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圳大学公布招生简章& 生物化学:糖异生

 一舟烟雨远汉初 2016-11-01

深圳大学于今日公布招生简章,其中临床医学仅设专业学位,基础医学仅有学术学位,两个学科初试科目一致,与招生目录中均为「西医综合」,基础医学待国家正式批复,预计 9 月下达批复。


由目前已经公布的学校来看,并不是所有学校都会变动初试科目,还请大家耐心等待,还不知道考试方案的同学,依然按照原考试内容,按部就班的复习。


昨日思考题


请分析心率增快,心输出量的变化。


答案


心输出量 = 心率 × 搏出量,心室在舒期搏出量储备较小,仅有 15 mL,但是收缩期储备可达 35~40 mL。心率影响心动周期,最主要影响舒张期,因为舒张期在心动周期中占的时间较大。心动周期约 0.8 s,心室收缩约 0.3 s,心室舒张期约 0.5 s。


正常人,在心搏量不变的情况下,心率增加时心输出量增加,当心率增加至 160~180 次/分时,心输出量可增加至原来的 2~2.5 倍,但是当心率 >180 次/分时,由于心率过快使心室充盈时间过短,心室充盈不足,反而会使博出量和心输出量下降。


心力衰竭的患者,由于心肌收缩力不足,心搏量降低,患者在安静状态下就已经动用心率储备,当心率增加至 120~140 次/分时心输出量就已经出现下降,从而使患者运动耐量降低。


所以一定范围的心率 ↑,心输出量可以增加,但超过一定范围时,心动周期 ↓,舒张期 ↓,心室充盈量 ↓,搏出量和心输出量反而 ↓。


昨天讲解心脏泵血时少发了心动周期图,今日补上




请参见昨天推送的文章:


西综题库优惠活动预告 & 生理学:心脏泵血


2016 年第 30 题 生物化学 A 型题


高血糖素促进糖异生的机制是

A. 抑制 6-磷酸果糖激酶-2 的活性

B. 激活 6-磷酸果糖激酶-1

C. 激活丙酮酸激酶

D. 抑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的合成


 

题目解析


异生是指饥饿状况下由非糖化合物(乳酸、甘油、生糖氨基酸等)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主要进行糖异生的过程是肝。


6-磷酸果糖激酶-1 和丙酮酸激酶都是糖酵解的关键酶,激活后促进糖酵解,因此可排除 B、C 选项,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是糖异生的关键酶,被抑制后糖异生过程被抑制, 因此 D 选项错误,根据排除法我们可以选出 A 答案。


本题可参考《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人卫 8 版教材 P133。

 

本题答案


A

 

考点讲解


2016 年大纲生物化学(二)物质代谢及其调节 5. 糖异生过程、意义、调节及乳酸循环】

 

本题的音频讲解请点击这里哦

 


一、糖异生过程


酵解与糖异生的多数反应是可逆的,但有三个限速步骤需要有糖异生特有的关键酶来催化:

 



1. 丙酮酸经丙酮酸羧化支路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酶①是丙酮酸羧化酶


是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2. 果糖-1,6-二磷酸转变为果糖-6-磷酸,由果糖二磷酸酶-1 催化


3. 葡糖-6-磷酸水解为葡萄糖,由葡萄糖-6-磷酸酶催化

 

二、糖异生过程调节


1. 丙酮酸羧化酶:辅酶为生物素,只存在于线粒体,乙酰 CoA 是其激活剂。


2.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基酶:胰高血糖素促进表达,胰岛素抑制表达。


3. 果糖二磷酸酶-1: 果糖 -2,6- 二磷酸、AMP、ADP 是其抑制剂。


4. 葡萄糖-6-磷酸酶:肌肉组织中不存在,存在于肝、肾中。

 

三、糖异生意义


1. 饥饿时维持血糖水平的相对稳定


(1) 饥饿时,机体的脑、红细胞、代谢活跃的细胞仍需要消耗糖,这部分糖均来自糖异生。


(2) 短期饥饿时,糖异生的主要原料是生糖氨基酸,此时肌蛋白分解加速;长期饥饿时,脑消耗葡萄糖减少,利用酮体供能,此时甘油成为糖异生的主要原料,以减少蛋白质的消耗。


2. 糖异生是补充或恢复肝糖原储备的重要途径


3. 肾糖异生增强有利于维持酸碱平衡


4. 乳酸循环可防止乳酸堆积,回收乳酸中的能量,促进糖异生间接补充血糖

 

四、乳酸循环

 



肉收缩(尤其是氧供应不足时)通过糖无氧氧化生成乳酸,乳酸透过细胞膜弥散进入血液后,再进入肝异生为葡萄糖,葡萄糖释放入血后又可被肌摄取,由此构成一个循环,称为乳酸循环,又称 Cori 循环。乳酸循环是一个耗能的过程,2 分子乳酸异生成葡萄糖需消耗 6 分子 ATP。

 

思考题


酸、甘油、生糖氨基酸糖异生分别需消耗几分子 ATP?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