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会“瞎掰”木匠也就成为了名副其实匠人了(附图纸)

 学点就够用 2016-10-30

学会“瞎掰”木匠也就成为了名副其实匠人了(附图纸)“瞎掰”这个物件,人们通常又叫它“鲁班枕”传说鲁班的一生有很多发明,但最难做、最能体现人类智慧的是“鲁班枕”和“鲁班锁”,鲁班枕是从微观考察木匠的天赋和雕刻功夫,木匠要学会了制作鲁班枕,雕刻一类的细活就难不住他了,木匠也就成为了名副其实匠人了。
学会“瞎掰”木匠也就成为了名副其实匠人了(附图纸)“瞎掰”这个物件,从制作原理上讲,不是什么木质材料都可以的,必须用小叶椴和子椴和花梨木,选用无疤、无虫眼、韧性好、密度大的优质硬木材料,还要自然风干的材料好,然后把材料截成34厘米长,12厘米宽,6厘米厚的板材,在截好的板材上将厚度平均分为三份,每份上还要画好轴、槽、梁,然后进行凿、锯、刨,做好后,把分成三部分的木材和16个面的部分进行打磨,没有粗面为好,用手摸去很平滑为止,然后再把20个图案画在上面,进行雕刻,把20个图案刻上,还不算完成,还得把20个图案在进行打磨,使摸起来没有粗糙感为好,然后进行整体的打磨,这样一件完整的“瞎掰”才算做好了。
学会“瞎掰”木匠也就成为了名副其实匠人了(附图纸)
学会“瞎掰”木匠也就成为了名副其实匠人了(附图纸)造好的“瞎掰”从侧面看是彼此相连的三部分,其实它由一块板精制加工而成,它的原理就像人的手,左右手面是掌,中间是十个手指在关节处,斜弯交叉咬合在一起,“瞎掰”的名称又有人说是人手折掰而得名的。

学会“瞎掰”木匠也就成为了名副其实匠人了(附图纸)

学会“瞎掰”木匠也就成为了名副其实匠人了(附图纸)

“瞎掰”又名鲁班枕,传说是2600年前鲁班发明的。是用一块整板纸做成的、结构复杂、可折叠的木制生活用品,同时上面雕刻有各种图案与文字,可供欣赏。

瞎掰制作工艺精细复杂,在制作过程中,需要锯、刨光、磨、钻、凿、抠、上漆、打蜡等几十道工序才能完成。“瞎掰”的制作原理,基本上是靠“以缺补缺的方法,”一锯下去,两个面应相互藴合,天衣无缝,或是一凿下去,一举两得。既是卯又是榫,看似其一,关乎其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关连。

瞎掰制作工艺的基本特征:一是抽象与具象结合,与诸多具象的传统木制手工艺品不同,“瞎掰”是抽象的几何形体的组合,但细细品味仍可感到它的形象化特征。二是阴阳、动静互补。“瞎掰”如同世间自然万物一样,是一个阴阳共存的统一体,静、动结合,静为阴,动为阳;卯为阴,榫为阳;张为阴,合为阳;折叠起来,又恰似阴阳合壁,继而循环往复,如日月交叠,寒暑变更。

瞎掰可以打开可以当小板凳用,睡觉时可以当枕头枕,便于携带,一物多用、方便生活,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瞎掰图案内容寓意丰富,制作巧妙,是古人聪明才智和创造性的象征,也昭显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具有一定的社会文化价值;同时瞎掰作为一种民间手工艺文化遗产,它的开发利用也会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产生一定的经济价值。

因其制作难度大,工艺复杂,没有规范的图纸和文字资料可借鉴,瞎掰的制作只能靠师傅口传心授。随着老艺人的逐渐减少,这项手工技艺正面临失传的危险,迫切需要采取措施进行保护和传承。

“瞎掰”这个物件是检验木匠人手艺的,技艺的,它就有欣赏价值,又有实用价值。

草图大师的截图

学会“瞎掰”木匠也就成为了名副其实匠人了(附图纸)

学会“瞎掰”木匠也就成为了名副其实匠人了(附图纸)

学会“瞎掰”木匠也就成为了名副其实匠人了(附图纸)

学会“瞎掰”木匠也就成为了名副其实匠人了(附图纸)

学会“瞎掰”木匠也就成为了名副其实匠人了(附图纸)

学会“瞎掰”木匠也就成为了名副其实匠人了(附图纸)

学会“瞎掰”木匠也就成为了名副其实匠人了(附图纸)

老师傅做的部分流程细节

学会“瞎掰”木匠也就成为了名副其实匠人了(附图纸)

学会“瞎掰”木匠也就成为了名副其实匠人了(附图纸)

学会“瞎掰”木匠也就成为了名副其实匠人了(附图纸)

学会“瞎掰”木匠也就成为了名副其实匠人了(附图纸)

学会“瞎掰”木匠也就成为了名副其实匠人了(附图纸)

学会“瞎掰”木匠也就成为了名副其实匠人了(附图纸)

学会“瞎掰”木匠也就成为了名副其实匠人了(附图纸)

学会“瞎掰”木匠也就成为了名副其实匠人了(附图纸)

学会“瞎掰”木匠也就成为了名副其实匠人了(附图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