機器一天連軸轉都供不應求。

北京的-- <wbr>“北冰洋”

最早由於沒有冰箱、冰櫃一類的設備,小賣部、合作社一般都會用一個大桶盛滿了涼水,偶爾商家還會往桶裏扔進一兩塊冰,將汽水放進去泡著,也就是北京話裏所說的。汽水銷得特別快,往往是一桶還沒泡涼就已經被顧客買走了。一些地方比較寬裕的小賣部就在門口用水泥砌起了一個大池子用來泡汽水,基本上一兩箱的北冰洋放進去都沒什麼問題。再到後來,可能是嫌用水的效果不太突出,市面上開始出現了用冰鎮給汽水降溫的手法。那會兒無論走在大街還是小巷,只要是看見門口擺著一塊一米見方,30厘米到50厘米厚的大冰坨子,不用問,准是賣北冰洋汽水的。一般冰面上會鑿出一個個的小凹槽,汽水、啤酒就好像不守規矩的幼兒園小朋友,高高低低錯落著排成了一排。小賣部的老板守著大冰塊,一邊與街坊鄰居談笑,一邊不住地用手翻轉著飲料瓶子,讓它們均勻受涼.遇到有人過來掏錢光顧,老板非常爽快地拿過瓶起子,利落地一撬,對於瓶蓋的去向卻絲毫沒有關心的意思。就在同時,口茲的一陣響,汽水就如同開了鍋一般,迅速往上冒著一排排的泡泡,一股嫋嫋婷婷的白氣順勢從瓶口冒出。瓶蓋則翻滾著在地上快速地舞動著,然後又馬上平靜。不到晚上打烊關門,小賣部老板是絕對不會打掃這些瓶蓋的。

  一瓶北冰洋見底,顧客心滿意足地交回瓶子,拿上押金,同時伴隨著幾個響亮的嗝兒,甚至放氣現象,繼續做自己的事情。時間一年一年地過去,小賣部門口一摞摞的印有北冰洋字樣的塑料汽水箱子以及或用硬紙箱子或用木質三合板做成的寫有冰鎮北冰洋汽水的大招牌,伴隨了幾代人的成長。

    除了北冰洋汽水,北冰洋食品公司生產的雙把雪糕(被老百姓俗稱雙棒兒),冰磚,可以全家一起分享的大袋裝的冰激淩(俗稱袋兒淩),不但帶給了京城老少一個又一個酣暢淋漓的夏天,也留給每個人一份甜蜜清涼的回憶。每到夏日,除了熬綠豆湯,自制一些小冷飲外,也一定會少不了品嘗一下北冰洋的食品。就如同2006年的作文題一樣,北冰洋這個牌子已經成為了北京的符號

  1994年,伴隨著招商引資的大潮,北冰洋食品公司同外商合作分別成立了四家合資公司,著名的北冰洋汽水被分配給其中之一的百事-北冰洋飲料有限公司生產。遺憾的是,外資並沒有給國內的老字號企業帶來活力,包括百事-北冰洋在內的三家公司沒有多久就全部關門大吉。只有北京百事可樂飲料有限公司還在繼續生產著北冰洋牌子的桶裝純淨水。1999年,北京市整體規劃工程啟動,要求北京市內擾民、汙染的企業全部外遷,北冰洋食品公司也在其中。2000年開始,北冰洋食品公司整體向位於大興的食品生產基地搬遷。合資公司垮臺,公司原址廠房拆遷.


(18)半个老北京-----宫廷画师郎世宁_北京往事孟掌柜

半个老北京-----宮廷畫師郎世寧

 郎世寧於1715年27歲時來到北京,至1766年78歲時病逝。他經曆了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盛世,在京城生活了51年。他供職於宮廷畫院如意館,居住在王府井大街天主教東堂,主持過圓明園西洋樓的工程設計,在永定河畔購置過地產,死後由官府安葬在阜成門外的滕公柵欄教士墓地。他的一生與北京有著密切的聯系。

 

  郎世寧,原名朱佩塞·伽斯底裏奧內,1688年出生於意大利的米蘭,19歲時加入教會組織耶穌會。他是個頗具名氣的青年畫家,曾為熱那亞教堂繪制過壁畫,後由耶穌會派遣來中國傳教。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郎世寧到達北京,並得到康熙皇帝的接見。

 

    康熙對傳播洋教不感興趣,但對教士們帶來的先進技術頗為看重。當時,國家使用的曆書是由教士湯若望編制的;平定三藩之亂急需的大炮是由比利時教士南懷仁設計的;康熙身患瘧疾,也是法國教士白晉等人用外來的金雞納霜治愈的。

 

  康熙皇帝安排郎世寧到內務府造辦處供職。造辦處的全稱是養心殿造辦處,早期設在皇宮養心殿的院內,後來遷至慈寧花園東邊,下設畫作、銅作、金玉作、琺琅作等幾十個作坊,負責為皇家制造文玩器物。

 

  為“陰影”兼學國畫對美圖感慨滄桑郎世寧擅長的油畫,具有狀物逼真、比例准確的優勢。但是康熙不喜歡油畫肖像面部的陰影,就曾吩咐郎世寧兼學中國畫的技法。

 

   法國教士王致誠曾對郎世寧抱怨過:我是油畫家,不是來中國學畫的人。但是郎世寧深知,要使作品令皇帝滿意,就必須適合中國的審美情趣。郎世寧在康熙年間的作品未見傳世。郎世寧留下來最早的作品,是繪於雍正初年表現端午節的靜物寫生《午瑞圖》,畫面有插花、菖蒲、櫻桃、粽子等節令應時的花草果品。雍正皇帝十分欣賞郎世寧的繪畫,曾派多名中國畫家去做他的學生。

 

   乾隆在25歲當皇帝之前,也多次去過造辦處觀看郎世寧作畫。郎世寧繪制過一幅《平安春信圖》,畫面是雍正和乾隆父子二人身穿漢裝,在竹林下玩賞一枝梅花,這幅畫長期懸掛在養心殿裏。

 

  乾隆皇帝72歲那年,對照自己在這幅畫裏年輕時的容貌,感慨地吟詩一首說:“寫真世寧擅,繪我少年時。入室皤然者,不知此是誰?”

 

  標准像畫得栩栩如生平叛圖法國批量印刷

 

  乾隆皇帝即位當年,就將造辦處畫作升格為如意館,提升郎世寧為首席畫師。郎世寧為年輕的乾隆繪制了首幅標准像:皇帝身穿朝服,端坐在寶座上。這幅全身像是預備將來懸掛在祭殿裏供子孫祭拜的。這幅像長2.7米,寬1.4米,面部不用中國式的線條勾勒,只靠色彩就烘托出栩栩如生的五官和表情,龍袍的褶皺處還閃現出絲綢的光澤。

 

   數著瓦片畫後妃贗品也能賣大錢郎世寧也為皇帝和後妃、子女畫過許多肖像和“行樂圖”。乾隆三年新年期間,圓明園裏落了大雪。乾隆皇帝坐在一處敞軒裏賞雪,他腳下燒著炭火盆,身後花瓶裏插著梅花,皇子們或在堆雪獅子,或在放鞭炮,還有個皇子手捧一束芝麻秸,按“節節高”的吉祥寓意進行“踩歲”。這個場面被畫進了高2.9米、寬1.9米的《雪景行樂圖》,此圖由郎世寧主畫人物,由中國畫家配畫背景。

 

   乾隆當上皇帝的第二年,曾讓郎世寧為11名後妃畫像。深知宮廷禁忌的郎世寧不敢緊盯著後妃們觀察,因此他畫成的11個女人容貌都大同小異,難分彼此。當乾隆讓郎世寧評論哪個妃子最漂亮時,他回答說當時沒敢仔細看,只是仰著頭在數房頂上的瓦片。乾隆又追問他瓦片的數量是多少,他回答是每行30片。乾隆叫太監去核對,數量果然不差。乾隆皇帝覺得郎世寧確是個有誠信的正人君子。

 

   郎世寧還擅長畫馬,他畫過《郊原牧馬圖》、《馬術圖》等許多表現駿馬的作品,最有名的是一幅乾隆皇帝身披鎧甲,騎著五花駿馬在南苑閱兵的《大閱圖》。此圖高達3.2米,寬達2.3米,曾在南苑行宮裏長期懸掛。圖中乾隆皇帝那套鎧甲,現存於故宮博物院。

 

   郎世寧畫馬極有名氣,曾有古董商人請高手精心仿制他的作品賣出了高價。琉璃廠古玩世家陳重遠在《古玩談舊聞》裏記述:1930年前後,住在北京什刹海附近的一位皇族金二爺,應古玩商人之約仿制了兩幅郎世寧的《百馬圖》,每幅收費1000銀元。商人將一幅賣給收藏家,得款4000銀元,另一幅賣給汪精衛的太太陳璧君,得款5000銀元。

 

   1939年,汪精衛要送禮祝賀希特勒的50歲生日,陳璧君認為德國正與意大利結盟,而郎世寧恰好是意大利人,拿《百馬圖》去送禮最合適。

 

  造水景榮任總管西洋樓巧奪天工

 

   乾隆皇帝即位前,曾由父親雍正賜號為“長春居士”,並賜他在圓明園長春仙館居住。為紀念此事,乾隆在圓明園以東的水磨村增建了長春園,聲稱自己當滿60年皇帝後,要在長春園裏養老。

 

   乾隆在觀賞洋人帶來的歐洲宮廷風景畫時,對畫中的“水法(即噴泉)”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向郎世寧詢問噴泉的構造原理,並授意尋訪能造噴泉的人才。郎世寧推薦在欽天監協助編制曆書的法國教士蔣友仁,試造了一座噴泉。乾隆皇帝欣喜之餘,認為洋式的噴泉配著中國式的宮殿不夠協調,於是在長春園北部撥出一塊空地,委派郎世寧設計興建一組西洋式宮殿,並要求蔣友仁為每座宮殿都配上噴泉。

 

   為此,乾隆任命郎世寧為奉宸苑卿,任命蔣友仁為造辦處行走。奉宸苑歸內務府管轄,職責是管理皇家園林。卿,是正三品長官。行走,是指兼職,因為蔣友仁的本職工作在欽天監。

 

   郎世寧和蔣友仁在西洋式的宮殿群中建造了水車樓,樓下用三合土夯築成高臺,樓上用錫板做防漏處理,造出蓄水池,稱為“錫海”。“錫海”能蓄水180噸。他們用水車提水蓄入“錫海”,再經地下暗藏的銅管分配到各處噴泉。 

      至今,在圓明園西洋樓遺址上,還留有海晏堂水車樓的夯土高臺。西洋樓建成後,郎世寧繪制了一套二十景圖集,由中國藝人制成銅版畫冊。

 

  永定河畔買地惹是非大王廟留證刻聖旨

 

  在豐臺區世界公園西邊的永定河畔,有個北天堂村,因清代曾有北天主教堂而得名。此村距南苑不遠,常去南苑的郎世寧於乾隆十五年,從村民蔡永福手裏購買了一些農田和生長蘆葦的河灘地。

 

   不料,蔡永福經手轉賣的農田是官府分配給旗人的旗地,當時規定不准買賣,對違者要依法治罪並撤銷交易。但是,乾隆皇帝赦免了郎世寧的“罪行”,並頒發聖旨說,郎世寧是西洋人,不懂中國規矩,況且他定居京城,也需要謀求生計,此次所買地產無需退還,但是下不為例。

 

  郎世寧將這篇聖旨摘錄刻成石碑,立在買到的農田地頭,以紀念皇帝的恩典,同時也以此證明自己對這片地產的合法權利。這塊石碑現存於北天堂村的大王廟。

 

   大王廟原名金堤永固廟,是1891年為紀念修築永定河大堤而建造的龍王廟。緊傍著大王廟東牆的西五環南路,從北天堂村的村口通過。年老的村民說,當年郎世寧購買的田地,就在村口路基的下面。

 

 

   1757年7月19日,是郎世寧虛歲七十歲生日,乾隆皇帝在宮廷親自為他祝壽,還賜給他禦筆題詞和許多禮品。儀式結束後,乾隆又派樂隊和禮官伴他返回東堂,所有在京的教士都齊集東堂向他祝賀。

 

   墓碑仍存車公莊《清史稿》裏留列傳

 

   1766年7月16日,78歲的郎世寧在東堂病逝。乾隆皇帝聞訊後,當天就傳旨為他料理後事。乾隆追贈給他從二品侍郎官銜,又賜給300兩銀子作喪葬費,將他安葬在阜成門外的滕公柵欄西洋教士專用墓地裏。

 

   滕公柵欄教士墓地,在今車公莊大街市委黨校院內,是明代萬曆皇帝於1610年賜給意大利教士利瑪竇的墓地。

 

   如今,郎世寧的墓碑寂靜地矗立在碑林小院門內左邊第一行,碑文題刻著當年乾隆皇帝為他安排後事的聖旨。

 

   郎世寧在北京生活了51年,創作了大量藝術精品,但他沒有為自己留下一幅畫像。長達48冊的一部《清史稿》裏,僅在《藝術列傳》中為他留有一篇幾十個字的傳記:“郎世寧,西洋人。康熙中入值,高宗(乾隆)尤賞異。凡名馬、珍禽、異草,輒命圖之,無不栩栩如生。設色奇麗,非秉貞(秉貞姓焦,是最早學習西洋畫技的中國畫家)等所及。”



(19)老北京的六海_北京往事孟掌柜

老北京的六海

六海指後三海(西海、後海、前海)和前三海(北海、中海、南海)。

       六個相互連通的湖泊組成內龐大的水系。六海原是永定河(高粱河)故道的窪地,後因瀦水而形成的湖泊,金代稱白蓮潭;元代位於都城中部,其北部稱積水潭或海子,南部稱太液池(只有北海和中海,沒有南海);明清時北部稱什刹海,南部仍稱太液池(含南海);民國時期北部稱什刹西海、什刹後海、什刹前海、簡稱西海、後海、前海,南部則稱北海、中海和南海,中海、南海又合稱中南海,大致已形成現在六海之格局。曆史上六海水系水源來自西山、北山諸泉,現六海水系水源來自密雲水庫,自北向南流向,兩岸名勝古跡眾多,為北京重要的曆史文化區域。

  後三海  水域面積34 萬平方米。元代統稱積水潭,引大都城西北諸泉水於和義門(今西直門)北水關流至都城,會聚於此,汪洋如海,俗稱海子。修建大都城時,依據積水潭東西長度確定了西城牆的位置,將積水潭全部納入城中。通惠河修通後,積水潭既是供水水源,又是漕運終點碼頭,周舳艫相接,繁盛一時,沿岸鼓樓一代成為元大都城內最繁華的商業區。明朝大都城北垣南移,積水潭部分水面被隔於城外,建德勝橋,將城內水域一分為二,橋西稱什刹海。後又修銀錠橋,在將什刹海一分為二,橋西北為後海。後來水道瘀塞,漕船不能直達積水潭碼頭,後三海商業氣息減少,沿岸修建眾多園林別墅,如太師圃、鏡園、漫園、湛園、楊園、方圓。清代王府取代了園林別墅,在此興建恭王府、醇親王府、慶王府、濤貝勒府等。民國時期後三海殘破汙穢,成為一潭死水。1950年開始治理河道,清淤修岸,改善水質及環境。80年代以來多次對什刹海地區進行整理,現後三海已成為風景秀麗、京味濃鬱、古跡眾多的曆史文化旅遊風景區。

後三海  水域面積34 萬平方米。元代統稱積水潭,引大都城西北諸泉水於和義門(今西直門)北水關流至都城,會聚於此,汪洋如海,俗稱海子。修建大都城時,依據積水潭東西長度確定了西城牆的位置,將積水潭全部納入城中。通惠河修通後,積水潭既是供水水源,又是漕運終點碼頭,周舳艫相接,繁盛一時,沿岸鼓樓一代成為元大都城內最繁華的商業區。明朝大都城北垣南移,積水潭部分水面被隔於城外,建德勝橋,將城內水域一分為二,橋西稱什刹海。後又修銀錠橋,在將什刹海一分為二,橋西北為後海。後來水道瘀塞,漕船不能直達積水潭碼頭,後三海商業氣息減少,沿岸修建眾多園林別墅,如太師圃、鏡園、漫園、湛園、楊園、方圓。清代王府取代了園林別墅,在此興建恭王府、醇親王府、慶王府、濤貝勒府等。民國時期後三海殘破汙穢,成為一潭死水。1950年開始治理河道,清淤修岸,改善水質及環境。80年代以來多次對什刹海地區進行整理,現後三海已成為風景秀麗、京味濃鬱、古跡眾多的曆史文化旅遊風景區。

  前三海  水域面積82萬平方米金時原為郊園中的湖泊,元興建大都城將湖水圈入皇城,稱太液池,亦稱西華潭,為今北海、中海範圍。同時在太液池中的瓊華島南側修建儀天殿,在殿西側築橋,使西兩岸相連,自此太液池被分為南北兩部分。明時東橋被改為暗溝,西橋建為石橋,即金鱉玉蝀橋,橋北稱北海,橋南稱中海。明永樂年間修建北京城時,為將太廟與社稷壇置於皇宮之前,皇城南站展,遂挖鑿南海。這一工程不僅擴大了北京皇城內的水域面積,而且由挖鑿南海及護城河的廢土堆形成雄踞北京城中央的景山(原萬壽山、鎮山或煤山)。清以後稱這片水域為南海,南海中有一島嶼稱瀛臺,清末光緒帝曾被幽禁於此。南海南岸建寶月樓,即現在的新華門。前三海的水域劃分為:瀛臺以南、新華門以北為南海;勤政殿以北、萬善殿以南為中海。西苑門內水閘為中海與南海的分界。承光殿以北、五龍亭以南為北海。金鱉玉蝀橋為中海與北海的分界。1925年北海辟為公園(見北海公園)。1949年後多次疏浚淤泥,整修護岸,修繕古跡。50年代金鱉玉蝀橋向南展寬,成為現在的北海大橋。舊日"燕京八景"中的二景"太液秋風""瓊島春陰"在此。現北海為馳名中外的旅遊勝地。中南海於元、明、清三代有許多重要宮殿建於兩岸,如勤政殿、居仁堂、懷仁堂、紫光閣、萬善殿、豐澤園等。民國初年,總統府設此。1949年後為黨和國家首腦機關及主要領導人駐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