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真深圳笋岗何氏源流

 丰少少爷 2016-11-02
  迁徙路线为:秦代改姓(?公)避难安徽庐江----东汉迁广东英德----唐代迁广东番禺----宋代迁东莞----元代迁深圳笋岗。在迁居深圳前,他们已经纳入了广府民系,讲粤语。
  笋岗村现有何氏人口上千人(包括海外侨胞)。“笋岗老围”位于罗湖区笋岗村,是广府(指粤方言区)建筑的典型。始建于明初,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深圳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好的旧村落之一。笋岗何氏家族对深圳中部的早期开发,有着开基立业之功。笋岗老围是何氏家族为纪念何真所建。何真,原籍东莞圆头山(今东莞茶园一带)人,史传“少英伟,好书剑”,本是元朝的一个小官吏,元政权的腐败把他推向了元朝统治阶级的对立面。由于受到元朝官员的迫害,何真逃到了东莞县(当时深圳地区归属东莞县管辖)东部偏僻的泥岗村(今天的深圳罗湖区泥岗村)藏身。其后,因平定叛乱,保境安民有功,曾经做了元朝的大官,成了岭南一代英豪。在朱元璋派兵收取广东之前,何真逐渐控制了西起苍梧东连潮惠二州的大部分地区。可贵的是,何真从来不贪恋仕途,也无意割据称王,自动归顺了明朝,岭南的老百姓得以免除兵燹之灾。因为这一功劳,何真被封为“东莞伯”,获赐了大量的良田与钱粮。何真多次被明太祖朱元璋称赞为识时务俊杰之士。此后何真和其子何贵还担任了傅友德、沐英、蓝玉三位骁将的开路先锋和后勤部长,武力征服过“蛮烟漠漠”的云南。
  一本仅11页的1981年的手抄本笋岗《何氏族谱》上有何真简单生平的记载:“(何真)薨于洪武廿二年七月初六,享寿六十七岁。皇上亲为文谕祭,在朝百官素服三日……”何真死后的第五年,也就是公元1393年,开国元勋凉国公蓝玉被朱元璋以“恃功横暴”的罪名满门抄斩。袭封“东莞伯”的长子何荣因为曾经是蓝玉的部将,也以莫须有的罪名开斩。何真之弟何迪因不满而于同年五月聚众造反,持续了10个月才被镇压下去。何真的八个儿子除何崇祖逃生之外,其余七子皆死于党祸,何氏家族老幼咸丧,东莞伯何真之何公祠也被夷为平地。何崇祖一房从此山居岛宿,潜形匿迹,直至朱元璋驾崩西宫,建文帝登基大赦,始敢回到笋岗收拾旧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