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故事,塑造人物是最秘密的杀手锏

 易良义 2016-10-31

《故事工程》笔记3


-1-

写故事我们需要塑造血肉丰满的人物,他们应当具有深层次意义,能够吸引读者的目光,杜绝给人们留下呆板、老套的印象。

人物是故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元素

人物刻画的七大关键变量

●形象和个性——人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观察和感知人物,其中包括人物的怪癖、特征、习惯以及外貌。

●故事背景——在故事开始前,通过人物身上所发生的一切来塑造人物。

●人物弧线——人物如何汲取经验教训,如何随着故事的进程不断成长,如何变化并解决那些令其困惑不已的难题。

●心魔和冲突——这个问题的本质可以阻止人物采取行动,并界定他的观点、信念、决策和行动。例如,害怕结识新朋友,这种恐惧就是一个心魔,肯定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经历。

●世界观——一个被认可和接受的信仰体系和道德指南;故事背景和心魔证明了的结果。

●目标和动机——是什么驱使人物作出决定并开展行动,是什么使人物相信这些决定和行动所带来的好处要比任何代价和让步更重要。

●决定、行动、行为——最终的决定和行动是前面全部叙述的总和。

你塑造的人物的所有一切都取决于这个最终的变量,人物的决定、行动和行为所具有的

意义和影响取决于你在做出决策或开始行动之前、期间或之后如何处理前六个变量。

人不是那么单纯。我们思考的东西、说出来的话以及做的一切都是全部因素所产生的结

果。如果你想让一些血肉丰满、生动深刻、引人注目的人物来推动故事情节,那么你需要把

这些因素都融为一体。


-2-

故事的本质

有一个词可以较为准确地表达那个词就是冲突。它是指阻碍主人公实现既定目标的敌对势力。倘若没有这种敌对势力,故事情节的展开便像是记流水账一样,缺乏戏剧张力,读者也没有理由投入情感去阅读。

倘若没有冲突,人物就无法鼓起勇气来战胜自己的心魔。

倘若没有冲突,生活就会平淡无奇,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不会这样。

因此,冲突是人物和主题层面上所必须具备的,当然,情节也少不了冲突,它在好几个层面上界定了故事情节。

了解冲突是如何交代故事情节的,这一点很重要人物是故事所需的四大基本要素(属于六大核心技能)之一,任何要素的缺失都会导致故事情节不完整,缺乏艺术性。倘若没有立意、主题、结构——即使塑造的人物再完美——也不成其为故事。

人物就是催化剂,使故事中的其他成分都变得鲜活起来。人物反映了主题思想,人物的行动是以线性结构表现出来的。情节塑造了人物,敌对势力可能使情节丰富起来。

即使是一个老套的故事,里面的正面主人公也是有血有肉的。你需要更多充满活力的人物,需要深入挖掘和充实内容,需要关联性——与读者建立基本联系,使读者身临其境,感受到作品的魅力和乐趣。在错综复杂的舞台剧里,你既要塑造正直善良的英雄、邪恶的反面人物,也要塑造性格复杂多变的角色。

更不必说,你还要给他们安排一些有趣的事情去做,比如:在宏伟的故事背景下让他们大显身手,向自己的心魔发起挑战;在通往目标的道路上克服重重困难。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实,所以会打动读者。

你应该对人物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你也应当拥有一系列的方法、标准

和清单,帮助自己创造出形象生动、引人入胜的人物来。

-3-

人物所处的背景

你是否注意到这一点:演员们在谈论工作时,很少提到人物所经历的故事情节,他们唯一关心的是萦绕在他们所扮演的人物精神上的冲突。故事即将上演,即使面对记者,他们也更倾向于关注塑造人物所带来的挑战——他们如何深入虚构人物的内心,与人物本身建立联系,逐渐了解他们,为人物增加深度和内涵,使人物个性鲜明,且有细微差别。他们谈论了解自己所扮演的人物以及全身心投入进去的必要性,谈论研究人物以及生活在他们的世界中的感受,之后,他们穿上戏服进行演出,向观众展示虚拟的身份

情节和冲突,人物不是故事

人物不是生存在真空中的。他必须不断发展,在其他核心技能的背景下展现出来,并与其他技能密切联系在一起。要实现这一点,作家就要去探索,脑子里就要装着全部的写作素材。从这个角度看,人物是一种非常有力的讲故事的手段。

人物的使命

人物要有吸引力,人物塑造要丰满、可爱,鲜明的性格和些许怪癖,以增添故事趣味?其实,关于人物发展的真正问题不是是什么,而是怎么样。我们该如何赋予人物深沉而复杂的特性呢?

一个更好的方法是给人物的各个方面下定义并做分类,从而使创作的每一方面都能得到检验,并从各个方面分别接近人物。

-4-

深入挖潜

要达到的一个目标是避免人物墨守成规和典型化,避免性格浅薄或缺乏吸引力,要新颖。一个人物的全部选择和行为由他的过去经历所决定,并且受动机和目的驱使。如果我们接受了这样的人物塑造标准,就会明白,无论是特征、记忆还是梦想,没有哪一个可以决定人物高大的立体形象。相反,丰富的人物塑造是许多变量的总和

想一下组成一个丰满人物的各种不同变量。人物塑造就像机器上的刻度盘一样,每个变量都有从1到10的刻度。控制面板上有七个旋钮,这相当于先前介绍的人物刻画的七个变量,对于你想要塑造的任何人物,有不少于一千万个完全独特的设置。

这只是一个比方。事实上,每个刻度盘上都有无数个可用设置,包括从死亡、昏迷到神圣的完美,以及随之而来的千古流芳。

如果把人物的构成部分看成是变量,我们应该把刻度盘上的那些设置运用到构成故事的人物和正在写作的故事背景中去,以此来测量那些人物和背景的力度和新鲜度。

人物有七大变量,你可以把它们分成任意数量的子群,然后以任何方式将它们组合起来。事实上,你赋予人物的任何性格都可以归为七大类别中的一类,不过这些类别也有部分重叠。将不同的层级和选择与每一个不同的人物构成部分组合在一起,就会形成一个包含上千万选项的列表。

作为一个作家,你的任务是让天空飘落独一无二的雪花。

-5-

人物的三维空间

虚构人物里,术语“一维”是指平面、老套、让人一眼看到底的人物,就如同《宋飞正传》中,那种跑龙套的人。或人物的更深层次维度鉴于那句话隐含的意思,即要努力创造一些多维人物,特别是英雄人物和恶棍,

你可以设计人物,赋予他们三个与众不同且引人注目的层次(即三维空间),这样经过精心雕琢,故事就会因为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而变得生动活泼、充满活力。

真实的生活展现在三维空间里是的,故事里的人物应当如此。

把这七个变量当成调料

人物分析需要全面思考。让我们遵守最简法则。作为一名作家,你应该时刻思考与你的人物有关的两个方面:你运用的变量,以及清楚认识到展示那些变量的维度。

人物的一维空间——外表特征、怪癖和习惯一维空间展示了人物的外貌和行为……她的头发,使用的化妆品,座驾车型,衣橱里的衣服,常去的地方,音乐品味,喜欢吃的食物,某些态度和偏见,等等。在很大程度上,这是两种情况的组合:她如何看待自己以及希望别人如何看待自己。有时,这些因素相互矛盾,它产生于第二个维度,我们后面很快就会谈到这一点。

些表面选择(一维空间)和另外两个维度有何区别?

●在人物的一维空间里(包括上面列出的内容),你向读者展示的人物非常简单朴素。

你给读者留下空间,让他们赋予人物意义。如果一个人物选择开一辆车龄15年的雪佛兰克尔维特轿车,而且车的真皮座椅破烂不堪,读者有可能不会赋予这一人物任何意义,也有可能会联想到其他意义,因为它本身实在没有任何意义,当然也可能有。而后,你务必要向读者展示隐藏在一维空间背后的那些花边新闻,这样你就跨入了二维空间。

●在人物的二维空间里,读者会了解到人物为何要做出这样的选择、有这样的行为,这一方面决定了读者的看法,另一方面也让读者了解到人物这样做是付出了努力的,可能符合读者自己赋予人物的意义,也可能不符。在二维空间里,作者会尽力展示故事背景,展现事件发生的过程,揭示隐藏在一维空间背后问题的意义。

在前面所举的例子中,那辆克尔维特轿车可能是主人公的父亲给他的礼物,主人公因为念及父亲而不忍丢弃。由此,可能表明他们的父子关系不错,当然也可能不是这样。这辆车也可能属于一个总是想耍酷的辍学男生,他觉得驾驶一辆克尔维特轿车甚至是一辆老爷车能显得自己很酷。我们把人物的一维空间(克尔维特轿车)扩展一下,就提升到了二维空间的层面。

●在人物的三维空间里,所有基于一维空间做出的选择,都是为在危急关头做出更重要的选择及行为而服务的。比如,如果主人公为了避免撞上一只狗,而不得不撞坏他的克尔维特轿车,不论这对他意味着什么,这都是三维空间的变量,即使不涉及道德判断,也完全显示了主人公的内心和灵魂。一维空间和二维空间的指标吸引我们赋予人物意义

但并不总是与三维空间的选择相匹配。此外,故事后半部分中三维空间的选择成为展现人物成长的主要方法,这就是著名的人物弧线。在先前那个欺骗信徒妻子的例子中,选择通奸行为发生的那一刻,决定了主人公最深刻、最真实的一面,而这恰是三维空间传达给读者的信息。在这个例子中,读者从三个角度观察了这个人,每个角度正好是人物三个维度中的一个。

作家要时不时停下来留意一下现实世界中一维空间的范围,努力分析预期的信息是否符合真实的感觉,或者说是否有任何隐含的意义。

即使我们停止了打字,离开了自己的住宅,我们仍然可以做作家做的事。

故事中,那些次要人物通常都是一维的,过度在次要人物上着墨是错误的

你需要集中精力来刻画你笔下的英雄人物和反派人物以及其他主要人物,在配角身上则不要着墨太多。

你需要集中精力来刻画你笔下的英雄人物和反派人物以及其他主要人物,在配角身上则不要着墨太多。

至于你笔下的主要人物和反面人物,你还需要深入挖掘他们的形象。在刻画一个伟大人物时要冒的一个最大风险就是,对人物过度深化,而没有同时加强故事结构,没有增强阅读感受。换句话说,为了深入挖掘而深入挖掘不是一个好方法。

从主人公行动的那一刻起,你就有责任把读者带到二维空间,从而消除与一维空间和三维空间之间的差距。这就涉及人物刻画的问题:需要深入挖掘人物的本质。

如果需要细节刻画,要有理有据、有实际意义。

-6-

二维空间人物——故事背景与心魔

如果说一维空间是你所看到的,那么二维空间是你所了解的吗?

二维空间解释了你在一维空间为什么看到了你所看到的。也就是说,你所了解的恰恰是人物想让你了解的,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如此。

只有在三维空间,我们实际上才是通过一维空间看到人物的外貌、装扮和二维空间的原因理由,来真正理解一个人物的……有时,直到故事的结尾,你才会获得这样的感觉。

直到人物在三维空间出现,我们才能真正知道。换句话说,他在紧要关头做选择时,其真实的性格才会最终浮现出来窥视一下内在的人生阅历

无论你是如何给人物包裹上一维空间的外貌和个性,在二维空间,我们还是能看到,甚至清晰地观察到人物的内在本质。

这个人物来自哪里,他受过的创伤、记忆和破灭的梦想给他带来的怨恨,他的恐惧、生活习惯、弱点和爱好,都与他是如何成为这样一个人的有关。这些都是二维空间的力量,促进、鼓励和解释了一维空间人物身份的选择,实际上,那些怪癖不过是障眼法。

一个极度害羞的人,一旦你了解她,就会知道她其实是一个有趣的人,不是吗?融入到人类的痛苦、恐惧和心理创伤的复杂舞蹈之中,这是一维空间和二维空间交错的棘手界面。

转换到情节网络中,舞步呈现出一定的节奏和不断加速的步伐,直到人物无法再隐瞒她的真实自我,或许迫使她选择自己即将成为什么样的人。

这是有效进行故事讲述的动力所在窥见人物内在本质能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人物,这是引发共鸣的关键

想想你喜欢看的书以及书中的主要人物。你之所以喜欢这些故事,可能与里面的人物或情节有关,可能更多是因为人物。确实是这样,因为你感受到人物,理解他,与他产生共鸣,在阅读中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的情感。但是如果没有情节,人物就没有舞台来向读者展示自己外在的一面和真实的自己。任务和情节这两个元素结合起来,共同决定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你关心这个主人公,因为你和他产生了密切联系,和他产生了共鸣。培养读者这种反应的最肥沃的土壤是主要人物的内在情感。

不管有没有借口,二维空间才是故事讲述的真正内容,因为它播下了让读者产生共鸣的种子。但是你还没有完成故事。你必须要加上三维空间,如若不然,即使你对故事的意图理解得最好或最充分,也不能创造出性格丰满的英雄或恶棍。



-7-

人物的三维空间——行动、行为和世界观

以人物为中心——他到底是谁,这是人物在三维空间的核心内容。在紧要关头,如果需要做出重要决定,人物会表现出哪些特征?一维空间出现的假面人物?二维空间中伤痕累累的失败者?还是另一个人?

就像三维空间的人物所展示的那样,如果出现了另外一个人,那就形成了所谓的人物弧线——主人公战胜了心魔,表现得像另外一个人一样,这个人在战胜心魔后做出了更恰当、更勇敢的决定。或者,在他的假面被剥下之后,在他过去的戏份被摒弃后,他也许只是向我们展示了他真实的一面。其实,另外一个人才是真正的他。

或者都不是。也许他只是在故事里做出了更好的选择,这是一种救赎的方式,他只想愉快地度过这一天。一旦转危为安,他就可能恢复原先在二维空间驱动下一维空间里的那些行为方式,就像毒贩呼吁人们从他凶恶的同伙手中救出一个孩子一样。从总体看,对于挑战以及关键性时刻来说,他是一个英雄,然而本质上他仍是一个毒贩,尽管表面上多少有点社会良知。

换言之,他是一个刻画深入的人物,一个性格复杂的人物,一个三维人物。在刻画人物方面有几条原则,对这些三维人物的理解,决定了选择什么样的手段、什么样的方法。

一个英雄人物立场坚定,勇对风险、果敢决断、胆大心细(或相反)、执行力强。即使他有问题,比如从外表看似乎并不那么讨人喜欢,或者不太可能作为一个正面英雄出现,但是他这样做了,克服了困难,战胜了恐惧,击败了心魔,提升了自我,并且跨越了重重外部阻碍——体现出了三维空间人物的深度。

-8-

恶棍也有情感

另一方面,恶棍的行为也要合理化,对公认的社会准则或麻木不仁,或拒不承担责任。或者仅对那些给他带来麻烦的准则给予一定的关注。他确实有评判是非的权利——这本身恰是主要人物复杂性的一面,而他往往犹豫不决,做出自私的选择,有时调侃自己(相信这一点),说为了更大的利益,损失和邪恶也可接受。在多数情况下,恶人总是率先考虑自己的财富、地位或是享乐之事。

极恶之人拥有复杂的二维性格,使之形成其道德标准和世界观。在他们的内心,这样的性格允许他们(若不是驱使他们)做出自己的决定。

不同的决定,导致了完全不同的结果。不同的结局形成了不同的故事。那个决定本身也会决定你的命运。

那些决定以及行为展现了三维空间的人物,相应地既表现了人物的内在真实性格,也表现了人物的性格弧线。

当你纠结于人物刻画的多维层面时,记住一点,你的目标并不总是要去刻画英雄人物的美德,或是表现恶人的恶行。美德只是一个选择。

三维层面给了你很多选项,这些选项都是深入刻画人物的手段和方法。

无论怎样,最终决定人物性格特征的是三维空间,其他的一切都只是铺垫、烟幕弹或者解释。

整合三个维度人物性格的艺术

尽管我们清楚一维空间和二维空间有可能决定三维空间,或者可能决定不了三维空间,但这并不影响前两个维度的价值。事实上它们是塑造多层次人物的关键因素。真实的生活展现了全部三个维度人物刻画的特点,因此我们的故事应高于现实。

这个整合的过程就是讲故事的艺术

但是要清楚:假如你是想推销自己作品的作者,你必须在所有这三个维度空间范围内,塑造出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和恶棍,否则你的作品就不完整。

就这样做,而且把它做好,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既具有可信性,又引人入胜,这样,你将再也不会听到别人关于你笔下人物太扁平或太肤浅的批评了

.摘下面具的人物

如何在人物性格方面吸引读者?

当然,我们眼中的英雄和恶棍,甚至是配角,都应该个性复杂,不那么完美。

请记住,讲述故事的本质要求我们把主要人物放在重要位置上。

在危险中前行,有要去做的事情,有要去完成的目标,有要去学习的东西,有要去改变的事物。顺便提一下,这对于那些主人公、反面角色以及恶棍同样适用我们设置了一些障碍——有些是外部的,有些则来自于他们的内心最深处——使整个过程富于挑战性、趣味性。

让读者对人物产生共鸣

读者喜爱的并非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主人公,而是意识到自身的弱点和所受的诱惑,进而能为了一个更高的使命而克服它们的人。她开始意识到自己误入歧途,她感到很懊悔。所以她选择改过自新,决定遵从一个更庄严的使命,至少在文字间以及故事的时间框架内是这样。倘若不是这样,至少她从内心深处做出了最终决定,而并不是任由心魔摆布。

凭借这些,我们就能对她产生共鸣。我们会认同这样一位主人公,并全力支持她,即使这是暂时的。因为我们曾经都有类似的经历,我们都是人。

在讲故事方面,是作家操纵了读者对人物产生的共鸣,而并非人物的错误和优点,是作家使人物变得生动活泼,这也为故事注入了惊险刺激与同等的情感。

-9-

人物的性格本质

大多数作家在大学时并没有修过人类心理学。这真是令人遗憾,因为那是创作好故事最重要的技能之一。作家笔下的英雄和恶棍需要依据人类行为的已知原则来行动,这也许是你靠本能所不能了解的事情。

当你能够围绕基本的人类心理学知识思考时,就会意识到你正在解决创作中二维空间人物性格特点的问题。你需要理解人的行为,就如同现实生活中用的水桶,你可以往里面注入所有你想添加的细节。

作为一个设置此类场景的作者,你应该熟练地掌握怎样描写所有这三个维度——你的主人公是怎么设法出现在危急关头(一维空间),怎么理解当旧情人走进来时自己的情绪起伏(二维空间),以及最终选择了什么行为(三维空间)。

创作故事背景

你知道什么能让这个故事更上一层楼吗?那就是故事背景。

如果这个真实的故事是你小说的一部分,那分析背后的原因是不可或缺的。

请记住——把背景故事写下来,这很关键——没有什么比希望更能给故事添加佐料的

了。

故事背景是二维性格特点的素材。它能够对一维的表面假象和三维的选择和行为做出合理的解释,它也可以与两者截然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它为两者增加了有趣而错综复杂的层

面。

-10-

故事背景是讲故事的工具

人物行动需要有效的心理状态来配合,至少要从过去的经历来对某些相关的行为(二维)做出明确的解释。故事背景能让你安排故事发生。

冰山原则

提前设计一个详细的故事背景,这也是有风险的,技巧就在于如何展现刚刚好的故事背景,这样读者可以凭直觉就知道人物来自哪里,而不是靠拼写其姓名猜测他们来自哪里。

首要指导准则,称为“冰山原则”:对于你塑造的角色的故事背景,仅仅展现大约十分之一的内容。按照字数来算。只看一眼,就进入行文当中。呈现足够的信息即可,让读者获取故事开始之后的背景素材,并对此做出假设,背景仍然继续影响人物的世界观、态度、决定以及行动。

阅读时要认清故事背景

了解写作技巧的最佳方式是:当你看其他故事时,在这些故事里寻找和体认该种技巧。

你读的每本小说以及看的每场电影,都会有一个刻意安排的故事背景在起作用。所以你要留心故事背景是如何安排的,根据你自己的手稿反思一下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系列小说中的故事背景

假如你正在写系列作品,故事背景就更为关键了。其实故事背景的影响是最主要的,另

外还有人物角色以及她逐渐成长的经历,因为这将在后续故事中得到延续。在特定的情节方

面,每本小说应该自成一体,并且表达充分。尽管每个情节都应该将故事向前推进,与更鲜

明的主线同时发生,但是受故事背景启发而创作的故事情节仍然有未解决的问题。

哈利·波特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哈利过去的经历让这套丛书始终充满紧张的情节。整套

书中,哈利无限接近于找到挫败杀害其父母的黑暗巫师的计划,一旦找到这个方法,他就会

以正义之名向黑暗巫师复仇。

在这套丛书的第一部中,背景设定最出彩,获得关注最多。在第一部中确立的情节主线

贯穿了整部书,在后续的书中不再重复提及。新读者需要翻看第一部的故事情节,以便熟悉

故事的来龙去脉,因为这对后续的书还会持续产生有力的影响。

这种方式在电视上随处可见,因为我们习惯于观看电视连续剧。在经典剧《亡命天涯》

中,背景渗透进每个场景中。然而在每段情节中,理查德·金布尔医生都会面临一场新的冒

险,都会遇到一个要去解决的新问题。

小说作家能够从电视上学到很多如何将一系列的情节串联起来的方法,而这个学习过程

的关注点始终都是故事背景

内心矛盾和外部冲突

冲突。创作故事的最好方法就是制造冲突。

故事中的主人公要寻求成功、取得胜利、逃离困境、探索发现、完成任务、实现愿望、追求真理,或是要完成其他任务,所有阻碍主人公成功实现这一切的不利因素就是冲突。

表面上看来,冲突是在故事的第一情节点(参阅第22章)刚开始的时候才有的,在这种

情况下,我们也可以把它称为故事发生的引发性事件。故事中的主人公就是由此开始了他的

旅程。

第一情节点之前的描述都是为故事的转折点服务的。

因此,应该在第一情节点开始之前就确定好人物形象。

在故事的第一部分,也就是第一情节点之前,作者应该呈现出主人公的一维性格,也可

以描写反面角色的一维性格特点。同时,你也应该在第一情节点之前为主人公的二维性格埋

下伏笔,因为作者应该为一维性格和二维性格的前后呼应做好铺垫。

故事开始时主人公的所作所为,可能与故事最后部分所表现出来的性格

特点有所不同。譬如,我们可能不喜欢这样的人物:一个在野营旅途中喝醉酒的人。然而,即使他举止愚蠢,但当他被一只饥饿的大熊盯上、被视作下一顿美食时,我们肯定会同情他。

故事的第一部分,对主人公的三维性格的设定可能是双膝跪地、向天祈祷的那种

——一个懦弱的人会在重重压力下恐惧不安。然而在故事的最后,他可能会拿起棍棒为保护

自己而战,因为一味地恐惧害怕没有任何意义。两者都是三维行动,都受到二维性格的驱

使。

这个例子强有力地证明了一点——在故事中,主人公的二维性格是可以发生转变的

一般来说,主人公复杂的内心活动产生于刚开始的二维人物刻画,这种内心矛盾会阻碍

他实现自己的目标。其实,除此之外,主人公还要努力克服作者在他的前进道路上故意设置

的外部障碍。

有些故事,尤其是那些无法用更专业的术语来编辑的故事,如以人物刻画为主的小说和

电影剧本(再次以《壮志凌云》为例),其重心几乎全在描述主人公的心魔上。而如何克服

二维背景中设置的重重障碍,恰恰是故事的主旨所在。

好故事中两个层次的冲突

每一个好故事都会呈现两个层次的冲突:一种是阻碍主人公前进的外部障碍,另一种是主人公潜在的心魔,使他们无法在巨大的压力下做出最好的表现。内在的动力、心底的脆弱、信仰、使他们脆弱的怪念头或引诱他们堕落的癖好都会蒙蔽他们的双眼,让其无法认清事物的真相,乃至扭曲他们的价值观,使他们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二维心理状态的例子包括根深蒂固的宗教信仰(例如,这种信仰可以使一个人对付那只

饥饿的大熊),由于虐待而引起亲子仇恨或其他怨恨,对权威的不信任以及一些心理性问

题,如恐高症、幽闭恐惧症、广场恐惧症和一系列其他的恐惧症。当主人公需要做出决定

时,其中任何一个问题都会成为障碍

当然,在故事的最后,他克服了心魔,唤醒了自己内心的英雄气概,终于超越了自己

父亲,实现了父亲未了的心愿。

这部电视剧是成功塑造人物形象的典型,因为它具备了所有的必要元素:背景故事、心

魔、正常人的心理、世界观和一个布满怪异东西的黑乎乎的地下室,其中包括胶带和显微镜

片上的血迹,这一切都暴露在众人面前。但这一切都很神秘,很有吸引力。

然而,当看到那些卑鄙的家伙成为连环杀手德克斯特的猎物时,我们仍然会发现自己居

然或多或少地同情他们,尽管那些家伙确实是罪有应得。

其精彩之处就在于德克斯特找到了一种摆脱心魔的方法,克服了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故事首先关注主人公消除内心的冲突,或者说德克斯特制服自己内心的恶魔的努力,然后才增强了克服外部障碍的能力

还有另外一种情节设置的方式:将主人公制服心魔的情节设置在最终打败敌对势力

前,这要求增强主人公的能力,使其足够强大,战胜他们在故事中需要战胜的一切。

描述主人公学习如何克服自身的缺点是讲故事的灵魂所在。这其中最为关键的任务,是

作者要在故事发生之前进行充分构思。

我们把这称为人物弧线。只有为故事的主人公设置一个心魔,让他面对并征服这个恶

魔,故事才能深入人心。

精巧设计人物弧线

其实我们人人内心都有恶魔,只不过

有些人内心的恶魔比别人多。随着年龄的增长,有的恶魔会被我们征服,而对有些恶魔,即

使有时进行心理治疗,我们也无法摆脱它们。我们会遇到诸如离婚、工作不顺及各种起起落

落的问题,我们经常将此看作人生中的跌宕起伏。

大多数时候,我们遇到的人并不知道或不关心自己为人处世背后的真实心理。这些也都

是事实。这就意味着在大多数情况下,生活中仅有少部分人会明白自己性格和行为背后的真

实心理。可以偶尔去心理咨询师或社会工作者那里咨询,他们会比我们更了解我们自己

因此,我们在故事中塑造心魔时,既可以以自己的经历为线索,也可以取材于别人的经历,还可以将人性的阴暗面和戏剧性带入故事。写故事时,要让读者明白我们所写的一切究竟要表达什么

正是故事中人物的背景故事,将有深度的、多维的故事与浅显的、单纯的故事区别开

来。

塑造心魔的有趣之处在于,故事情节一般不会随着这个魔鬼本身向前推进,而是取决于

作者笔下的主人公如何对待自己的心魔。其实我们自己心中的那个恶魔同罪犯和精神病患者

内心的恶魔一样令人痛苦,只是罪犯和精神病患者会以一种令人吃惊的,并且往往是恐怖的

方式来对待心魔。

只是罪犯和精神病患者会以一种令人吃惊的,并且往往是恐怖的方式来对待心魔。

我们都可以套用一种标准化的心魔处理方法。之后,故事的引人之处则在于不同性格的人物如何处理各自的事情。

人物的处事方式便是人物弧线的主要内容。

通常的心魔是什么样?

怯懦、自私、成瘾、恐惧、自负、傲慢、仇恨、怨怼、偏见、自卑、愚蠢、天赋异禀、

收获遗产、贫穷、无知、麻木、厌世、天真、道德偏差、性取向异常等。一般来说,任何不

符合世道人心的性格、不被认可的规范,或在你虚构的故事中阻碍主人公获得成功的因素,

都可以称作心魔。

行动实际上都是三维性格特征的外化,某个二维性格的心魔只是你一个隐秘的构想

大英雄也有心魔

大恶棍的内心也是如此。众所周知,反面角色的身上存在着种种不足,其实大英雄也绝

非无可挑剔。英雄的内心也存在着恶魔,反面人物也有闪光点。否则,完美的英雄和十足的

恶棍都将是平淡无趣的角色。或许,有的恶棍曾努力使自己变得完美,至少他们相信自己的

所作所为是在替天行道,而不是在损害他人的利益。又或许,有些恶棍其实就是满脑子反社

会思想,更糟糕的是,他可能完全就是个精神病患者。

无论用哪种方式,作家要做的就是让读者或观众理解你为什么要塑造这样的角色。

塑造人物弧线是一门学问

作者要赋予人物力量与洞察力,获得原本缺乏的能力,消除阻碍他们自身发展的弱点,

不沉溺于过去,学会宽恕,在关键时刻能做出最佳的决定。

人物弧线是结果

我们可以通过背景故事了解主人公心魔的来源和本质。作者会在整个故事的开头部分交

代好背景,即在引发性事件或第一情节点之前做好铺垫。在叙事的中间部分,主人公开始受

困于心魔,进而意识到他需要克服的是什么。在此之前,通常在故事进行到中间部分时,我

们会看到主人公内心的挣扎(第五部分探讨故事结构时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一点)。

在故事的最后部分,主人公开始发挥重要作用,做出更好的选择,即三维空间的选择,

这表明他成功了,他不再屈服于自己的心魔,至少在那一刻,他可以战胜心魔,去做自己应

该做的事。这就是人物弧线,纯粹而凝练。

从塑造心魔开始,到主人公最后征服心魔为止,整个过程即是人物弧线。

举例来说:从温驯变得大胆,由懦弱变得勇敢,从沉默寡言变得直言不讳,从不能原谅

到宽容谅解,由愤怒到平静,从毫无头绪到找到线索,由自欺到自知,不诚实的人开始向自

己及他人坦白,经不住诱惑的人变得自律,弱者变强,猜疑变为信任,被压迫的人获得解

放,受害者变得能够保护自己,索取者变为给予者,迟钝的人变得机敏,天真简单到全面缜

密,无精打采到充满激情,冷酷变为热情,等等。以上列举的种种转变都是人生阅历的真谛

所在。

与故事刚开始时相比,主人公在故事的结尾处应该给我们诸多启示。人物应该更丰富、

更全面、更有能力。考虑到真实性和可信度,有些故事的结尾不会完全如此,但至少应使主

人公完成他的目标,充分展现故事的主题精髓。

我们都听说过的原则:要展示,不要叙述

这一原则对于塑造人物弧线尤为重要。我们必须使主人公完善自我的过程可知可感,而

不是像写新闻一样陈述事件首尾,更不能使其来龙去脉显得不合乎逻辑。

无论是讲故事还是在现实生活里,探索简单的事物往往能使人收获更多。

人物弧线作为次要情节

以描述人物心魔为主的背景故事是次要情节的良好素材,这一次要情节应从属于主要情

节,并与主要情节息息相关。因为次要情节要讲的是主人公的心魔,这很快会成为故事的弦

外之音。讲故事时,插入一些弦外之音是十分有趣的。

这是“故事菜单”上两道不同的菜,而你作为厨师,需要巧妙地将二者搭配起来

比如,你要讲一个惊悚的故事,在面对厄运或者死亡等重压时,主人公的能力发生了怎

样的变化,这就可以作为次要情节。由于主人公必须战胜内心的恶魔,打败现实生活中的敌

对因素,克服作者之前就为其设置好的障碍,那么,缺乏担当甚至勇气不足的弱点便成为故

事的弦外之音,它能增加故事的戏剧性。

若故事是浪漫喜剧或严肃的剧情,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个工作狂,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每当他要做出决定时情况都会变得很棘手,这些都与主要情节和次要情节的发展紧密相关,

就成为了故事的弦外之音。他心中的那个恶魔也会阻碍他进行转变,阻碍他采取行动来解决

主要情节中的最重要问题。或者是,主人公对他人某种程度上的盲目信任和忠诚推动着主要

情节的发展。

如果这是一个爱情故事,我们就应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描述:可以将个人内心的冲突上

升为故事戏剧性的主要冲突,而外部冲突则成为次要情节。比如,为了自己的职业生涯,某

个角色不得不选择从一个阵营转到对方的阵营中去。

再比如,在爱情故事中,某一方的家庭或许会介意双方的阶级差别,从而对这段萌芽中

的爱情持有偏见,这就会成为主要情节中的最大冲突。在这种情况下,你只需一些能体现故

事主题,同时又能影响戏剧冲突走向的次要情节,就可以震撼读者的心灵。

故事中的弦外之音通常与人物的二维性格相关。它深深地改变了主人公之前坚信不疑的

信念,冲破障碍,给主人公的情感及心理带来极大的冲击。冲击唤醒了人物的一维和三维性

格特征,在故事的前半部分,主人公更多地表现出一维性格特征,接近故事尾声时,人物通

常表现出三维性格特征,他们征服了内心的恶魔,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次要情节遵循与主要情节相同的基本故事架构和流程

与故事的主要情节相比,次要情节往往更简单、更隐晦。当次要情节开始影响故事中人

物的选择和行为时,最终它会成功地与故事的主要情节结合起来。

故事的弦外之音在起作用

实际上,成熟的故事模板里有三个变量必不可少——主要情节,次要情节,故事的弦外之音——这些因素同时发挥作用。作者应该运用所有素材塑造人物弧线。

从人物性格特征的角度来看,次要情节是一个戏剧性的问题,将在故事发展过程中找到

答案:他们是否会坠入爱河,他能否得到这份工作,他们是否被剥夺了继承权,他们是生还

是死,他们在船只沉没前会不会发生关系等。在构思故事时,作为二维性格特征的主人公内

心恶魔,是创造次要情节的好素材。

而故事的一些弦外之音,诸如来自社会、心理、经济或其他方面的压力决定和影响着人

物的性格,比如社会阶层、政治制度、职业因素等。

另外,二维空间的人物刻画,即决定人物性格的心理状态和背景故事,常常也是制造故

事弦外之音最为丰富的素材

作家的洞察力在于很好地区分故事的主要情节、次要情节和弦外之音,并且在故事中很

好地安排三者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要从人物性格的角度提前构思,合理运用它们编好故

事。逐一组织好所有要素,故事中的主人公形象就会鲜明而深刻。

人物——各部分的总和

一个好故事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于发挥作用的各个构成部分,这就像大餐中的调料一样,整合在一起,它们的价值就会远远超过单一的价值。

提前弄清故事结构、描述过程和讲故事的程式,能让我睡得更香甜,这些工作的重要性并不亚于创作故事的过程。

任何故事构思过程的重中之重,都是塑造好故事中的人物。这一要素与故事情节一样,都可以从故事的构思中受益颇多。

现在你有了一张路线图,可以从情节和人物两方面来构思故事,即便你是在边写边这样做。

第一阶段人物形象的塑造

故事的第一部分,即导入部分,故事中的主人公对你为其设置的后面的旅程并不知情。

在这一切发生之前,主人公要先出场。我们从故事中明白他想要什么,做了什么,以及他在三个维度中分别是什么样的人

当一切慢慢铺展开来,也就是在故事进展到四分之一处,即第一情节点出现之前,你所塑造的人物在某种程度上与他的终极目标和最终命运是脱离开来的。其中的转折变化就在眼前。

故事进行到四分之一处时,人物表现出来的都是一维性格特征

第一情节点将很快改变一切。至此,你将会首次导入背景故事,这与主人公的心魔和显而易见的一维空间选择有直接的联系。

第二阶段人物形象的塑造

在第一情节点出现之后,主人公将面临一系列全新的或迅速变化了的问题、目标、障碍和需求,开始新的探索。在这个阶段,主人公要面对新的情况,或回应它,或逃避它,或研究它,或挑战它,或怀疑它……但他不会真正回应这个问题,至少不会以公开的方式来回应。

主人公也在摸索他应该如何做出选择,且踌躇不定。

此时,惯用的处事方式和内心的恶魔(人物弧线开始的地方)影响着主人公,常常使他的努力付诸东流。

新手作家通常会犯一个巨大的错误,即在故事的开始就让主人公着手解决问题,而不是安排各种反面角色来与之抗衡。

这里我们看到的依然是一维的人物刻画,而且更多的是他们所造成的后果和带来的限

制。我们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了解他们在二维性格特征下做出那些选择背后的原因和理

由,他们掩饰了怎样的痛苦,又试图制造怎样的假象。通常情况下,为了达到新的目标,主人公不得不摘掉面具

第三阶段人物形象的塑造

第三阶段的任务:通过不断探索学习,主人公开始反击那些阻止他前进的障碍,这需要强大的意志和优秀的能力来战胜自己的心魔,而这可能是他生命中的第一次。

在故事的第二个四分之一处,主人公作出回应;到了第三个四分之一处,他具有了侵略

性和前瞻性。他开始主动攻击。或许他还无法如愿以偿(其实,此时真的让他如愿以偿依然

为时尚早),但他不会轻易认输。经过磨难和学习,主人公开始同内心和外在的重重障碍

进行无畏的较量。

在人物塑造的第三阶段,我们看到根植于二维空间人物性格中的内心恶魔,正在阻碍主

人公获得成功和救赎。有趣的是,主人公也开始意识到这一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