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魏永康:肄业回家的天才

 厚非oluv4vriza 2016-11-02

魏永康:肄业回家的天才

05-15  生活百事通

曾学梅每天都给儿子挤好牙膏,甚至喂饭,一直持续到儿子上高三

曾学梅是湖南省华容县百货公司的营业员,高中文化程度。1982年,她和一名抗美援朝的伤残军人魏柄南结了婚,婚后的生活虽然清贫,倒也平静。

1983年6月,魏永康的降生给这个普通的小家庭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和希望。曾学梅看着漂亮可爱的儿子,心中充满了喜悦和自豪,她发誓一定要把儿子培养成才。曾学梅一直坚信“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在她看来,儿子的成才就在于将来能够读很多很多书,考博士成为科学家。

魏永康还在襁褓里时,曾学梅就开始对他进行早期教育,她每天对着孩子反复朗读诗歌,拿着苹果、梨、香蕉、汽车等20多种彩色图片让他反复辨认。

魏永康5个月大时,曾学梅抱他到水果摊,在他耳边说:“苹果。”没想到小永康真的用小手指着苹果,嘴里发出“啊啊啊”的声音,然后又准确指认出了梨子、香蕉、西瓜等水果,在场的人无不拍手称奇,翘着大拇指说:“你的孩子真聪明啊,简直是个‘神童’。”

在曾学梅的强化教育下,魏永康7个多月就会说话,9个月就能蹒跚走路,满1周岁时就能认识200多个汉字……4岁多的时候,他已经差不多学完了小学六年所有的课程。

魏永康这时候甚至会用打油诗写日记:“妈妈已下班,眼睛到处望。见我在看书,不住地夸奖。”

1987年9月,华容县最好的小学华容县实验小学开始招新生,曾学梅带着4岁半的小永康来到学校,想让他直接读小学二年级。

招生老师很不高兴地对曾学梅说:“你的口气太大了吧,哪有那么小的孩子就上学的。”

曾学梅拉住老师,认真地说:“你们要是不相信,就出一年级的题考一下他吧,二年级的也行啊。”

招生老师看曾学梅如此自信和固执,半信半疑地抽出一年级上学年期末考试的一张空白试卷,让小永康当场答卷。结果,小永康只用了20分钟就答完了所有的试题,而且全部答对了,让在场所有的人都跌破眼镜。

那个招生老师惊讶得合不拢嘴,赶紧掏出一张二年级的试卷,结果小永康又全部做对。

所有的人都忍不住大叫起来:“神童,真是神童啊!”

校长不知道从哪里听到这个消息,走进了招生办公室,亲眼看着魏永康准确无误地解了几道方程题,那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才学的内容。他激动得难以自抑,抱起小永康,当下决定收下这个小“神童”,暂读二年级。

很快,魏家出了一个“神童”的消息在这个小县城绘声绘色地传开了。

4岁半的小永康背着书包走进了课堂,学校里的一切都是那么新奇,对他充满了吸引力。班上的同学虽然都比他大好几岁,但对他都很照顾,很喜欢和他一块玩。

一天,几个男同学抱着足球来找魏永康玩,曾学梅下班回家,看见魏永康没有按照要求留在家中学习,非常生气。她在院子里找到小永康,不仅大声呵斥他,而且将那个足球一脚踢进了臭水沟。孩子们吓得四下散去,留下小永康一个人含着泪呆呆地站在原地。

回到家里,曾学梅严厉地批评了魏永康:“你的时间是用来学习的,不是用来玩耍的,要知道玩一个小时,就是浪费一个小时的生命!”

看着严肃的母亲,魏永康无力反抗,回到房里对着书本流了半天的眼泪。从此,再也没有同学敢找魏永康玩了。

这个时期,魏永康幸运地认识了张锦平。张锦平是小学老师,看到魏永康这么小,却特别擅长三位数乘三位数的乘法题,只要报出题目,他很快就能算出结果。这给张锦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她对这个小孩子关爱有加,两人情同母子。

按照曾学梅的超级“神童”训练计划,魏永康连跳三级,在8岁时就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华容县最好的中学——华容一中。

8岁的“神童”上中学,成为当时华容县最为轰动的大事。为了能够让年幼的魏永康顺利开始他的中学生活,在所有人羡慕的目光下,在一中领导的安排下,曾学梅在学校附近租了一所小房子,开始了她的陪读生涯。

魏永康中学5年期间,曾学梅匆匆往返于百货公司和一中之间,家里任何事情她都不要魏永康插手,每天早晨连牙膏都要挤好,甚至给儿子喂饭,一直持续到高三。在她看来,这些本应魏永康自己做的事情都是无关紧要的,只要读书好、学习好就够了。

而魏永康也不负重望,他在学习方面的天分和智商让所有人叹为观止。他在中学一直成绩名列前茅,1996年,13岁的魏永康更是以总分602分的高分考进全国重点大学湘潭大学物理系,成为当地年纪最小的少年大学生。

虽然曾学梅在同年下岗了,但是接踵而来的赞誉和门口燃放的庆祝鞭炮,让她心中充满了喜悦和自豪,更加认定自己的教育方法是正确的。

17岁的魏永康眨巴着大眼睛,笑着对校长说:“我还是没有你懂事。”

1996年9月,魏永康在妈妈的陪同下来到湘大。

13岁的少年大学生在湘潭大学刮起了新的旋风,曾学梅这时候强烈要求陪读。考虑到魏永康年纪确实太小了,生活还不能自理,学校安排曾学梅做勤杂工以补贴家用,而且划拨了一套一室一厅的住房供他们母子无偿使用。魏永康和他的陪读母亲曾学梅成了湘大一道奇特的景观。

对于魏永康而言,他的大学生活和中学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他的一切生活都有妈妈打理,生活中依旧除了学习还是学习。虽然他的成绩依旧优异,但是他和周围的环境,以及同学们多姿多彩的生活格格不入

大一下学期的一天,系里组织去凤凰旅游,同学们热情地邀请魏永康一起去。魏永康的心里一热,因为他长那么大还没出去玩过。

那天,他在班长的陪同下回了家,班长非常热心地跟曾学梅讲了这次班级活动,还说一定会好好照顾魏永康。

曾学梅一听,头摇得像拨浪鼓,一口拒绝了:“不行,他那么小,出门我不放心,再说出去玩两天太浪费时间了,坚决不行。”无论班长怎样劝说都无济于事,曾学梅什么也听不进去,不客气地“请”走了满脸无奈的班长。

魏永康一句话也没说,扭头跑进了自己的房间。

大学四年,魏永康是班上的另类,从来没有参加过一次集体活动。

学校教授发现魏永康虽然专业知识很好,但是综合知识所涉猎的范围却很窄,于是经常把《红楼梦》、《西游记》等名著,还有一些名人传记给他看。

有一次,曾学梅在给魏永康收拾书包时,发现了一本《西游记》。她非常震惊,严肃地问:“这是哪里来的书?”

魏永康嘟囔着:“老师给的。”

曾学梅立刻收起了书,说:“永康啊,你不要看这些书,你只需要看好教科书就可以了,这样的书对你没有任何帮助啊。”

从那以后,曾学梅每天都检查魏永康的书包,只要是教科书外的书全部没收了。她将书还给那些老师和同学,郑重地告诉他们:“不要再给魏永康看这些书了啊!”大家面面相觑,不知道说什么好。

一位住在他们隔壁的女老师很喜欢魏永康,给他买了个风筝,周末还带他出去玩,这同样引起了曾学梅的强烈反感。

魏永康跟着那个女老师玩了两次,曾学梅就很有意见了,但她不好当面讲,就跟别的老师说:“这个老师啊,我真不领他的情!我永康读大学是多么重要的事,一个老师还买风筝给他玩,还带他出去玩,这怎么行!”

结果,这话传来传去,那个女老师以后就再也没有来了。

在曾学梅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下,魏永康的年龄不断增长,但行为能力和自理能力还停滞在“儿童期”。

1999年9月,读大四的魏永康在学校的强烈要求下搬离了和妈妈同住的小屋,搬进了学校的集体宿舍。曾学梅每天都将饭买好,水打好放在宿舍里,每天都来帮他打扫屋子和洗脏衣服。

早晨起来,魏永康不知道自己的牙膏放哪里了,就把同学的牙膏用了,然后随手一放,害得人家到处找牙膏。鞋子衣服不知道放哪里了,就把同学放在凳子上的鞋子衣服拿起来就穿。寝室里长期充斥着找东西的吵闹声,同学们苦不堪言,纷纷向系里的领导反映。

学校的领导也对这个“神童”非常头疼,招来曾学梅和同住的同学,希望他们能够一起教教魏永康生活上的常识。

同学们表示非常赞同,可是固执的曾学梅又一次坚定地举起了反对大旗。她跑男生寝室跑得更勤了,只要是有同学想要教魏永康做点什么,她就立刻阻止。每天晚上,曾学梅都在学生寝室逗留到将近12点,直到魏永康睡下才离开,

同学们对这对“神童”母子由好奇羡慕到不满厌烦,抗争到最后,剩下的只有深深的无奈和叹息。

魏永康不仅生活自理能力差,在待人接物、与人交往上也和“低龄”的孩子没有什么区别。由于长期缺乏和人沟通交流,他见到人只会说一句“你好”,只有一个动作——握手。

大四快毕业那年,华容一中的傅校长到湘潭开完会后,特地去看望魏永康。老校长看到魏永康长高了,又听说他在学校的成绩十分优异,就特别高兴,亲热地摸着他的脑袋,笑着说:“魏永康你懂事多了啊。”

17岁的魏永康眨巴着大眼睛,笑着对校长说:“可我还是没有你懂事。”

傅校长一下子就愣住了。他仔细地看着魏永康,发现他没有一点开玩笑和不尊敬长辈的意思,心中就多了深深的担忧。傅校长回到学校后,有老师问到魏永康的情况,他禁不住摇头叹道:“这是个悲剧。”

肄业回家的魏永康在纸上写了“我恨妈妈”几个大字。然后离家出走了

2000年5月,魏永康以总分第二的成绩考进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成为硕博连读研究生,9月,17岁的魏永康第一次完全离开母亲,来到了北京,开始了“独立”生活。

中科院高能所拒绝了曾学梅陪读的要求,任课的导师又忙于研究?失去“监管”的魏永康真正成了“孤家寡人”。

他完全无法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热了不知道脱衣服,大冬天不知道加衣服,穿着单衣、趿着拖鞋就往外跑:房间不打扫,屋子里臭烘烘的,袜子脏衣服到处乱扔;他经常一个人窝在寝室里看书,却忘了还要参加考试和撰写毕业论文,为此他有一门功课计零分,而没写毕业论文也最终让他失去了继续攻读博士的机会。

2003年7月,已经读了3年研究生的魏永康连硕士学位都没拿到,就肄业回到了老家华容县。

“神童”被退学了,华容县顿时又热闹起来,然而这一次不再有赞扬、羡慕和掌声,取而代之的是议论、同情甚至嘲笑。

曾学梅和魏永康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和痛苦中。魏永康整天整天地不出门,把自己关在小房间里,也不和曾学梅说话,他甚至在纸上写了“我恨妈妈”几个大字。他认为是妈妈的“独裁”和“专制”让他今天变成了别人的笑柄。

而曾学梅特别着急,有时候脾气很大,甚至骂儿子:“你死你死,车子撞死你!”她以为这样可以激励魏永康,让他重新振作精神去读书,没想到起了完全相反的效果。

母子间的关系空前恶化。

2004年的一天,在爆发了一场空前激烈的家庭“战争”之后,魏永康离家出走了,整整39天毫无音讯。

魏永康有时候独自买点吃的,就把曾学梅给的钱留一些在口袋里,攒了一点点私房钱,有将近500块钱,靠着这些钱跑了16个省市。

他坐火车到杭州,去宁波住了几天,途中在舟山玩,后来又回杭州,去上海玩了一天,再到郑州玩了一天,又去武汉玩了两天,然后从武汉坐车到安康玩了一天,在重庆玩了一天,再到茂名、湛江玩了一天,又去玉林玩了一天。结果,他剩下的钱不小心弄丢了,落到了身无分文的境地。

当警察将憔悴狼狈的魏永康带到曾学梅面前时,母子两人抱头痛哭。

这时候,媒体开始关注住在华容县的这对母子。有不少人开始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华容县实验小学的音乐教师江建国就是一个热心肠的人。

他告诉曾学梅:“他家务事不用做,洗衣服不需要洗,做饭也不需要做,你以为当了科学家,找一个保姆就解决了问题,实际上这个想法是非常错误的。因为小孩参加家务劳动,能够提高自己的智力,能够与人交往,他的心情就非常愉快。”

江建国的到来,使得这个小家庭有了音乐声。他还告诉魏永康:“你如果能够做一个快乐的人、幸福的人,你的研究生、博士生、科学家就是副产品,可以水到渠成。”

在江建国的帮助下,魏永康的心情有了好转,他开始全力准备2005年的考研,并且在家里也学着干些简单的家务,可是曾学梅一时间很难转变过来。

父亲要魏永康扫一下地,他刚刚拿起扫帚,曾学梅就习惯性地抢了过去。魏永康忍不住将扫帚一把丢到地上,无奈地大叫:“妈妈,你怎么还是不明白!”看着将房门狠狠关上的儿子,曾学梅呆住了…

2005年3月,考研成绩出来了,虽然魏永康的总分有380多分;却因为英语较差,与研究生又一次失之交臂。

幸好,没过多久,华容县人大就邀请他去上班。魏永康终于有了一份工作,他每天早上7点钟起床,8点准时赶到华容县人大上半天班,下午以后的时间自由支配。

华容县人大副主任王佩群说:“要他来是尽一份爱心,让他多接触人,锻炼他的社交能力,也让他心情舒畅一些。”人大工作人员的电脑有病毒或者坏了,他都能很快修好。

查看余下全文
2 1 2
上一篇: 王思涵:退学的“永动机
下一篇: 陶哲轩:数学界的“莫扎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