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坐光明境,观法界尘作者:一念行者

 空空是如如不动 2016-10-31
  愈痛愈观,一一心上生痛,心不住痛,痛不住心,痛观两两分明,凡命死而慧命生。心不排心,心不拒尘(痛),乃能和光同尘。见之,观之,享之,受之。于身心世界,心不生贪,心不生怖,心不晦暗,尘可出也。
行者好:

自从身体“生病”后就有想给你写信的念,快一个月了,刚开始身体出现不明原因的疼痛,以为是颈椎压迫神经引发右手臂痛,但深知那种痛不是压迫所至,而是神经传导引发的痛,那种痛到了晚上更为明显,眼睛几乎出于兴奋灵光的状态,可以说疼痛引发整个夜晚无法入睡,这种疼痛对于行走在修行路上的我是何等重要。

当初我明显的感觉到心还是被粘在痛上,虽然有轻微的在排斥痛,但期盼痛来得更猛烈些,无论多痛,只是在观痛,内心宁静,白天应该做什么还是在做,晚上躺在床上静静的观痛,不烦不燥,能自自然然的看到有排斥痛的心,虽然如此,内心没有一丝一毫想到医院止痛。

有天晚上,感觉到有一种东西从痛里面出来,心从此从痛里完全脱离,排斥痛的心消失,自自然然的感觉到痛就只有单一的痛,苦不生,不但如此,还感到内心宁静的天空之穷极的空旷,看到“如如”是什么样的自然状态,无需用功,而是自自然然的就在那儿,干干净净,空空荡荡。但空荡那个里面还是有内在刹那刹那间在一起一落的东西在涌动,包括外在的各种声音穿流而过(内外消失,为了说明才说内外而已),听别人在说话时,清楚的知道在说什么的声音穿流而过,心不起,只是觉知声音流过,在看时,感觉外面的东西在空旷的里面,它并没有离开自己的世界,念头不生。

念头还是如往常一样出现,不同的是念头就是单一的念头,没有往日里其它的念头粘连,恐惧不生,生死自然消失。那种喜悦多么想和你分享,多么想对你说,你所说的真的可以做到的,真的是可以来到自性的家园的。世上没有比这更值得拥有的东西了,无论经历了多少苦难,太值了。心真的没有生病这一回事,痛就是痛和心真的没有丝毫的关系,所以苦就不会生,没有苦的痛原来一样可以享受其中心自然生成的喜悦。

神经明显的感觉到衰弱才到医院进行治疗,诊断为带状病毒性疱疹,(这个诊断还是自己诊断的,开始痛时,头脑里就崩一个念头说是病毒疱疹,主要原因想经历更多的治疗手段,有一朋友在家住,她带我找这个医生那个 医生,每个专科的医生以为是他们专科的病,我尝试了各种治疗,来观察那个如如的东西,那个朋友说我是奇人,不知道痛,其实清清楚楚的知道痛。后来身体出现了极度的疲惫才想住院的)

谁都知道这种疾病是侵犯到神经根引发神经痛。其实那个时候痛开始减弱,坚持下来痛应该会自然的消失。但想感受一下医院治疗时的内心活动,是否真正的做到一切听从医生的而不生担忧。在医院里,我完全将“病“交给了医生。其实现在的医院真的是越治疗病更重,住院其间由于药物对身体的敏感反而加重,9天后由于要参加广州同学聚会自动出院,要不然还要进行治疗,出院后情况才好转。

……

回应:

自性了了分明,清净不染,见一物是一物,观一念是一念,不杂不乱,不交不缠。此个境界,于求道者是希求境界,于见道者是安身立命处,于成道者是平常境界。此个自性了了分明清净无染之状态,自性本具,所得即是,得之即用,不问名称,莫费思量。

你已入此境界,于此境界中,观心,观身,观念,观痛,观老、病、死,观一切诸法生灭来去。只是如此观得,渐离生死,脱离苦忧,合他自性清净涅槃妙德。于此境界中,观察是心中所生起,生起者不必灭,灭者自灭。烦恼恐惧,只是路过。若人不着恐惧烦恼,恐惧烦恼自不着人。

生病者,以病为修,则变身病为心朝向健康光明的契机。能如此者,实乃有幸,福报之至。有痛者,观痛,痛中作观,不但痛能提起神,亦能提醒观,以痛入观,以观入痛,难得妙缘之修也。愈痛愈观,愈观愈痛,痛观两两分明,则痛者自痛,觉者不痛者。从痛起观,因观而生觉,见自觉者,此乃佛陀降生于你生命。从此是佛陀,以佛陀之身而面对老病终,如经中双树林佛陀临终一样。生有何苦,病有何痛?皆是福报加于一人一身也。

人之生病,于凡夫实乃不幸;于修道者,乃是大幸,幸运加身也。因身病而心得健康,凡命死而慧命生,孰幸孰不幸也?了然分明。从今你已踏上圣境界,安坐其中,妙观生老病死,以老为伴,与病作舞,如光天化日之下,观察风吹柳般。生不足喜,老不足悲,病不成伤,死非是亡,当出入此四门,于自性城中,一一证实也。

痛之生起,觉之生起,此后观察对死的恐惧,对生的贪恋,莫被这些心尘着住。心上生尘,心不住尘,尘不住心,此即妙光境界。从妙光中观心,从妙光中观尘,心不排心,心不拒尘,乃能和光同尘。和光同尘者,圣贤内在自性之景也。见之,观之,享之,受之。

有无不相生,前后不相连,高下不相较,长短不相对,音声不相和,好坏不相随,皆一片法尘也。前念后念,一粒是一粒,一个是一个,犹如次第珠,虽然成一排,中间无连线,非串也。观心者当见如太虚空,无相可得;观念者当如见无线珠,前后不相连也,非穿非串故。所谓前后相连者,又生更细念,入于彼间,而不自知也。

当观万法如水中月,当观诸有如镜中花,当观色身如大地尘,当观此心如太虚空。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电亦如露,应作如是观。佛陀圣语,当秉持之,恒察恒观,解脱一切缠缚。最后,祝愿你坐光明境,观法界尘,从中解脱自在。于身心世界,心不生贪,心不生怖,心不晦暗,尘可出也。

合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