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硬货-动作详解之搂膝拗步(2)虚轴实轴的三合

 不那么胖 2016-11-02

首先解释,我之前给过一个图,除了同侧的阳轴和异侧的阴轴共存,还有虚轴和实轴。

虚轴:不承受力的一侧。

实轴:承受力的一侧。

依然以左手在前,右手下按,左腿蹬,右腿弓承受力的搂膝拗步为例。

依然以左手在前,右手下按,左腿蹬,右腿弓承受力的搂膝拗步为例。

依然以左手在前,右手下按,左腿蹬,右腿弓承受力的搂膝拗步为例。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如图,其中搂膝拗步的样子,就是左侧为虚轴,右侧为实轴,而不要忘记异侧斜行的阴轴啊!才讲过的。


那三合又是什么?


老拳谱上说:外三合,内三合。外三合,指的是肩与髋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内三合是气与力合,力与意合,意与神合。


心意六合,形意拳指的就是这内三合与外三合,动作有三体式为基础。另外日本武士拼刺刀也是三体式。也就是三位一体。


内三合你可以不用去管它。因为这是完全主观个人自己的体验感觉,难以存在可复制性。不过外三合却是可以明确表达出来的。




所谓的肩与髋合,就是肩膀和髋骨处于同一垂线于地面,肘与膝合,就是肘关节与膝关节处于同一垂线于地面,手与足合,就是手和教处于同一垂线于地面。


而这三条垂线的整合,在数学上比例关系存在黄金分割的轨迹。这里暂时不说。理由有二:其一,这需要专门开一篇,从雅典哲学谈到文艺复兴,这一篇装不下。其二,学习太极拳的人,请先掌握初步原理,然后再看深入的解析比较合适。况且也不是所有学太极的人都想搞清楚。


搂膝拗步的图明确了外三合关系。动作在运动中虽然有变化,但是当需要全身整体运作的时候,总是可以整合成为外三合的用力关系。而肩膀髋骨的垂线,肘关节与膝关节的垂线,一共左右共四条垂线,很好的构架出一个立体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一般情况是稳定的。而这个长方体的重心,就是所谓的丹田——静止站立的时候它在肚脐下三寸,一旦动作有了前后左右的移动,重心是会移动的。但是长方体的特性是重心相对稳定,这个我会在后面:《平行四边形其中的法则关系》中论述。


而左手伸出,左脚后蹬,造成了前后共同运动,请注意鸟瞰图的搂膝拗步,他们依然存在于水平位置的同一个圆上。而这个圆从肩膀,肘关节,手足是为三个同心圆。几何上最有意思的是,任何直角三角形的三点都经过该圆,而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是该圆的直径——哈哈,直角三角形和垂直关系,我后面也会开专题说滴。


是不是突然觉得太极很复杂又很简单?


作业:


1体会搂膝拗步动作过程着左右变换,除了阴轴与阳轴的关系,还存在用力侧和不用力侧的关系。


2体会外三合的动作配合,达到三位一体,也就是说运动为整体运动,过程中重心稳定移动。避免摇摇欲坠。


3请教家中的上中学的孩子,学习平面几何中,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直角三角形外接圆的关系。


4请尝试将太极弧线兑入该动作。


本订阅号暂不接受任何投稿。所有的内容均出自黑胡子的手稿。如有问题,请发邮件给s02908754@163.com,待订阅号升级改版之后,笔者会进一步留下联系方式,该邮件暂时作为唯一的联系邮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