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认识不确定性重要,还是把握确定性更重要?

 华夏基石 2020-12-01

声明
  • 尚艳玲,华夏基石《洞察》杂志主编

  • 来源:华夏基石管理评论

  • 华夏基石管理评论为华夏基石《洞察》杂志读者服务号

  • 欢迎转载,请通过向公众号后台申请并获得授权

  • 管理咨询及其他合作事宜请联系市场部:010-58752828转863、编辑部:010-58752828转801

华夏基石第四届“十月管理论坛”学习心得系列

记得《红楼梦》里有这么一段,黛玉和宝玉论禅,“黛玉乘此机会说道:我便问你一句话,你如何回答?宝玉道:讲来。黛玉道:宝姐姐和你好你怎么样?宝姐姐不和你好你怎么样?宝姐姐前儿和你好,如今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今儿和你好,后来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你和他好他偏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你不和他好他偏要和你好你怎么样?宝玉呆了半晌,忽然大笑道: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黛玉道:瓢之漂水奈何? ……

如今想来,黛玉的一番问话,其实就是在描述一种不确定性——自身以外的一切其实都存在不确定性,唯一能确定的只有你自己。不管她/他对你好或不好,或今日好明日不好,今日不好明天又好,这些既重要,也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能否确定自己的心,是否能确定不管她怎样,都会对她/好。如果你确定了自己,那些不确定性就似乎没有那么重要了。

关于这个时代的不确定性,过去两年企业与管理学界有很多探讨,认识上基本统一,那就是一个新时代的确已经在到来,巨大的变化的确在身边发生着,正如陈春花老师在华夏基石十月管理论坛上所讲的,“未来已来”。

陈春花老师提出一系列在这个时代你我需要思考的问题:旧观念终结?发展模式更新?经验的末日?代际和谐的终结?稳态的终结?边界在哪里?“新人”(生下来就在互联网世界里的一批人,以及智能机器人)?新生活方式呈现?

拉姆查兰在《求胜于未知》里具体分析了不确定性,他认为如今我们面临的不确定性,是一种“结构性”的,能彻底颠覆原有的市场环境及行业格局。那些原本规模巨大、利润丰厚的细分市场,急剧萎缩,甚至完全消失;那些曾经叱咤风云、众人膜拜的行业巨头,风光不再,甚至出现溃败。

“这个时代属于那些主动出击、创造变革的人。他们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不观望不等待。他们会一头扎进不确定性中,在瞬息万变中捕捉机会,在引领变革时创造胜机。”拉姆查兰如此说道。

多少人曾经为这句话感到莫名振奋,认为拥抱变化,主动求变,以变应变才是这个时代的生存王道。

但是我们却遗忘了一个常识:通往不确定性的,一定是确定性;所面对的越是不确定性,越是要回头找自己的确定性——假如不确定性是汪洋大海,我既不会游泳,又没有船,甚至连一片帆板都没有,还要一头扎进去,结果显然只有一个:找死。

 所以很多时候,恐怕我们在不确定性上花费时间太多了,想得也太多了。

看看这两年谈论的领导力变革的内容,大部分是如何判断不确定性,如何创新求变。这些并没有错。但当回到企业这艘正在海中航行的船上,回到日常,回到企业每天要面对的业绩和客户时,会发现,相比起对未来不确定性的认识和了解,领导力中更重要恐怕是对于确定性要素的判断和掌控。

要充分认识不确定性,但更要去把控确定性。

就像去航海,大海中究竟会出现什么样的风浪或凶险,或意外情况,都是不确定性、都是不可知的,但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海上一定会有风浪,航行一定会有风险。这个时侯我就要回头盘点自己的确定性,去航海的梦想足不足,可掌控的资源有多少,怎么盘活?怎样 “忽悠”支持者和追随者和我一起来造一艘更坚固的船……

我想,这就是常识吧。

陈春花老师在华夏基石十月管理论坛上奉献了很多金句,值得一再回味。比如,“未来是你创造的,而不是你预测的”,“眼前正在发生的一切,也是未来发生的一切”,“你的行为决定你的未来”。

在我看来,陈春花老师正是在强调“现在”“当下”之中确定性要素的重要性。只不过,她提醒我们要从未来的视角看我们的现在,才能更好地认识和把握现在。

    越是拥抱变化的时代,越需要精通应变的方法,越需要踏踏实实、老老实实,一点一滴锻造应变的实力。


管理咨询及其他合作事宜请联系市场部:010-58752828转863,编辑部:010-58752828转80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