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庹姓的来历和传说

 尤里蒙提 2016-11-01

(一)庹姓始祖根源

经前几次续谱,历史考证记载庹从田来,为南阳堂,土家族。

据考证在北宋时,有田成满从秦皇岛被封到成都当太守,住成都万花桥槐树脚。元朝时田成满后裔田熙封为九永太司(大庸所)。明朝时被朱元璋收编任原职,明洪武年间被明收暗降。田熙死后,其两子田龙田虎在大庸袭父职,在宋家坪的横亭子修营盘时,挖得铁弓铁箭,认为天意当为王,遂招兵买马,操兵练将。当时田虎护湘西慈利州土家族首领覃后王造反,对抗朝庭,举行起义。计划三年六个月,条件成熟举义旗。由武官将军田虎开弓射箭,连发三箭,箭箭射入皇宫殿,险穿皇上咽喉,皇上拿箭来看,箭上该有田虎名讳。结果朝庭调兵遣将,剿灭覃后王(其中有童将军带兵剿灭覃后王,有大庸罗水童姓家谱记载),打了六年,终因兵微将寡,覃被剿灭,朝庭通辑田虎为寇,诛灭九族,田虎被困大庸仙人溪芭茅山粮尽弹绝,无援势穷,自刎就义。朝庭派员在大庸莫家岗挖田氏祖坟龙脉,挖了飞堂垭、樟木垭、女儿垭,称为三断其脉,说来也奇,白天挖夜又复原,连挖不断,于是民工睡在工地上,深夜见一白须老人说话,“不怕千挑万挑,只怕铜钉钉腰”,白天圆梦后,打了九根铜钉,白天钉,晚上又弹出来。一天有一个放牛牧童削桐籽树木桩栓牛绳,结果往地上一钉,无意中把龙穴钉死了,下面的黄金潭流了三年血水。龙脉才被挖断。

田虎有四子曰宗朝、宗官、宗宰、宗相。田虎就义后,四子相继逃难,宗朝、宗相化装在大庸澧水放木排,一天,弟兄二人在河里拖木料,搜查田氏的差兵在河边问放排人姓什么?排上人答莫管他们的,只管我们拖。因水响听不清,差兵误听姓拖,应曰:“啊,你们姓拖,那你们拖字怎么写的?”宗朝公和排上人仿形造字(头带斗笠,背披蓑衣,排上二十人,人人手拿竹篙,竹篙上刻有量水深的尺寸),造出庹字,即广字头,廿字腰,尺字脚。后宗朝宗相易姓为庹,宗官宗宰姓田。宗官为大庸二家河沙树坪田姓始祖,宗宰为西德坪田姓始祖,宗朝公为大庸庹姓始祖,宗相离开大庸去容美施南后不知去向。

宗朝公生四子:日、月、星、辰(忠义),繁衍至今,有谱记载。

 

 

(二)赞辰公(公义)慈利庹家峪谱记

赞辰公配刘氏,生有守珠、守珍二子,守珍奉命守五关(黑村关、北口关、尤瓜关、野鸡关、洪家关),守珠在桑植木扎口(庹家湾)垒土围城有功封为千户,称为庹老官人;守珠在慈利唐家峪转庹家塔及澧县等地。守珠生三子:庹钦、庹麒、庹麟;守珍生二子:庹简、庹范。庹范在安乡为祖,庹简生白云,有三子即景贵、景海、景芳,景贵后人迁桑植应汉塔,景海后人迁桑植庹家湾、庹家坪,景芳有三子禹树、禹广、禹拜,迁桑植廖家村。景芳出钱联合钟、向两姓奏请灭麻寮,奏报三次,皇上批准,打蟠龙寺,守狗尖山,山下有泉井(老鸦泉),突出大水浮出一木,拾回藏入庙中,不到一年贼除,地方平安,朝庭奖赏,芳公取木雕自像,叫三神天仙,后每年七月初一祭敬热闹。

庹钦生五常,有两子:受吾、瑞吾,五常调河南南阳当指挥使,庹姓改曰南阳堂。

 

(三)庹姓起源

太始祖——效徵,字去之。生宋中叶,公为更姓时,原江西人,父为田良,祖田熙,曾祖田亮。乃周齐侯田和之弟后裔。宋微宗宣和元年己亥,公曾祖发迹江西吉安府吉水县北门万里枫树土地,为蜀太守,泣任成都秩满,落业南门外长草岭大泽园槐树土地。公祖为永定都司,镇守诸夷,祖殁迁葬十二都莫家岗。伯父田虎袭爵,宣和七年己巳作乱,公父田良屡谏不从,率公母子隐居慈州(即慈利)大栗树鸡公社改姓为庹,庹者度也,度虎必败,后虎果败,而公父子独免,识者谓其有先见。公名效徵,号去之,取徵子,以存纪祀之意,此我族所由始也。

公生四子:长国震、次国太、三国明、四国清,后国明、国清复姓田。田庹一姓称为一家由此始。

老谱序,考证云,道光二十九年己酉岁季冬日朔日,同治九年岁在庚午葭月中

国震子必胜,胜子世祥,祥子汝松、松子嗣甫。国太子必文,文子世安,安子义忠,忠子守珠守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