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毗达摩讲要》第27讲缘起(二)(04)

 Amitebha 2016-10-30

五、十二支缘起(4)

第二十,生(jà ti)


“生故为‘生’。”(jananaü jà ti)


相、味、现起、近因


生的特相是于各处生命的最初生起。 无论是地狱、畜生、鬼、人、天或梵天等各处生命的最初生起为生。 作用是归还[诸蕴]。 当一个有情命根断绝、 五蕴离散、 身坏命终后,由于过去所造之业仍然在发挥作用, 于是在另一处产生一堆新的五蕴,并被执取为新的生命, 称为归还五蕴,即重新获得诸蕴。现起是从过去生浮现于此,或种种苦。近因是业有。


第二十一,有缘生(bhavapaccayà jà ti)


在《分别[论]》中说:


“其中,什么是 ‘有缘生’ 呢?无论任何的有情,即于其有情的部类中,诞生、出生、入胎、再生、诸蕴的显现、诸处的获得。这称为‘有缘生’ 。”(Vbh.235)


无论是欲有、色有,还是无色有,无论是想有、无想有,还是非想非非想有,无论是一蕴有、四蕴有,还是五蕴有,在各种有情的部类(趣)当中,诸蕴的呈现,眼、耳、鼻、舌、身诸处的获得,称为生。


人类的结生发生在卵子受精的刹那, 这个阶段即是人类生命的最初呈现。结生之后,受精卵在母胎中慢慢发育成小胚胎,然后逐渐发育成形。对于胎生者,从结生开始直到从母胎中诞生出来, 这段期间所转起的诸蕴称为生。对于卵生、湿生和化生者,结生诸蕴即称为生。


第二十二,生缘老死、愁、悲、苦、忧、恼


生缘老死(jà tipaccayà jarà mara? aü )


除非是已经断尽一切烦恼的阿拉汉,否则,所造之业成熟必定会带来投生。有了生, 想要不走向衰老、不走向死亡是不可能的,所以说“生缘老死” 。


在《分别[论]》中说:


“其中,什么是‘生缘老死’呢?有老,有死。


其中,什么是老呢?无论任何的有情,即于其有情的部类中,年老、衰老、牙齿损坏、头发斑白、皮肤变皱、寿命减损、诸根成熟。这称为老。”


该论继续说:


“其中,什么是死呢?无论任何的有情,即于其有情的部类中,死亡、灭殁、破坏、消失、逝世、命终、诸蕴的分离、身体的捨弃、命根的断绝。这称为死。


如是,此老与此死,这称为‘生缘老死’。”(Vbh.236)


为什么会有死亡呢?间接的原因是有生命。 生命是一个历程, 只要有生,必定会走向尽头,生命的尽头就是死。 所谓的长生不老、永恒存在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在生与死的过程中,还要遭遇各种不如意的事情:


愁(soka)


“其中,什么是愁呢?由于遭受亲戚的不幸、遭受财产的损失、遭受疾病的不幸、遭受戒行的不幸,或遭受[邪]见的不幸,由于具有任何一种的不幸、遭遇任何一种的苦法而愁虑、忧愁、哀愁、内[心]忧愁、内[心]悲哀,心的燃烧、忧虑、愁箭,这称为愁。”(Vbh.237)


虽然人在轮回诸趣中属于善趣,但人生总不可能一帆风顺,必定会有兴衰浮沉、吉凶祸福。虽说人生有苦也有乐,但其实还是苦多乐少。


悲(parideva)


“其中,什么是悲呢?由于遭受亲戚的不幸、遭受财产的损失、遭受疾病的不幸、遭受戒行的不幸,或遭受[邪]见的不幸,由于具有任何一种的不幸、遭遇任何一种的苦法而哭泣、悲叹、悲泣、悲哀、哀号、悲痛、诉说、哭诉、悲唤、涕泣、号叫,这称为悲。”(Vbh.238)


苦(dukkha)


“其中,什么是苦呢?身体的不适,身体的苦,由身触而生的不适、痛苦感觉,由身触而生的不适、痛苦感受,这称为苦。”(Vbh.239)


这里的“苦” 包括一切病痛, 即身体的苦受。例如:头痛、眼痛、牙痛、喉咙痛、心脏痛、胃痛、肚子痛、手痛、脚痛等。


忧(domanassa)


“其中,什么是忧呢?心的不适,心的苦,由心触而生的不适、痛苦感觉,由心触而生的不适、痛苦感受,这称为忧。”(Vbh.240)


苦是指身的苦受,忧是指心的苦受。心的苦受又依不同的程度分为愁、悲、忧和恼。


恼(upàyà sa)


“其中,什么是恼呢?由于遭受亲戚的不幸、遭受财产的损失、遭受疾病的不幸、遭受戒行的不幸,或遭受[邪]见的不幸,由于具有任何一种的不幸、遭遇任何一种的苦法而郁恼、忧恼、憔悴、绝望,这称为恼。”(Vbh.241)


第二十三,苦蕴集起(dukkhakkhandhassa samudaya)


有生就必定有老与死,在老与死过程中就会体验到愁、悲、苦、忧、恼,总之:


“ ‘如此,这整个苦蕴集起’:如此,这整个苦蕴组合、组成、集合、出现。


因此说‘如此,这整个苦蕴集起。’”(Vbh.242)


经文在这里解释了苦的生起、苦的原因,这是四圣谛中的苦集圣谛。


为什么人生会有各种不如意、不圆满的事情发生呢?为什么人会衰老、死亡呢?因为有了生,所以要承受各种苦。为什么会有生呢?因为过去曾经造了业,业成熟带来今生的投生,父母只是助缘,没有父母也不可能有生, 因此我们不能埋怨父母生下我们来受苦,那都是因为前生的业有。为什么会造业呢?因为有执取。为什么会执取呢?因为有渴爱。有了贪爱,就会去追求,有追求就会患得患失,于是带来了苦。为什么有渴爱呢?因为喜欢快乐,或体验到所喜爱的对象时能带来乐受。为什么会有乐受呢?因为有接触。为什么会有接触?因为有了六处(感官)和外界的接触,接触到喜欢的就会追求。为什么会有六处呢?因为有名色(身心) 。为什么会有名色?因为有生命的结生。为什么会有结生?因为过去生所造之业。为什么会造业?因为无明。为什么会有无明呢?诸漏即是无明之因。


它们的一般运作是连锁反应、 环环相扣的,周而复始地循环着,这就是生命有那么多不圆满、不如意,有那么多苦的原因。佛陀并没有否定人生有快乐,如果人生只有苦而没有乐,人就不会有追求了。正因为人生有快乐,人们才会贪求快乐,才会贪爱。有了贪爱就会去追求,会执著、执取。有执取就有行为,这些行为即是造业。当所造之业成熟时,就要承受,就会有生、老、死、愁、悲、苦、忧、恼。


我们不要把苦的根源归结于他人,归结于外在的原因,不要认为是父母生我来受苦,或者上天不公平,让我这么命苦。现在的苦乐,取决于过去的善恶。现在生活艰苦、命途多舛,也无需责怪别人、无需怨天尤人,要怪就怪自己。


所以说:“如此,这整个苦蕴集起。”


明天我们继续分享《阿毗达摩讲要》



佛说:我一直在关注你、保佑你,

用一切你知道或不知道的方式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