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府人生产劳动中的礼

 songsgt 2016-10-31
西府人生产劳动中的礼
发表时间:2016-10-13   来源:宝鸡日报

  不攘青苗、爱护耕牛、善待麦客、捡拾麦穗……在西府大地上,有一系列关于生产劳动的规矩,一辈辈西府农人共同遵守着这些规矩,形成牢固的生产劳动习惯。三千多年前,古公亶父率周部族迁岐以来,周人就在周原大地上种地、打猎、建屋,并在生产劳动中遵守一定的原则,如:“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不麛不卵,以成鸟兽之长。”西府人深受周礼之风润泽,延续了生产劳动中的一些规矩,并从遵守这些规矩中受益。

  崇尚勤俭 四肢勤快俭持家

  “男人是个耙耙子,女人是个匣匣子,不怕耙耙没齿齿,就怕匣匣没底底。”这是流传在宝鸡农村的一首歌谣,名为《勤俭歌》,强调勤劳、节俭是西府人生产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美德,恰如双扇门的两页,缺了哪一个都不行。

  宝鸡许多老宅挂着“勤俭持家”“天道酬勤”的门匾,不少家谱族训中教育后代要尚勤俭,人们在交往中勤快娃人人爱、懒汉门上少人去。在西府地区,勤劳节俭不仅是一个美德,而且已然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的行为习惯。

  其实,勤俭之风,早在 3000多年前就吹拂着周原大地。周公认为,殷人耽于逸乐,所以失去天命;周人勤俭有德,最终获得了天命。说明殷商灭亡失去天命,与他们贪图享乐有关,而周人勤劳节俭,勤奋劳作又爱民惜物,所以获得了天命。可见,周人对勤俭美德是很推崇的, 3000多年以后,周原大地上的西府人继承了勤俭的作风。

  在扶风县天度镇天度村,有一个兴旺的王氏家族,王家出了铁胆御史王纶等诸多历史名人。在始修于明代的族谱族训中,“崇勤俭”是重要的一条族训,族训中写:“自古帝王开国承家未有不自勤俭中来也,我始祖以稼穑肇基……”族训讲了勤俭美德给王家带来的益处,又讲了要节俭有度:“可过勤毋过俭,俭过则吝啬薄恶相趋而废人伦也,交际则窃俭名而害俭者也,故不勤不可,不俭不可,不得其俭不可。”讲明节俭并不是吝啬,不能借节俭的名义待人凉薄吝啬,要领会俭的真正含义。

  老西府人常说一句话:“我闲不下来,闲着人心慌。”勤劳已经成了一种生活习惯,如果不干活不做事,就觉得浑身不舒服。农村城镇,一幅幅勤俭图画构成了一个城市拼搏向上的形象。我市城市精神中有一条叫“闻鸡起舞”,就是倡导人们勤奋劳作,用勤劳的双手去创造美好的生活。(记者 张琼)

  善待麦客 咱要尊重下苦人

  “麦客,中国古老的职业割麦人,他们踩着麦子成熟的节奏,用双手挑战机械。”在《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中曾这样描述麦客。

  过去,每当麦子成熟的时候,来自甘肃、宁夏等地的麦客们就如候鸟一般,一路嗅着麦香,徒步数百里赶到富饶的八百里秦川。他们走进麦田,腰如弓背,一手甩起镰刀,一手抱着麦束,娴熟地把麦子割倒,扎成捆。割麦是个体力活,用劳动和汗水换取酬劳。在西府人看来,善待麦客,就是尊重劳动。

  在凤翔县南指挥镇的南指挥村,有一棵树龄、胸径、冠幅堪称“状元”的皂荚树,它是村民口中的“树神”。73岁的村民何志章世代居住在南指挥村,他说本地人把这棵树叫“大铁锢树”,它不但在本地名气大,在甘肃平凉也很有名,从清代开始,每年农忙时,这棵皂荚树下就成了陕甘麦客的聚集地,现在也有零星麦客在此等活。

  在皂荚树下,一旦麦客被雇主相中,便会拿出自家磨好的白面,好饭好茶甚至好烟好酒竞相款待。其实,关于麦客的记载,最早见于明清时的一些地方志。清代诗人李兆甲作了一首《麦客子歌》:“君不见俗称麦客子,田如太虚宽腰镰。先刈秦云卷,肩担远挑陇月残。一身亲收几万顷,饭饱与己尽无干。吁嗟乎,躬收几万顷,一饱尽无干!”

  岁月不待麦客。随着科技的发展,收割机渐渐代替了麦客的镰刀,西府人用再好的白面款待,也留不住麦客的脚步。待麦子成熟,越来越多的麦客改变了路线,乘上南下打工的快车。正如《舌尖上的中国》所说的——如今,手工割麦毫无优势,狭窄的山坡地是他们最后的阵地。(记者 王星)

  颗粒归仓 一颗一粒也是粮

  每年麦黄时节,是庄稼人最忙活的时候,每家每户都在抢收割麦,好让成熟的粮食尽快颗粒归仓,以免遇到连雨天,麦子被糟蹋。西府农民有“只有把麦子收进包里才算粮”的说法,每粒粮食来之不易,怎可浪费,尽量把每颗每粒粮食收回家里,心里才会安稳、踏实。

  拾麦穗是西府田野上常见的场景:在刚割完的麦田里,老人领着孩子提上篮子捡拾麦穗,他们过筛子般地捡拾漏掉和洒落的麦穗,尽量减少收粮过程中的粮食损失。其实,类似的场景早在《诗经·小雅·大田》中就描绘过:“彼有不获稚,此有不敛穧,彼有遗秉,此有滞穗,伊寡妇之利。”这句话的大意是说西周农民在收获时,有意在田边地头遗留一些禾和穗,让那些没有能力种地的人拾取一些粮食借以果腹。拾穗的古风从周朝一直延续到现在,西周时,拾穗体现了人们之间互助美德,让受助者感觉是“自食其力”,不会被人低看一等,而受人惠赠却是一件有伤尊严的事。而今的拾穗,是为了珍惜粮食,避免粮食浪费。“龙口夺食”的场景每年可以看到,为的就是在粮食成熟后,尽快做到颗粒归仓。收获季节,过去可以看到飞舞的镰刀,以及齐刷刷倒下的麦秸,现在大多是收割机在抢收。这时,庄稼人最为焦心,要瞅准麦子成熟的时机尽快收割,一旦下起大雨,就会错过收割时机,好麦子会变成劣质粮;收回来的粮食要尽快晾晒,在烈日下来回翻晒,晒得焦巴干,然后就可以入仓存放。

  庄稼人忙活了一年,最看重这一场麦收,把麦收说成打仗一点都不为过,再健壮的人也要累得脱层皮。如今,耕种机械化,省去了许多繁琐的人力劳动,但西府农人收麦的心情和态度是不变的。待麦收结束,金黄的麦子装袋入仓,庄稼人才会安心地沉浸在丰收的喜悦里。(记者 于虹)

  爱护耕牛 农人用牛要护牛

  宝鸡农人有爱护耕牛的习惯,耕牛勤劳吃苦,一生都在帮庄稼人种地,粮食能够丰收,少不了耕牛的一份功劳,所以要爱护耕牛。这种朴素的感恩态度,衍生出了西府农人善待耕牛的行为。

  在陈仓区虢镇街道有一座铁牛庙,是当地人爱牛敬牛的见证。庙内有一个铁牛亭,亭里塑着一尊与耕牛一般大小的铁牛,铁牛头朝渭河卧在石墩上,双目有神,体态健硕。铁牛上方挂着百花帐,寒冷季节,当地人还会给铁牛披上毛毯或被面。每逢农历四月初八庙会,附近农人会来“看望”铁牛。据看庙人介绍,明清时期铁牛庙庙会就颇为鼎盛,祭祀铁牛时,要唱大戏。

  如今,虢镇有几十个老人义务轮流看护铁牛庙,保证铁牛庙庙门常开。看庙的老人摸摸牛头、牛脊背,再给铁牛换一碗清水。为何这只铁牛如此受尊重呢?据说,从前渭河发大水,一次洪水翻出河床,冲到虢镇墙墙根下,正在紧要时候,一头铁牛来到洪水最凶猛的地方,用头一顶,把洪水顶开了,挽救了虢镇百姓的性命。

  这个故事虽然是个神话故事,但它传递了西府人和牛之间的亲密关系。人们身边有那么多动物,为何偏偏将耕牛塑造成一个治水救人的神?牛在农民家庭中很重要,以前没有牛,就犁不了地,也就种不出粮食。吃苦耐劳的牛,是西府农人的帮手和朋友,如此铁牛庙里敬铁牛的现象就不难理解了。

  宝鸡其他县区也有保护耕牛的习俗。凤县河口镇张兰回忆,过去自己家中有三头耕牛,新麦下来后,母亲蒸第一笼包子,要给每头耕牛吃一个,让它们也尝尝新麦的味道,享受一下劳动果实。在不耕种的时节,农人每天要到河边、山坡上放牛,确保耕牛吃饱喝足,牛圈也要盖好,让耕牛有一个舒舒服服的窝。

  如今,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在宝鸡大部分农村地区,机器代替了耕牛,耕牛在田间地头渐渐远去。但它在这块土地上洒下的汗水,西府农人不会忘记。(记者 张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