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盆景艺术中的“气”与“势”?

 ston995 2016-11-01

回复:“”查看更多金华特色盆景

爱盆景

乐分享

同进步

共发展

在绿色海洋里,做着我们自己的盆景中国梦!

盆景爱好者(微信号:1991451)


一、“气”与“势”要从哲理上理解
     阴阳学说认为气属阳,势属阴。阴阳是一个代名词,它代表着事物对立而统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相互转化的哲理关系。例如,天为阳地为阴,无天怎有地,有地就知道有天的存在。天气变化影响大地变迁……。“气”与“势”在盆景艺术中的论述,就是阴与阳关系的同一哲理,层次较深,不象日常所说的“阴根、阳根”(露出土面为阳根,土里为阴根),“阴枝、阳枝”(朝光为阳枝,背光为阴枝)那么直观祼露,完全以内涵方式蕴藏着,依靠艺术家开发,诠释。见图照1及分析图解

 


         图照1  命题:《策马扬鞭》                    图照1分析图

             

二、“气”为动力
    俗话说有气才有势,合起来是“气势”,起协同作用,势在必行,动力得到增强,有气又有势。从画面来说是构图中的“布势”,是蓝图,是模拟中或进行中的一种艺术构思。无论那种“布势”,它是相对定型的,如若不是在“气”的推动下,它不会产生变化,亦失去神韵,只能以一种形式存在(得其形)。
何谓“气”呢?说来抽象,范围广。归纳起来分为有形之气和无形之气,如空气、物质的固体或液体转化为气体等,为有形之气,较直观。如气势、神气、心气、肾气、肝气等为无形之气,看不到摩不着,靠理解。在盆景艺术范围中的“气”含义有:
     1,代表着植物生长发育动力的来源,以及树液流动走向的趋势。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和朝光趋向等。
     2、神韵的象征。如常说的树气、树势、气质、神气、松风、松格等,例如盆景艺术中的草书格造型,是以“气到神到”作为审美观的标准。以树气、树势为例。见图照2、3及分析图解。

           


图照2  命题:《弄舞》                       图照2分析图

 



图照3  命题:《欲飞》                   图照3分析图



    3、至于中医学中的心气、肾气(统称五脏之气)……的“气”和植物所说的“气”同义,以气化的能量为动力。不同的是这里所说的是植物(盆景),而不是人。植物也要吸收利用水份、养份等有形物质,转化为自身需要的抗体,释放氧气,这一切都是以“气”为动力(功能)转化来完成。
由此可知,有树气推动才能发出“势”的感受,所谓势在必行,势不可当,势如破竹……,就是以气为动力的意境神韵表达。“布势”只是一种形式姿势布局的蓝图,其精华应在气,有树气才有气势。见图照4、5及分析图解。



     图照4    命题:《浩气辟天云》                         图照4分析图



         图照5    命题:《一帆风顺》                    图照5分析图

从植物生理角度看,树液流动,机理复习。关系到光合作用、气温、同吸作用等配合,是有形的物质为基础。但按盆景艺术的理解认识就不同了,树气就是无形的神韵传递者,表达意境的动力,盆景树相造型的“秋波”。例如:“树气流畅”,就是从根头干顶按比例地,有节奏地延续,不停顿,不打结,顺其自然感,为有树气的盆景艺术,是岭南盆景艺术的基本要求。然而,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艺术素质的提高,渐而对盆景艺术要求更高。不同的层面有不同的观赏角度,其审美观发生很大变化,因而对“树气”与“树势”的认识出现了重大的改变。例如:
    1、大飘枝的创新变化。
    高位大飘枝的迎客式造型,塑造了树气、树势一挥而就的武迎客造型;彬彬有礼的文迎客造型;气氛浓郁,场面开阔,热烈欢迎的集体列队迎客造型。就是凭着“气”与“势”的再创作,进入更高的意境神韵层面。见图照6、7、8及分析图解。
                             


图照6    命题:《迎客》                                       图照6分析图


     
                                     图照7    命题:《听涛》

                   



图照8    命题:《热烈欢迎》     树种:福建茶

     2、怪别造型的创新变化。
     所谓怪别造型,就是利用植物的丑态美的盆景造型艺术,追求时尚,别人无法效仿翻版,维我独有的满足感心态,渐而崇尚者众,形成一种另类艺术潮流,完全违背了树气和树势的布局造型,越怪越好的反常现象。树气不畅;郁结凝滞;布势随意;毫无章法;追求自己的个性理念与记托。见图照9及分析图解。

图照9  命题:《百态图》      图照9分析图


                 


     
                 图照10     命题:《大展鸿图》        树种:山松

3,枯干、舍利、漏涧造型创新变化。
按岭南盆景艺术造型传统概念,属病态树,没落感,少有提昌。从树气树势的角度看已经到尽头,少有青睐者。但从另一角度看,它的艺术韵味正好记录了树气树势的沧桑历史,满身鳞伤的舍利正是历史的遗韵,也是活生生的最好物证。艺术欣赏点倒转过来,往往能诱发对过去艰苦岁月的回忆,当然,艺术是讲内涵的,并不是烂柴一具就可以有观赏性,制作者要根据树气树势的情况进行拨乱反正,再创作的技术要求难度更高。见图照11、12及分析图解。

           


                   图照11   命题:《香羽通灵》                   图照11分析图


图照12   命题:《战台风》                           图照12分析图

总之,“势”是树势,“气”是树气,结合起来意义就大(或说含义)。它和阴阳的哲理一样,谁也不能离开谁,相互依存的基础上互为消长。在岭南盆景艺术造型上我们讲究气势,才是真正做到有势。“气”与“势”  缺一不可,道理在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