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你想看另一半的手机时,你就已经输了

 姜624 2016-10-31


幸福一定要有祕密和谎言支撑。


——村上龙《跑啊!高桥


今天,和大家分享周末在家刷的一部冷门佳片——《完美陌生人》。这部被誉为“结婚前不要看,结婚后不能看”的电影,似乎找不到观众群,不是因为拍的不够好,而恰恰是因为拍的太好——完美打破你对婚姻、对人性所有的幻想。




这部整场都在吃吃喝喝唠嗑的小格局电影,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封闭空间里的绝望故事,展现了一次万劫不复的人性试探。(前方轻微剧透,慎入)


1


月食之夜,7个多年老友——三对夫妻和一个单身汉相约来到其中一家聚餐。一套公寓内,一张餐桌上,觥筹交错间逐渐升起了火药味。


大家从侃侃而谈、嘘寒问暖渐渐变成大胆撕逼、互相伤害。这一切都源自女主的一个作死提议——所有人把手机放到桌子上,不管谁来电话、短信、邮件,内容全都必须公开。




大家听了面面相觑,但每个人都害怕被怀疑,“你不敢?是不是有什么亏心事”——迫于压力,每个人都同意了这个“精彩”的游戏。


接下来就很有意思了。故事就像剥洋葱一样,越来越辣眼睛:刚开始轻松愉悦,应付着来自亲友、广告商的信息。


接下来就不愉快了。夫妻间肉体和精神的出轨、朋友间的背叛、同性恋的歧视……在后40分钟内由一个短信开始连续爆发




场面变的越来越难堪,越来越失控时,每个人方才意识到,这不是一场关于手机的简单游戏,而是一场残酷的人性考验。


“我们这几年关系的维持只因为我对你有负罪感” 、 “人们应该学会如何分手”、 “如果你爱一个人,你会为他挡下全世界的子弹” ……


当所有的秘密被发现,所有的角色随即跌入深渊。争吵、哭泣、悲伤、崩溃弥漫了整个房间。


但也没什么可批判的,就像某网友的评价:以中年心境来看,全不是大事儿,缝缝补补装着糊涂都能过下去。纯粹的爱沉重,非肉体凡胎消受,可能背叛与依赖交织的灰色,才能支撑彼此到人生尽头,不那么痛苦地告别:是虚伪和无聊保护着我们,而不是激情与真诚。


隐私太脆弱,信任太脆弱。所以影片的结局无缝衔接了另一个平行世界。在这个没有月食的世界里,人们没有玩这个危险的游戏。


大家仍然和睦友爱,拥抱亲吻,安全地揣着各自的小秘密,如同完美的陌生人。——你觉得那是一个更好的世界么?


两个世界,两种结局,或虚假而温情脉脉,或真实而血淋淋,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哪个?




电影中有一个明显的月蚀隐喻,众人在阳台上看月蚀并合影留念,也谈到了1973年平克·弗洛伊德那张著名的摇滚专辑 《月之暗面》。那张专辑的最后一首正是 《月蚀》。


“所有的现在的,所有的逝去的,所有的将来的,一切阳光下的,都是那么和谐,但太阳已被月亮所蚀,‘根本没什么月之暗面,事实上一切都是黑暗。”


相比摇滚,《完美陌生人》还不够一针见血,但也足够明显:根本就没有什么狗血人生,现实就是狗血。


然而电影并非只想告诉我们,平静生活的背后有多少不为人知的、甚至于丑恶的秘密。拆穿了是毁灭,不拆穿便是平常。


它还提供了另一维度:世界上不存在所谓的亲密无间的关系,亲密很容易做到,无间却是不可能的。


因为现实中每个人都或多或少藏着这样那样的秘密,每个人都在利用隐私空间做着不同的事情,满足着不同的目的。隐私和秘密是我们的软肋,也是我们的铠甲。


2


想起托尔斯泰与妻子索菲亚的故事。


都知道托尔斯泰是一个巨牛逼的大文豪,思想就是他的工作、他的栖息所,而日记便是他单独接触上帝的隐私权,保护内心生活的核心武器。


但是索菲亚一生都在疯狂窥窃丈夫的日记,剥夺他独立思考的空间——如果说不能为自己写日记是托尔斯泰的一块心病,那么,不能看丈夫的日记就是索菲亚的一块心病,夫妇之间围绕日记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战争。


为避免日记落到索菲亚手上,托翁伤透脑筋,只能将日记随手藏起,床底下,书柜顶上,甚至是藏进自己的靴子里——连他自己都觉得滑稽。可是,日记仍一次次被索菲亚翻出来。




疲惫而绝望的托尔斯泰,索性将自己最后十年的日记,存进了一家银行。索菲亚为此不停地哭闹,想不通做妻子的为什么不能看丈夫的日记,对此只能有一个解释:那里面一定写了她的坏话。


直到有一天,忍无可忍的托尔斯泰喊了出来:“我把我的一切都交了出来,财产,作品……只把日记留给了自己。如果你还要折磨我,我就出走,我就出走!”


82岁那一年,他终于像一个印度信徒那样离家出走了,十天后死在一个火车站里……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给索菲亚的一封信里写道:


“每个人的精神生活是这个人与上帝之间的秘密,别人不该对它有任何要求。”




“隐私”,是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一部分,是独立于爱情、婚姻之外的东西,而不是你和伴侣共同要消除的敌人。而没有隐私没有秘密,对于身为高级动物的人来说,是一种严重的残缺。否则,上帝造人时也不必赋予人类独立的人格,与其他物种相区别了。


所以,手机、日记这些同属于隐私的容器,就让它放在该放的地方,留在该留的位置。不要总是对它们怀有敌意,它们也是你的伴侣“自身的一部分”。


当然,如果你的伴侣愿意为你让渡一部分的隐私和秘密,你应该把它当成一种巨大的信任加以感激,而不是认为理应如此。


该不该看伴侣手机,《奇葩说》金句女王马薇薇有过很“出名”的一段论述:


“你费那么大劲,讲俩字叫“隐私”。我承认,这个世界上有种东西叫隐私权。可什么叫伴侣?就是你我既然相爱,从此再无疆界,我愿意为你放弃一切权利,也请你为我放弃一切权利……世界上有一个我,世界上有一个你,我们把彼此都打破,加了水,加了泥和在一起,重塑一个你,重塑一个我,从此你泥中有了我,我泥中有了你,所以,请把你的手机交给我!”


不知道你们怎么看待这种因果逻辑,我只觉得难以理解。我向来对“一切”、“绝对”这类字眼保持高度警惕,也始终觉得好的伴侣关系,不是你完全占有我,我完全占有你,而是你是你,我是我,但是我们在一起。


马薇薇的言论姑且不论对错,但至少无视了一点——放弃的前提是尊重(尊重伴侣也尊重自己),而且放弃是要承担后果的。


该不该看伴侣手机,从《完美陌生人》这部电影的角度来看,重点不在于该不该看,也不在于能不能看,而是看了之后,你能不能接受,能不能承担任何可能性的后果。


手机今天于我们,已经不再是手机,而是一个潘多拉魔盒,一旦打开,你不知道里面飞出的是谎言、是背叛、还是其他各种不能说的秘密……




3


在这场任何人都玩得起,却输不起的游戏中,男主是其中看得最为透彻的,他什么都知道,但什么都不说,更从一开始就拒绝玩这场手机游戏。不是不敢,而是非常不敢,他太明白,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


“我们的关系是脆弱的,每个人都是,有的人更加脆弱,这个黑匣子,装了所有的秘密,可能装得太多了,我们不该拿手机玩这个游戏。”


两个人,不看对方手机,并不是因为信任,而是因为,害怕。而那些惊心动魄的真相,也许不是我们没有觉察到,而是我们还想爱下去。


在秘密与谎言之间,藏着幸福;在谎言与幸福之间,藏着秘密。人的幸福,需要太多的谎言支撑,所以有时幸福也很累。最好装傻。


蒙田不是有句话,美满的婚姻要由瞎子女人和聋子男人缔成,我觉得此人对婚姻的了解可谓透彻。或许执着真相的都是痴男怨女,装聋作哑才是尘世中人。如此看来,电影不过是重温了一遍人间生存指南而已。


电影中月亮的几个镜头很美,把人瞬间从糟心的人间抽离出来,比起人心的善变、计较和不稳定,天地宇宙的那种恒久和纯净,令人心生向往。


但天地之所以纯净稳定,恰是因为无情。人有情所以人有罪,天若有情天亦老。如此,是不是也可以原谅人间的种种不完美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