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为中国人,你得知道这些关于红包的知识

 昵称mCiRtOam 2016-10-31
图片来自网络

  之前有部老剧《中国电视史》火爆了二次元圈,虽然年代久远,但犀利的吐槽风格比之当下也有其特色,这部剧还有一个番外篇叫《中国过年史》,推介读者们看看。

  说到红包,已经成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传说,古时候有一种身黑手白的小妖,名字叫“祟”,每年的年三十夜里出来害人,它用手在熟睡的孩子头上摸三下,孩子吓得哭起来,然后就发烧,讲呓语,得病,使孩子变成傻子。

  之后,人们用红纸包了八枚铜钱逼着孩子玩,一直玩到睡下,还放到枕头边。半夜里,祟摸孩子的头时,孩子的枕边出现一道亮光,祟急忙尖叫着逃跑了。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家喻户晓,纷纷仿效给孩子压祟钱,并且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资治通鉴》第二十六卷记载了杨贵妃生子,“玄宗亲往视之,喜赐贵妃洗儿金银钱”之事。这说的洗儿钱除了贺喜外,更重要的意义是长辈给新生儿的避邪去魔的护身符。

  宋元以后,正月初一取代立春日,称为春节。不少原来属于立春日的风俗也移到了春节。春日散钱的风俗就演变成为给小孩压岁钱的习俗。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是这样记载压岁钱的:“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压岁钱。”到了明清时,压岁钱大多数是用红绳串着赐给孩子。


  民国以后,则演变为用红纸包一百文铜元,其寓意为“长命百岁”,给已经成年的晚辈压岁钱,红纸里包的是一枚大洋,象征着“财源茂盛”、“一本万利”。货币改为钞票后,家长们喜欢选用号码相联的新钞票赐给孩子们,因为“联”与“连”谐音,预示着后代“连连发财”、“连连高升”。

  小时后,拿到红包都很开心的。

  随着社会发展,红包也逐渐被赋予了文化人情属性。

  如今看病求医送红包,


  请人办事塞红包,同事好友结婚送红包,


  拍戏演戏如果演员在剧中饰演逝世的角色,也用红包除晦消灾。红包的功用越来越多,作为国人处理人情的巧妙手段,红包可以解决百种问题。但慢慢的红包开始变味,其乐趣也逐渐离我们远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