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圳元勋旧址

 访古游记 2022-08-19 发布于广东

元勋旧址,又称笋岗老围,位于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笋岗村,始建于明代早期,已有600多年历史,为明初笋岗何氏为纪念其祖先岭南名贤何真而建。何真,元代官至江西福建中书省左丞,明初举岭南归顺明太祖朱元璋,被封为“东莞伯”。元勋旧址是深圳市唯一保存下来的比较完整的广府围村建筑,对于研究深圳地区古代建筑艺术、家族制度以及广府文化等具有重要的价值。2002年,元勋旧址被列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元勋旧址

“元勋旧址”石额

元勋旧址的建成年份没有确切记载。据载,何真在笋岗建造了府邸和防御性的围堡,死后又经过了二、三代人的时间,至何真四世孙何云霖在笋岗大创田宅、祠宇,把何真曾居住过的地方扩建为城寨式的村围,奠定了元勋旧址的基础,因此元勋旧址当建于明代早期或中期。

元勋旧址全貌

元勋旧址是典型的广府围村建筑,平面呈方形,外围原有护河,东西宽68米、南北深63.5米,占地面积426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217平方米。四角有二层碉楼,碉楼间连有高5米、厚2米的围墙。围内有3条纵巷,6条横巷,共160间房(现存140间),还有3个水井。南面的大门外墙用红粉石砌成,门额石匾刻有“元勋旧址”四个大字。东侧建有天后宫。目前旧址保存状况较差,为高楼环绕,前有广深铁路线,后有体育场,希望元勋旧址能早日得到护、修复,重现风采。


元勋旧址俯瞰

元勋旧址平面图[1]

何真生平
何真,字邦佐,东莞人。少英伟,好书剑。元至正初,为河源县务副使,转淡水场管勾,弃官归。元末盗起,真聚众保乡里。十四年,县人王成、陈仲玉作乱,真赴告元帅府。帅受赂,反捕真。逃居坭冈,举兵攻成,不克。久之,惠州人王仲刚与叛将黄常据惠。真击走常,杀仲刚。以功授惠阳路同知、广东都元帅,守惠州。海寇邵宗愚陷广州。真以兵破走之,复其城。擢广东分省参政,寻擢右丞。赣州熊天瑞引舟师数万,欲图真,真迎之胥江。天大雷雨,折天瑞舟樯,击走之。广人赖以完。先是真再攻成,诛仲玉而成卒固守。二十六年复围成,募擒成者,予钞十千。成奴缚成以出。真予之钞,命具汤镬,趋烹奴,号于众曰:“奴叛主者视此!”缘海叛者皆降。时中原大乱,岭表隔绝,有劝真效尉佗故事者,不听。屡遣使由海道贡方物于朝。累进资德大夫、行省左丞。
洪武元年,太祖命廖永忠为征南将军,帅舟师取广东。永忠至福州,以书谕真,遂航海趋潮州。师既至,真遣都事刘克佐诣军门上印章,籍所部郡县户口兵粮,奉表以降。永忠闻于朝,赐诏褒真曰:“朕惟古之豪杰,保境安民,以待有德。若窦融、李勣之属,拥兵据险,角立群雄间,非真主不屈。此汉、唐名臣,于今未见。尔真连数郡之众,乃不烦一兵,保境来归,虽窦、李奚让焉。”永忠抵东莞,真帅官属迎劳,遂奉诏入朝。擢江西行省参知政事,且谕之曰:“天下分争,所谓豪杰有三:易乱为治者,上也;保民达变,知所归者,次也;负固偷安,身死不悔,斯其下矣。卿输诚纳土,不逆颜行,可谓识时务者。”真顿首谢。在官颇著声望,尤喜儒术,读书缀文。已,转山东参政。四年命还广东,收集旧卒。事竣,仍莅山东。九年致仕。
大军征云南,命真偕其子兵马指挥贵往。规画军饷,置邮驿。迁山西右布政使。再与贵勾军广东,擢贵镇南卫指挥佥事。寻命真为浙江布政使,改湖广。二十年复致仕,封东莞伯,禄一千五百石,予世券。卒。

子荣嗣。与弟贵及尚宝司丞宏皆坐蓝党死。真弟迪疑祸及己,遂作乱。击杀南海官军三百余人,遁入海岛。广东都司发兵讨擒之,伏诛。

——《明史·卷一百三十·列传第十八》

元勋旧址前的广深铁路

参考文献:

[1]杨星星,邓其生《深圳市元勋旧址修缮设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