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物无定位,适口者珍

 q1338 2016-10-31

物无定位,适口者珍

——也评《舌尖上的中国 . 第二季》

 

今晚,《舌尖上的中国 . 第二季》(以下简称“舌尖2”)最后一集播完了。与第一季众口一词的称颂不同,第二季的播出,一直伴随着大量的质疑和争议。咱凑个热闹,也来浅评一下这部纪录片的几个相关争议。

一、定位

评论1:“美食就是美食,扯那么多别的干吗?人文,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怎么说呢?《舌尖》本身,并不是一部简单的美食片。或者说,谈论美食的不同节目之间,有着差异化的定位。

 

厨艺节目,教你怎样做美食。比如《我家厨房》,一板一眼事无巨细,一刀一铲不差分毫:油100克盐5克白胡椒少许……

健康节目,普及食品和健康的关系,比如《养生堂》里,于康教授义正词严的说:“大骨头汤就是脂肪和氨基酸碎片”,让我长了知识却全然灭了胃口……

美食节目,带你探路名厨与美食, 《馋嘴阿强》里,人人都是美食家,道道都是人间美味,看着口水横流,腹中长鸣…….

 

但是,《舌尖》不是这样的节目。仅仅从分集上,就有显著的差别。按说美食的节目,分集标准应当是地域菜系、荤素食材、调料味道、厨师餐馆这些才对。可是《舌尖1》各集:转化的灵感,自然的馈赠,主食的故事,时间的味道,厨房的秘密,五味的调和我们的田野。“主食”、“厨房”、“五味”,能让人感到这是在谈食品;但“灵感”、“时间”、“调和”与“田野”却又不像是完全在谈食品。《舌尖2》就更加明显:脚步、心传、时令、家常、相逢、秘境、三餐。只看前6级的标题,谁能知道这是在谈美食?

 

一方面,中国人好吃、会吃。《舌尖1/2》从食出发,以食为载体,所表达的意境却似乎又在食之外。我们在片中,看到的是美食,感受到的又何止是美食而已?

 

另一方面,说实话,《舌尖2》不乏大快朵颐,但也有很多菜品,在我的眼里,真算不上什么美食。西北老爷爷的挂面,太行山的玉米面小凹馍,品相瘦小暗灰的野生花菇, 仅仅5厘米长的跳跳鱼,和有壳没肉的沙蟹酱……我看着这些个食品,一点口水也没有,但坐在那里看片子几十分钟动也不动,又所为何来?

 

《舌尖2》谈及食材的种植、获取、制作、保存、品尝,乃至食品和技艺的流转、迁徙、传授与变化,再谈到相关的人、家庭和故事。这部纪录片,选取了一个完全不同寻常的角度去谈美食,这便是中国人的生活与环境。其表达手法也不落俗,这便是人文的故事与情怀。中国地域广大,各地各人的境遇经历千差万别,形成不同的美食故事。很多故事形成了一点习惯,很多习惯形成一点传统,很多传统形成一点文化。《舌尖2》所讲述的每一集美食传奇,都有一个中国人的生活主题,都是对传统怀念和对文化致敬的一个寓言故事。

 

是啊,奇馐美食,又何尝不是人生百味?

 

讲《舌尖2》故事的,不是厨师,不是营养师,不是食神,倒像一个感性的小资。或者有一点点如梁实秋的《雅舍谈吃》,旁征博引,用词用典,不仅写吃,也写吃的文化。《舌尖250分钟7个故事,更像是一篇杂文,风格并没有那么大众化。其实,不喜欢其定位的朋友,大可以去找与内心期望相同的专栏节目去看就是。而认同这个定位的朋友,个中人也自知个中的滋味吧。

 

二、表达

评论2“表达的东西太多,太杂了”

 

这个评论,相信是很多朋友的共识,笔者也有同感。但窃以为,表达什么是编导的自由。作为观众,比表达了什么更值得探究的,其实是表达的手法。

 

《舌尖2》想从美食故事出发,去反应中国人的现实生活和环境变化,想对文化、传统和人生发出感慨,想雕浮美食背后所要表达的隽永主题。这都没错,也算是一部高质量人文纪录片的良好初衷。

 

但是,导演的手法,有没有达到良好的效果?

 

至少从第四集《家常》来看,我们很难做出肯定的回答。

 

用小学作文被老师最狠的批语说,这一集最大的毛病,就是“跑题”。想讲故事,不想只讲食物;想呈现滋味,也想传达家庭、生命、勤劳和爱…这都挺好。一锅汤百种料,照样可以很鲜美,但前提必须是融汇的一锅。前面几集虽有毛病,把握的大体还行。但这第四集,真是散了神儿了。

 

做菜的镜头快得像广告,子钰练琴2分钟梦露临盆4分钟与美食完全中断,跑得都拐弯没影了。全集剪辑得七零八落,旁白跳跃得东西南北,某些桥段间,没有过渡只有悬崖咱明白导演,你很辛苦,你想说得很多,但就用这一集的解说词来讲:“做事和下酱一样,不能心急”。

 

类似的遗憾,也出现在第七集的毛坦厂高考和大理新移民的桥段中。

 

对生活和环境、传统与现实、痛苦与幸福、人文与故事的一切表达,都不应当抛开食物,简单的叠加上去。既然选择了“舌尖”作为纪录片的食材,那么,无论想加多少调料,无论做成怎样口味的一道菜,都应当牢牢记得一件事:

 

所有的故事和寓意,都要在食物的基础上,自然而然的,生长出来。

 

什么是自然而然的生长?

 

其实,在有些时候,编导已经做到了。

 

1:东北的林区,在大雪密林辛劳一天的林区工人回到家,暖和和的厨房里。老公看着忙碌的妻子,妻子看着灶上热腾腾的火苗,小猫看着咕嘟着的铁锅炖鱼,而微笑的我们,则看着这一家。观众此刻被这份安宁所抚慰的心头,也许油然感叹着那留给最勤劳人们的极致美食,也许感同身受那辛苦劳作给全身心带来的幸福,也许还有更多的难以名状的感受。

 

没有旁白——根本就不需要旁白。导演想表达的一切,甚至未曾想表达的,不都已经有了吗?

 

羚羊挂角,无迹可寻。这是其一。

 

2:姥姥年复一年的做着西瓜酱,做得了,与孙辈一起品尝。满脸皱褶的脸上透出满足。其余的封在缸里,留着做什么呢?旁白恰到好处的来了——“西瓜酱最美的滋味,要等到儿女们回来。那是一年中最幸福的时光”。仅仅一句,戛然而止。被西瓜酱打动了的“吃货”们,怎不明白那封进缸里的,不仅是美味,更是期盼。也就在此刻,观众品出了这道菜更加丰富的滋味——“家庭”。

 

讲故事的时候,最好自然叙述,少加修饰,一修易错,一饰易虚。但是,一个美食讲完了,观众已把口水咽到肚子里。这时可以稍加提点,让人合掌击节。

 

春风化雨,点到为止。这时其二

 

3:第一集《脚步》的结尾,观众品尝了40多分钟的饕餮大餐之后,愉悦的情绪达到了顶点。影片讲过了各种美食,讲过了味道的流变和人迁徙的关系,讲过了留守儿童准备的那瓶鱼酱,被父母紧紧地抱在怀里,在驶向1000公里外的长途车上颠簸……升华的主题,就在这个时候,像是酝酿已久的甘甜,水到渠成的自然流淌出来——“行走一生的脚步,起点、终点,归根到底都是家所在的地方。这是中国人秉持千年的信仰。朴素,但有力量”。

 

随着这样的旁白,编导的本意,影片的主题终于呈现出来。观众的情绪,也在这最后的时刻,才会被带动到一个超越食品本身的秘境中。前面的一切都是为此铺垫,而影片也应当就此,在高潮中结束。

 

这样的话语,可以有,但一定不能多,特别是不能翻来覆去的讲。要说只说一次,说时只说七分。《舌尖1》这方面处理得不错。而《舌尖2》的某些剧集,则有点过。恨不能每个故事都要来这么几句,生怕观众不明白编导要说什么。虽然承认那些旁白大都精彩,不肯割爱亦是常情。但浓豉杀味,过犹不及,反复的提醒,反而让专注美食的人们觉得不断被骚扰了一般,那就还不如不说了。

 

在一集中,心弦的颤动,最好只有那么一次,用《舌尖2》的一集题目来说,就是“心传”。其余的,让余音绕梁,余韵留香,让意犹未尽的滋味才下舌尖,却上心尖,足矣。

 

画龙点睛,回味无穷。这是其三。

 

三:真实

评论3:“《舌尖2》的很多镜头不是真实拍摄,上帝已经无法阻止《舌尖2》的抄袭和造假”

 

这个话题,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咱不是专业人士,想了又想,简单唠几句吧。

 

先说抄袭。纪录片也好,故事片也好,引用其他影视资料的照片和片段,是正常的事情。这第一要看是否正确履行了知识产权的相关手续,是否构成侵权。比如《舌尖》中的一些插曲,甚至鸟鸣,就来自版权引用的音乐或原声。如Tambour Battant的专辑Le Peuple Migrateur鸟的迁徙原声。第二,要看是否影片拍摄的故事真实存在。如果有,那么事实上的相似在先,拍摄手法上的一致在后,就难以构成抄袭的结论。第三要看引用的部分与原片是否融为一体,是否留痕太重。当然,这点是艺术水平的问题,与道德无关。

 

再说造假。有人批评拍摄林芝藏族少年爬树的镜头是换树进行的。这同样要看少年是否曾经爬40米的高树采蜜。如果只是因为“成本和安全”原因,在拍摄重现时,施从权便宜之策,个人认为是可以接受的。有资料表明:剧组寻找采蜜人就花了20多天,拍摄用了4天,爬树采蜜那段用4个机位拍了4个小时,基本事实应当是成立的。

 

反之,如果根本就不存在相关的事实,只是虚构情节制造故事。比如抓跳跳鱼的父亲,据说并不是本人抓鱼——那么就不符合纪录片的专业精神,是值得批评的。当然,这一点完全值得讨论,但需要更加专业的解释。我愿意等待制作者的澄清——这既是剧组的专业操守,也是他们对自己,和对观众的一份责任。

 

至于“上帝已经无法阻止《舌尖2》造假”的激峻言辞,个人觉得有些矫情。即使发言者的情绪是真诚的,那么也请稍安勿躁,先了解一下另一面的事实。

 

2011年,BBC的历史系列纪录片《冰冻星球》,有一集北极熊抚育幼熊的画面,实际是在荷兰一家动物园拍摄的,拍摄团队在母熊生育前早已搭好洞穴,布好人造雪,架好镜头。消息传出后引起轩然大波,人们对其拍摄手法大加抨击。为此,《冰冻星球》解说人阿滕伯勒表示,不去实地拍摄北极熊产子画面是出于安全考虑。“如果你试着在北极熊产子的洞穴里拍摄,它们要么杀掉你,要么杀掉熊宝宝。” 事实上,2001年,BBC《蓝色星球》纪录片展现龙虾在大西洋中产卵的画面,实际是在英国威尔士北部一座海洋公园内摄制的;2008年,在南非沙漠眼镜蛇系列纪录片中,主持人阿滕伯勒也曾被指在动物园内完成拍摄。

 

英国独立电视台前新闻主管斯图瓦特·鲍威斯表示:“其实自然纪录片圈内多年前就开始非实地拍摄了。你看画面中一头狮子正在追赶一只小鹿,但实际上,这两个动物压根就不是在同一块大陆上拍的。”还有一部反应狼的生活的自然纪录片,以一头狼一生的成长历程为拍摄线索。但实际上,为了成本原因,片中的主角根本不是一头狼,而是从小到大十几头比较相似的狼分别在同期拍摄而成。

 

那么,这些算不算造假,算不算不道德?国际上也有争议,但在拍摄者解释之后,大多数人还是接受的。

 

个人认为,为了成本、安全和经济和观赏上的原因,纪录片在不违背事件基本事实的情况下,采取一些特殊的拍摄手法进行拼接,是可以接受的。同时,无论《舌尖2》采取了何种拍摄手法,都应该在片尾处或拍摄花絮里进行必要的说明,对观众进行告知。包括上面引用BBC的画面版权,相信《舌尖2》如果一开始就将相关信息随正片播放时在片尾进行说明,并向同行致谢,就不至于引起后来这么多的争议。

 

最后,源引英国艺术媒体编辑大卫·李斯特的话,来结束这一节的评论。他说:“BBC纪录片最引以为傲的资本不是画面多么精彩完美,而是对大自然坚持不懈、无畏探索的精神。正因为此,它不应辜负公众的信任……恰当的做法是在节目中诚实地向观众告知实情,这是一个态度问题。”

最想说的话

 

《舌尖2》播完了。

 

对该片的制作者,我想说的是:

 

用美味的浓缩精华表达文化的博大深沉,是非常美好的设计。但一不留神就会变得枝蔓累赘而失去焦点。故事本身都是感人的,但只有放在一个合适的语境中去讲说,才会显得相得益彰。《舌尖2》既然以美食作为节目的根基,那么愉悦和温暖自然是情绪的主旋律,而沉重和苦痛则是美食的天敌。陈晓卿导演说:“人情比美食更有嚼头”。赞同这个说法的前提是: 这种人情应当是温情,而不是苦情。因此,在赢得我们的口水还是泪水的问题上,你们势必要做出选择,否则观众可能哪一样都无法付出。

 

你们的努力,我们看得到。但是,如同最新鲜的食材只要最简单的清蒸,有时必要的割舍正是为了突显原味,有时平凡的话语才最能表现感情的复杂。细心的体察比技巧的倾注,更值得回味。用《舌尖2》的旁白说:“火候一词的使用并不局限于厨房”。

 

虽然,《舌尖2》的精彩之处远多于瑕疵,但是你们一定比旁人更加理解:一道精心烹饪的菜肴,并不因为其他一切都好而只是多放了一勺盐,就还能让食者大快朵颐,交口称赞。再用《舌尖2》的旁白说“美味的每一个瞬间,都需要无比用心的创造”。《舌尖1》不经意的成功,给《舌尖2》带来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预料中的极度关注。因此,请不要为食客的牢骚而沮丧吧。美味的传承,又如何离得开挑剔的美食家?

 

对该片的质疑者,我想说的是:

 

食文化并非只是局限于怎么做菜。传统的中国食艺文化,包括了饮、食、品、理、法的很多层次。《舌尖2》谈些更高大上的东西,也不为过。“物无定位,适者口珍”,把《舌尖2》看做一道菜,用它自己的话来说“一千双手,就有一千种味道”。如果这个味道不合您的胃口,您当然可以不喜欢它。这的确是一种遗憾,但未必就是一种错误。

 

从影视节目的角度看,近年来的中国影视作品,乏善可陈。在抗日神剧、宫斗神剧和小时代们主霸银屏的时代,《舌尖2》的成片比达到了1150,也就是说,观众看到每一分钟的画面,都是从150分钟的素材中剪出来的。像这样能深入生活,肯走遍深山密林海洋市井,着实下了不少扎实功夫的纪录片,虽然远未达不到《人类星球》那样的宏大和深远,虽然还有这样那样的槽可以吐,但却难能可贵的独具中国特色,也算是百中出一的优秀作品。如果《舌尖1》给95分,《舌尖2》我个人愿意给85分(不考虑尚未证实的伪造之说)。

 

《舌尖2》值得我们一看,也值得我们一评。它在首播过程中,就已经根据大家的意见,在后续剧集做了一些调整。这种原意倾听的态度,更加值得我们鼓励式的批评,而不是扒粪式的咒骂。善意的互动和讨论式的交流,有助于让这样的作品越来越多,越来越好。因为人们需要更好的纪录片,为世俗生活中的各种焦虑,带来超越困境的心灵慰藉。

 

《舌尖2》就是这样摆在我们的面前:谈的是美食,又有点不是;有点乱,好比食物的五味杂陈;有点过于厚重,如同挺好的菜里放多了些浓油重芡;有点絮叨和煽情,就像我们不耐烦的长辈在指手画脚。不过,宽容一些,放松一些,你发现它也能带给我们几分舒适,几分满足,和几分认同;它勾起过去的回忆,现在的联想,和未来的一些期盼;它让我们在品尝食物的同时,也品尝着生活的点滴。

 

这是舌尖上的中国;而不仅仅,是中国人的舌尖。

 

《舌尖2》过去了。因为它的优点,也因为它的不足,让我们祝愿,未来的《舌尖3》,能更加有味,有道,有味道。

 

注:所有资料来自于互联网公开报道和公开出版物

更多文章,请见个人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455885643_0_1.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