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脏病气的受、传、舍、死、之规律

 翠明红枫 2016-11-01

本段按照五行之间的生克乘侮关系,论述了五脏病气的受、传、舍、死、之规律。一日一夜五分之,此所以占死生之早暮也:意思是以一日一夜划分为五个时段以五行配属五脏后,就可以依五行生克推测五脏病气逆传至其所不胜而死的时间。 “五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病之且死,必先传行至其所不胜,病乃死。此言气之逆行也,故死。肝受气于心,传之于脾,气舍于肾,至肺而死。心受气于脾,传之于肺,气舍于肝,至肾而死。脾受气于肺,传之于肾,气舍于心,至肝而死。肺受气于肾,传之于肝,气舍于脾,至心而死。肾受气于肝,传之于心,气舍于肺,至脾而死。此皆逆死也。一日一夜五分之,此所以占死生之早暮也。黄帝曰:五藏相通,移皆有次,五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不治,法三月若六月,若三日若六日,传五藏而当死,是顺传所胜之次。故曰:别于阳者,知病从来;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言知至其所困而死。” 五脏疾病的传变,是受病气于其所生之脏,传于其所胜之脏,病气留舍于生我之脏,死于我所不胜之脏。当病到将要死的时候,必先传行于相克之脏,病者乃死。这是病气的逆传,所以会死亡。例如,肝受病气于心脏,而又传行于脾脏,其病气留舍于肾脏,传到肺脏而死。心受病气于脾脏,其病气留舍于肝脏,传到肝脏而死。肺受病气于肾脏,传行于肝脏,病气留舍于脾脏,传到心脏而死。以一日一夜划分为五个阶段,分属五脏,就可以推测死亡的早晚时间。黄帝道:五脏是相通连的,病气的转移,都有一定的次序。假如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若不能掌握治病的时机,那麽三个月或六个月,或三天,或六天,传遍五脏就当死了,这是相克的顺传次序。所以说:能辨别三阳的,可以知道病从何经而来;能辨别三阴的,可以知道病的死生日期,这就是说,知道他至其所不胜而死。
  本段中指出七情致病,传变无规律。 “是故风者百病之长也,今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当是之时,可汗而发也;或痹不仁肿痛,当是之时,可汤熨及火灸刺而去之。弗治,病入舍于肺,名曰肺痹,发欬上气。弗治,肺即传而行之肝,病名曰肝痹,一名曰厥,胁痛出食,当是之时,可按若刺耳。弗治,肝传之脾,病名曰脾风,发瘅,腹中热,烦心出黄,当此之时,可按可药可浴。弗治,脾传之肾,病名曰疝瘕,少腹冤热而痛,出白,一名曰蛊,当此之时,可按可药。弗治,肾传之心,病筋脉相引而急,病名曰瘛,当此之时,可灸可药。弗治,满十日,法当死。肾因传之心,心即复反传而行之肺,发寒热,法当三岁死,此病之次也。然其卒发者,不必治于传,或其传化有不以次,不以次入者,忧恐悲喜怒,令不得以其次,故令人有大病矣。因而喜大虚则肾气乘矣,怒则肝气乘矣,悲则肺气乘矣,恐则脾气乘矣,忧则心气乘矣,此其道也。故病有五,五五二十五变,及其传化。传,乘之名也。” 风为六淫之首,所以说它是百病之长。风寒中人,使人毫毛直竖,皮肤闭而发热,在这个时候,可用发汗的方法治疗;至风寒入于经络,发生麻痹不仁或肿痛等症状,此时可用汤熨(热敷)及火罐、艾炙、针刺等方法来祛散。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气内传于肺,叫做肺痹,又叫做肝厥,发生胁痛、吐食的症状,在这个时候,可用按摩、药物或热汤沐浴等方法;如不及时治疗,就会传行于脾,叫做脾风,发生黄,腹中热,烦心,小便黄色等症状,在这个时候,可用按摩、药物或热汤沐浴等方法;如再不治,就会传行于肾,叫做疝疸,少腹烦热疼痛,小便色白而混浊,又叫做盅病,在这个时候,可用按摩、或用药物;如再不治,病就由肾传心,发生筋脉牵引拘挛,叫做瘛病,在这个时候,可用至法,或用药物;如再不治,十日之后,当要死亡。倘若病邪由肾传心,心又复反传于肺脏,发为寒热,发当三日即死,这是疾病传行的一般次序。假如骤然爆发的病,就不必根据这个相传的次序而治。有些病不依这个次序传变的,如忧、恐、悲、喜、怒情志之病,病邪就不能依照这个次序相传,因而使人生大病了。如因喜极伤心,心虚则肾气相乘;或因大怒,则肝气乘脾;或因悲伤,则肺气乘肝;或因惊恐,则肾气虚,脾气乘肾;或因大忧,则肺气内虚,心气乘肺。这是无志激动,使病邪不以次序传变的道理。所以病虽有五,及其传化,就有五五二十五变。所谓传化,就是相乘的名称。

五脏病气传变

发表者:赵东奇

【原文】

五藏受气于其所生↑①,传之于其所胜↑②,气舍于其所生↑③,死于其所不胜↑④。病之且死,必先传行,至其所不胜,病乃死。此言气之逆行↑⑤也,故死。肝受气于心,传之于脾,气舍于肾,至肺而死;心受气于脾,传之于肺,气舍于肝,至肾而死;脾受气于肺,传之于肾,气舍于心,至肝而死;肺受气于肾,传之于肝,气舍于碑,至心而死;肾受气于肝,传之于心,气含于肺,至脾而死。此皆逆死⑥ 也。一日一夜五分之,此所以占死生之早暮也。

黄帝曰:王藏相通,移皆有次↑⑦,五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⑧。不治,法三月若六月,若三日若六日,传五藏而当死,是顺传所胜之次。故曰:别于阳者,知病从来;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⑨。言知至其所困而死↑⑩。(《素问·玉机真藏论》)

【解析】

本段主要论述五脏疾病的两种传变方式及其预后。

1.论五脏疾病的传变规律经文运用五行生克理论,推论疾病的发生与传变规律,并以此预测疾病的愈期和死期。

(1)顺传:五脏病按五行相克次序传变者为顺。如原文云:“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不治,法三月,若六月,若三日,若六日,传五脏而当死。是顺传所胜之次。”顺序是:肝传脾,脾传肾,肾传心,心传肺,肺传肝。另外,从五行相生关系而言,则母病传子为顺传。

(2)逆传:五脏病按五行相侮次序传变者为逆。如原文云:“病之且死,必先传行,至其所不胜,病乃死。此言气之逆行也。”顺序是:脾传肝,心传肾,肝传肺,肺传心,肾传脾。另外,从五行相生关系而言,则子病传母为逆传。

总之,本节原文按照五行生克乘侮的关系,提出了一脏有病,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如肝病来源于肾,其未愈可传至脾,亦可波及到肺与心。《素问·藏气法时论》也有相关论述,指出:“邪气之客于身也,以胜相加,至其所生而愈,至其所不胜而甚,至于所生而持,自得其位而起。”五脏疾病的传变规律可归纳如图5-1:

《内经》所论五脏疾病传变规律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如汉代张仲景受其启示,在《金匮要略》中提出了“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治疗法则,至今仍指导着临床实践。

2.关于“一日一夜五分之,所以占死生之早暮也”

①受气于其所生:育受病气于自已所生之脏。受气,遭受病气。②其所胜:指我克之脏。③气舍于其所生:即病气留止于生己之母脏。④所不胜:指克我之脏。⑤气之逆行:指按相克规律传于克己之脏的传变。逆行,即逆传。⑥逆死:逆行传变至克我之脏,预后不良,有死亡的可能。⑦移皆有次:病气传移、传变有一定的次序、规律。⑧传其所胜:即按五行相克次序传变。 ⑨别于阳者,知病从来;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谓能区别一般病脉,便知病源;能区别真脏脉,便可以计算出患者的死亡时间。阳,指有胃气之脉;阴,育真脏脉。⑩知至其所困而死:指至其所不胜的脏气当旺之时令则死,如脾病至肝当旺之时,则土不胜木克,故死。知,《甲乙经》无此字,可从。

占,预测;死生,偏义复词,即死亡;朝暮,即早晚,这里引申为时辰。“一日一夜五分之,此所以占死生之早暮也”,言一昼夜十二时辰分属五脏,据此可以预测出五脏病气逆传至其所不胜而死的大约时辰。

一般而言,将一昼夜划分为五个时段,分别与五行、五脏相配,其中寅卯时属木主肝,巳午时属火主心,申酉属金主肺,亥子时属水主肾,辰戌儿未时属土主脾。故吴菎注云:“肝死于申酉,心死于亥子,脾死于寅卯,肺死于巳午,肾死于辰戌丑未。此一日一夜五分之,所以占死生之早暮也。”

【解惑】

如何正确认识五脏疾病的传变规律上述脏腑传变规律体现了中医学既病防变的防治思想,提示医生根据具体病情,预见其传变,及早采取治疗措施,截断病邪传变途径,防止疾病传变恶化。这对后世医学发展产声了深远的影响。

掌握脏腑疾病传变规律固然很重要,但不可拘泥五行传变模式。因为“脏疾病传变千变万化,邪气淫泆不可胜数.疾病的变化受情志、体质、治疗、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可能只有一二种固定不变的模式。除了掌握一般规律外,还应考虑传变的特殊情况以及种种难以预料的变化。因此,临证诊治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可按图索骥。对此,本篇住下文中进一步强调指出:“然其卒发者,不必治于传,或其传化有不以次,不以次入者,忧恐悲喜怒,令不得以其次,故令人有大病矣。因而喜大虚则肾气乘矣,怒则肝气乘矣,悲则肺气乘矣,恐则脾气乘矣,忧则心气乘矣,此其道也。故病有五,五五二十五变,及其传化。传,乘之名也。”(《素问·玉机真脏论》)即一些卒发性疾病,如外邪直中,疫疠流行,虫咬,外伤,元气暴脱,以及一些情志失调类疾病,不应拘泥于脏腑传变规律。这就体现了中医诊治疾病的原则性和灵活性,以及实事求是、知常达变的认知原则。

 

作者:黑药膏

【原文】

五藏受气于其所生↑①,传之于其所胜↑②,气舍于其所生↑③,死于其所不胜↑④。病之且死,必先传行,至其所不胜,病乃死。此言气之逆行↑⑤也,故死。肝受气于心,传之于脾,气舍于肾,至肺而死;心受气于脾,传之于肺,气舍于肝,至肾而死;脾受气于肺,传之于肾,气舍于心,至肝而死;肺受气于肾,传之于肝,气舍于碑,至心而死;肾受气于肝,传之于心,气含于肺,至脾而死。此皆逆死⑥ 也。一日一夜五分之,此所以占死生之早暮也。

黄帝曰:王藏相通,移皆有次↑⑦,五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⑧。不治,法三月若六月,若三日若六日,传五藏而当死,是顺传所胜之次。故曰:别于阳者,知病从来;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⑨。言知至其所困而死↑⑩。(《素问·玉机真藏论》)

【解析】

本段主要论述五脏疾病的两种传变方式及其预后。

1.论五脏疾病的传变规律经文运用五行生克理论,推论疾病的发生与传变规律,并以此预测疾病的愈期和死期。

(1)顺传:五脏病按五行相克次序传变者为顺。如原文云:“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不治,法三月,若六月,若三日,若六日,传五脏而当死。是顺传所胜之次。”顺序是:肝传脾,脾传肾,肾传心,心传肺,肺传肝。另外,从五行相生关系而言,则母病传子为顺传。

(2)逆传:五脏病按五行相侮次序传变者为逆。如原文云:“病之且死,必先传行,至其所不胜,病乃死。此言气之逆行也。”顺序是:脾传肝,心传肾,肝传肺,肺传心,肾传脾。另外,从五行相生关系而言,则子病传母为逆传。

总之,本节原文按照五行生克乘侮的关系,提出了一脏有病,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如肝病来源于肾,其未愈可传至脾,亦可波及到肺与心。《素问·藏气法时论》也有相关论述,指出:“邪气之客于身也,以胜相加,至其所生而愈,至其所不胜而甚,至于所生而持,自得其位而起。”五脏疾病的传变规律可归纳如图5-1:

《内经》所论五脏疾病传变规律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如汉代张仲景受其启示,在《金匮要略》中提出了“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治疗法则,至今仍指导着临床实践。

2.关于“一日一夜五分之,所以占死生之早暮也”

①受气于其所生:育受病气于自已所生之脏。受气,遭受病气。②其所胜:指我克之脏。③气舍于其所生:即病气留止于生己之母脏。④所不胜:指克我之脏。⑤气之逆行:指按相克规律传于克己之脏的传变。逆行,即逆传。⑥逆死:逆行传变至克我之脏,预后不良,有死亡的可能。⑦移皆有次:病气传移、传变有一定的次序、规律。⑧传其所胜:即按五行相克次序传变。 ⑨别于阳者,知病从来;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谓能区别一般病脉,便知病源;能区别真脏脉,便可以计算出患者的死亡时间。阳,指有胃气之脉;阴,育真脏脉。⑩知至其所困而死:指至其所不胜的脏气当旺之时令则死,如脾病至肝当旺之时,则土不胜木克,故死。知,《甲乙经》无此字,可从。

占,预测;死生,偏义复词,即死亡;朝暮,即早晚,这里引申为时辰。“一日一夜五分之,此所以占死生之早暮也”,言一昼夜十二时辰分属五脏,据此可以预测出五脏病气逆传至其所不胜而死的大约时辰。

一般而言,将一昼夜划分为五个时段,分别与五行、五脏相配,其中寅卯时属木主肝,巳午时属火主心,申酉属金主肺,亥子时属水主肾,辰戌儿未时属土主脾。故吴菎注云:“肝死于申酉,心死于亥子,脾死于寅卯,肺死于巳午,肾死于辰戌丑未。此一日一夜五分之,所以占死生之早暮也。”

【解惑】

如何正确认识五脏疾病的传变规律上述脏腑传变规律体现了中医学既病防变的防治思想,提示医生根据具体病情,预见其传变,及早采取治疗措施,截断病邪传变途径,防止疾病传变恶化。这对后世医学发展产声了深远的影响。

掌握脏腑疾病传变规律固然很重要,但不可拘泥五行传变模式。因为“脏疾病传变千变万化,邪气淫泆不可胜数.疾病的变化受情志、体质、治疗、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可能只有一二种固定不变的模式。除了掌握一般规律外,还应考虑传变的特殊情况以及种种难以预料的变化。因此,临证诊治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可按图索骥。对此,本篇住下文中进一步强调指出:“然其卒发者,不必治于传,或其传化有不以次,不以次入者,忧恐悲喜怒,令不得以其次,故令人有大病矣。因而喜大虚则肾气乘矣,怒则肝气乘矣,悲则肺气乘矣,恐则脾气乘矣,忧则心气乘矣,此其道也。故病有五,五五二十五变,及其传化。传,乘之名也。”(《素问·玉机真脏论》)即一些卒发性疾病,如外邪直中,疫疠流行,虫咬,外伤,元气暴脱,以及一些情志失调类疾病,不应拘泥于脏腑传变规律。这就体现了中医诊治疾病的原则性和灵活性,以及实事求是、知常达变的认知原则。

 

五脏病气法时

(《素问·藏气法时论》)

黄帝问曰∶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何如而从?何如而逆?得失之意,愿闻其事。岐伯对曰∶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贵更贱,以知死生,以决成败,而定五脏之气,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帝曰∶愿卒闻之。(五行之道,当其王则为贵,当其衰则为贱。间甚,即轻重之谓。卒,尽也。)岐伯曰∶肝主春,(木脏也。)足厥阴、少阳主治,(厥阴肝,乙木也。少阳胆,甲木也。二脏相为表里,故治同。)其日甲乙。(甲为阳木,乙为阴木,皆东方之干,内应肝胆,即年月日时无不皆然。他彼此。)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为将军之官,其志怒,其气急,急则自伤,反为所苦,故宜食甘以缓之,则急者可平,柔能制刚也。)病在肝,愈于夏;(夏属火,木所生也。肝木畏金,火能平之。子制其鬼,故愈。余同。)夏不愈,甚于秋;(胜己者也。)秋不死,持于冬;(得母气以养之,生我者也,故可执持无害矣。余持同。)起于春。(木王之时也。)禁当风。(风气通于肝,故禁之勿犯。)肝病者,愈在丙丁;(同前夏气,能制胜己者也。)丙丁不愈,加于庚辛;(同前秋气,金伐木也。)庚辛不死,持于壬癸;(同前冬气,得所生也。)起于甲乙。(同前春气,逢其王也。)

肝病者,平旦慧,下晡甚,夜半静。(平旦寅卯,木王时也,故爽慧。下晡申酉,金之胜也,故加甚。夜半亥子,木得生也,故安静。晡,卑姑切。)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木不宜郁,故欲以辛散之。顺其性者为补,逆其性者为泻,肝喜散而恶收,故辛为补、酸为泻。此下五脏补泻之味,与《至真要大论》主客正味义同,详运气类三十.)

心主夏,(火脏也。)手少阴、太阳主治,(少阴心,丁火也。太阳小肠,丙火也。二脏表里,故治同。)其日丙丁。(丙为阳火,丁为阴火,南方之干也。)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心藏神,其志喜,喜则气缓而心虚神散,故宜食酸以收之。)

病在心,愈在长夏;(长夏土,火之子也。)长夏不愈,甚于冬;(火不胜水也。)冬不死,持于春;(火得所生也。)起于夏。(火之王也。)禁温食热衣。(恐助火邪也。)心病者,愈在戊己;(应长夏也。)戊己不愈,加于壬癸;(应冬气也。)

壬癸不死,持于甲乙;(应春气也。)起于丙丁。(应夏气也。)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静。(日中巳午,火王时也,故慧。夜半亥子,水之胜也,故甚。平旦寅卯,火得生也,故静。)心欲,急食咸以 之,用咸补之,甘泻之,(心火太过则为躁越,故急宜食咸以之,盖咸从水化,能相济也。心欲 ,故以咸 为补。心苦缓,故以甘缓为泻。、软同)

脾主长夏,(土脏也。)足太阴、阳明主治,(阳明胃,太阴脾,戊己土也。表里治同。)其日戊己。(戊为阳土,己为阴土,中宫之干也。)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脾以运化水谷,制水为事,湿胜则反伤脾土,故宜食苦温以燥之。)病在脾,愈在秋;(秋属金,土之子也。)秋不愈,甚于春;(土不胜木也。)春不死,持于夏;(土得火生也。)起于长夏。(土之王也。)禁温食饱食,湿地濡衣。(温言非热,防滞也。湿地濡衣,阴寒也。皆能病脾,故当禁之。)脾病者,愈在庚辛;(应愈在秋也。)庚辛不愈,加于甲乙;(应甚于春也。)甲乙不死,持于丙丁;(应持于夏也。)起于戊己。(应起于长夏也。)脾病者,日慧,日出甚,下晡静。(日昃曰,未土王也,故慧。日出寅卯,木胜土也,故甚。下晡申酉,其子乡也,故静。音迭。)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脾贵充和温浓,其性欲缓,故宜食甘以缓之。脾喜甘而恶苦,故苦为泻、甘为补也。)

肺主秋,(金脏也。)手太阴、阳明主治,(太阴肺,辛金也。阳明大肠,庚金也。表里治同。)其日庚辛。(庚为阳金,辛为阴金,西方之干也。)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肺主气,行治节之令,气病则上逆于肺,故宜急食苦以泄之。)

病在肺,愈在冬,(金之子乡也。)冬不愈,甚于夏;(金所不胜也。)夏不死,持于长夏;(金气得生也。)起于秋。(金气王也。)禁寒饮食寒衣。(形寒饮冷则伤肺也。)肺病者,愈在壬癸;(应愈在冬也。)壬癸不愈,加于丙丁;(应甚于夏也。)

丙丁不死,持于戊己;(应持于长夏也。)起于庚辛。(应起于秋也。)肺病者,下晡慧,日中甚,夜半静。(下晡金王,故慧。日中火胜之,故甚。夜半水乡,则子能制邪,故静。)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肺应秋,气主收敛,故宜食酸以收之。肺气宜聚不宜散,故酸收为补,辛散为泻。)

肾主冬,(水脏也。)足少阴、太阳主治,(少阴肾,癸水也。太阴膀胱,壬水也。表里治同。)其日壬癸。(壬为阳水,癸为阴水,北方之干也。)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肾为水脏,藏精者也,阴病者苦燥,故宜食辛以润之。盖辛从金化,水之母也。其能开腠理致津液者,以辛能通气也。水中有真气,惟辛能达之,气至水亦至,故可以润肾之燥。)病在肾,愈在春;(水之子乡也。)春不愈,甚于长夏;(水不胜土也。)长夏不死,持于秋;(水得生也。)起于冬。(水所王也。)禁犯 HT 热食温灸衣。 HT ,烧爆之物也。肾恶燥烈,故当禁此。 音翠。HT 音哀。)

肾病者,愈在甲乙;(应愈在春也。)甲乙不愈,甚于戊己;(应甚于长夏也。)戊己不死,持于庚辛;(应持于秋也。)起于壬癸。(应起于冬也。)肾病者,夜半慧,四季甚,下晡静。(夜半水王,故慧。四季土胜之,故甚。下晡金王,水得所生,故静。)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肾主闭藏,气贵周密,故肾欲坚,宜食苦以坚之也。苦能坚,故为补。咸能坚,故为泻。)

夫邪气之客于身也,以胜相加,(此下总结上文愈甚持起之由然也。凡内伤外感之加于人者,皆曰邪气。外感六气,盛衰有持,内伤五情,间甚随藏,必因胜以侮不胜,故曰以胜相加也。)至其所生而愈,(我所生也,以时而言。下同。)

至其所不胜而甚,(我不胜彼,被克者也。)至于所生而持,(生我之时也。)自得其位而起。(自王之时也。)必先定五脏之脉,乃可言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欲知时气逆顺,必须先察脏气,欲察脏气,必须先定五脏所病之脉,如肝主弦,心主钩,肺主毛,肾主石,脾主代,脉来独至,全无胃气,则其间甚死生之期,皆可得而知之,如上文所论者是矣。)

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枣葵皆甘。(此承上文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等义,而详言其所宜之味也。)心色赤,宜食酸,小豆犬肉李韭皆酸。(心苦缓,故宜此酸物以收之也。)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杏薤皆苦。(肺苦气上逆,故宜此苦物以泄之也。薤音械,根白如小蒜,《尔雅翼》云∶似韭而无实。)脾色黄,宜食咸,大豆豕肉栗藿皆咸。(咸从水化,其气入肾,脾宜食咸者,以肾为胃关,胃与脾合,咸能润下,利其关窍,胃关利则脾气运,故宜食之。上文云∶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此复言咸者,盖咸之利湿,与苦之泻者,各有宜也。故诸脏皆同前,惟此独异耳。藿,豆叶羹也。)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肾苦燥,故宜此辛物以润之也。黄黍即糯小米,北方谓之黄米。)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此总言五味之用,药食皆然也。)毒药攻邪,(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者,以气味之有偏也。盖气味之正者,谷食之属是也,所以养人之正气。气味之偏者,药饵之属是也,所以去人之邪气。其为故也,正以人之为病,病在阴阳偏胜耳。欲救其偏,则惟气味之偏者能之,正者不及也。如《五常政大论》曰∶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是凡可辟邪安正者,均可称为毒药,故曰毒药攻邪也。)五谷为养,(养生气也。)五果为助,(助其养也。)五畜为益,(益精血也。)五菜为充,(实脏腑也。)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阴阳应象大论》曰∶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气归精。又曰∶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故气味和合,可以补精益气。)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软,四时五脏,病随五味所宜也。(此总结上文,五脏之气,四时之用,各有所利;然变出不常,则四时五脏,因病而药,五味当随所宜也。)

 

病气:《五脏》时《类经》十四卷


《素问》脏气法时论 会稽通一子景岳张介宾类注


十七丶五脏虚实病剌
肝病者丶两胁下痛引少腹丶令人喜怒;此肝之实邪也。肝脉布胁肋抵小腹丶邪实则两胁下痛丶引于少腹。肝志怒丶故气强则善怒。虚则目酼酼无所见丶耳无所闻丶善怒如人将捕之。目为肝之窍丶肝脉上入顽颡丶连目系丶肝与胆为表里丶肝脉从耳後入耳中丶故气虚则目无所见丶耳无所闻也。肝虚则胆虚丶故气怯而善怒。酼音荒。取其经厥阴与少阳;取其经者丶非络病也。取厥阴以治肝丶取少阳以治胆。此承上文虚实二节而言丶虚者当补丶实者当泻也丶下仿此。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颊肿丶取血者。气逆于上则上实丶故头痛耳聋颊肿。盖肝脉与督脉会于巅丶下颊里;胆脉入耳中丶下加颊车也。治此者丶当取经血盛之处丶随其左右丶有则刺而泻之。
心病者丶胸中痛丶胁支满丶胁下痛丶膺背肩甲间痛丶两臂内痛;此心经之实邪也。手少阴心脉从心系却上肺丶下出腋下;手厥阴心包络之脉丶其支者循胸出胁丶上抵腋下丶循臑内入肘中丶下臂行两筋之间;又心与小肠为表里丶小肠脉绕肩胛丶交肩上。故为此诸证。虚则胸腹大丶胁下与腰相引而痛。胸腹腰胁之间丶皆手少阴厥阴之脉所及丶心虚则阳虚而逆气不行丶故为胸腹大。心主血脉丶血虚则不能荣飬筋脉丶故腰胁相引而痛。取其经少阴丶太阳丶舌下血者〈舌背聚泉丶舌腹海泉;手少阴太阳丶心与小肠脉也丶当随其虚实而取之。心主舌上在泉丶故取舌下在源血以泻其实。其变病丶刺郄中血者。变病气血丶谓病属少阴而证有异于前说者。郄中丶阴郄穴也丶为手少阴之郄丶血去则邪随而泻矣。郄丶隙同。
脾病者丶身重丶善肌肉痿丶足不收丶行善瘛丶脚下痛;此脾经之实邪也。脾属土丶主肌肉丶土邪湿胜丶故今人身重肌肉痿。肉痿者丶痹弱不仁也。脾主四肢丶故足不收丶行善瘛。瘛者丶手足掉掣也。脾脉起于足大指丶过核骨以上内踝丶故为脚下痛。痿丶威丶蕤二音。瘛丶翅丶系丶寄三音。虚则腹满肠呜丶飱泄食不化。足太阴之脉丶属脾络胃丶脾虚则失其健运之用而中气不治丶故为此诸病。飱音孙。取其经太阴丶阳明丶少阴血者。脾与胃为表里丶故当取足太阴丶阳明之经。少阴肾脉也。脾主湿丶肾主水丶水能助湿伤脾丶故当取少阴之血以泄其寒实。如厥病篇治脾心痛者丶亦取肾经之然谷丶太溪丶义犹此也。详针刺类六十四。
肺病者丶喘咳逆气丶肩背痛丶汗出丶此肺经之实邪也。肺藏气丶主喘息丶在变动为咳丶故病则喘咳气逆。背为胸中之府丶肩接近之丶故肩背为痛。肺主皮毛丶病则疏泄丶故汗出。尻阴股膝髀臑胻足皆痛;此病皆足少阴经也。少阴之脉起于足下丶循内踝入跟中丶以上月专内〈胫骨内廉〉丶出膕内廉丶上股内後廉丶贯脊属肾络膀胱。今肺病连肾丶以气陷下部而母及子也丶故下文兼取足少阴以治之。尻丶开高切。髀丶并米切丶又音比〈十字纵横丶交错叠加〉。月专音篆。胻音杭丶又形敬切。虚则少气不能报息丶耳聋嗌干。报丶复也。能报息丶谓呼吸气短丶难于接续也。手太阴之络会于耳中丶故气虚则聋丶其脉循喉咙丶故为嗌干也。嗌音益。取其经太阴丶足太阴之外丶厥阴内血者。太阴丶肺之本经也丶故当因其虚实取而刺之。更取足太阳之外丶外言前也。足厥阴之内。内言後也。正谓内踝後直上月专之内侧者丶乃足少阴脉次也。视左右足脉丶凡少阴部分丶有血满异于常处者丶取而去也丶以泻其实。
肾病者丶腹大胫肿喘咳丶身重丶寝汗出憎风;此肾经之实邪也。足少阴之脉上月专内丶夹脐上行入肺中。阴邪上侵丶故腹大胫肿而喘咳也。肾主骨丶骨病故身重。肾主五液〈涕肺泪肝涎脾唾肾汗心`尿肾膀胱`〉丶在心为汗丶而肾邪侮之丶心气内微丶故为寝汗出。如脉要精微论曰:阴气有余为多汗身寒。此即之谓也。凡汗多者表必虚丶表虚阳必衰丶故恶风也。憎音曾。虚则胸中痛丶大腹小腹痛者丶清厥意不乐。足少阴脉从肺出络心注胸中丶肾虚则心肾不交丶故胸中痛。大腹小腹痛者丶正以肾脉自下而上丶至俞府而止也。肾藏精丶精化气丶精虚则气虚丶故为清冷厥逆。肾之神为志丶惟志不足丶故意有不乐也。取其经少阴丶太阳血者。足少阴丶太阳为表里也。凡刺之道丶自当虚补实泻丶然经络有血丶犹当先去血脉丶而後平其余不足焉。三部九候论曰: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丶以调其气之虚实丶实则泻之丶虚则补之丶必先去其血脉而後调之。此之谓也。
邪气:《五官》色《灵枢》五色篇第四十九
雷公问于黄帝曰:五色独决于明堂乎? 小子不知其所谓也。黄帝曰:明堂鼻也丶厥者眉间也丶庭者颜也丶蕃者颊侧也丶蔽者耳门也丶其间欲方大丶去之十步丶皆见于外;如是者寿必中百岁。
雷公曰:五官之辨奈何?黄帝曰:明堂高骨以起丶平以直丶五藏次于中央丶六府挟其两侧丶首面上于阙庭丶王宫在于下极丶五藏安于胸中〈气血心肺的循行居膈上丶三水肝脾肾居膈下故丶曰七窍上循脑髓丶膈近心居〉丶真色以致丶病色不见丶明堂润泽以清丶五官恶得无辨乎。雷公曰:其不辨者丶可得闻乎?黄帝曰:五色之见也丶各出其色部。部骨陷者丶必不免于病矣。其色部乘袭者丶虽病甚丶不死矣。雷公曰:官五色奈何?黄帝曰:青黑为痛丶黄赤为热丶白为寒丶是谓五官。
雷公曰:病之益甚丶与其方衰如何?黄帝曰:外内皆在焉。切其脉口滑小紧以沉者丶病益甚丶在中〈郭氏曰五藏〉〈余谓颈茎中缺盆〉;人迎气大紧以浮者丶其病益甚丶在外〈外腑丶孤腑丶三焦六府阴也〉。其脉口浮滑者丶病日进;在内〈传化六府阳丶奇恒六府胆一达道易进退未易丶太过不及也。喻破积聚于藏府丶退二竖于膏肓。参晋葛洪着《肘後备急方》〉。人迎沉而滑者丶病日损。其脉口滑以沉者丶病日进丶在内;其人迎脉滑盛以浮者丶其病日进丶在外。脉之浮沉及人迎与寸口气小大等者丶病难已。病之在藏丶沉而大者丶易已丶小者为逆;病在府丶浮而大者丶其病易已。人迎盛坚者丶伤于寒;气口盛坚者丶是筋结人迎缺盆伤于食也。〈胃虚里条丶脉口缺盆与寸口者丶气口也。见《濒湖脉学》李时珍着〉
雷公曰:以色言病之间甚奈何?黄帝曰:其色粗以明丶沉夭者为甚丶其色上行者病益甚丶其色下行如云彻散者病方己。五色各有藏部丶有外部丶有内部也。色从外部走内部者丶其病从外走内;其色从内走外者丶其病从内走外。病生于内者丶先治其阴丶後治其阳丶反者益甚;其病生于阳者丶先治其外丶後治其内丶反者益甚。其脉滑大以代而长者丶病从外来丶目有所见〈妄见也〉丶志有所恶〈志有五志五藏丶有所恶字意即邪存丶病气客邪诱发妄见丶妄想丶妄行是谓〉丶此阳气之并也丶可变而已。〈可变而已:郭氏译病由阳盛丶可变者丶谓抑阳益阴丶则病愈矣。反者益甚:李念莪曰:凡病色先起外部而後及内部者丶其病自表入里丶是外为本而内为标丶当先治其外丶後治其内;若先起内部而後及外部者丶其病自里出表丶是阴为本阳为标丶当先治其阴丶後治其阳。阳阴指府藏别异此类。若反之者丶皆为误治丶病必转甚矣。〉
雷公曰:小子闻风者丶百病之始也;厥逆者丶寒湿之起也丶别之奈何?
黄帝曰:常候厥中丶荡泽为风丶冲冲为痹丶在地为厥丶此其常也。〈译语是郭氏说文丶这应该测候眉间的气色丶色现浮薄光泽的丶是风病;色现沉滞晦浊的是痹病。病色出现在面下部丶即下巴下颌部也丶是谓厥病。色诊常法。总的说起来丶要分病气五藏邪气五官灵经条五色之辨丶经有常色丶络无常变丶知之经别。形志气血脉色泽能知之丶它的情志五志病变在内走外;形志气血以从在外走内丶取用阳阴愆阴阳丶用治本外内以从治标内外;异法方宜丶常候的不同〉
雷公曰:人不病卒死丶何以知之?黄帝曰:大气入于藏府者丶不病卒死矣。〈张介宾说:大气入于藏府者丶大邪入者丶未有不由元气大虚丶而後邪得袭之丶故得卒死〉。雷公曰:病小愈而卒死者丶何以知之?黄帝曰:赤色出两颧丶大如母指者〈非指端紫绀缺氧丶谓唇舌晦浊质气色夭〉丶病虽小愈丶必卒死。〈古病突然卒暴丶今病右肺全心衰竭肾衰是谓尿毒症曰或酮中毒。黑色出干天庭肾绝丶大如母指丶必不病假象经脉病理夭侮络经生理丶神归回转不归其室卒死。〉
雷公再拜曰:善哉! 其死有期乎?黄帝曰:察色以言其时。雷公曰:善乎!愿卒闻之。黄帝曰:庭者丶首面也。阙上者丶咽喉也。阙中者丶肺也。下极者丶心也。直下者丶肝也。肝左者丶胆也。下者丶脾也。方上者丶胃也。中央者丶大肠也。挟大肠者丶肾也。当肾者丶脐也。面王以上者丶小肠也。面王以下者丶男子目精膀胱丶唇女子处子宫子户也。颧者丶肩也。颧後者丶臂也。臂下者丶手也。目内眦上者丶膺乳也。挟绳督脊中膂丶是谓绳墨之基准而上者丶背也。循牙车以下者丶股也。中央者丶膝也。膝以下者丶胫也。当胫以下者丶足也。巨分者丶股里也。巨屈者丶膝髌也。此五藏六府肢节之部也丶各有部分。有部分丶用阴和阳丶用阳和阴丶当明阳分阴经络一统者丶经筋结经脉经别经骨部分的部位。万举万当能别左右丶是谓大道丶男女异位丶故曰阴阳丶审察泽夭丶谓之良工。
沉浊为内丶浮泽为外丶黄亦为风丶青黑为痛丶白为寒丶黄为膏润为脓丶赤甚者为血丶痛甚者为挛丶寒甚者皮肤不仁。五色各见其部丶察其浮沉丶以知浅深丶察其泽夭丶以观成败丶察其散抟丶以知远近丶视色上下丶以知病处丶积神于心丶以知往今。〈就是惑解神复丶心藏神丶脉舍神。常常诵神丶心专神不走神。得神则昌丶失神则亡。明辨知之丶法天六运法而地五行丶法人审察疾病的部分。〉
故相气不微丶不知是非丶属意勿去丶乃知新故。色明不粗丶沉夭为甚;不明不泽丶其病不甚。其色散丶驹驹然〈《淮南·精神训》高注拘拘丶好貌。〉丶未有聚;其病散而气痛丶聚未成也。
肾乘心丶心先病丶肾为应丶色皆如是。男子色在于面王丶为小腹痛丶下为卵痛丶其圜直为茎痛丶高为本丶下为首丶孤疝溃阴病之属一种疾病。女子在于面王丶为膀胱子处之病丶散为痛丶抟为聚丶方员左右丶合如其色形。其随而下至胝为淫丶有润如膏状丶为暴食不洁食物的象徵。
左为左丶右为右丶其色有邪丶聚散而不端丶面色所指者也。色者丶青黑赤白黄丶皆端满而有别乡。别乡赤者丶其色赤大如榆荚拇指之状丶在面王为不日丶即不设期日。其色上锐丶首空上向丶下锐下向丶在左右如法。五色命藏丶青为肝丶赤为心丶白为肺丶黄为脾丶黑为肾。肝合筋丶心合脉离心应脉合心向心丶肺合皮丶脾合肉丶肾合骨也。
余悟得"五脏"病气丶邪气"五官"音色丶辨病辨证。视厥五官眉间面部色泽丶推测腑脏病气的浅深。以从江海入川丶河岸地临丶审察"经"十二水入四海合人经"气口脉口"太阴阳明相变三水曰肝水阴中之少阳丶脾水阴中之至阴丶肾水阴中之太阴丶如是者三水。了解"别络"水相配位的经脉经别的意思"头为明神之腑丶脑为藏精之脏"。必遵循督脉之海丶任脉之海丶冲脉十二经血海丶胃然水海谷海丶脑为髓海命门精海。五海注证发微喻胃水海谷海丶波谷精微髓逾肾水中丶膻中气海络心包相火三焦命门相火丶肾水耳屏蔽鼓膜耳水丶蔽者耳门肾开窍于耳丶目视色相散之丶分散相与之分散系溶液介质溶熔剂化媒质丶精光明之导播光波声波音色水波纹频道纵横激蘯丶荡然波音色散知之丶易耳门鼓膜澄骨完骨端正。气病丶蔽障者是倚偏不了解所障耳咽管食也丶耳鼻喉管道气也丶舌悬雍垂硬软腭气管喉结辟咽门食管道贲下巴颌翳膜障碍动咀唃动作丶面部颊侧也。其间眉本目内眦外临丶耳屏头角不方正丶外见波及五官听宫气导骨导失合音色丶视听食息喻人手志借助指腹触扪诊气口人迎丶明辨五脏病气丶五官病色取治之之法。
愚按:灵经条外揣背腧两篇曰:审守其俞丶调其虚实丶防犯其害。观察五官正而且直。五体正丰厚言。〈出《灵》五色在外;《素》五藏五志皆在内焉。〉
泚笔蕴含回溯可变写出不失其健运六气合化六腑丶而且又以匹配五行气血求之真相。则之丶正化内脏列对化内腑现象丶彰外腑经之脉丶回互脉络之经渠沟漕隧道丶五藏六府之气病。常异的推演丶五藏六府之道丶以行气血之病至真要大论丶皮相之论。《大要》致以人手借助于指腹下接触问题研究丶以识知其人经合化五体丶意即皮肉筋骨脉经经别之正丶正端乃言一身之义。乃得外府相气求之丶而又以象气音色散之丶分散相系与之分散介质系丶着有经术所施「得宜」虚实之气丶述人身真相求之丶藏气象回转在内腑视象丶在外腑相临丶人身小宇宙一达道府气相五官色相邪气列五藏气象病气丶皆在内外应时日丶刻期能愈。
上述道气丶讨论了五藏九气丶易及了十二经脉循经别十五络的径路丶经气行脉外丶营液入脉内丶是动气病丶是动血病丶邪客所生五脏滞涩血病气病丶或外邪侵外腑丶候五体虚实证候;另外病气释义色病理解了五阴脉血丶六阳经气所出现的机障丶结构疵瑕相散说明了十五络脾经之脉丶并及十六络胃虚条辨綫路是丶谓手志取用寸口气口脉口人迎丶审察经脉的理论丶依据脉经诊证病邪的部位。
按引:溯薮类注九窍者丶正对合化丶阳分头部七窍及颈前丶寸口气口也丶脉口人迎丶上循风府项入脑髓者丶下行中膂背腧後窍二阴分。二阴者丶指前阴後阴的合称。意即外生殖器及肛门。古经魄粕丶谓言糟粕丶经尤魄门排出体外。
《素问·五常政大论》:其脏肾丶肾其畏湿丶其主二阴。九窍九气九种气病。《素问·举痛论》:百病生於气也丶怒则气上丶喜则气缓丶悲则气消丶恐则气下丶寒则气收丶炅者气泄丶惊则气乱丶劳则气耗丶思则气结丶九气不同丶何病之生?其中炅即暑热丶劳指过劳。九气着重说明七情过激在内;气机紊乱经脉病理的关系丶须求之内调与外治经络伤体状相类主病。在外;形志苦乐血病气病丶它说明经络行於外丶藏府根於内。本义外治内调丶所施在阳在阴丶经术回互自愈。
《灵》《素》明宇宙丶悟得藏象列府相注说是外府相和相变阳阴愆阴阳五行气质学说。读易经要丶本义人体正气斯义人身脾主土土嵴伏膂筋肉身丶身重病证五行气质形变病邪丶因由五行失其健运气象所归丶而又以气相音色蔽道丶气病求之相生相克制约的相侮气质的经络伤丶毁损筋骨伏膂筋脉必飬必和。
久病而瘠。灵经条外揣篇说文丶督经百节背腧肉节脊膂筋结络脉丶皆有脉神气游时日所游伏膂筋脉下行节者丶出为经入为合丶正化府有原藏有俞丶对化原俞病因病机失调丶备化相临营卫失和「孤腑」丶「孤脏」病气紊乱五体经脉妄行经别失和。相气求康节丶象气归五脏合化丶三焦六腑对化心包络丶正化五官色泽。
见《藏气法时论》本篇校注语译郭氏曰:根据五行生克规律丶从生理病理等方面论述了五藏之气与四时的关系;并指出五藏虚实的一般症候及其针剌疗法。视其诊要终经十五络充衡。气相求之丶非太极本相丶易经络生理发明相阴分相阳分丶文言分明取用它来阐明经络病理。明辨六变表里寒热虚实之辨证结合辨病。本义藏气象所归而又以府气相求之丶当之意即外腑相变和相类注相阳相阴为主导思想的是丶《至真要大论》。因由《大要》病因病机十九条辨知丶它外显示意的病解邪气丶病气论述了惑解精飬复神。意即一气辨六名言精气津液血脉丶本神脉舍神心藏神。人集心之使也。就是丶视听食息止音色五官五脏有病中丶客邪其经隧隧与之丶经渠沟道蔽沮丶五藏六府之道丶邪客三经隧曰魄粕络伤大肠丶津汁血络满伤胃肠丶胃三阳宗气其络外腑筋骨脉络皮相欤之经络病理丶察辨。故如三隧逆则受之邪气逆害丶顺则神气精气藏象归复愈。包络府相三焦少阳心经丶手心主之掌心注丶相使其顺复则之营液入脉在内不妄行丶卫气游行脉外悍卫在外;而言在阳经。在内:而言阴脉。神阳精阴互回逆顺肥瘦复健康节者丶是谓皮肌肉节膜逾透津液凑理焦椎间洞髓无令被膜逾渗气血妄行筋骨丶行令勿扰乱膂筋背腧肉节伏冲任脉督经脾主十五大络丶虚里条十六部分。相阳分相阴分中膂筋脉血气形志篇曰:治则丶取其经治丶治之之法丶调其虚实丶袪留于筋脉病邪丶自散已愈。
以从外揣接触五体变病解病证丶经当络取审切循扪按丶督经任脉十二经水入四海人合丶十四正经挥注辨明丶十五大络脾充衡十六部分胃虚里条丶直取正义。可说是丶非"药物"医学丶衷中参西录丶手志似是物理诊疗效验取其经络治之丶脉经脉络经别络别皮相文义取用之丶才是说与自你的意识裁断之谏切脉独取寸口丶剔气口兼及弃置脉口人迎丶报效之。
请看《禁服》《背腧》两篇:筋骨藏俞府原本输背腧丶俞输腧三字同义。观义前如本义灸之可丶刺不可。一专督脊穴位在外;治法丶非"点穴疗法"丶是他误导「归假象丶须真相」求之「通筋活络疗法」乃得厦门刘两水先辈师传本外治之之法也。启蒙丶故此如後前察明胁肋悸胁左右侧侧之间丶前取阳明侧取少阳後取太阳丶一少阳二阳明三太阳弥六经别。自可所得经綫穴黠免入经脉之患矣。
灵经筋条十二经筋;附属于十二经脉的筋膜系统丶它起于爪甲丶结于四肢关节四末丶本输循行伏脉膂筋结络背腧肉节丶督嵴膂筋连属于奇恒六府如脑髓骨脉胆木精府。有病就会发生中膂筋掣引丶背腧肉节有病累及五藏病邪丶扭结传化六府。根据三焦六府聚积之筋症结病气病邪丶受侵周身动作姿势失去稳衡的作用。
述十二筋脉的循证丶病候五体括皮肌筋骨脉肉丶虚实之辨运精气津液血脉流变惯性和相变非惯性气液经脉相阴相阳五行气质学说是丶还是"十五络"脉丶的呢称脾土土主脊丶主膂筋背腧肉节者丶神气求精气归正化回转其室丶对化经有常色丶络无常变。因由受沮溜滞遏湿寒肾阴邪留之丶胃阳经不遇脾阴经气陷下丶肾经主骨肝经主筋脾经主肉丶支络胃经折曲不仁痹肌痀肉痿丶取用骨经綫脉筋经对綫络非綫性确切丶脂凝固态相类硬化症症丶皮相之论油包水水包油至凝固相态类注相和相变是谓病气邪气丶客邪作倾斜扭转相身丶它示意外腑相和相变凝积聚固态彰显气液两相态难以逾越固态丶体状扭结态姿势倾斜要例过渡态的虚实之辨。病候和手志治之之法丶实则泻之丶虚则补之丶不盛不虚丶经络取之丶筋脉经别丶别络诊要终经;素灵经条辨又称经络诊疗法是丶手志趣向接触问题研究。
再言七窍丶上循脑髓丶膈近心居。心开窍於舌丶舌为心之苗心神舌神血脉。舌骨上系喉前咽後丶舌骨下系太阴肺气口与脉口人迎胃阳明缺盆丶左右之间前颈肩後项掖行腋下行尺中肘臂之间丶上肢有四虚谓腋肘左右各二丶四虚之辨。变病邪气客丶实则泻之丶虚则补之丶不虚不盛经络取之丶以从手三阳经遇手三阴经之脉丶筋脉络心包膜逾气血。心脉肺系舌系丶故当此相遇喉咽则不失其健运任脉督经。奇经正经以从头走足下肢有四虚丶故曰髀股脾膝膕肾左右各二丶四虚处所。
读要实为八虚之辨丶矜宜务要用它来阐释经络伤跟经络发明丶依张氏类经图翼附粪相类注明辨通常变常经聚纵络积横丶相度骨度正立而相临筋度柔顺。则之丶骨体相顺则得其复丶筋相位逆则得其败丶筋柔骨正防犯经络伤。故此取用手志验证经络病邪不留着去丶但且督脊灸之可丶剌之不可丶忌禁针剌。
审察经筋经脉肉节骨节者斯义丶所知其经络生理所贵。此如病气寸口脉口人迎客气逆行丶有左右之间阳实则肿凝阴虚则陷下丶气血妄行沮滞经渠经隧旁间血脉脏腑俞膂筋骨节肉节气病。斯常变常五脏六腑之道丶皆出于经隧丶以行精飬神存丶道合以目丶视听食息丶五官音色。参详《少阳遇厥阴》肝胆表里丶胃三阳也。

 

黄帝内经中五脏自身脏气的传变以及五脏与时间五行属性的相互变化关系

【原文】

五脏受气于其所生(1),传之于其所胜(2),气舍于其所生(3),死于其所不胜(4)。病之且死,必先传行至其所不胜,病乃死。此言气之逆行也,故死。肝受气于心,传之于脾,气舍于肾,至肺而死。心受气于脾,传之于肺,气舍于肝,至肾而死。脾受气于肺,传之于肾,气舍于心,至肝而死。肺受气于肾,传之于肝,气舍于脾,至心而死。肾受气于肝,传之于心,气舍于肺,至脾而死。此皆逆死也。一日一夜五分之,此所以占(5)死生之早暮也。

黄帝曰:五脏相通,移皆有次,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不治,若三月,若六月,若三日,若六日,传五脏而当死,是顺传所胜之次。故曰:别于阳(6)者,知病从来;别于阴(7)者,知死生之期。言知至其所困(8)而死。

 

是故风者,百病之长也。今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当是之时,可汗而发也,或痹不仁肿痛,当是之时,可汤熨及火灸刺而去之。弗治,病入舍于肺,名曰肺痹(9),发咳上气。弗治,肺即传而行之肝,病名曰肝痹,一名曰厥,胁痛出食(10),当是之时,可按若刺耳。弗治,肝传之脾,病名曰脾风,发瘅(11),腹中热,烦心出黄(12),当此之时,可按、可药、可浴。弗治,脾传之肾,病名曰疝瘕,少腹冤热而痛,出白,一名曰蛊,当此之时,可按、可药。弗治,肾传之心,病筋脉相引而急,病名曰瘛(13),当此之时,可灸、可药。弗治,满十日,法当死。肾因传之心,心即复反传而行之肺,发寒热,法当三岁死,此病之次也。

然其卒发者,不必治于传,或其传化有不以次,不以次入者,忧恐悲喜怒,令不得以其次,故令人有大病矣。因而喜,大虚,则肾气乘矣,怒则肺气乘矣,悲则肝气乘矣,恐则脾气乘矣,忧则心气乘矣,此其道也。故病有五,五五二十五变,及其传化。传,乘之名也。

【注释】

(1)所生:指我生之脏,即子脏。

(2)所胜:指我克之脏。

(3)所生:此指生我之脏。

(4)所不胜:指克我之脏。

(5)占:预测。

(6)阳:此指有胃气之脉。

(7)阴:此指无胃气之真脏脉。

(8)所困:所不胜的脏气当旺之时。

(9)肺痹:痹,闭也,闭阻不通之义。下文“肝痹”义同。肺痹,指邪闭阻于肺,肺气不利而出现咳而上气的病证。

 

(10)出食:呕吐。

(11)发瘅:瘅,通“疸”,即出现黄疸。

(12)出黄:小便色黄。

(13)瘛(chì):同“瘈”,为筋脉挛缩拘急之意。

【白话详解】

五脏所受的病气来源于它所生之脏,传给它所克之脏,留止在生己之脏,死于克己之脏。当病到了要死的时候,必先传到克己之脏,病人才死,这就是病气逆行。举例来说,肝受病气于心,传行到脾,其病气留止于肾,传到肺,人就死了。心受病于脾,传行到肺,病气留止于肝,传到肾就死了。脾受病气于肺,传行到肾,病气留止于心,传到肝就死了。肺受病气于肾,传行到肝,病气留之于脾,传到心就死了。肾受病气于肝,传行到心,病气留止于肺,传到脾就死了。这都是病气逆行的情况。以一昼夜的时辰来分属五脏,就可推测出死的大体时间。

黄帝说:五脏是相通的,病气的转移,都有它的次序。五脏如果有病,就会传给各自所克之脏,若不及时治疗,那么多则3个月、6个月,少则3天、6天,只要传遍五脏,就肯定要死。这是指顺所克次序的传变。所以说能够辨别外证,就可知病在何经;能够辨别里证,就可知危在何日,就是说某脏到了它所困的时候就死了。

风是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风邪侵入人体,就会使人的毫毛都立起来,皮肤闭塞,内里发热。在这个时候,是可以用出汗的方法治好的。

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出现麻木不仁、肿痛等症状,此时可用热敷、火、灸或者针刺的方法治好。如果再耽搁下去,病气就会传行并留止在肺部,这就是肺痹,发为咳嗽上气。如果还不治疗,就会从肺传行到肝,这时的病名叫肝痹,又叫做肝厥,就会发生胁痛、不想吃东西等症状。在这个时候可以用按摩或者针刺等方法治疗。如果仍不及时治疗,病气从肝传到脾,这时的病名叫做脾风,就会发生黄疸、腹中热、烦心、小便色黄等症状。在这个时候,可用按摩、药物和汤浴等方法治疗。如果再不及时治疗,病气从脾传到肾,这时的病名叫做疝瘕,就会出现少腹蓄热作痛、小便白浊等症状,又叫做蛊病。在这个时候,可以用按摩、药物等方法治疗。如果继续耽搁下去,病气从肾传到心,就会出现筋脉相引拘挛的症状,叫做瘛病,在这个时候,可用艾灸、药物来治疗。如果再耽搁下去,10天以后,就会死亡。倘若病邪由肾传行到心,心又反传行到肺,发寒热,3天就会死亡。

但假如是猝然发病,就不必根据这个传变的次序治疗,而有的传变也不一定完全依着这个次序。忧、恐、悲、喜、怒这五种情志,就会使病气不按照这个次第传变,而能够突然发病的,如过喜会伤心,克它的肾气,就因而乘之。怒伤肝,克它的肺气,就因而乘之。过思伤脾,克它的肝气就因而乘之。过恐伤肾,克它的脾气就因而乘之。过忧伤肺,克它的心气就因而乘之。这就是疾病不依次序传变的规律。所以病虽有五变,但能够发为五五二十五变,这和正常的传化是相反的。传,就是乘虚传变的意思。

【按语】

本节在论述疾病传变次序时称:“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运用五行生克理论,不仅阐述了五脏自身脏气的传变,也道及了五脏与时间五行属性的相互变化关系,是中医疾病演变、轻重、预后、转归等病机分析的重要内容。然而其间又两次使用“其所生”文句,造成后世注家众多议论。经文的“所胜”与“所不胜”,较易理解,它专指五行的相克关系。凡“我克”者称作“所胜”,如心火克肺金、肺金克肝木等皆是;“克我”者称为“所不胜”,如木对金、火对水等皆为“所不胜”。以这种“我克”或“克我”关系的传变,疾病较为多变或顽难危重,此即经文所谓“传之于其所胜”、“死于其所不胜”。传,即传化、移行、转移等意,可引申为多变;死,即顽难、危重、凶险之意。因此,“相克传”标示着预后的不良。“五脏受气于其所生”,意为五脏病的病气,来源于“我生”的子行脏气。受有接受、收受之意。气指病气,其所生指病气的来源,如肝病的病气来源为心、心病的病气来源在脾等。据前后文句合观,意指疾病的病气,最容易进入“我生”脏气,因为“母病及子”、“子盗母气”等关系,从而导致疾病的复杂性。“气舍于其所生”,指病气常会停留在“生我”的脏气之中。舍,即居舍、住处、停蓄、留滞之意。原文明确指出,肝木的病气留止在母行脏气的肾水(肝“气舍于肾”)、心火的病气留止在母行脏气的肝木(心“气舍于肝”)、脾的病气留止在母行脏气的心火(脾“气舍于心”)、肺的病气留止在母行脏气的脾土(肺“气舍于脾”)、肾的病气留止在母行脏气的肺金(肾“气舍于肺”)。因此,此处的“其所生”,与“受气”的“其所生”,完全不同。它专指“生我”的母脏。

本节经文的病气传变,多数注家均以五脏本身脏气的传变为思路,这固然是脏象理论在病机中运用的重要内容。然而《内经》关键的理念,却为阐明时间变化在五脏病传变中的价值。这在经文末尾“一日一夜五分之,此所以占死生之早暮也”中,得到了揭示。把日夜的时序,固定地按照木、火、土、金、水划分,用以解释本段经文,更较合拍。

也就是在准确诊断疾病定位的基础上,依照所病脏气的五行属性,配以时序的五行属性,运用生克制化理论,加以分析,便能得出预后判析的规律性结论:五脏疾病,在属于它所生属性的时间内,如肝病的“我生”时间为午时,就会承受病气;在它所克制属性的时间内,如肝病的“生我”时间夜半,病气就会发展多变;在它所不能克制属性的时间内,如肝病的“克我”时间日入,病气就会加剧危重。这一分析方法,连同《素问脏气法时论》的“邪气客于身也,以甚相加”内容,共同为时间医学的病机认识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疾病的传变,形式多样。

《内经》即有外邪的表里传、外内传、六经传、经脉传,杂病的脏腑传、经络传等内容。本段经文仅是众多传变中的“五脏传变”之一。它以相生相克的传变方式,不仅道出脏气自身五个方面的传变关系,同时又把五脏与时间联系,深刻论述了时间在疾病传变中的重要性。

 

气虚病涉五脏

来自: zycsx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属于人体精气的范畴。人体精气分别藏于五脏,故《素问·五藏别论》说:“所谓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因而,从气的来源看,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气,主要有先天之精气与后天之精气二方面。而从气的生成与脏腑之关系来看,则五脏皆藏精气,尤以肺脾肾为重要。

气虚[deficiency of vital energy] ,泛指身体虚弱、面色苍白、呼吸短促、四肢乏力、头晕、动则汗出、语声低微等。包括元气、宗气、卫气的虚损,以及气的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和气化功能的减退,从而导致机体的某些功能活动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等衰弱的现象。人的生命活动从根本上讲就是元气升降出入的运动;元气不足会造成疲乏无力、腰膝酸软、语声低懒微言、胸闷气短、精神不振、头晕目眩、失眠健忘、食欲不振等诸多不适。

气虚与五脏气虚。气虚是指脏腑机能衰退,抗病能力低下的病理状态,由此会产生一系列的临床症状。但由于气藏于五脏,通常情况下,气虚必然与该脏的功能相互联系,《素问·方盛衰论》描述了肺气虚、肾气虚、脾气虚、心气虚、肝气虚所致梦境不同的情形。因此,气虚这一病理学概念应当包括五脏气虚。

肺气虚。肺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通调水道。肺气虚,则其主宣降、司呼吸、调节水液代谢、抵御外邪的作用就会减弱,出现短气自汗,声音低怯,咳嗽气喘,胸闷,易于感冒,甚至水肿,小便不利等病证。

肾气虚。肾居腰府,藏精气,司二阴开合。精气充五脏而上荣于脑髓。肾气亏虚,失于荣养,见神疲乏力,眩晕健忘,腰膝酸软乏力,小便频数而清,白带清稀,舌质淡,脉弱。肾不纳气,则呼吸浅促,呼多吸少。

脾气虚。脾居中焦,主运化,司升清,统血行。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谷精微,气血生化乏源,症见饮食减少,食后胃脘不舒,倦怠乏力,形体消瘦,大便溏薄,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弱。

心气虚。心主血脉,藏神明。心气亏虚,不能鼓动血脉,亦不能养神,故见心悸,气短,多汗,劳则加重,神疲体倦,舌淡,脉虚无力。


气虚多由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劳伤过度而耗损(“劳则气耗”),或久病不复,或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减退,气的生化不足等所致。从病发原因、症状和脉象来对照现代医学,气虚同现代医学概念“亚健康”极为相似。亚健康的根本原因是阴阳气血不足,五脏功能低下,也与元气不足、气虚相符。在调治上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诊治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心、肝、脾、肺、肾整体调理,使机体有规律地自我更新、自我复制、逐渐恢复元气,也就把亚健康状态转化为健康。

本段按照五行之间的生克乘侮关系,论述了五脏病气的受、传、舍、死、之规律。一日一夜五分之,此所以占死生之早暮也:意思是以一日一夜划分为五个时段以五行配属五脏后,就可以依五行生克推测五脏病气逆传至其所不胜而死的时间。 “五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病之且死,必先传行至其所不胜,病乃死。此言气之逆行也,故死。肝受气于心,传之于脾,气舍于肾,至肺而死。心受气于脾,传之于肺,气舍于肝,至肾而死。脾受气于肺,传之于肾,气舍于心,至肝而死。肺受气于肾,传之于肝,气舍于脾,至心而死。肾受气于肝,传之于心,气舍于肺,至脾而死。此皆逆死也。一日一夜五分之,此所以占死生之早暮也。黄帝曰:五藏相通,移皆有次,五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不治,法三月若六月,若三日若六日,传五藏而当死,是顺传所胜之次。故曰:别于阳者,知病从来;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言知至其所困而死。” 五脏疾病的传变,是受病气于其所生之脏,传于其所胜之脏,病气留舍于生我之脏,死于我所不胜之脏。当病到将要死的时候,必先传行于相克之脏,病者乃死。这是病气的逆传,所以会死亡。例如,肝受病气于心脏,而又传行于脾脏,其病气留舍于肾脏,传到肺脏而死。心受病气于脾脏,其病气留舍于肝脏,传到肝脏而死。肺受病气于肾脏,传行于肝脏,病气留舍于脾脏,传到心脏而死。以一日一夜划分为五个阶段,分属五脏,就可以推测死亡的早晚时间。黄帝道:五脏是相通连的,病气的转移,都有一定的次序。假如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若不能掌握治病的时机,那麽三个月或六个月,或三天,或六天,传遍五脏就当死了,这是相克的顺传次序。所以说:能辨别三阳的,可以知道病从何经而来;能辨别三阴的,可以知道病的死生日期,这就是说,知道他至其所不胜而死。
  本段中指出七情致病,传变无规律。 “是故风者百病之长也,今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当是之时,可汗而发也;或痹不仁肿痛,当是之时,可汤熨及火灸刺而去之。弗治,病入舍于肺,名曰肺痹,发欬上气。弗治,肺即传而行之肝,病名曰肝痹,一名曰厥,胁痛出食,当是之时,可按若刺耳。弗治,肝传之脾,病名曰脾风,发瘅,腹中热,烦心出黄,当此之时,可按可药可浴。弗治,脾传之肾,病名曰疝瘕,少腹冤热而痛,出白,一名曰蛊,当此之时,可按可药。弗治,肾传之心,病筋脉相引而急,病名曰瘛,当此之时,可灸可药。弗治,满十日,法当死。肾因传之心,心即复反传而行之肺,发寒热,法当三岁死,此病之次也。然其卒发者,不必治于传,或其传化有不以次,不以次入者,忧恐悲喜怒,令不得以其次,故令人有大病矣。因而喜大虚则肾气乘矣,怒则肝气乘矣,悲则肺气乘矣,恐则脾气乘矣,忧则心气乘矣,此其道也。故病有五,五五二十五变,及其传化。传,乘之名也。” 风为六淫之首,所以说它是百病之长。风寒中人,使人毫毛直竖,皮肤闭而发热,在这个时候,可用发汗的方法治疗;至风寒入于经络,发生麻痹不仁或肿痛等症状,此时可用汤熨(热敷)及火罐、艾炙、针刺等方法来祛散。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气内传于肺,叫做肺痹,又叫做肝厥,发生胁痛、吐食的症状,在这个时候,可用按摩、药物或热汤沐浴等方法;如不及时治疗,就会传行于脾,叫做脾风,发生黄,腹中热,烦心,小便黄色等症状,在这个时候,可用按摩、药物或热汤沐浴等方法;如再不治,就会传行于肾,叫做疝疸,少腹烦热疼痛,小便色白而混浊,又叫做盅病,在这个时候,可用按摩、或用药物;如再不治,病就由肾传心,发生筋脉牵引拘挛,叫做瘛病,在这个时候,可用至法,或用药物;如再不治,十日之后,当要死亡。倘若病邪由肾传心,心又复反传于肺脏,发为寒热,发当三日即死,这是疾病传行的一般次序。假如骤然爆发的病,就不必根据这个相传的次序而治。有些病不依这个次序传变的,如忧、恐、悲、喜、怒情志之病,病邪就不能依照这个次序相传,因而使人生大病了。如因喜极伤心,心虚则肾气相乘;或因大怒,则肝气乘脾;或因悲伤,则肺气乘肝;或因惊恐,则肾气虚,脾气乘肾;或因大忧,则肺气内虚,心气乘肺。这是无志激动,使病邪不以次序传变的道理。所以病虽有五,及其传化,就有五五二十五变。所谓传化,就是相乘的名称。

五脏病气传变

发表者:赵东奇29人已访问

【原文】

五藏受气于其所生↑①,传之于其所胜↑②,气舍于其所生↑③,死于其所不胜↑④。病之且死,必先传行,至其所不胜,病乃死。此言气之逆行↑⑤也,故死。肝受气于心,传之于脾,气舍于肾,至肺而死;心受气于脾,传之于肺,气舍于肝,至肾而死;脾受气于肺,传之于肾,气舍于心,至肝而死;肺受气于肾,传之于肝,气舍于碑,至心而死;肾受气于肝,传之于心,气含于肺,至脾而死。此皆逆死⑥ 也。一日一夜五分之,此所以占死生之早暮也。

黄帝曰:王藏相通,移皆有次↑⑦,五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⑧。不治,法三月若六月,若三日若六日,传五藏而当死,是顺传所胜之次。故曰:别于阳者,知病从来;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⑨。言知至其所困而死↑⑩。(《素问·玉机真藏论》)

【解析】

本段主要论述五脏疾病的两种传变方式及其预后。

1.论五脏疾病的传变规律经文运用五行生克理论,推论疾病的发生与传变规律,并以此预测疾病的愈期和死期。

(1)顺传:五脏病按五行相克次序传变者为顺。如原文云:“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不治,法三月,若六月,若三日,若六日,传五脏而当死。是顺传所胜之次。”顺序是:肝传脾,脾传肾,肾传心,心传肺,肺传肝。另外,从五行相生关系而言,则母病传子为顺传。

(2)逆传:五脏病按五行相侮次序传变者为逆。如原文云:“病之且死,必先传行,至其所不胜,病乃死。此言气之逆行也。”顺序是:脾传肝,心传肾,肝传肺,肺传心,肾传脾。另外,从五行相生关系而言,则子病传母为逆传。

总之,本节原文按照五行生克乘侮的关系,提出了一脏有病,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如肝病来源于肾,其未愈可传至脾,亦可波及到肺与心。《素问·藏气法时论》也有相关论述,指出:“邪气之客于身也,以胜相加,至其所生而愈,至其所不胜而甚,至于所生而持,自得其位而起。”五脏疾病的传变规律可归纳如图5-1:

《内经》所论五脏疾病传变规律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如汉代张仲景受其启示,在《金匮要略》中提出了“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治疗法则,至今仍指导着临床实践。

2.关于“一日一夜五分之,所以占死生之早暮也”

①受气于其所生:育受病气于自已所生之脏。受气,遭受病气。②其所胜:指我克之脏。③气舍于其所生:即病气留止于生己之母脏。④所不胜:指克我之脏。⑤气之逆行:指按相克规律传于克己之脏的传变。逆行,即逆传。⑥逆死:逆行传变至克我之脏,预后不良,有死亡的可能。⑦移皆有次:病气传移、传变有一定的次序、规律。⑧传其所胜:即按五行相克次序传变。 ⑨别于阳者,知病从来;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谓能区别一般病脉,便知病源;能区别真脏脉,便可以计算出患者的死亡时间。阳,指有胃气之脉;阴,育真脏脉。⑩知至其所困而死:指至其所不胜的脏气当旺之时令则死,如脾病至肝当旺之时,则土不胜木克,故死。知,《甲乙经》无此字,可从。

占,预测;死生,偏义复词,即死亡;朝暮,即早晚,这里引申为时辰。“一日一夜五分之,此所以占死生之早暮也”,言一昼夜十二时辰分属五脏,据此可以预测出五脏病气逆传至其所不胜而死的大约时辰。

一般而言,将一昼夜划分为五个时段,分别与五行、五脏相配,其中寅卯时属木主肝,巳午时属火主心,申酉属金主肺,亥子时属水主肾,辰戌儿未时属土主脾。故吴菎注云:“肝死于申酉,心死于亥子,脾死于寅卯,肺死于巳午,肾死于辰戌丑未。此一日一夜五分之,所以占死生之早暮也。”

【解惑】

如何正确认识五脏疾病的传变规律上述脏腑传变规律体现了中医学既病防变的防治思想,提示医生根据具体病情,预见其传变,及早采取治疗措施,截断病邪传变途径,防止疾病传变恶化。这对后世医学发展产声了深远的影响。

掌握脏腑疾病传变规律固然很重要,但不可拘泥五行传变模式。因为“脏疾病传变千变万化,邪气淫泆不可胜数.疾病的变化受情志、体质、治疗、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可能只有一二种固定不变的模式。除了掌握一般规律外,还应考虑传变的特殊情况以及种种难以预料的变化。因此,临证诊治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可按图索骥。对此,本篇住下文中进一步强调指出:“然其卒发者,不必治于传,或其传化有不以次,不以次入者,忧恐悲喜怒,令不得以其次,故令人有大病矣。因而喜大虚则肾气乘矣,怒则肝气乘矣,悲则肺气乘矣,恐则脾气乘矣,忧则心气乘矣,此其道也。故病有五,五五二十五变,及其传化。传,乘之名也。”(《素问·玉机真脏论》)即一些卒发性疾病,如外邪直中,疫疠流行,虫咬,外伤,元气暴脱,以及一些情志失调类疾病,不应拘泥于脏腑传变规律。这就体现了中医诊治疾病的原则性和灵活性,以及实事求是、知常达变的认知原则。

 

作者:黑药膏

【原文】

五藏受气于其所生↑①,传之于其所胜↑②,气舍于其所生↑③,死于其所不胜↑④。病之且死,必先传行,至其所不胜,病乃死。此言气之逆行↑⑤也,故死。肝受气于心,传之于脾,气舍于肾,至肺而死;心受气于脾,传之于肺,气舍于肝,至肾而死;脾受气于肺,传之于肾,气舍于心,至肝而死;肺受气于肾,传之于肝,气舍于碑,至心而死;肾受气于肝,传之于心,气含于肺,至脾而死。此皆逆死⑥ 也。一日一夜五分之,此所以占死生之早暮也。

黄帝曰:王藏相通,移皆有次↑⑦,五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⑧。不治,法三月若六月,若三日若六日,传五藏而当死,是顺传所胜之次。故曰:别于阳者,知病从来;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⑨。言知至其所困而死↑⑩。(《素问·玉机真藏论》)

【解析】

本段主要论述五脏疾病的两种传变方式及其预后。

1.论五脏疾病的传变规律经文运用五行生克理论,推论疾病的发生与传变规律,并以此预测疾病的愈期和死期。

(1)顺传:五脏病按五行相克次序传变者为顺。如原文云:“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不治,法三月,若六月,若三日,若六日,传五脏而当死。是顺传所胜之次。”顺序是:肝传脾,脾传肾,肾传心,心传肺,肺传肝。另外,从五行相生关系而言,则母病传子为顺传。

(2)逆传:五脏病按五行相侮次序传变者为逆。如原文云:“病之且死,必先传行,至其所不胜,病乃死。此言气之逆行也。”顺序是:脾传肝,心传肾,肝传肺,肺传心,肾传脾。另外,从五行相生关系而言,则子病传母为逆传。

总之,本节原文按照五行生克乘侮的关系,提出了一脏有病,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如肝病来源于肾,其未愈可传至脾,亦可波及到肺与心。《素问·藏气法时论》也有相关论述,指出:“邪气之客于身也,以胜相加,至其所生而愈,至其所不胜而甚,至于所生而持,自得其位而起。”五脏疾病的传变规律可归纳如图5-1:

《内经》所论五脏疾病传变规律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如汉代张仲景受其启示,在《金匮要略》中提出了“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治疗法则,至今仍指导着临床实践。

2.关于“一日一夜五分之,所以占死生之早暮也”

①受气于其所生:育受病气于自已所生之脏。受气,遭受病气。②其所胜:指我克之脏。③气舍于其所生:即病气留止于生己之母脏。④所不胜:指克我之脏。⑤气之逆行:指按相克规律传于克己之脏的传变。逆行,即逆传。⑥逆死:逆行传变至克我之脏,预后不良,有死亡的可能。⑦移皆有次:病气传移、传变有一定的次序、规律。⑧传其所胜:即按五行相克次序传变。 ⑨别于阳者,知病从来;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谓能区别一般病脉,便知病源;能区别真脏脉,便可以计算出患者的死亡时间。阳,指有胃气之脉;阴,育真脏脉。⑩知至其所困而死:指至其所不胜的脏气当旺之时令则死,如脾病至肝当旺之时,则土不胜木克,故死。知,《甲乙经》无此字,可从。

占,预测;死生,偏义复词,即死亡;朝暮,即早晚,这里引申为时辰。“一日一夜五分之,此所以占死生之早暮也”,言一昼夜十二时辰分属五脏,据此可以预测出五脏病气逆传至其所不胜而死的大约时辰。

一般而言,将一昼夜划分为五个时段,分别与五行、五脏相配,其中寅卯时属木主肝,巳午时属火主心,申酉属金主肺,亥子时属水主肾,辰戌儿未时属土主脾。故吴菎注云:“肝死于申酉,心死于亥子,脾死于寅卯,肺死于巳午,肾死于辰戌丑未。此一日一夜五分之,所以占死生之早暮也。”

【解惑】

如何正确认识五脏疾病的传变规律上述脏腑传变规律体现了中医学既病防变的防治思想,提示医生根据具体病情,预见其传变,及早采取治疗措施,截断病邪传变途径,防止疾病传变恶化。这对后世医学发展产声了深远的影响。

掌握脏腑疾病传变规律固然很重要,但不可拘泥五行传变模式。因为“脏疾病传变千变万化,邪气淫泆不可胜数.疾病的变化受情志、体质、治疗、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可能只有一二种固定不变的模式。除了掌握一般规律外,还应考虑传变的特殊情况以及种种难以预料的变化。因此,临证诊治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可按图索骥。对此,本篇住下文中进一步强调指出:“然其卒发者,不必治于传,或其传化有不以次,不以次入者,忧恐悲喜怒,令不得以其次,故令人有大病矣。因而喜大虚则肾气乘矣,怒则肝气乘矣,悲则肺气乘矣,恐则脾气乘矣,忧则心气乘矣,此其道也。故病有五,五五二十五变,及其传化。传,乘之名也。”(《素问·玉机真脏论》)即一些卒发性疾病,如外邪直中,疫疠流行,虫咬,外伤,元气暴脱,以及一些情志失调类疾病,不应拘泥于脏腑传变规律。这就体现了中医诊治疾病的原则性和灵活性,以及实事求是、知常达变的认知原则。

 

五脏病气法时

(《素问·藏气法时论》)

黄帝问曰∶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何如而从?何如而逆?得失之意,愿闻其事。岐伯对曰∶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贵更贱,以知死生,以决成败,而定五脏之气,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帝曰∶愿卒闻之。(五行之道,当其王则为贵,当其衰则为贱。间甚,即轻重之谓。卒,尽也。)岐伯曰∶肝主春,(木脏也。)足厥阴、少阳主治,(厥阴肝,乙木也。少阳胆,甲木也。二脏相为表里,故治同。)其日甲乙。(甲为阳木,乙为阴木,皆东方之干,内应肝胆,即年月日时无不皆然。他彼此。)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为将军之官,其志怒,其气急,急则自伤,反为所苦,故宜食甘以缓之,则急者可平,柔能制刚也。)病在肝,愈于夏;(夏属火,木所生也。肝木畏金,火能平之。子制其鬼,故愈。余同。)夏不愈,甚于秋;(胜己者也。)秋不死,持于冬;(得母气以养之,生我者也,故可执持无害矣。余持同。)起于春。(木王之时也。)禁当风。(风气通于肝,故禁之勿犯。)肝病者,愈在丙丁;(同前夏气,能制胜己者也。)丙丁不愈,加于庚辛;(同前秋气,金伐木也。)庚辛不死,持于壬癸;(同前冬气,得所生也。)起于甲乙。(同前春气,逢其王也。)

肝病者,平旦慧,下晡甚,夜半静。(平旦寅卯,木王时也,故爽慧。下晡申酉,金之胜也,故加甚。夜半亥子,木得生也,故安静。晡,卑姑切。)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木不宜郁,故欲以辛散之。顺其性者为补,逆其性者为泻,肝喜散而恶收,故辛为补、酸为泻。此下五脏补泻之味,与《至真要大论》主客正味义同,详运气类三十.)

心主夏,(火脏也。)手少阴、太阳主治,(少阴心,丁火也。太阳小肠,丙火也。二脏表里,故治同。)其日丙丁。(丙为阳火,丁为阴火,南方之干也。)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心藏神,其志喜,喜则气缓而心虚神散,故宜食酸以收之。)

病在心,愈在长夏;(长夏土,火之子也。)长夏不愈,甚于冬;(火不胜水也。)冬不死,持于春;(火得所生也。)起于夏。(火之王也。)禁温食热衣。(恐助火邪也。)心病者,愈在戊己;(应长夏也。)戊己不愈,加于壬癸;(应冬气也。)

壬癸不死,持于甲乙;(应春气也。)起于丙丁。(应夏气也。)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静。(日中巳午,火王时也,故慧。夜半亥子,水之胜也,故甚。平旦寅卯,火得生也,故静。)心欲,急食咸以 之,用咸补之,甘泻之,(心火太过则为躁越,故急宜食咸以之,盖咸从水化,能相济也。心欲 ,故以咸 为补。心苦缓,故以甘缓为泻。、软同)

脾主长夏,(土脏也。)足太阴、阳明主治,(阳明胃,太阴脾,戊己土也。表里治同。)其日戊己。(戊为阳土,己为阴土,中宫之干也。)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脾以运化水谷,制水为事,湿胜则反伤脾土,故宜食苦温以燥之。)病在脾,愈在秋;(秋属金,土之子也。)秋不愈,甚于春;(土不胜木也。)春不死,持于夏;(土得火生也。)起于长夏。(土之王也。)禁温食饱食,湿地濡衣。(温言非热,防滞也。湿地濡衣,阴寒也。皆能病脾,故当禁之。)脾病者,愈在庚辛;(应愈在秋也。)庚辛不愈,加于甲乙;(应甚于春也。)甲乙不死,持于丙丁;(应持于夏也。)起于戊己。(应起于长夏也。)脾病者,日慧,日出甚,下晡静。(日昃曰,未土王也,故慧。日出寅卯,木胜土也,故甚。下晡申酉,其子乡也,故静。音迭。)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脾贵充和温浓,其性欲缓,故宜食甘以缓之。脾喜甘而恶苦,故苦为泻、甘为补也。)

肺主秋,(金脏也。)手太阴、阳明主治,(太阴肺,辛金也。阳明大肠,庚金也。表里治同。)其日庚辛。(庚为阳金,辛为阴金,西方之干也。)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肺主气,行治节之令,气病则上逆于肺,故宜急食苦以泄之。)

病在肺,愈在冬,(金之子乡也。)冬不愈,甚于夏;(金所不胜也。)夏不死,持于长夏;(金气得生也。)起于秋。(金气王也。)禁寒饮食寒衣。(形寒饮冷则伤肺也。)肺病者,愈在壬癸;(应愈在冬也。)壬癸不愈,加于丙丁;(应甚于夏也。)

丙丁不死,持于戊己;(应持于长夏也。)起于庚辛。(应起于秋也。)肺病者,下晡慧,日中甚,夜半静。(下晡金王,故慧。日中火胜之,故甚。夜半水乡,则子能制邪,故静。)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肺应秋,气主收敛,故宜食酸以收之。肺气宜聚不宜散,故酸收为补,辛散为泻。)

肾主冬,(水脏也。)足少阴、太阳主治,(少阴肾,癸水也。太阴膀胱,壬水也。表里治同。)其日壬癸。(壬为阳水,癸为阴水,北方之干也。)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肾为水脏,藏精者也,阴病者苦燥,故宜食辛以润之。盖辛从金化,水之母也。其能开腠理致津液者,以辛能通气也。水中有真气,惟辛能达之,气至水亦至,故可以润肾之燥。)病在肾,愈在春;(水之子乡也。)春不愈,甚于长夏;(水不胜土也。)长夏不死,持于秋;(水得生也。)起于冬。(水所王也。)禁犯 HT 热食温灸衣。 HT ,烧爆之物也。肾恶燥烈,故当禁此。 音翠。HT 音哀。)

肾病者,愈在甲乙;(应愈在春也。)甲乙不愈,甚于戊己;(应甚于长夏也。)戊己不死,持于庚辛;(应持于秋也。)起于壬癸。(应起于冬也。)肾病者,夜半慧,四季甚,下晡静。(夜半水王,故慧。四季土胜之,故甚。下晡金王,水得所生,故静。)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肾主闭藏,气贵周密,故肾欲坚,宜食苦以坚之也。苦能坚,故为补。咸能坚,故为泻。)

夫邪气之客于身也,以胜相加,(此下总结上文愈甚持起之由然也。凡内伤外感之加于人者,皆曰邪气。外感六气,盛衰有持,内伤五情,间甚随藏,必因胜以侮不胜,故曰以胜相加也。)至其所生而愈,(我所生也,以时而言。下同。)

至其所不胜而甚,(我不胜彼,被克者也。)至于所生而持,(生我之时也。)自得其位而起。(自王之时也。)必先定五脏之脉,乃可言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欲知时气逆顺,必须先察脏气,欲察脏气,必须先定五脏所病之脉,如肝主弦,心主钩,肺主毛,肾主石,脾主代,脉来独至,全无胃气,则其间甚死生之期,皆可得而知之,如上文所论者是矣。)

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枣葵皆甘。(此承上文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等义,而详言其所宜之味也。)心色赤,宜食酸,小豆犬肉李韭皆酸。(心苦缓,故宜此酸物以收之也。)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杏薤皆苦。(肺苦气上逆,故宜此苦物以泄之也。薤音械,根白如小蒜,《尔雅翼》云∶似韭而无实。)脾色黄,宜食咸,大豆豕肉栗藿皆咸。(咸从水化,其气入肾,脾宜食咸者,以肾为胃关,胃与脾合,咸能润下,利其关窍,胃关利则脾气运,故宜食之。上文云∶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此复言咸者,盖咸之利湿,与苦之泻者,各有宜也。故诸脏皆同前,惟此独异耳。藿,豆叶羹也。)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肾苦燥,故宜此辛物以润之也。黄黍即糯小米,北方谓之黄米。)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此总言五味之用,药食皆然也。)毒药攻邪,(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者,以气味之有偏也。盖气味之正者,谷食之属是也,所以养人之正气。气味之偏者,药饵之属是也,所以去人之邪气。其为故也,正以人之为病,病在阴阳偏胜耳。欲救其偏,则惟气味之偏者能之,正者不及也。如《五常政大论》曰∶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是凡可辟邪安正者,均可称为毒药,故曰毒药攻邪也。)五谷为养,(养生气也。)五果为助,(助其养也。)五畜为益,(益精血也。)五菜为充,(实脏腑也。)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阴阳应象大论》曰∶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气归精。又曰∶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故气味和合,可以补精益气。)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软,四时五脏,病随五味所宜也。(此总结上文,五脏之气,四时之用,各有所利;然变出不常,则四时五脏,因病而药,五味当随所宜也。)

 

病气:《五脏》时《类经》十四卷


《素问》脏气法时论 会稽通一子景岳张介宾类注


十七丶五脏虚实病剌
肝病者丶两胁下痛引少腹丶令人喜怒;此肝之实邪也。肝脉布胁肋抵小腹丶邪实则两胁下痛丶引于少腹。肝志怒丶故气强则善怒。虚则目酼酼无所见丶耳无所闻丶善怒如人将捕之。目为肝之窍丶肝脉上入顽颡丶连目系丶肝与胆为表里丶肝脉从耳後入耳中丶故气虚则目无所见丶耳无所闻也。肝虚则胆虚丶故气怯而善怒。酼音荒。取其经厥阴与少阳;取其经者丶非络病也。取厥阴以治肝丶取少阳以治胆。此承上文虚实二节而言丶虚者当补丶实者当泻也丶下仿此。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颊肿丶取血者。气逆于上则上实丶故头痛耳聋颊肿。盖肝脉与督脉会于巅丶下颊里;胆脉入耳中丶下加颊车也。治此者丶当取经血盛之处丶随其左右丶有则刺而泻之。
心病者丶胸中痛丶胁支满丶胁下痛丶膺背肩甲间痛丶两臂内痛;此心经之实邪也。手少阴心脉从心系却上肺丶下出腋下;手厥阴心包络之脉丶其支者循胸出胁丶上抵腋下丶循臑内入肘中丶下臂行两筋之间;又心与小肠为表里丶小肠脉绕肩胛丶交肩上。故为此诸证。虚则胸腹大丶胁下与腰相引而痛。胸腹腰胁之间丶皆手少阴厥阴之脉所及丶心虚则阳虚而逆气不行丶故为胸腹大。心主血脉丶血虚则不能荣飬筋脉丶故腰胁相引而痛。取其经少阴丶太阳丶舌下血者〈舌背聚泉丶舌腹海泉;手少阴太阳丶心与小肠脉也丶当随其虚实而取之。心主舌上在泉丶故取舌下在源血以泻其实。其变病丶刺郄中血者。变病气血丶谓病属少阴而证有异于前说者。郄中丶阴郄穴也丶为手少阴之郄丶血去则邪随而泻矣。郄丶隙同。
脾病者丶身重丶善肌肉痿丶足不收丶行善瘛丶脚下痛;此脾经之实邪也。脾属土丶主肌肉丶土邪湿胜丶故今人身重肌肉痿。肉痿者丶痹弱不仁也。脾主四肢丶故足不收丶行善瘛。瘛者丶手足掉掣也。脾脉起于足大指丶过核骨以上内踝丶故为脚下痛。痿丶威丶蕤二音。瘛丶翅丶系丶寄三音。虚则腹满肠呜丶飱泄食不化。足太阴之脉丶属脾络胃丶脾虚则失其健运之用而中气不治丶故为此诸病。飱音孙。取其经太阴丶阳明丶少阴血者。脾与胃为表里丶故当取足太阴丶阳明之经。少阴肾脉也。脾主湿丶肾主水丶水能助湿伤脾丶故当取少阴之血以泄其寒实。如厥病篇治脾心痛者丶亦取肾经之然谷丶太溪丶义犹此也。详针刺类六十四。
肺病者丶喘咳逆气丶肩背痛丶汗出丶此肺经之实邪也。肺藏气丶主喘息丶在变动为咳丶故病则喘咳气逆。背为胸中之府丶肩接近之丶故肩背为痛。肺主皮毛丶病则疏泄丶故汗出。尻阴股膝髀臑胻足皆痛;此病皆足少阴经也。少阴之脉起于足下丶循内踝入跟中丶以上月专内〈胫骨内廉〉丶出膕内廉丶上股内後廉丶贯脊属肾络膀胱。今肺病连肾丶以气陷下部而母及子也丶故下文兼取足少阴以治之。尻丶开高切。髀丶并米切丶又音比〈十字纵横丶交错叠加〉。月专音篆。胻音杭丶又形敬切。虚则少气不能报息丶耳聋嗌干。报丶复也。能报息丶谓呼吸气短丶难于接续也。手太阴之络会于耳中丶故气虚则聋丶其脉循喉咙丶故为嗌干也。嗌音益。取其经太阴丶足太阴之外丶厥阴内血者。太阴丶肺之本经也丶故当因其虚实取而刺之。更取足太阳之外丶外言前也。足厥阴之内。内言後也。正谓内踝後直上月专之内侧者丶乃足少阴脉次也。视左右足脉丶凡少阴部分丶有血满异于常处者丶取而去也丶以泻其实。
肾病者丶腹大胫肿喘咳丶身重丶寝汗出憎风;此肾经之实邪也。足少阴之脉上月专内丶夹脐上行入肺中。阴邪上侵丶故腹大胫肿而喘咳也。肾主骨丶骨病故身重。肾主五液〈涕肺泪肝涎脾唾肾汗心`尿肾膀胱`〉丶在心为汗丶而肾邪侮之丶心气内微丶故为寝汗出。如脉要精微论曰:阴气有余为多汗身寒。此即之谓也。凡汗多者表必虚丶表虚阳必衰丶故恶风也。憎音曾。虚则胸中痛丶大腹小腹痛者丶清厥意不乐。足少阴脉从肺出络心注胸中丶肾虚则心肾不交丶故胸中痛。大腹小腹痛者丶正以肾脉自下而上丶至俞府而止也。肾藏精丶精化气丶精虚则气虚丶故为清冷厥逆。肾之神为志丶惟志不足丶故意有不乐也。取其经少阴丶太阳血者。足少阴丶太阳为表里也。凡刺之道丶自当虚补实泻丶然经络有血丶犹当先去血脉丶而後平其余不足焉。三部九候论曰: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丶以调其气之虚实丶实则泻之丶虚则补之丶必先去其血脉而後调之。此之谓也。
邪气:《五官》色《灵枢》五色篇第四十九
雷公问于黄帝曰:五色独决于明堂乎? 小子不知其所谓也。黄帝曰:明堂鼻也丶厥者眉间也丶庭者颜也丶蕃者颊侧也丶蔽者耳门也丶其间欲方大丶去之十步丶皆见于外;如是者寿必中百岁。
雷公曰:五官之辨奈何?黄帝曰:明堂高骨以起丶平以直丶五藏次于中央丶六府挟其两侧丶首面上于阙庭丶王宫在于下极丶五藏安于胸中〈气血心肺的循行居膈上丶三水肝脾肾居膈下故丶曰七窍上循脑髓丶膈近心居〉丶真色以致丶病色不见丶明堂润泽以清丶五官恶得无辨乎。雷公曰:其不辨者丶可得闻乎?黄帝曰:五色之见也丶各出其色部。部骨陷者丶必不免于病矣。其色部乘袭者丶虽病甚丶不死矣。雷公曰:官五色奈何?黄帝曰:青黑为痛丶黄赤为热丶白为寒丶是谓五官。
雷公曰:病之益甚丶与其方衰如何?黄帝曰:外内皆在焉。切其脉口滑小紧以沉者丶病益甚丶在中〈郭氏曰五藏〉〈余谓颈茎中缺盆〉;人迎气大紧以浮者丶其病益甚丶在外〈外腑丶孤腑丶三焦六府阴也〉。其脉口浮滑者丶病日进;在内〈传化六府阳丶奇恒六府胆一达道易进退未易丶太过不及也。喻破积聚于藏府丶退二竖于膏肓。参晋葛洪着《肘後备急方》〉。人迎沉而滑者丶病日损。其脉口滑以沉者丶病日进丶在内;其人迎脉滑盛以浮者丶其病日进丶在外。脉之浮沉及人迎与寸口气小大等者丶病难已。病之在藏丶沉而大者丶易已丶小者为逆;病在府丶浮而大者丶其病易已。人迎盛坚者丶伤于寒;气口盛坚者丶是筋结人迎缺盆伤于食也。〈胃虚里条丶脉口缺盆与寸口者丶气口也。见《濒湖脉学》李时珍着〉
雷公曰:以色言病之间甚奈何?黄帝曰:其色粗以明丶沉夭者为甚丶其色上行者病益甚丶其色下行如云彻散者病方己。五色各有藏部丶有外部丶有内部也。色从外部走内部者丶其病从外走内;其色从内走外者丶其病从内走外。病生于内者丶先治其阴丶後治其阳丶反者益甚;其病生于阳者丶先治其外丶後治其内丶反者益甚。其脉滑大以代而长者丶病从外来丶目有所见〈妄见也〉丶志有所恶〈志有五志五藏丶有所恶字意即邪存丶病气客邪诱发妄见丶妄想丶妄行是谓〉丶此阳气之并也丶可变而已。〈可变而已:郭氏译病由阳盛丶可变者丶谓抑阳益阴丶则病愈矣。反者益甚:李念莪曰:凡病色先起外部而後及内部者丶其病自表入里丶是外为本而内为标丶当先治其外丶後治其内;若先起内部而後及外部者丶其病自里出表丶是阴为本阳为标丶当先治其阴丶後治其阳。阳阴指府藏别异此类。若反之者丶皆为误治丶病必转甚矣。〉
雷公曰:小子闻风者丶百病之始也;厥逆者丶寒湿之起也丶别之奈何?
黄帝曰:常候厥中丶荡泽为风丶冲冲为痹丶在地为厥丶此其常也。〈译语是郭氏说文丶这应该测候眉间的气色丶色现浮薄光泽的丶是风病;色现沉滞晦浊的是痹病。病色出现在面下部丶即下巴下颌部也丶是谓厥病。色诊常法。总的说起来丶要分病气五藏邪气五官灵经条五色之辨丶经有常色丶络无常变丶知之经别。形志气血脉色泽能知之丶它的情志五志病变在内走外;形志气血以从在外走内丶取用阳阴愆阴阳丶用治本外内以从治标内外;异法方宜丶常候的不同〉
雷公曰:人不病卒死丶何以知之?黄帝曰:大气入于藏府者丶不病卒死矣。〈张介宾说:大气入于藏府者丶大邪入者丶未有不由元气大虚丶而後邪得袭之丶故得卒死〉。雷公曰:病小愈而卒死者丶何以知之?黄帝曰:赤色出两颧丶大如母指者〈非指端紫绀缺氧丶谓唇舌晦浊质气色夭〉丶病虽小愈丶必卒死。〈古病突然卒暴丶今病右肺全心衰竭肾衰是谓尿毒症曰或酮中毒。黑色出干天庭肾绝丶大如母指丶必不病假象经脉病理夭侮络经生理丶神归回转不归其室卒死。〉
雷公再拜曰:善哉! 其死有期乎?黄帝曰:察色以言其时。雷公曰:善乎!愿卒闻之。黄帝曰:庭者丶首面也。阙上者丶咽喉也。阙中者丶肺也。下极者丶心也。直下者丶肝也。肝左者丶胆也。下者丶脾也。方上者丶胃也。中央者丶大肠也。挟大肠者丶肾也。当肾者丶脐也。面王以上者丶小肠也。面王以下者丶男子目精膀胱丶唇女子处子宫子户也。颧者丶肩也。颧後者丶臂也。臂下者丶手也。目内眦上者丶膺乳也。挟绳督脊中膂丶是谓绳墨之基准而上者丶背也。循牙车以下者丶股也。中央者丶膝也。膝以下者丶胫也。当胫以下者丶足也。巨分者丶股里也。巨屈者丶膝髌也。此五藏六府肢节之部也丶各有部分。有部分丶用阴和阳丶用阳和阴丶当明阳分阴经络一统者丶经筋结经脉经别经骨部分的部位。万举万当能别左右丶是谓大道丶男女异位丶故曰阴阳丶审察泽夭丶谓之良工。
沉浊为内丶浮泽为外丶黄亦为风丶青黑为痛丶白为寒丶黄为膏润为脓丶赤甚者为血丶痛甚者为挛丶寒甚者皮肤不仁。五色各见其部丶察其浮沉丶以知浅深丶察其泽夭丶以观成败丶察其散抟丶以知远近丶视色上下丶以知病处丶积神于心丶以知往今。〈就是惑解神复丶心藏神丶脉舍神。常常诵神丶心专神不走神。得神则昌丶失神则亡。明辨知之丶法天六运法而地五行丶法人审察疾病的部分。〉
故相气不微丶不知是非丶属意勿去丶乃知新故。色明不粗丶沉夭为甚;不明不泽丶其病不甚。其色散丶驹驹然〈《淮南·精神训》高注拘拘丶好貌。〉丶未有聚;其病散而气痛丶聚未成也。
肾乘心丶心先病丶肾为应丶色皆如是。男子色在于面王丶为小腹痛丶下为卵痛丶其圜直为茎痛丶高为本丶下为首丶孤疝溃阴病之属一种疾病。女子在于面王丶为膀胱子处之病丶散为痛丶抟为聚丶方员左右丶合如其色形。其随而下至胝为淫丶有润如膏状丶为暴食不洁食物的象徵。
左为左丶右为右丶其色有邪丶聚散而不端丶面色所指者也。色者丶青黑赤白黄丶皆端满而有别乡。别乡赤者丶其色赤大如榆荚拇指之状丶在面王为不日丶即不设期日。其色上锐丶首空上向丶下锐下向丶在左右如法。五色命藏丶青为肝丶赤为心丶白为肺丶黄为脾丶黑为肾。肝合筋丶心合脉离心应脉合心向心丶肺合皮丶脾合肉丶肾合骨也。
余悟得"五脏"病气丶邪气"五官"音色丶辨病辨证。视厥五官眉间面部色泽丶推测腑脏病气的浅深。以从江海入川丶河岸地临丶审察"经"十二水入四海合人经"气口脉口"太阴阳明相变三水曰肝水阴中之少阳丶脾水阴中之至阴丶肾水阴中之太阴丶如是者三水。了解"别络"水相配位的经脉经别的意思"头为明神之腑丶脑为藏精之脏"。必遵循督脉之海丶任脉之海丶冲脉十二经血海丶胃然水海谷海丶脑为髓海命门精海。五海注证发微喻胃水海谷海丶波谷精微髓逾肾水中丶膻中气海络心包相火三焦命门相火丶肾水耳屏蔽鼓膜耳水丶蔽者耳门肾开窍于耳丶目视色相散之丶分散相与之分散系溶液介质溶熔剂化媒质丶精光明之导播光波声波音色水波纹频道纵横激蘯丶荡然波音色散知之丶易耳门鼓膜澄骨完骨端正。气病丶蔽障者是倚偏不了解所障耳咽管食也丶耳鼻喉管道气也丶舌悬雍垂硬软腭气管喉结辟咽门食管道贲下巴颌翳膜障碍动咀唃动作丶面部颊侧也。其间眉本目内眦外临丶耳屏头角不方正丶外见波及五官听宫气导骨导失合音色丶视听食息喻人手志借助指腹触扪诊气口人迎丶明辨五脏病气丶五官病色取治之之法。
愚按:灵经条外揣背腧两篇曰:审守其俞丶调其虚实丶防犯其害。观察五官正而且直。五体正丰厚言。〈出《灵》五色在外;《素》五藏五志皆在内焉。〉
泚笔蕴含回溯可变写出不失其健运六气合化六腑丶而且又以匹配五行气血求之真相。则之丶正化内脏列对化内腑现象丶彰外腑经之脉丶回互脉络之经渠沟漕隧道丶五藏六府之气病。常异的推演丶五藏六府之道丶以行气血之病至真要大论丶皮相之论。《大要》致以人手借助于指腹下接触问题研究丶以识知其人经合化五体丶意即皮肉筋骨脉经经别之正丶正端乃言一身之义。乃得外府相气求之丶而又以象气音色散之丶分散相系与之分散介质系丶着有经术所施「得宜」虚实之气丶述人身真相求之丶藏气象回转在内腑视象丶在外腑相临丶人身小宇宙一达道府气相五官色相邪气列五藏气象病气丶皆在内外应时日丶刻期能愈。
上述道气丶讨论了五藏九气丶易及了十二经脉循经别十五络的径路丶经气行脉外丶营液入脉内丶是动气病丶是动血病丶邪客所生五脏滞涩血病气病丶或外邪侵外腑丶候五体虚实证候;另外病气释义色病理解了五阴脉血丶六阳经气所出现的机障丶结构疵瑕相散说明了十五络脾经之脉丶并及十六络胃虚条辨綫路是丶谓手志取用寸口气口脉口人迎丶审察经脉的理论丶依据脉经诊证病邪的部位。
按引:溯薮类注九窍者丶正对合化丶阳分头部七窍及颈前丶寸口气口也丶脉口人迎丶上循风府项入脑髓者丶下行中膂背腧後窍二阴分。二阴者丶指前阴後阴的合称。意即外生殖器及肛门。古经魄粕丶谓言糟粕丶经尤魄门排出体外。
《素问·五常政大论》:其脏肾丶肾其畏湿丶其主二阴。九窍九气九种气病。《素问·举痛论》:百病生於气也丶怒则气上丶喜则气缓丶悲则气消丶恐则气下丶寒则气收丶炅者气泄丶惊则气乱丶劳则气耗丶思则气结丶九气不同丶何病之生?其中炅即暑热丶劳指过劳。九气着重说明七情过激在内;气机紊乱经脉病理的关系丶须求之内调与外治经络伤体状相类主病。在外;形志苦乐血病气病丶它说明经络行於外丶藏府根於内。本义外治内调丶所施在阳在阴丶经术回互自愈。
《灵》《素》明宇宙丶悟得藏象列府相注说是外府相和相变阳阴愆阴阳五行气质学说。读易经要丶本义人体正气斯义人身脾主土土嵴伏膂筋肉身丶身重病证五行气质形变病邪丶因由五行失其健运气象所归丶而又以气相音色蔽道丶气病求之相生相克制约的相侮气质的经络伤丶毁损筋骨伏膂筋脉必飬必和。
久病而瘠。灵经条外揣篇说文丶督经百节背腧肉节脊膂筋结络脉丶皆有脉神气游时日所游伏膂筋脉下行节者丶出为经入为合丶正化府有原藏有俞丶对化原俞病因病机失调丶备化相临营卫失和「孤腑」丶「孤脏」病气紊乱五体经脉妄行经别失和。相气求康节丶象气归五脏合化丶三焦六腑对化心包络丶正化五官色泽。
见《藏气法时论》本篇校注语译郭氏曰:根据五行生克规律丶从生理病理等方面论述了五藏之气与四时的关系;并指出五藏虚实的一般症候及其针剌疗法。视其诊要终经十五络充衡。气相求之丶非太极本相丶易经络生理发明相阴分相阳分丶文言分明取用它来阐明经络病理。明辨六变表里寒热虚实之辨证结合辨病。本义藏气象所归而又以府气相求之丶当之意即外腑相变和相类注相阳相阴为主导思想的是丶《至真要大论》。因由《大要》病因病机十九条辨知丶它外显示意的病解邪气丶病气论述了惑解精飬复神。意即一气辨六名言精气津液血脉丶本神脉舍神心藏神。人集心之使也。就是丶视听食息止音色五官五脏有病中丶客邪其经隧隧与之丶经渠沟道蔽沮丶五藏六府之道丶邪客三经隧曰魄粕络伤大肠丶津汁血络满伤胃肠丶胃三阳宗气其络外腑筋骨脉络皮相欤之经络病理丶察辨。故如三隧逆则受之邪气逆害丶顺则神气精气藏象归复愈。包络府相三焦少阳心经丶手心主之掌心注丶相使其顺复则之营液入脉在内不妄行丶卫气游行脉外悍卫在外;而言在阳经。在内:而言阴脉。神阳精阴互回逆顺肥瘦复健康节者丶是谓皮肌肉节膜逾透津液凑理焦椎间洞髓无令被膜逾渗气血妄行筋骨丶行令勿扰乱膂筋背腧肉节伏冲任脉督经脾主十五大络丶虚里条十六部分。相阳分相阴分中膂筋脉血气形志篇曰:治则丶取其经治丶治之之法丶调其虚实丶袪留于筋脉病邪丶自散已愈。
以从外揣接触五体变病解病证丶经当络取审切循扪按丶督经任脉十二经水入四海人合丶十四正经挥注辨明丶十五大络脾充衡十六部分胃虚里条丶直取正义。可说是丶非"药物"医学丶衷中参西录丶手志似是物理诊疗效验取其经络治之丶脉经脉络经别络别皮相文义取用之丶才是说与自你的意识裁断之谏切脉独取寸口丶剔气口兼及弃置脉口人迎丶报效之。
请看《禁服》《背腧》两篇:筋骨藏俞府原本输背腧丶俞输腧三字同义。观义前如本义灸之可丶刺不可。一专督脊穴位在外;治法丶非"点穴疗法"丶是他误导「归假象丶须真相」求之「通筋活络疗法」乃得厦门刘两水先辈师传本外治之之法也。启蒙丶故此如後前察明胁肋悸胁左右侧侧之间丶前取阳明侧取少阳後取太阳丶一少阳二阳明三太阳弥六经别。自可所得经綫穴黠免入经脉之患矣。
灵经筋条十二经筋;附属于十二经脉的筋膜系统丶它起于爪甲丶结于四肢关节四末丶本输循行伏脉膂筋结络背腧肉节丶督嵴膂筋连属于奇恒六府如脑髓骨脉胆木精府。有病就会发生中膂筋掣引丶背腧肉节有病累及五藏病邪丶扭结传化六府。根据三焦六府聚积之筋症结病气病邪丶受侵周身动作姿势失去稳衡的作用。
述十二筋脉的循证丶病候五体括皮肌筋骨脉肉丶虚实之辨运精气津液血脉流变惯性和相变非惯性气液经脉相阴相阳五行气质学说是丶还是"十五络"脉丶的呢称脾土土主脊丶主膂筋背腧肉节者丶神气求精气归正化回转其室丶对化经有常色丶络无常变。因由受沮溜滞遏湿寒肾阴邪留之丶胃阳经不遇脾阴经气陷下丶肾经主骨肝经主筋脾经主肉丶支络胃经折曲不仁痹肌痀肉痿丶取用骨经綫脉筋经对綫络非綫性确切丶脂凝固态相类硬化症症丶皮相之论油包水水包油至凝固相态类注相和相变是谓病气邪气丶客邪作倾斜扭转相身丶它示意外腑相和相变凝积聚固态彰显气液两相态难以逾越固态丶体状扭结态姿势倾斜要例过渡态的虚实之辨。病候和手志治之之法丶实则泻之丶虚则补之丶不盛不虚丶经络取之丶筋脉经别丶别络诊要终经;素灵经条辨又称经络诊疗法是丶手志趣向接触问题研究。
再言七窍丶上循脑髓丶膈近心居。心开窍於舌丶舌为心之苗心神舌神血脉。舌骨上系喉前咽後丶舌骨下系太阴肺气口与脉口人迎胃阳明缺盆丶左右之间前颈肩後项掖行腋下行尺中肘臂之间丶上肢有四虚谓腋肘左右各二丶四虚之辨。变病邪气客丶实则泻之丶虚则补之丶不虚不盛经络取之丶以从手三阳经遇手三阴经之脉丶筋脉络心包膜逾气血。心脉肺系舌系丶故当此相遇喉咽则不失其健运任脉督经。奇经正经以从头走足下肢有四虚丶故曰髀股脾膝膕肾左右各二丶四虚处所。
读要实为八虚之辨丶矜宜务要用它来阐释经络伤跟经络发明丶依张氏类经图翼附粪相类注明辨通常变常经聚纵络积横丶相度骨度正立而相临筋度柔顺。则之丶骨体相顺则得其复丶筋相位逆则得其败丶筋柔骨正防犯经络伤。故此取用手志验证经络病邪不留着去丶但且督脊灸之可丶剌之不可丶忌禁针剌。
审察经筋经脉肉节骨节者斯义丶所知其经络生理所贵。此如病气寸口脉口人迎客气逆行丶有左右之间阳实则肿凝阴虚则陷下丶气血妄行沮滞经渠经隧旁间血脉脏腑俞膂筋骨节肉节气病。斯常变常五脏六腑之道丶皆出于经隧丶以行精飬神存丶道合以目丶视听食息丶五官音色。参详《少阳遇厥阴》肝胆表里丶胃三阳也。

 

黄帝内经中五脏自身脏气的传变以及五脏与时间五行属性的相互变化关系

【原文】

五脏受气于其所生(1),传之于其所胜(2),气舍于其所生(3),死于其所不胜(4)。病之且死,必先传行至其所不胜,病乃死。此言气之逆行也,故死。肝受气于心,传之于脾,气舍于肾,至肺而死。心受气于脾,传之于肺,气舍于肝,至肾而死。脾受气于肺,传之于肾,气舍于心,至肝而死。肺受气于肾,传之于肝,气舍于脾,至心而死。肾受气于肝,传之于心,气舍于肺,至脾而死。此皆逆死也。一日一夜五分之,此所以占(5)死生之早暮也。

黄帝曰:五脏相通,移皆有次,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不治,若三月,若六月,若三日,若六日,传五脏而当死,是顺传所胜之次。故曰:别于阳(6)者,知病从来;别于阴(7)者,知死生之期。言知至其所困(8)而死。

 

是故风者,百病之长也。今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当是之时,可汗而发也,或痹不仁肿痛,当是之时,可汤熨及火灸刺而去之。弗治,病入舍于肺,名曰肺痹(9),发咳上气。弗治,肺即传而行之肝,病名曰肝痹,一名曰厥,胁痛出食(10),当是之时,可按若刺耳。弗治,肝传之脾,病名曰脾风,发瘅(11),腹中热,烦心出黄(12),当此之时,可按、可药、可浴。弗治,脾传之肾,病名曰疝瘕,少腹冤热而痛,出白,一名曰蛊,当此之时,可按、可药。弗治,肾传之心,病筋脉相引而急,病名曰瘛(13),当此之时,可灸、可药。弗治,满十日,法当死。肾因传之心,心即复反传而行之肺,发寒热,法当三岁死,此病之次也。

然其卒发者,不必治于传,或其传化有不以次,不以次入者,忧恐悲喜怒,令不得以其次,故令人有大病矣。因而喜,大虚,则肾气乘矣,怒则肺气乘矣,悲则肝气乘矣,恐则脾气乘矣,忧则心气乘矣,此其道也。故病有五,五五二十五变,及其传化。传,乘之名也。

【注释】

(1)所生:指我生之脏,即子脏。

(2)所胜:指我克之脏。

(3)所生:此指生我之脏。

(4)所不胜:指克我之脏。

(5)占:预测。

(6)阳:此指有胃气之脉。

(7)阴:此指无胃气之真脏脉。

(8)所困:所不胜的脏气当旺之时。

(9)肺痹:痹,闭也,闭阻不通之义。下文“肝痹”义同。肺痹,指邪闭阻于肺,肺气不利而出现咳而上气的病证。

 

(10)出食:呕吐。

(11)发瘅:瘅,通“疸”,即出现黄疸。

(12)出黄:小便色黄。

(13)瘛(chì):同“瘈”,为筋脉挛缩拘急之意。

【白话详解】

五脏所受的病气来源于它所生之脏,传给它所克之脏,留止在生己之脏,死于克己之脏。当病到了要死的时候,必先传到克己之脏,病人才死,这就是病气逆行。举例来说,肝受病气于心,传行到脾,其病气留止于肾,传到肺,人就死了。心受病于脾,传行到肺,病气留止于肝,传到肾就死了。脾受病气于肺,传行到肾,病气留止于心,传到肝就死了。肺受病气于肾,传行到肝,病气留之于脾,传到心就死了。肾受病气于肝,传行到心,病气留止于肺,传到脾就死了。这都是病气逆行的情况。以一昼夜的时辰来分属五脏,就可推测出死的大体时间。

黄帝说:五脏是相通的,病气的转移,都有它的次序。五脏如果有病,就会传给各自所克之脏,若不及时治疗,那么多则3个月、6个月,少则3天、6天,只要传遍五脏,就肯定要死。这是指顺所克次序的传变。所以说能够辨别外证,就可知病在何经;能够辨别里证,就可知危在何日,就是说某脏到了它所困的时候就死了。

风是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风邪侵入人体,就会使人的毫毛都立起来,皮肤闭塞,内里发热。在这个时候,是可以用出汗的方法治好的。

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出现麻木不仁、肿痛等症状,此时可用热敷、火、灸或者针刺的方法治好。如果再耽搁下去,病气就会传行并留止在肺部,这就是肺痹,发为咳嗽上气。如果还不治疗,就会从肺传行到肝,这时的病名叫肝痹,又叫做肝厥,就会发生胁痛、不想吃东西等症状。在这个时候可以用按摩或者针刺等方法治疗。如果仍不及时治疗,病气从肝传到脾,这时的病名叫做脾风,就会发生黄疸、腹中热、烦心、小便色黄等症状。在这个时候,可用按摩、药物和汤浴等方法治疗。如果再不及时治疗,病气从脾传到肾,这时的病名叫做疝瘕,就会出现少腹蓄热作痛、小便白浊等症状,又叫做蛊病。在这个时候,可以用按摩、药物等方法治疗。如果继续耽搁下去,病气从肾传到心,就会出现筋脉相引拘挛的症状,叫做瘛病,在这个时候,可用艾灸、药物来治疗。如果再耽搁下去,10天以后,就会死亡。倘若病邪由肾传行到心,心又反传行到肺,发寒热,3天就会死亡。

但假如是猝然发病,就不必根据这个传变的次序治疗,而有的传变也不一定完全依着这个次序。忧、恐、悲、喜、怒这五种情志,就会使病气不按照这个次第传变,而能够突然发病的,如过喜会伤心,克它的肾气,就因而乘之。怒伤肝,克它的肺气,就因而乘之。过思伤脾,克它的肝气就因而乘之。过恐伤肾,克它的脾气就因而乘之。过忧伤肺,克它的心气就因而乘之。这就是疾病不依次序传变的规律。所以病虽有五变,但能够发为五五二十五变,这和正常的传化是相反的。传,就是乘虚传变的意思。

【按语】

本节在论述疾病传变次序时称:“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运用五行生克理论,不仅阐述了五脏自身脏气的传变,也道及了五脏与时间五行属性的相互变化关系,是中医疾病演变、轻重、预后、转归等病机分析的重要内容。然而其间又两次使用“其所生”文句,造成后世注家众多议论。经文的“所胜”与“所不胜”,较易理解,它专指五行的相克关系。凡“我克”者称作“所胜”,如心火克肺金、肺金克肝木等皆是;“克我”者称为“所不胜”,如木对金、火对水等皆为“所不胜”。以这种“我克”或“克我”关系的传变,疾病较为多变或顽难危重,此即经文所谓“传之于其所胜”、“死于其所不胜”。传,即传化、移行、转移等意,可引申为多变;死,即顽难、危重、凶险之意。因此,“相克传”标示着预后的不良。“五脏受气于其所生”,意为五脏病的病气,来源于“我生”的子行脏气。受有接受、收受之意。气指病气,其所生指病气的来源,如肝病的病气来源为心、心病的病气来源在脾等。据前后文句合观,意指疾病的病气,最容易进入“我生”脏气,因为“母病及子”、“子盗母气”等关系,从而导致疾病的复杂性。“气舍于其所生”,指病气常会停留在“生我”的脏气之中。舍,即居舍、住处、停蓄、留滞之意。原文明确指出,肝木的病气留止在母行脏气的肾水(肝“气舍于肾”)、心火的病气留止在母行脏气的肝木(心“气舍于肝”)、脾的病气留止在母行脏气的心火(脾“气舍于心”)、肺的病气留止在母行脏气的脾土(肺“气舍于脾”)、肾的病气留止在母行脏气的肺金(肾“气舍于肺”)。因此,此处的“其所生”,与“受气”的“其所生”,完全不同。它专指“生我”的母脏。

本节经文的病气传变,多数注家均以五脏本身脏气的传变为思路,这固然是脏象理论在病机中运用的重要内容。然而《内经》关键的理念,却为阐明时间变化在五脏病传变中的价值。这在经文末尾“一日一夜五分之,此所以占死生之早暮也”中,得到了揭示。把日夜的时序,固定地按照木、火、土、金、水划分,用以解释本段经文,更较合拍。

也就是在准确诊断疾病定位的基础上,依照所病脏气的五行属性,配以时序的五行属性,运用生克制化理论,加以分析,便能得出预后判析的规律性结论:五脏疾病,在属于它所生属性的时间内,如肝病的“我生”时间为午时,就会承受病气;在它所克制属性的时间内,如肝病的“生我”时间夜半,病气就会发展多变;在它所不能克制属性的时间内,如肝病的“克我”时间日入,病气就会加剧危重。这一分析方法,连同《素问脏气法时论》的“邪气客于身也,以甚相加”内容,共同为时间医学的病机认识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疾病的传变,形式多样。

《内经》即有外邪的表里传、外内传、六经传、经脉传,杂病的脏腑传、经络传等内容。本段经文仅是众多传变中的“五脏传变”之一。它以相生相克的传变方式,不仅道出脏气自身五个方面的传变关系,同时又把五脏与时间联系,深刻论述了时间在疾病传变中的重要性。

 

气虚病涉五脏

来自: zycsx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属于人体精气的范畴。人体精气分别藏于五脏,故《素问·五藏别论》说:“所谓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因而,从气的来源看,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气,主要有先天之精气与后天之精气二方面。而从气的生成与脏腑之关系来看,则五脏皆藏精气,尤以肺脾肾为重要。

气虚[deficiency of vital energy] ,泛指身体虚弱、面色苍白、呼吸短促、四肢乏力、头晕、动则汗出、语声低微等。包括元气、宗气、卫气的虚损,以及气的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和气化功能的减退,从而导致机体的某些功能活动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等衰弱的现象。人的生命活动从根本上讲就是元气升降出入的运动;元气不足会造成疲乏无力、腰膝酸软、语声低懒微言、胸闷气短、精神不振、头晕目眩、失眠健忘、食欲不振等诸多不适。

气虚与五脏气虚。气虚是指脏腑机能衰退,抗病能力低下的病理状态,由此会产生一系列的临床症状。但由于气藏于五脏,通常情况下,气虚必然与该脏的功能相互联系,《素问·方盛衰论》描述了肺气虚、肾气虚、脾气虚、心气虚、肝气虚所致梦境不同的情形。因此,气虚这一病理学概念应当包括五脏气虚。

肺气虚。肺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通调水道。肺气虚,则其主宣降、司呼吸、调节水液代谢、抵御外邪的作用就会减弱,出现短气自汗,声音低怯,咳嗽气喘,胸闷,易于感冒,甚至水肿,小便不利等病证。

肾气虚。肾居腰府,藏精气,司二阴开合。精气充五脏而上荣于脑髓。肾气亏虚,失于荣养,见神疲乏力,眩晕健忘,腰膝酸软乏力,小便频数而清,白带清稀,舌质淡,脉弱。肾不纳气,则呼吸浅促,呼多吸少。

脾气虚。脾居中焦,主运化,司升清,统血行。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谷精微,气血生化乏源,症见饮食减少,食后胃脘不舒,倦怠乏力,形体消瘦,大便溏薄,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弱。

心气虚。心主血脉,藏神明。心气亏虚,不能鼓动血脉,亦不能养神,故见心悸,气短,多汗,劳则加重,神疲体倦,舌淡,脉虚无力。


气虚多由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劳伤过度而耗损(“劳则气耗”),或久病不复,或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减退,气的生化不足等所致。从病发原因、症状和脉象来对照现代医学,气虚同现代医学概念“亚健康”极为相似。亚健康的根本原因是阴阳气血不足,五脏功能低下,也与元气不足、气虚相符。在调治上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诊治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心、肝、脾、肺、肾整体调理,使机体有规律地自我更新、自我复制、逐渐恢复元气,也就把亚健康状态转化为健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