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启: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

 烟雨朦胧胧 2016-11-02

  《明史》是这样描述著名诗人高启的一生的:高启,字季迪,长洲人。博学工诗。张士诚据吴,启依外家,居吴淞江之青丘。洪武初,被荐,偕同县谢徽召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复命教授诸王。三年秋,帝御阙楼,启、徽俱入对,擢启户部右侍郎,徽吏部郎中。启自陈年少不敢当重任,徽亦固辞,乃见许。已,并赐白金放还。

  启尝赋诗,有所讽刺,帝嗛之未发也。及归,居青丘,授书自给。知府魏观为移其家郡中,旦夕延见,甚欢。观以改修府治,获谴。帝见启所作《上梁文》,因发怒,腰斩于市,年三十有九。

  很显然,高启的死源于他的“不听话”和“乱说话”,更倒霉的是,他栽在了“史上第一屠夫”朱元璋的手上。

  高启,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宋濂、刘基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与杨基、张羽、徐贲并称“吴中四杰”;与王行、高逊志、唐肃、宋克、余尧臣等人合成“北郭十友”。清代著名学者纪晓岚,就曾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如此称赞高启:“天才高逸,实据明一代诗人之上,其于诗,拟汉魏似汉魏,拟六朝似六朝,拟唐似唐,拟宋似宋,凡古人之所长无不兼之。振元末纤禾农缛丽之习而返之于正,启实有力”。可以说,高启是明初文坛之领袖,是天下士子心目中的榜样人物,可是在朱元璋草木皆兵的屠杀政策下,终究难逃悲惨的命运。

  高启之死,其实是政治迫害,朱元璋之所以选择了高启,是因为高启的名气很大。更不可思议的是,高启之死是朱元璋亲自监斩的,皇帝亲临刑场,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很少见的。传说,高启被腰斩后,并没有马上死掉,他拖着半截身子,用右手蘸着鲜血,在地上连续写了三个“惨”字,后被腰斩成了八段。

  明朝末年,天下纷争四起,张士诚占据吴中称王。当时的淮南行省参知政事饶介守吴中,急于笼络人才,于是遍招当地文人,并引为座上宾,其中就包括时年16岁的高启。

  高启直到18岁还未娶妻,一天听闻当地名人周仲建身体不适,于是前往探视。周仲建早就看好高启,有意考考他的才华,便令其以《芦雁图》为题写一首诗。高启沉吟片刻,曰:“西风吹折荻花枝,好鸟飞来羽翮垂。沙阔水寒鱼不见,满身风露立多时。”周仲建一听,拍案叫绝,说:“这就是我要的女婿。”于是,马上为女儿和高启选择良辰吉日完婚。

  高启厌恶官场,无心仕途,多年后离开了吴中幕府,跟随岳父周仲建一家,隐居于吴淞江旁的青丘,为明心迹,特作《青丘子歌》,并号青丘子。

  《青丘子歌》是高启诗歌的代表作之一,在这篇文章中,他自称“不肯折腰为五斗米,不肯掉舌下七十城”,“不问龙虎苦战斗,不管乌兔忙奔倾”。高启想要做一个世外高人,不想为名所累,也不想过问太多世事。这为其悲惨结局埋下了伏笔,朱元璋心理之变态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你高启不当官没关系,但你别说出来,更别写下来。而如果形成文字,那就是你的罪证,不可饶恕。

  洪武元年(1368),天下初定,朱元璋摆出了一副礼贤下士的样子,欲收纳天下士子。于是,高启进入朝廷,授翰林院编修,教授诸王,并主持修撰《元史》。

  高启对于明初天下初定,朱元璋恢复中华,是打心底里高兴的。而且,作为一名士子,高启渴望为国作贡献,渴望在自己的领域里,为朝廷分忧。只是无法接受官场之尔虞我诈,无法接受皇帝之喜怒无常。就在修《元史》期间,高启曾登上南京雨花台,眺望滚滚长江,写下这首气象阔大的《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

  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

  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

  我怀郁塞何由开,酒酣走上城南台;

  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

  石头城下涛声怒,武骑千群谁敢渡?

  黄旗入洛竟何祥,铁锁横江未为固。

  前三国,后六朝,草生官阙何萧萧。

  英雄乘时务割据,几度战血流寒潮。

  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国,祸乱初平事休息。

  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

  在诗歌中,高启流露出了对战乱的痛恨,表达了对中华一统的由衷赞美,抒发了祖国大好河山之喜爱之情。只是,高启有点多事儿,废话太多,操了不该操的心。比如,他希望朝廷铸剑为犁,马放南山;他希望朝廷与民休息,让百姓喘口气儿,为百姓谋得更多的福利。

  三年后,任务完成,朱元璋升高启为户部右侍郎。然而,高启不买账,后被赐金放还。这是高启第二次戳了朱元璋的心窝子,朱元璋表面不动声色,其实暗地里已经让人偷偷调查他写的诗歌,因为他怀疑高启可能在诗作中讽刺时政。高启回到老家青丘后,躬耕垄亩,教书育人,自给自足,倒也悠闲自在。

  归吴途中,路过苏州寒山寺外的枫桥,高启心情畅快,诗兴大发,作《归吴至枫桥》:

  遥看城郭尚疑非,不见青山旧塔微。

  官秩加身应谬得,乡音到耳是真归。

  夕阳寺掩啼鸟在,秋水桥空乳鸭飞。

  寄语里阎休复羡,锦衣今已作荷衣。

  对于未来的闲适生活,高启寄以极高的期望。他宁愿不要高贵的官阶,而要实实在在的乡音;他宁愿不要衣锦还乡,而要穿着荷衣在乡间慢慢行走。高启让大家不要羡慕自己,因为其实他们才是幸福的,因为他们无官一身轻,因为他们有属于自己的生活,为自己活,为自己哭,为自己笑。

  然而这对于朱元璋来说,却是无法接受的。国家正值用人之际,作为著名诗人、文坛领袖,却躲在穷乡僻壤享清福,拒绝朝廷委以重任,这不正是明摆着跟皇帝作对吗?

  在老家,高启过了大约4年的闲适生活。因为身居帝国文化最繁华的地方,经常有各种文人墨客造访,高启便免不了迎来送往。寒山寺自唐代张继作《枫桥夜泊》之后,便名扬四海,引来无数游客。高启也曾写过不少关于寒山寺送别的佳作,比如这首《赋得寒山寺送别》:

  枫桥西坐碧山微,寺对寒江独掩扉。

  船里钟催行客起,塔中灯照远僧归。

  渔村寂寂孤烟近,官路萧萧众叶稀。

  须记姑苏城外泊,乌啼时节送君违。

  洪武六年(1473),时任苏州制服魏观修复府治,邀高启作《上梁文》。因建筑物盖在原来张士诚的行宫旧址上,于是便有人诬告魏观想造反。很快,魏观被杀,高启受到牵连。又因《上梁文》中有“龙盘虎踞”一词,朱元璋怀疑其为张士诚歌功颂德,于是朱笔一挥,判了高启腰斩之刑。明初一代诗人高启,倒在了皇权的屠刀下,吓得士子们噤若寒蝉。朱元璋的屠杀政策,来源于他的不自信。为了给子孙留下一个太平江山,朱元璋杀红了眼,杀了武将杀文官,杀了朝臣杀布衣。从底层一步步爬上权力巅峰的朱元璋,在他的世界里,除了自己谁也不可信任。只有将所有人都变成顺民,自己的江山才能稳固。因此,高启之死也导致了明初文风、士风之转变,有明一代也成了中国历史上文风最为败坏、士子最无骨气的朝代。

本文标题:高启: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