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香遇,闻疆寻香

 为什么73 2016-11-02

香遇,闻疆寻香

2016-11-02 五方九如




香遇,闻疆寻香

作者:滕军        图文:小九
小九先说

         也许,人类在嗅觉、味觉上的艺术造诣,并不比听觉、视觉来得肤浅。

中国人造了一个汉字“香”,那是一个读起来便清润欲滴、千娇百媚的字。本土生长的香草、异域舶来的香料,种种加工修合,种种焚薰雅趣,让人留连其间,容与忘返。

小九邀你来“香遇”简单美好的生活。


       人类好香是天性使然。在世界各文明圈中都可见香的存在。


在阿拉伯世界,香料使用历史久远,这一是由于阿拉伯半岛具有香料生长的特殊气候与土壤,二是穆斯林认为使用香料属于圣行,是高尚的精神生活与美好的物质享受的完美结合。

 阿拉伯人在家添人丁、老人去世、姑娘出嫁、贵客临门时都会使用香料,其宗教活动中更是要摆上大香炉,焚烧大量的沉香、麝香、龙涎香等单品珍贵香料。但由于阿拉伯香文化中没有中医药的理论引导,故阿拉伯香文化中没有药香体系。


在欧洲,由于其地处气候环境不生长香料,其对香料的使用较晚。15世纪开始的大航海时代才使欧洲人认识到了香料(胡椒、肉桂、丁香、生姜)对肉食的增鲜、消化作用。

 哥伦布、达·迦马、麦哲伦先是为寻找香料起航,后来才成为伟大的航海家。由于西方没有中医药学理论,所以西方人对香料的使用目的多在于调理肉食的味道、享受各类香气给人带来的愉悦。


在印度,有关香的记载始于《吠陀经》。在早期印度教中,香的特殊治疗功效并入了宗教行为,佛教形成后,香又成为佛教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印度人不分尊卑全民用香,主要用于咖喱料理、宗教仪式、居室熏香、瑜伽调息、精油按摩。

印度因地理位置的原因生产大量的香料,也用混合香,但其分类法显然与中医药理论相去甚远。

印度把所有的香料分成五个类型:

1.天(果实),例如:八角茴香。

2.水(茎、枝),例如:檀香、沉香木、雪松木、肉桂、乳香、没药、龙脑。

3.土(根),例如:姜黄粉、岩兰草、姜、木香根、缬草、印度甘松。

4.火(花),例如:丁香。

5.空(叶),例如:天竺薄荷。


 中国用香的历史久远,香文化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主要功能有四点:

1.祀先供圣——礼仪的表达手段;

2.祛疫辟秽——草药的重要部分;

3.安魂正魄——宗教的必备用品;

4.启迪才思——文人的读书伴侣。

在至今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先民们已经开始使用熏炉,良渚遗址里就出土了一件竹节纹灰陶熏炉,高11厘米,炉盖上有18个孔,所用的燃烧物是一些具有芳香气味的草、木屑。

先秦时期,由于边陲和海外的香药(沉香、檀香、乳香等)尚未大量传入内陆,所用香药以各地产的香草香木为主,如:兰、蕙、艾、萧、郁、椒、芷、桂、木兰、辛夷、茅等。战国时期,在室内熏香的风气在一定范围内流行,这从出土的熏炉可以看出,陕西雍城遗址的“凤鸟衔环铜熏炉”就是一例。

先秦时期的人们已经认识到,人对香气的喜好是一种自然的本性,香气与人身有密切关系,可以用作养生。天子重于养生,除了在宫殿里燃香外,出行的车架上也要悬挂香草,士大夫也争先佩戴香草。屈原在《离骚》中就说,自己佩戴香草是效法前代大德,“修能”与“内美”并重。香气不仅是一种享受,也是对身心的修养。香气养生的观念对于后世香文化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也成为中国香文化的核心理念和特色。

       汉代是我国传统医学理论的确立时期,著名的《黄帝内经》就诞生在这个时代,用香气养生的理论也在汉代得到整理和确立。成书于公元1世纪的《神农本草经》,把365种药分成三等,即上、中、下三个档次,并指出上药是用来养生的,可以久服,中药须斟酌服用,下药是治病的不可久服。在上药的罗列中,我们可见到麝香、木香(青木香)、柏实、榆皮、白蒿、甘草、兰草、菊花、松脂、丹砂、辛夷等传统香料或传统制香辅料,如榆皮、白芨、硝石。


小九后说

        此文娓娓善语,小九从网络贴吧寻来,心念分享良言美词,如作者或出处方有版权要求,请联系我们。

         愿生活处处留香,时时飘香。








戳原文,寻药香三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