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四调和横岐调

 遗韵斋 2016-11-02
上四调和横岐调,是活动于新城县、定兴县、易县、涞水县、涿县等县及北京市的房山、大兴等县农村中的两个地方剧种。起源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当时有大清河以南刘氏二兄弟出外逃荒,一人来到新城县撞河村(过去也曾叫大齐村),一人来到涿州横岐村。兄弟二人都会唱曲,便以此为业,分别在两村传授弟子。因两种曲调同出一源,过去,撞河村和横岐村曾有“上四调”与“下四调”之争,都说自己的曲调为“上四调”。1953年,省文化局派人对两个曲调作了调查,根据两者之间的区别(撞河村的艺人谈,他们村所唱的曲调因为是工尺谱上的“上”起“四”收,所以叫“上四调”),定撞河村的为“上四调”,横岐村的为“横岐调”。

横岐调又名出盛会,其演出活动见于记载的可追溯到清咸丰年间(见横岐村《为巩固南横岐村与辛庄村友好之碑记》,石碑于1957年立,现存)。而它的活动范围,除本县一些乡村外,还有附近的涞水、易县、定兴、房山等城乡。横岐调曾在北京售票演出,还进过王府演出。上四调的戏曲活动,由撞河村上四调业余剧团所存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的戏箱来看,不晚于该年(还有一种说法是,据老艺人回忆,高碑店市撞河村的业余剧团,曾有两面会旗,旗子上标的是明万历年间,依此距今已有410年的历史)。两种剧种流布地区都较小。横岐调除涿州横岐村外,涞水县的涧头村、房山县的北辛庄村、徐水县的大胡渠村等,也曾先后受横岐村艺人的传授而有过业余剧团活动。上四调除新城县撞河村外,涞水县的北义安和秋兰及易县的大北头和胡解等村,也曾向撞河村学唱过,但不经常演出。

由于两种曲调都是长期植根于民间,从艺术上都具有质朴、淳厚、通俗、明快等特色,很受当地群众的喜爱。唱腔的板式较简单。横岐调有〔散板〕、〔头性板〕、〔二性板〕、〔流水板〕几种;上四调则有〔头板〕、〔二板〕、〔导板〕、〔垛板〕、〔急板〕、〔慢板〕、〔甩板〕等。相比较,横岐调唱腔复杂,素有“九腔十八调”之称,但唱法较为简单,采用紧打慢唱的方式,一般每七个字为一句,这是横岐调的一个显著特点。横岐调的舞台表演得益于一个叫阎锐的老艺人。他曾在涞水进良奎班学艺,后又在西大洋和高碑店戏校受到多位名师的指点,尤其在女角化妆、台步、跑场、水袖等方面前进了一大步,使得横岐调的舞台表演艺术更加成熟。两种曲调根据行当的不同,又同分为老调及其反调(老旦、老生、丑净)、平调及其反调(小生)、高调(武生)、大悲调(青衣)、小悲调(青衣花旦)、大尖调(青衣官旦)、小尖调(花旦)、狂调(彩旦)、娃调(娃娃生)、悲迷子调等。念白基本上用京白,但同时也保持了浓郁的乡音。演唱时,亦时用牌子曲。如上四调就有20多个,但现在常用的却只有〔老八板〕、〔万年欢〕、〔小开门〕、〔大磨房〕,其他的已基本失传。两种曲调的伴奏形式均为齐奏跟腔,锣鼓经也多用现行的京、评、梆锣鼓经。上四调的伴奏乐器文场有四胡、月琴、昆笛、板胡,以四胡为主,1960年以后又增加了笙、扬琴和低音胡;武场过去用大锣、大镲、堂鼓,解放后改为京剧打击乐。横岐调的文场有板胡、四胡、二胡、三弦、大胡、笛子、笙、唢呐等;武场基本上是梆子戏的锣鼓,但还保留着大锣、大镲等传统的打击乐器。1959年以后经过改革,“文场”以板胡为主弦,其他管弦不变;“武场”吸纳了河北梆子和京剧的音乐元素,采用京剧、梆子的锣鼓经至今。剧目上,属上四调的有《无底洞》、《盘丝洞》、《天王府》、《小松林》、《化辛庄》、《白猿偷桃》、《天飞闸》、《泗州城》、《全忠孝》、《大开山》、《小开山》、《武松杀嫂》、《狮子楼》、《翠屏山》、《金钗计》、《天仙配》、《芦花计》、《双拜堂》、《吵店》、《小八义》(本戏)等40余出;属横岐调的大小剧目多达240多个,有《西岐》、《鸳鸯配》、《卖绒》、《下店》、《天飞闸》、《黄河阵》、《黑河岸》、《回窑》、《小八义》、《拾万金》、《子母河》、《五雷阵》、《二天下》、《双合印》、《小姑贤》、《闯山》、《百日缘》、《白素贞》、《打柴》、《王定保借当》、《杨门女将》、《庆阳城》等。解放战争时期,还坚持排演了《农民泪》、《血泪仇》、《兄妹开荒》、《贫女泪》等。早在民国初期,横岐调就曾多次进京演出。当时许多名演员受到观众的赞誉,有被观众誉为“一声雷”的净末、“草上飞”的武丑等。抗战期间被迫封箱,两个地方剧种都没有什么活动,解放后才真正得到了发展。不但恢复上演了过去的传统戏,还新编或者移植了一批现代戏。如横岐调阎锐等人自编自演了《改造懒汉》、《解放妇女》、《磨房产子》等,移植了《小女婿》、《刘巧儿》、《小二黑结婚》、《任玉玲劝夫》及《洪湖赤卫队》等。还多次赴涿州、保定、石家庄、北京、天津等地演出。1959年初到天津参加了实况广播录音演出,并多次到石家庄、保定录音。贺敬之到涿州调研时,观看过横岐调专场演出,贺部长称其为“戏苑奇葩”。1986年秋,省、地、县文化部门专程到该村录像录音,并作为文物资料进行了收藏。村里还以横岐调为载体,常年走南闯北外出演出,以戏会友。分别与北京市房山区长沟镇、大石窝镇、张坊镇,涞水的楼村、大赤土、石亭,涿州市房村、松林店等数十个村结成了友好村,同时也扩大了横岐调的影响。上四调排演了《夺印》、《审椅子》、《三丑会》、《论烟草的功能》、《三开收音机》、《唢呐新曲》等,其中《论烟草的功能》还参加了1980年保定地区在保定市举办的业余文艺会演。

因两曲调历史上的特殊关系,一些共有的剧目,往往是两家各有半出。如《黑河岸》(《全忠孝》中的一出),上四调有《秦纪龙投军》的几场,而横岐调则有《处斩秦纪龙》的另几场。党和政府为了扶植两个地方剧种,还把一批剧目录了音,在省电台播放。横岐调有十三个剧目或选场录了音;上四调有两个剧目(《抱盔》、《双拜堂》)录了音。1959年6月,涿县戏校(校址设在高碑店)专门招收了20多名学员,增设了一个横岐调班,为横岐调剧种培养年轻演员。“文化大革命”时期,上四调基本上停止了活动。横岐调则排演了《杜娟山》、《奇袭白虎团》、《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红色娘子军》等多出样板戏。因该剧种便于演唱七字句的句式,所以有的唱段只好念半句唱半句。“文化大革命”后,两剧种又恢复了一些传统戏,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一直未达到1966年以前的规模。

两个剧种自创建至今,断断续续地繁延下来。上四调经多年演变,唱腔朝板腔体发展,原始工尺谱现已演变成简谱。现在上四调剧团人数已扩大到50多人,创作编演了《无底洞》、《抱盔》、《天妃闸》等剧目,并经常外出演出、交流。

在涿州市孙家庄乡南横岐村,更让横岐人感到骄傲的还有那历尽岁月沧桑保存下来的行头和戏台。横岐调的行头现有女靠12身、男靠15身、莽袍15身,开敞、女披、花衣数十件,均为手工刺绣制成;头戴、髯口、足靴保存完好。最珍贵的是一件清朝咸丰年间制买的女莽,至今仍保存完好,被誉为该村的镇村之宝。横岐调的道具均是横岐老艺人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亲自制做的。小到茶杯茶壶,中到罗汉脸谱、刀剑兵器,大到龟蚌造型,多达上百件,可谓是应有尽有。南横岐戏台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后经几次重建修葺,形成了现在的规模,既不失古朴庄重,又融进了许多现代元素。人们戏称南横岐有三件宝“戏台、行头、横岐调”。

在涿州孙庄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1998年南横岐村党支部村委会再次组建了横岐调剧团,不仅将老艺人又请了出来,还吸收了29名年轻的男女学员,全团达到了60余人。老艺人们白天走家串户搞发动,晚上指导学员练功、跑场、走台步。村内一些有识之士也纷纷解囊,经济上给予资助,人力上给予支持。两委班子拿出专项资金购置了无线话筒、音箱、功放等设备,平均每年投入四五万元用于道剧更新、演员培养和演出支出。横岐调再次在南横岐唱响了。自1998年以来,平均每年都要组织演出20余场。2004年,河北电视台再次来到该村录像,并对横岐调进行了专题报道。2006年,在乡党委、政府和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横岐调成功申报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5月底,横岐调作为涿州唯一一个文娱类项目参与了民政部主办的《千年古县》的拍摄;6月3日,横岐调代表涿州参加了保定市老龄委组织的文体节目会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